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以少胜多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多少真实成分?

夷陵之战以少胜多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多少真实成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52 更新时间:2024/1/8 2:37:20

夷陵之战以少胜多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多少真实成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将军吴班、冯习为左右领军,张南为前部,赵融、廖化、傅肜为都督,亲率大军数万开始东征孙权,史称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同年八月,战役正式打响。

刘备的先头部队进展顺利,八月间打败李异和刘阿占据秭归,其主力也陆续向秭归集结,同时荆州武陵地区的蛮夷各部也纷纷派出使者请求协助刘备夺回荆州。面对刘备的攻势,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率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孙桓出兵抵抗。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刘备派出将军吴班、陈式沿三峡东进,占领荆州长江上游重镇夷陵,陆逊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从巫县、秭归等地后退了近六百多里,一直退到了猇亭地区。直到在夷陵道攻破刘备军队的五个营寨并斩杀其将领之后,陆逊才停止了撤退转入防御。同年闰五月,陆逊火烧夷陵,刘备大败,夷陵之战以陆逊的胜利而告终。大致上这便是夷陵之战的全过程。

这场战争有两个话题引发了后人的热烈讨论,一是刘备东征的总兵力究竟是多少,这是不是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刘备为何会兵败夷陵?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分成两篇文章来进行阐述,今天要讲的是第一个问题。

关于夷陵之战中东吴军队的数量,在史料中的记载非常明确。《三国志·陆逊传》载:“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这也就意味着东吴前线的总兵力当在五万多人。

刘备的总兵力是多少呢?史料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记载,这里先列举一下:。首先是《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书》中的记载:

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帝报曰:“昔隗嚣之弊,祸发栒邑,子阳之禽,变起扞关,将军其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

其次是《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中的记载:

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权外礼愈卑,而内行不顺,果如晔言。

这两个数字对比,刘备兵力的数字相差足足有一倍。那么,哪一条才是真的呢?一时难辨真伪。不过,有一条蜀汉总体人口及兵力的记载可以解答这个疑问。这个记载出自《三国志·后主传》注引《蜀记》当中:

刘禅)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余物称此。

这个统计数字是蜀汉灭亡时刘禅派尚书郎李虎交给邓艾的士民簿。这个时期的蜀汉与刘备时期相比,有两个巨大的不同之处。首先是刘备时期的蜀汉,南中未附,无法从该地招募兵力;其次是这个数字中有蜀汉全国总兵力的人数:十万二千人。经过数十年发展的蜀汉总兵力尚且如此,刚刚建国的蜀汉总兵力即便超过这个数字,也不可能呈倍数。故此,《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中的记载并不可靠。

《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书》中的记载是否准确呢?从记载来看,这个数字是孙权上奏时的原文,而且孙权的这道上奏是为了向曹丕求援,即便数字不尽准确,但也只有夸大而没有故意减少的道理。

由此可见,当时刘备从益州带来的总兵力应当就是四万多人,即便加上马良在荆州五溪各少数民族中招募的军队,其总和也就是五万多人,与陆逊的兵力相当。故此,夷陵之战并不能称之为以少胜多的战役。

参考书籍:《三国志》

标签: 有多少

更多文章

  • 曹操:三国综合实力最高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名将

    曹操:三国综合实力最高的名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随着电视剧《回到三国》的热播,一个个或英雄、或谋士的名人逐渐出场,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徐庶、郭嘉、周瑜等诸多名将,个个聪明绝顶,有勇有谋。那么在三国这些诸多的名将中,论综合实力三国第一是谁呢?许多人认为郭嘉应该位居第一,郭嘉附议,征

  • 三马食“曹”,司马氏的崛起和篡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

    三马食“曹”,司马氏的崛起和篡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氏的崛起东汉末年,曹操在平定中原后,开始准备代汉,这时中国的六大地区中,东南孙权、西南刘备都建立割据与曹操对抗。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分天下为九州,自己担任冀州牧,他恢复禹贡是因为要把并州、幽州并入自己的冀州统治区,同时任命司马

  •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乐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刘禅刘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lèbùsīshǔ),蜀: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乐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刘: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

  • 貂蝉最后究竟去了哪里?貂蝉下落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貂蝉

    曾经耗费大量笔墨渲染貂婵义举的罗贯中,对貂婵“长安兵变”后的下落,始终保持沉默,在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惨死”和“善终”的两大系列。“惨死系列”至少包含了四类不同的版本,昆剧《斩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

  •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汉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

  • 三国八大刺客:曹操派人杀司马懿、刘备把杀手搞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派人

    三国八大刺客:曹操派人杀司马懿、刘备把杀手搞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提起刺客,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刺秦的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更为刺客画上了悲凉的符号。汉代史官司马迁的《史记》中甚至还专门列一篇《刺客列传》,也算是对刺客这个行业的一种肯定吧。在承接两汉衣钵的三国时期,当然,也少

  •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董卓的嫡系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嫡系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董卓的嫡系是怎么来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桓帝末年,朝廷从西北地区的陇西、安定等六个郡中,招募根红苗正身体壮的好青年,选拔优秀者任羽林郎,就是皇家禁卫军军官。董卓因为武艺高强,被朝廷选中。继而代理军司马,不久在讨伐匈奴的并州战役中立了战功,被朝廷正式授予郎中(类似营

  • 第六十五章 孙权忍辱负重图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忍辱负重

    第六十五章孙权忍辱负重图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遭东吴杀害后,魏、蜀、吴之间的关系立时紧张起来。孙权为移祸于人,将关羽首级星夜送往魏都洛阳,企图教刘备知道是曹操的原因,关羽才被杀,让刘备痛恨曹操,不至于向自己进兵。曹操却将关公的首级,取一香木身躯配之,封官加冕,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意

  • 三国解密:“杀神”关羽究竟在怕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些什么

    三国解密:“杀神”关羽究竟在怕些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这话用到关羽身上稍显不妥,但名气大了就会产生心理负担却是真的。随着功成名就,尤其是被授予“五虎上将”荣誉称号之后,关羽似乎不那么英勇了。尽管今天要找这个比武,明天要跟那个较量,而多数时候也都是虚张声势。诸葛亮的一纸

  • 关羽心中理想女婿:想将女儿嫁给刘备儿子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阿斗

    关羽心中理想女婿:想将女儿嫁给刘备儿子阿斗我觉得,关公骂孙权的儿子为“犬子”,其中大有文章。首先,关公只有一个宝贝女儿,他心目中已经有了乘龙快婿,而且这位女婿人选的身份很敏感,关公自己不便说出来。第二,东吴是西蜀的友好邻邦,双方要联合抗曹,孙权的妹子已经嫁了刘备,西蜀方面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