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要建铜雀台?三国时期修建铜雀台

曹操为什么要建铜雀台?三国时期修建铜雀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75 更新时间:2024/1/17 18:47:49

>《志》说二乔“皆国色也”>传说,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时期最着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乔和甄洛。二乔到底有多美呢,史书所载极为吝啬。《三国志》说“皆国色也”,《江表传》说“貌流离”(光彩焕发)。总之是国色天香的大美女,而具体容貌只能靠后人凭空想象了。>

《志》说二乔“皆国色也”

传说,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

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

“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时期最着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乔和甄洛。二乔到底有多美呢,史书所载极为吝啬。《三国志》说“皆国色也”,《江表传》说“貌流离”(光彩焕发)。总之是国色天香的大美女,而具体容貌只能靠后人凭空想象了。

>孙策和二人在打了胜仗之后,双双抱得美人归>三国是个彻底的男人时代,原本处于弱势的女人,在这样一个时代就更加边缘化。所以三国时期关于女人的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如果不是后人添油加醋,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二乔的父亲乔公,本在汉献帝的手下做官,当时的早已名存实亡。丧妻后的乔公辞官归乡,带着大小乔隐居于安徽皖城。>建安四年,东吴的孙策和周瑜带着军队攻下皖城。江东二乔的美名早已是家喻户晓,孙策和周瑜二人在打了胜仗之后,双双抱得美人归。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当年,孙策和周瑜都是25岁,而大乔十八,小乔十六,都是青春年少。这两段婚姻看起来无限光彩,美人配,花好月圆。>孙策曾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江表传》)>

孙策和二人在打了胜仗之后,双双抱得美人归

三国是个彻底的男人时代,原本处于弱势的女人,在这样一个时代就更加边缘化。所以三国时期关于女人的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如果不是后人添油加醋,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

二乔的父亲乔公,本在汉献帝的手下做官,当时的早已名存实亡。丧妻后的乔公辞官归乡,带着大小乔隐居于安徽皖城。

建安四年,东吴的孙策和周瑜带着军队攻下皖城。江东二乔的美名早已是家喻户晓,孙策和周瑜二人在打了胜仗之后,双双抱得美人归。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当年,孙策和周瑜都是25岁,而大乔十八,小乔十六,都是青春年少。这两段婚姻看起来无限光彩,美人配,花好月圆。

孙策曾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江表传》)

>智激周瑜>杜牧不是唯一把二乔与曹操搁一块想象的人,罗贯中也是其一,而且他还把诸葛亮也扯上了。>《三国演义》描写了那段诸葛亮摆平周瑜,实现孙刘联盟的场景。诸葛亮说:“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日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日大乔,次日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怕周瑜不信,诸葛亮又添油加醋说:“曹操的儿子曹植曾奉曹操的命令作《铜雀台赋》,文中写道‘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听了此话简直肺都气炸了,当下决定联手,向曹操开战。其实《铜雀台赋》中的“二乔”通“二桥”,指的就是两座桥,诸葛亮耍了个小聪明,硬是生生地把曹操和江东二乔扯一块了。>“既生瑜,何生亮”,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周瑜永远都处于下风,而只有在一件事情上他彻底地赢了。那就是,诸葛亮娶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而周瑜却娶了世界上。>很有可能,诸葛亮暗地里也对周瑜嫉妒得要命。>铜雀台正是曹操的美女集中营>其实,诸葛亮也并非全是瞎掰,曹操的确好色,妻妾如云,而铜雀台正是他的美女集中营。>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铜雀台,据说每间房里都有一个绝色美女。在临死时,曹操还遗令美女每逢初一、十五要在铜雀台上对着他的陵墓唱歌。>而以大小乔在当时的名气,他岂有不思慕的道理?若曹操攻占了吴地,那定是“铜雀春深锁二乔”。>然而从历史的记载中来看,所谓“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情节只是虚构罢了,那么,有关“二乔”和铜雀台的关系也就更经不起推敲了。>

智激周瑜

杜牧不是唯一把二乔与曹操搁一块想象的人,罗贯中也是其一,而且他还把诸葛亮也扯上了。

《三国演义》描写了那段诸葛亮摆平周瑜,实现孙刘联盟的场景。诸葛亮说:“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日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日大乔,次日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

怕周瑜不信,诸葛亮又添油加醋说:“曹操的儿子曹植曾奉曹操的命令作《铜雀台赋》,文中写道‘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了此话简直肺都气炸了,当下决定联手,向曹操开战。其实《铜雀台赋》中的“二乔”通“二桥”,指的就是两座桥,诸葛亮耍了个小聪明,硬是生生地把曹操和江东二乔扯一块了。

“既生瑜,何生亮”,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周瑜永远都处于下风,而只有在一件事情上他彻底地赢了。那就是,诸葛亮娶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而周瑜却娶了世界上。

