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唐高宗:其实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真实的唐高宗:其实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679 更新时间:2024/1/15 0:58:35

唐高宗李治是武则天的丈夫。历来人们喜欢称其为昏庸懦弱的皇帝,原因很简单,他弄丢了李唐的江山,让天下男人着实的丢了一把脸!那么,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真的有那么的不堪么?真的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么?

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

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答案应该是后者,有几点可以证明。

其一,唐高宗做太子的时候已经跟武则天发生了不正当关系。那时候武则天是庶母,是母子关系。如果二人暧昧之事被唐太宗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至少要被废掉太子之位。他敢做这件事,可见他不胆小。

其二,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大权,唐高宗不服,要夺权。当时唐高宗的势力还无法与长孙无忌相抗衡,但是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夺了权,最后把长孙无忌贬至外地,致其自杀而亡。

其三,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包括他的父亲。

高宗即位伊始,就立即暂停了对辽东(高句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650年),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

他也很善于听从劝谏。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虚心采纳。这种虚心求谏的政治作风与太宗如出一脉。

高宗对于法律建设也十分重视。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着名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并称),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东灭高句丽西灭突厥

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忽视,唐朝在这一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高句丽,也顺带压制了一下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战果来说,太宗李世民曾亲征却徒劳无功,而后来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刘仁轨以及薛仁贵经略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设立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显然,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从高宗对于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说,比起乃父太宗也胜出一筹。太宗最终由服食丹药而死,而高宗身体状况虽一直不佳,却能够客观坦然地面对。他对于胡僧的长生药从不迷信,认为“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他对于御医的治疗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也不介意。另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行世。“单就这种对生死的科学态度来看,说他”昏懦“就很不客观公平。

高宗在处置危及皇权和皇位的事件时,也不见昏懦。最有代表性的是发生在永徽三年(652年)的宗室谋反案。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欲推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

事情败露以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房遗爱称太宗三子,即李治同父异母的哥哥吴王恪是主谋。高宗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斩首,赐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自尽,吴王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

另有一大批有牵连的人,如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人被流贬。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趁机专权,打击异己的情况,毕竟是假手皇帝。观一叶而知秋,看高宗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恐怕不太可能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吧?而这样的铁腕作风,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昏懦“挂钩。

综观高宗执政时期,国力在增强,到永徽三年(652年),全国人口就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此外,民族关系在改善,疆域在拓展,这个被认为是唐朝最弱的皇帝,拥有唐朝最大的版图。这样的人能说弱吗?

退一步说,对于一个守成之君,能够继续执行被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沿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开拓前进,怎么能够给他一个”昏懦“的评价呢?

被称”昏懦“是因为武则天

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以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历史学家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

那么,高宗为什么把政事委托给武则天?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晚年”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患有类似今天的高血压、青光眼之类的疾病,不能不倚靠他人处理国政;二是因为武则天自身素质高,而且与高宗在许多政事处理上观点相同,从而取得了高宗的信任。再说,唐朝世风开放,女性参政的阻碍相对较弱,所以高宗委政于她并不稀奇。也就是说,武则天参与朝政应该是出于高宗的意愿,并非如历史上评价的”专作威福“。

另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自从麟德元年(664年),高宗处置了宰相上官仪以后,每逢上朝,武则天都垂帘于后。无论政事大小,高宗都会与她商议,中外谓之”二圣“。从高宗上元元年(674年)起,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而此时距高宗撒手人寰还有约十年,可见,这种帝后同尊的政治格局是在高宗思维清晰之时确立的。

高宗虽然委托政事于武则天,但不是完全放任。在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直亲自处理国政,即使到了弘道元年(683年)三月,即临死前的几个月,仍然关注朝廷宰相的任职状况,并罢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义琰。与此同时,他还常常命令皇太子监国,代他处理国政,而不是完全依赖武则天一个人。所以,在高宗活着的时候,不存在武后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的情况。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断定,说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是后世史官的曲意刻画,是对历史的扭曲。

标签: 文治武功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被高估的五个人 第一名不得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伟人名留青史,不过其中有许多都是被高估的,因为这种或者哪种原因。被抬高了身价。今天我们就看看都有谁被高估了。第五名:关羽说起关羽大家都会觉得他是“忠”和“义”的化身,在历史上有段时间还被封为“武圣”提到了和孔子一样的地位,不过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并不是这样的,关羽一直是被民间的统治

