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节 诛杀硕鼠,整治朝政

第四节 诛杀硕鼠,整治朝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45 更新时间:2024/1/13 3:19:31

忽必烈是在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末见卢世荣的,那还是桑哥推荐的卢世荣,称卢世荣很富聚财术。卢世荣本人就宣称能救钞法、增课税,上下都对汗国有益。卢世荣说上可裕国,下可不损员。忽必烈听后极为兴奋,他急需的就是这种理财奇才,他认为并不是国之不富,而只是缺乏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叉能使国家富裕的理财之人。

现在,卢世荣这颗新星终于闪耀光芒,但不知怎的,又与阿合马的余党搅到一块,这让忽必烈很烦恼。忽必烈对卢世荣的信任甚至达到言听计从的程度,卢世荣奏请措施规划,有时忽必烈都不知是什么意思,也不知从何安排。

卢世荣说:“天下能规运钱财者,皆在阿合马之门,今籍录以为污滥,此岂可尽废。臣欲择其通才可用者,然惧有言互用有罪之人。”

忽必烈不假思索回道:“何必言此,可用者用之。”于是一批阿合马党人重新被起用。卢世荣宣传他若理财,能使国库成倍增长,又不扰民。其实也无外乎整治钞法,增加课税,加强各领域的官营敛括,同时,他还推行某些减免赋役、惠民生计的政策,事实上,许多具体办法都是无法实施,而且惠民与敛括本身就相抵牾。但这些形同一纸空文的建议之书,其用意却是值得赞赏,他真的是一个怀抱既不扰民又能富国的幻想能人。幻想者迟早会碰到现实的崖壁之上。忽必烈总想卢世荣能给自己带葺丰收与寓裕,本已是双重的空谈,而卢世荣在幻想之上叉添增了小人得志的通病:肆无忌惮,便更令人不容,并由同情而达到难于理解的愤怒。卢世荣得意不久便要奏杀回朝后任宰相的安童,还要奏杀左司郎中,忽必烈有老大的不高兴。

“安童乃我元朝之重臣,卢世荣,你与他有私怨吗?”忽必烈有些生气的样子说,“算啦,你要与安童和好。”

“陛下,安童并不想与我和好呀。”卢世荣也有惯懑之态。

“安童不与你和好,你可主动与他和好,这还做不到吗?忽必烈说,”我元朝有你们这几根柱子。也不容易。刘秉忠去世以来,我还能靠谁?

卢世荣心中一阵窃喜,至少他听出忽必烈还是把他卢世荣当作一根大元朝的柱子的。他狡诈地说,“陛下,我有意与安童相和,但他却并不买我的账。安童只是和那一帮汉人来往,对我却不那么热情。玉木儿也该杀。”

“玉木儿,”忽必烈一愣,“不能杀!卢世荣,你不能说杀谁就杀谁,在你眼里,我还是帝王吗?”

“陛下,请您恕罪,我的本意是杀去一些不利大元帝国之人。他们不利于大元帝国敛财,有的还对大元帝国敛财之举多有不满?卢世荣愤怒地说道,”陛下。那些人不该杀吗?

忽必烈转念一想,卢世荣也是为大元帝国着想,便说:“卢世荣,安童不是不满你为国敛财,他只是担心整钞法扰了全国之民。”

过了好长时间,忽必烈还是觉得卢世荣这个人有些问题,南必皇后安慰他说:“既然用了卢世荣,还是把他用好,让他为国理好财,这样太元帝国才能兴旺。”但南必毕竟年轻,对宫廷权势的争斗,还是多有不知。阿合马的表弟阿合马跑到卢世荣那里,作出一副悲天悯人之态。“你是元朝的财神,忽必烈陛下不该对你那样的。”

“没有。我看陛下是偏袒安童那些人的,在陛下眼里,我还不如龙广天书那些汉人。事实不正是如此?陛下不容我说他们那些人错处,这还得了。卢世荣叹了一口气,”我看,我这个大元帝国财神也是无所谓。

“怎能这样说呢?”阿台巴说,“元朝不能没有你。”

“我有什么?你还不是取笑我吗?”卢世荣苦笑一下。

“如果陛下不重用你,说明他就不是万民景仰的陛下,因为他不识贤才!你是元朝第一功臣,为国敛了那么多财,劳苦功高,应当是元朝重臣。”

“你不知道,安童那几个人真是恨死我了。他们说我敛财无方,伤了元朝民心,惹得元朝之民怨声载道,还说我比阿合马有过之无不及。”

“还说你伤了国民的心。”阿合马冷笑一声,“哪一个当官的还不是变着法的刮取民脂民膏?他们能有财物型上边打点,可有谁来查办他们?最苦的还不是老百姓?”

