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三国:枭雄曹操为掩人耳目造了72座陵墓?

解密三国:枭雄曹操为掩人耳目造了72座陵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1 更新时间:2024/1/8 13:50:16

解密三国:枭雄曹操为掩人耳目造了72座陵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3日,魏王曹操驾崩于洛阳,之后灵柩被运回魏国国都邺县。2月21日,曹操被安葬在他生前亲自指定的寿陵高陵,在前一年发布的《遗令》里他对陵寝的位置进行过详细交待,即邺县城西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岗之上。但有人认为,曹操生前为自己建造了大量“疑冢”,而真实的陵墓密而不宣,他究竟葬在何处至今仍然是个谜,这种说法靠谱吗?

一、曹操“七十二疑冢说”是怎么来的?

曹魏的正式皇帝只有3代,前后延祚不过数十年,既未统一起国家,又很短命。以后朝代几经更迭,作为魏国国都的邺县也兴而复衰,曹操死了360年后,北周大象二年杨坚将邺县彻底摧毁,并再也没有重建,加上其地临近漳河,随着漳河不断改道,城池及主要标志物荡然无存。

今天再到曹魏邺城旧址,唯一明显的地面遗迹是一座土台,它就是三台之一的金凤台,千百年来的风吹雨淋使其高度和规制已远不如从前,当年空中楼阁的盛景已被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土丘所代替,上面也不可能再现上百间屋宇的辉煌。曹操的高陵更是如此,随着地表建筑的彻底消失,到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确认它的具体位置。

其实也不只是今天,至少在八九百年前人们似乎已经找不到曹操墓的位置了。北宋王安石有一首诗叫《将次相州》,诗中写道:“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王安石把曹操比喻为“骐麟”,这是一个很新鲜的说法。诗中“八九丘”为何意,他没有交代。南宋诗人李壁给王安石诗作过注释,他在“八九丘”一词下作注:“余使燕,过相州,道边高冢累累,云是曹操疑冢也。”也许这是“曹操疑冢”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此时距曹操去逝已将近1000年。

此后“曹操疑冢”的说法影响越来越广,南宋诗人范成大奉旨出使金国,路过漳河也写了一首怀古的诗,题目叫《七十二冢》,诗中写道:“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北人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范成大担心大家看不明白,专门给这首诗作了一个注:“七十二冢在讲武城外,曹操疑冢也。森然弥望,北人比常增封之。”这说明到范成大时期,关于“曹操疑冢”已经越传越广,而且基本形成共识其数量为72个。

此后关于“曹操疑冢”的故事传播得更广泛,不仅民间传说、戏剧曲艺中经常提及,在文人墨客的凭吊怀古之作里,大多也都将其视为正史加以评伐或歌咏。“曹操疑冢”也被蒲松龄写进《聊斋志异》中,该书有一篇《曹操冢》:“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在河里洗澡,忽然像被刀斧砍了一样,尸断浮出;后来又有一个人也是这样。大家都很惊讶。地方官听到,派人把上游的闸关上,让河水流干,这才看见崖下有个深洞,中间有转轮,轮上排列利刃如霜。拿掉轮子,中有块小石碑,都是汉代篆字。仔细看,是曹孟德的墓。后来破棺散骨,殉葬的金银财宝也都被大家拿走了。”

这大概是关于“曹操疑冢”最离奇的故事了,说曹操把墓设计在了流水之下。蒲松龄还以“异史氏”的名义发表了评论,他说有人写诗“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可又怎么知道曹操的尸身是不是在这七十二个墓里?曹操真是奸诈啊,然而千余年后腐朽的骨头不保,使这些诈术又有什么用呢?唉,曹操的智慧,正是曹操的愚蠢啊!蒲松龄不是历史学家,想必他也只是把这件事成民间传说来看待,《聊斋志异》记录的大都是蒲松龄从社会上搜集来的传说故事,这则故事说明关于“曹操疑冢”的说法,到明清时期已经家喻户晓,结合当时的一些戏曲以及文人笔记小说来看,关于“曹操疑冢”也有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