  • 【唐朝·徐惠】才情绝世胸襟广,痴情无双殉情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才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世民是皇帝中的极品,围在他身边的女人自然也少不了极品。就拿他的妃子徐惠来说,幼年时是神童,少年时是美女,青年时是才女,唐太宗死后,她还是唯一一个殉情的痴女。李世民一生桃花运无数,但徐惠无疑是他最菲芳的一朵桃花。在诗歌的黄金时代的唐朝,诗人多得不胜枚举,但幽闭深宫的女作家徐惠竟在

  • 这个国家曾经称霸亚洲,还与我们为敌,结果成为中国的一个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亚洲

    盛唐在最强大的时候领土面积可以说占领了大半个亚洲,而这其中却有突厥国很大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就让大家了解一下其中的原由,自大汉与罗马消失以后,当时矗立在国际舞台之巅的就是突厥国。因草原突厥人骁勇善战,而且生性野蛮,一路征战南北,领土也从欧亚草原一步步扩张。除了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以外,突厥几乎

  • 唐太宗为何要派唐僧去西天取经?是谁在操纵李世民和幽冥阎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僧

    唐僧师徒为何要到西天去取经?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简单到仿佛不成问题。不就是唐太宗命令唐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经,沿途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当保镖,然后一路降妖伏魔,就有了种种稀奇古怪的取经故事吗?可是,若我们深挖下去,就会发现问题根本不简单,并且,这个问题仿佛是一个无底深渊,可以一挖再挖,

  • 他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却遭大唐第一名臣诬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唐

    隋末农户大农民起义暴发,皇室出生的李渊在太原市揭竿而起,之后创建了唐代。秦王李世民之后又启动了玄武门事变,空架了唐高祖,最后走上了帝位,史称“唐太宗”。可以这样说,唐太宗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军事指挥能力,还是文化造诣,都非常人可比,文治武功,远超秦汉。其实唐太宗最喜欢

  • 11、顺宗李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唐顺宗李诵(761~806),德宗长子,母昭德皇后王氏。上元二年生于大明宫。大历十四年封宣王,建中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李诵留心艺术,善隶书。德宗工于诗,每赏赐大臣、藩镇诗,都让李诵书写。李诵性格仁厚、有宽大之容量,礼敬师傅,见师傅总是先为致礼。泾原兵变,德宗逃至奉天,李诵经常登城抗御叛军,慰问和激

  • 唐代中州物产资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州

    关于唐代各地的土特产情况,《新唐书·地理志》、《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等书有记载。其物产资源主要有:1.编织品汝州临汝郡土贡:絁。虢州弘农郡土贡:絁。滑州灵昌郡土贡:方文绫、纱、绢。郑州荥阳郡土贡:绢。颍州汝阴郡土贡:絁、绵。许州颍川郡土贡:绢、藨席。陈州淮阳郡土贡:绢。蔡州汝南郡

  • 唐朝女人死掉夫君,怎样独过一世?她道明了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夫君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作为女人在嫁给男子后,就要义无反顾的跟随他一辈子,不管贫穷富有,都不能轻易抛弃,妇道两字古人十分讲究。细数门前落叶,倾听窗外雨声,涉水而过的声音此次响起,你被雨淋湿的心,是否依旧。据说一本书记载着,在明朝的时候,一位古稀老人在临终之时拿出了100

  • 市井小人也坐了一把龙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市井小人

    “侯门深似海”。那么宫门呢?自然更比海洋深了。所谓宫禁森严,层层禁军、道道限制,种种规矩,莫说平头百姓,就是朝廷命官,除非去赴朝会,轻易也是入不了宫门大内的,更别说皇上的金銮宝殿了。然而,正所谓“灯下黑”,有时候越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或者说,凡事总有

  • 史上最传奇皇后 萧皇后年近半百还让李世民倾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后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皇后,她先是嫁给隋炀帝杨广,当了十余年皇后,后又被宇文化及和窦建德掠去做了偏房,甚至远赴漠北,成了突厥可汗的妻子,最终,她被唐太宗迎回,成了李世民的昭容,这就是历史上的萧皇后,一位命运不由己的女人。萧皇后生于约公元567年,出身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自幼读书学文,知书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