很有可能,诸葛亮暗地里也对周瑜嫉妒得要命。

铜雀台正是曹操的美女集中营

其实,诸葛亮也并非全是瞎掰,曹操的确好色,妻妾如云,而铜雀台正是他的美女集中营。

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铜雀台,据说每间房里都有一个绝色美女。在临死时,曹操还遗令美女每逢初一、十五要在铜雀台上对着他的陵墓唱歌。

而以大小乔在当时的名气,他岂有不思慕的道理?若曹操攻占了吴地,那定是“铜雀春深锁二乔”。

然而从历史的记载中来看,所谓“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情节只是虚构罢了,那么,有关“二乔”和铜雀台的关系也就更经不起推敲了。

标签: 三国时期

更多文章

  • 如果关羽没有投奔刘备那么历史又该如何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

    如果关羽没有投奔刘备那么历史又该如何演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众所周知曹操对关羽格外欣赏。关羽一度投靠曹操,得到后者各种“殊遇”。当关羽做出离开曹操寻找刘备的决定之后,曹操心有不舍但未曾拦阻。后来关羽死于麦城,首级送到曹操面前,以诸侯礼安葬。虽然其中不乏政治因素,但曹操吊唁时却惋惜不已。现在我

  • 孙翊妻智报夫仇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故事

    孙翊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是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最终使命。谋略故事孙翊做丹阳太守时,妫览做督教,戴员为部丞,与左右同僚亲近,境内盗贼不起,民风淳朴。这引起了孙翊手下的边洪等人的忌恨。有一天,孙翊出门送客,早有准备的边洪等人突然从背后冲过去,乱刀将孙翊砍死。出事后,边洪等人畏罪逃进

  • 三国中的糜芳是个怎样的人?糜芳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的人

    三国中的糜芳是个怎样的人?糜芳结局怎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糜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糜芳结局怎样麋芳,字子方,东海朐县人。父祖辈都经商,奴仆、宾客多达万人,钱财产业有一亿钱那么多。他和兄长麋竺都擅长射箭和骑马。徐州牧陶谦死后,兄弟俩就追随刘备。吕布偷袭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就驻扎在广

  • 刘阿斗的亲生父亲竟然不是刘备?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斗

    刘阿斗的亲生父亲竟然不是刘备?而是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尤其是他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侠义典故,以及对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恭敬传说,让人敬重不已。可是他的儿子刘禅却被后人称

  • 嵇康: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竹林

    嵇康: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嵇康和阮籍等人称为“竹林七贤”,嵇康是精神领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就是什么规矩、传统啊,都不要了,人活着就是潇洒、快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喝酒、吟诗、弹琴、嗑药,醉生梦死。实际上凡是放浪形骸的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外表风光,内心沧桑。嵇绍的

  • 吕蒙夺荆州不为人知内幕:亲手杀了堂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荆州

    吕蒙夺荆州不为人知内幕:亲手杀了堂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温情脉脉的薄纱下,是一把锋利的刀陆逊对关羽恭维备至,让双方的交往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薄纱,在薄纱之下,吕蒙这把锋利的尖刀悄无声息地刺了过来。吕蒙为了瞒过荆州江边守兵,把兵船装扮成商船,精锐部队穿上白衣装成商人,昼夜西上,一直兵临荆州城下。

  • 辅佐曹操二十年 荀究竟为何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二十年

    辅佐曹操二十年荀究竟为何要自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剧照一、关于荀之死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离世。关于他的死,袁宏《后汉纪》卷三十、陈寿《三国志》本传称其“以忧薨”,而裴注引《魏氏春秋》则记为“太祖馈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范晔《后汉书・荀传》所载

  • 曹操把寡妇集中分配士兵当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寡妇

    曹操把寡妇集中分配士兵当妻子本文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7月10日C4版作者:赵炎原题为:曹操不是个好“道具师”关于曹操的疑问太多,梳理一下小说和正史,起码有如下几则:一、年轻时,很多人不看好曹操,他毫不在乎,可当桥玄夸他有“命世之才”时,他的情绪

  • 曹操曹丕父子对不听话的下属用着同样的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父子

    曹操曹丕父子对不听话的下属用着同样的手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都说曹操奸诈,但真实的曹操却不是一个只凭借权谋治人治国的人,在统驭部下方面他颇富心得,总的来说就是率直、真诚,对部下以诚相待、不玩诡计,所以曹操得部下的真心拥戴。但在属下的眼里曹操的内心也并非完全“清澈见底”,因为个别时候他也耍些

  • 檄文是什么?战斗檄文为何让曹操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檄文

    檄文是什么?战斗檄文为何让曹操害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如“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源流考证从官文书演变到军事文书檄文最早源自春秋战国,发展到汉代已成为一种日常行政事务性质的普通官文书,并因此奠定了后来军事信息传播的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