假话连说三遍都有可能变成真的,何况被无数人连着说了上千年呢?关于“曹操疑冢”的存在,似乎可以成为定论了。

二、曹操的葬礼是公开而盛大的活动,葬礼过程文献多有记载

《三国志》记载:“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作为曹操政治遗产的继承人,曹丕是曹操丧事的主要办理者,在《艺文类聚》里保存有曹丕写的《武帝哀策文》,其中有:“卜葬既从,大隧既通。漫漫长夜,窈窈玄宫。有晦无明,曷有所穷。卤簿既整,三官骈罗。前驱建旗,方相执戈,弃此宫庭,陟彼山阿。”意思是:在正式下葬之前进行了卜筮,宽阔的墓道通向墓室。墓室里如漫漫长夜,又如幽幽深宫,没有光明,没有尽头,多么令人悲伤呀!参加丧仪的人们已整齐站好,天、地、水三官也排列整齐,前面是高高举起的旗帜,中间还有人手执长戈。从现在起,先王将离开宫廷,到达被安葬的山岗。

也参加了曹操安葬仪式的曹植写过一篇《诔文》,相当于悼词,在这篇长达六百多字的祭文中,曹植更为详细地记录了曹操安葬的情况,其中写道:“既即榇宫,躬御缀衣。玺不存身,唯绋是荷。明器无饰,陶素是嘉。既次西陵,幽闺路。群臣奉迎,我王安厝。窈窕玄宇,三光不晰。幽闼一扃,尊灵永蛰。”意思是:将要入葬时,穿的还是平时的衣服,印信没有带到身上,只带了印章上的丝带。陪葬用品也没有什么华美的,最值钱的只是素色的陶器。灵柩到达西陵,墓门慢慢打开,群臣送迎,我王就这样安葬了。在幽暗的墓室里,没有日月星辰之光,墓门落下来了,至尊的魏王将永远生活在里面。从曹丕和曹植这两位亲历者的记述来看,曹操的安葬活动是公开的,也是盛大的,曹丕和曹植不仅知道曹操被安葬的确切位置,他们都曾亲自到墓室里察看过。

三、曹操死后数百年里陵墓的位置都是明确的

曹操生前立过的那份遗嘱,生于曹操去逝后40年的晋人陆机曾看到过原件,他的弟弟陆云亲自到邺县参观过铜雀三台,《太平御览》中保存有他写给哥哥陆机的两封信,谈到此次邺县之行所见所闻。其中说道,他登上了三台,发现上面的房屋正在毁坏,其中一个台上还有曹操当年储藏的10万公斤石墨,陆云临走还拿了点,并送给陆机一些作记念。这时候已距离曹操去逝80多年,曹魏政权已灰飞烟灭,铜雀三台尚在,但游人已经能随便上去参观了。陆云没有提到他是否瞻仰过曹操的高陵,但如果高陵位置是个迷的话,想必他也会多说几句吧。

又过了100多年,被李白称为“小谢”的南朝诗人谢眺来参观过邺城故址及曹操的高陵,写下了《同谢谘议铜雀台诗》和《铜雀悲》等诗,其中写道:“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那时候曹操墓的位置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其后,为陈寿《三国志》作注的北齐学者裴松之,《玉台新咏》的编纂者南朝诗人徐陵等,也都先后来到这里参观、瞻仰,留下了一些诗文。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即曹操去逝420多年后,另一位历史伟人李世民亲征高丽,大军路过邺城故址,一向对曹操推崇倍致的李世民亲自撰写了祭文在曹操墓前祭奠,这篇祭文收录在《全唐文》中。

其后宋之问、王勃、张说、高适、刘长卿、李白、岑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罗隐、陆龟蒙等唐代诗人,或者亲自来过邺都旧址,或者写过与铜雀台、曹操墓有关的诗作,但没有一个人提到过“曹操疑冢”问题。