“是的,最苦的是老百姓。”卢世荣说,“今日我才知道你是一位忧国忧民之人。”

“卢世荣,我对你一向看好,我认为你是大元帝国栋梁之才。咱们都是大元帝国之臣,当然,一切都要听陛下的。卢世荣,如果忽必烈陛下很在意你与我交往,你看是不是咱们以后就不要来往了,我毕竟是罪臣之弟。”阿台巴阴冷地说,“现在的人,都喜欢乱说,那分明是妒忌。”

“因为他们总是到忽必烈陛下面前谗言我,总是喋喋不休讲我的坏话。”卢世荣说,“三人成虎。”

“如果你是陛下就好了,那样,你就会认为大元朝离不开我这个财神。”卢世荣笑了笑说。

阿合马说,“只是那真金太产在渤海湾之战后,本应废了他的太子称号的。”

“应当找一个像您这样老成持重的人应付大局。”卢世荣说,“只不过就怕忽必烈陛下不会这样想。”

此时,忽必烈为大元朝财力之事烦恼之际,便想外出散散心,遂与南必一起驱车朝斡难河飞驰而去。忽必烈和南必同坐在一辆宽敞的马车上。车厢四周用名贵的貂皮相围,四边是用兽皮铺盖的木凳,中间有一个不小的方桌。桌上酒杯盈满,菜肴飘香。二人一边饮酒,一边说笑着。

很快车过斡难河,来到了呼兰家的毡帐前,猎狗把她从酣醉中唤醒。她突然想到了生身的老母,索性背着金弓、银囊跑下车来,牵着挂在车边的坐骑,奔自家的毡帐走去了。呼兰也是忽必烈的斡耳朵中的女人,这回伴着皇上、皇后来到了她的家乡斡难河畔。

就在这天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呼兰的命运,同时也让忽必烈有了很大的触动。忽必烈平定周边之乱后,忽必烈陛下有意让八思巴整理《青册》,平时,忽必烈也是很少按青册治人之罪。呼兰是忽必烈一个大斡耳朵之妃中较美丽的一位,南必也很喜欢她,她不但弓马娴熟,而且能说会唱,还师从过王社教、元好问白朴马致远等名家学词治文,得到李令华等名家治学之真传,忽必烈在悠闲之际总会找她作伴,此次违律,忽必烈真不忍判她死刑,所以召她来,只是想问个明白,但呼兰心扣不知,很害怕。

标签: 硕鼠

更多文章

  • 第五节 会通南北,驿站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忽必烈一心扩张领土,战争不断,由于战线的延长,粮食等军用物资的供应以及运输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些也让征宋都元帅伯颜颇费脑筋。蒙古大军征战,几十万大军的粮秣,需要近百万的民工运输,当时的运输耗费极大。因此,在开战之前,伯颜便和河渠副使郭守敬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察,他们考察了河北、山东的河道,考察

  • 宋朝的「赏花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是一个

    宋朝洛阳的牡丹,天下有名。牡丹花盛开的时候,地方太守会举办万花会。宴会的场所,用牡丹花作为屏帐。甚至在屋的梁柱及斗拱,都用竹筒贮水,用来插花展示,所以一抬头,看到的都是花。而扬州则盛产芍药,蔡京任淮扬知州的时候,也仿效洛阳的做法,举办万花会。从此之后,年年依循旧习,老百姓相当困扰。宋朝由于执行「安内

  • 宋朝与日本的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

    唐朝的文化,以一种广方面的、全面性的方式传到日本。因此我们谈到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时,几乎只知道唐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日本仍然完完整整的保存着唐代的古寺、佛像、日常用品、舞乐等等。然而唐朝的文化至今仍在日本保存其生命力的并不多。以比重来说,勿宁说宋朝的文化影响今天的日本,要比唐朝多些。五代十国

  • 宋朝最高可以封到什们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爵位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宰相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称为东、西「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

  • 宋朝有“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

    宋朝盛世-宋朝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起,到1279年被元朝灭亡,共立国三百一十九年,比唐朝持续的时间略长,但其影响却远在唐朝之下。不过,这一时期,却是继唐朝之后,中国文化科技发展的又一辉煌时期:绘画,文学方面等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并与唐代文化共同影响着此后1000年的中国。宋太祖-赵

  • 南宋时期的物价如何呢?一两银是几文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

    小说里都是说「几文钱」、「白银几两」、「黄金几两」,一两黄金是几两银呢?而一两银又是多少文钱呢?那实际上宋朝的物价又如何呢?一般人的月收入又有多少「两」啊?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1文铜钱=0.3元人民币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

  • 宋朝开国将领中有人姓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宋朝黄氏名人黄得礼黄得礼(1055-1120)宋丰城(今属江西)人。香公三十三代孙,才智过人,元佑三年(1088年)黄履黄履(1030-1101)北宋邵武(今属福建)人,字安中。嘉佑进士。神宗朝,累官御史中丞。哲宗即黄潜善黄潜善(1107-1182)宋汀州宁化(今福建宁化)人,祖籍邵武。聪敏好学,十

  •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着。说也奇怪,各朝代创业之主,虽凭军事力量夺取江山,只有赵匡胤是个职业军人。其他如汉高祖为亭长,唐高祖和隋文帝是贵族,元太祖和清太祖是少数民族的领袖,明太祖是农民,他们的政治背景在创立帝业时先声夺人。只有宋太祖赵匡胤以军功起家,即创立朝代之日

  • 大理国跟宋朝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理

    大理国(937-1253)是宋朝西南边境的大国,和宋朝关系密切,1115年段和誉再度派使请求册封,次年宋封段氏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王等。大理国不仅在政治上奉宋为正朔,文化上的影响更是深远,商人李观音曾以货换回《文选‧五臣注》、《初学记》等书籍;南诏时,白文日趋完善,全面借重汉字标白音,大理国时

  • 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代

    《贡举》(1)贡举科目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贡举科目前后有很大变化。隋代贡举科目大概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唐承隋制,又有很大发展。除隋代四科之外,又增加明法、明书、明算三科;明经科中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三史、开元礼等。俊士、秀才科不久被废,明法、明书、明算科均为录用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