标签: 掩人耳目

更多文章

  • 庐州包拯的老婆是谁 公孙策与包拯有特别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公孙

    庐州包拯的老婆是谁公孙策与包拯有特别关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据说,包拯的老婆助其仕途。那么,庐州包拯的老婆是谁?包拯的老婆是谁关于包拯的老婆,网上流行的说法是:据出土于1973

  • 祢衡当众换衣辱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换衣

    祢衡当众换衣辱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现代有些行为艺术家,追求轰动效应,以裸体吸引观众眼球。我在网上看过一些裸体作品,实在不敢恭维,不是嫌他(她)们有失大雅,而是裸出来的观念,太抽象,太脱离现实生活,没意思,没趣味,远不如古人的行为艺术精彩。话说东汉末年,有个狂士祢衡,二十来岁,年轻气盛,目

  • 夏侯上马可打江山下马可理国政,最受曹操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国政

    夏侯是曹操起兵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曹操一贯招揽天下有才之人,无论文臣或是武将,他都有爱惜之心,曾还写有诗句:周公吐脯,天下归心。而且曹操多疑,所以他更爱惜

  • 陆逊的故事:火烧连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火烧

    陆逊的故事:火烧连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黄武元年,率领大部队来到西部边界,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人以及五万人大军抵御刘备的进攻。刘备从巫峡、建平连营到夷陵县界。建了几十个兵营,用金钱、织锦、爵位、赏赐诱惑调动了各夷蛮部众,任用将军冯习为主将,

  • 三国演义隐藏的细节:刘备与孙权一直维持同盟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一部《三国演义》把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争斗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作为诸葛亮的领导的刘备,自然被认为与周瑜免不了有暗战的发生。我们都知道,刘备与周瑜的交集是在赤壁之战,但事实上刘备与周瑜一直是同盟关系,赤壁之战双方已合作在先,所以这时的勾心斗角应该不会有很多。虽然自负的周瑜一直都不是很看得起刘备,她曾当面非

  • 黄盖生平简介,三国东吴大将黄盖的一生战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吴

    黄盖生平简介,三国东吴大将黄盖的一生战绩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黄盖生平简介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

  • 三国大将凌统的儿子是谁?大将凌统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儿子

    三国大将凌统的儿子是谁?大将凌统有几个儿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凌统(189-237)字公绩,三国时期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吴国名将。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凌操之子,官至偏将军。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

  • 诸葛亮是被政治耽误的发明家?孔明车、孔明灯…盘点他传说中的十大发明,只有这些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明灯

    三国人物中,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卧龙先生了,大名鼎鼎的他是帮助刘备得天下的智囊军师,更是在军事、政治上留下辉煌的事迹,而现在许多事物也冠上他的名字,像是孔明灯、孔明锁、诸葛弩等等,甚至相传连馒头也是他命名的,难道他其实是个被政治耽误的发明家?以下就来看看诸葛亮的发明中,哪些是真、哪些只是「被冠名」的

  • 刘封与刘禅是兄弟关系吗?刘封和刘禅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谁的

    刘封与刘禅是兄弟关系吗?刘封和刘禅谁的能力更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封刘禅刘封、刘禅二人,一者为刘备的义子,另一人为刘备的长子,同为蜀汉集团的继承人,难免不让人将此二人放之一块儿加以比较。刘禅剧照很多历史学家喜好讨论历史的可能性,倘若刘备未曾赐死刘封,继承蜀汉之人为刘封,是否就不会出现乐不

  • 揭秘曹丕和曹植的兄弟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争

    同胞兄弟的曹丕和曹植,为了争得父亲的欢心,勾心斗角,由来已久。在他们各有一群人为他们出谋划策。其中杨修、丁仪是曹植的拥护者。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爵为魏王,曹丕和曹植的太子之争也进入了决定性阶段。此时发生了一件对曹植十分不利的事情。一次,曹操在铜雀台上,看到园林中游逛的曹植妻子崔绣花的绸衣,立即下令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