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的平衡之术:曹刘之间的平衡保证吴国的发展

孙权的平衡之术:曹刘之间的平衡保证吴国的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96 更新时间:2024/1/19 16:28:53

孙权的平衡之术:曹刘之间的平衡保证吴国的发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12月22日-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曾写下这首《南乡子》,称颂昔年东吴的开国之君。一般人谈论起东汉末年及三国的英雄,往往按照“青梅煮酒”的思维定式只承认曹操、刘备,不大看得起孙权。其实若仔细分析当年三足鼎立形成时的战略筹划,那位孙仲谋玩弄起战略平衡术,着实比曹孟德、刘玄德略高一筹。

考察魏蜀吴三国的施政民生,东吴的统治最为黑暗暴虐,其士族豪强把持政权,士兵地位近似奴隶,军中基本的刑罚就是砍头。吴国民间暴动和兵变最为频繁,其国祚却反而最久,不能不令人称奇。孙权本人当政接近半个世纪,最大的长处便是善于利用矛盾。身处豪强并起的乱世之中,能灵活机动善变权谋,并精于发展自身实力,正是自保图强之要诀。

自公元189年董卓进兵洛阳架空汉室,天下从此大乱。长沙太守孙坚乘机拉起一股私人武装,经过本人及其子孙策、孙权到长江下游经营十几年,形成了占地从长江直至南海边的割据政权。以建业(今南京)为统治中心的孙氏集团作为外来户,主要依靠江东士族支撑,为此允许其保持部曲家兵,像张昭、鲁肃陆逊等都是豪强的代表。孙权对这些人一向优礼有加,靠着巧妙平衡各派力量并依托长江天险,才能平抚内乱以割据江东一隅。

孙吴平抚内部矛盾练就的平衡术及灵活的权谋,也运用于对外的三国鼎立争雄之中。当时曹、刘两家的战略目标及其政策针锋相对,毫无妥协余地。曹魏必欲取汉刘天下而自代,刘备、诸葛亮集团则称“汉贼不两立”,双方只能你死我活拼到底。孙权集团却没有这种政治道义负担,能够随时改变政策以左右逢源。没有永久的敌人,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这在当年便是东吴对外政策的基本信条。

公元208年,曹操率十几万大军南进占领荆州并直逼江东,面对生存危机的孙权马上联合落难之中的刘备,以赤壁一战获胜形成南北对峙。为防曹军卷土重来,孙权同意将荆州“借”给刘备以作为东吴安全屏障,又不惜将妙龄的妹妹嫁给年已半百的那位远房“皇叔”。根据史实,这一政治联姻并非像小说《三国演义》那样是江东招亲,而是孙权送妹妹赴荆州并陪嫁了一支武装护卫队。据记载,刘备晚间会夫人,先要通过东吴男兵的外围护卫,再进入几十名女兵刀剑丛中的闺房,随时有遭受“斩首行动”的担心,经常战栗不已。若论古代君王头号“惧内”者,恐怕非刘备莫属。这种受制于东吴的婚姻只保持了两年,刘备西征四川和孙夫人东返,便意味着双方战略联盟告吹。

公元219年,刘备从四川进一步攻占汉中,其势力发展到顶峰,感到其威胁的孙权便改变战略同曹操妥协,不惜劝其称帝而自称臣。原来孙刘联盟对曹,一时变成了孙曹协力对刘,这使孙权变成最大受益者,刘备集团则陷入两面受敌之境。吴军利用曹军牵制关羽主力,一举袭占荆州,接着在彝陵打败前来反攻的刘备,就此取得在长江中下游最有利的战略态势。

削弱刘氏集团的目的达到后,曹魏成为吴国的基本威胁。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后,孙权马上又实行了一次战略大调整,联合衰弱的蜀汉政权抗魏。孙权还亲自在盟约上写上一段古代国书罕见的溢美之辞――“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此番吴蜀结盟虽仍是相互利用却维持到底,诸葛亮、姜维北伐时都得到吴军的战略策应,这是由于共同的利害关系压倒了荆州、彝陵的旧怨。

孙吴集团虽擅长利用矛盾自保,进取雄心却不足。吴国以兴建水军为主,这种防御型战略决定其难以进军北方平原,无消灭强敌之志便不可能长久自保。从争雄天下的气魄看,孙权确不如刘使君、曹丞相,也无怪后代词人仍会认为:“天下英雄,使君与曹,余子谁堪共酒杯!”

标签: 吴国

更多文章

  • [转自百度贴吧]三国谋士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谋士

    三国谋士排名首先界定一下三国谋士。从公元184年黄巾起到281年灭吴止,是为三国。谋士,是出主意的人。所以凡是有谋士带兵打仗做统帅的,一律不在这个范畴内。参考资料以《三国志》为准。所以某些李儒之流,不在此内。如果有诸葛亮型的,出得厅堂打硬仗下得厨房耍花样的,则只算作为谋士这一社会角色时的作为下面是加

  • 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州府

    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州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

  • 三国中“孙刘结盟”诸葛亮安插在吴国内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国

    三国中“孙刘结盟”诸葛亮安插在吴国内线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吴蜀联盟是诸葛亮根据“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z《蜀志诸葛亮传》{从这一情况出发,他料定孙、刘联盟必成。另一个问题是,对孙、刘来说,联盟必须获得成果,而后始可真正结成。诸葛亮

  • 三国时期的大将陈武是哪一国的?陈武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是怎么

    三国时期的大将陈武是哪一国的?陈武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武是吴国的大将,在三国时期有着赫赫威名,为吴国的建立崛起立下了不小的贡献,他为人善良仁厚,又常常仗义疏财,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敬重,但是在逍遥津战役之中,陈武被张辽率军斩杀。陈武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将,他从小就勇猛善战,长得高大

  • 解密:诸葛亮为何不使用魏延赵云来守卫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街亭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弄掉政敌李严之后,在蜀汉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可谓大矣。此时手下五虎大将只有赵云,至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早已过世,诸葛亮要整兵北伐,自然需要借助赵云魏延等人,可惜诸葛亮也有个毛病,喜欢听取手下人的4阿谀逢迎之词。手下有个叫马谡的,乃是参谋马良的弟弟。弟兄五人,都有才干,昔日马

  • 三国十大英年早逝的名人都有谁?孙策算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十大

    三国十大英年早逝的名人都有谁?孙策算一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坚(155-191),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与曹操同年出生却比曹早死近三十年。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

  • 三国历史上的寡妇们为何能成为最抢手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寡妇

    三国历史上的寡妇们为何能成为最抢手的女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自然是男人的天下。不过乱世当中,男人以征服世界为荣耀,当然男人离不了女人,尤其是优秀的女人。这期间优秀的女人自然成了男人追逐的猎物。可惜,优秀的女人往往各显其能,把男子玩弄于股掌之上,成为男人最喜欢的对象。那么

  • 为何不称帝是曹操一生最奸之举? 曹操不称帝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之谜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

  • 为何说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很有才华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斗

    为何说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很有才华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扶不起的阿斗这句俗语是今天的人们用来指那些平庸无能之辈的,凡是被冠上了这样一个名号之人,便是平庸的化身、无能的代名词。追溯这句俗语的根源,还得从三国时期的阿斗说起,因为阿斗就是指当时蜀国的国君、刘备之子刘禅。后世人一直以为,刘

  • 揭秘:王允是怎样巧使连环计助吕布杀掉董卓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怎样

    揭秘:王允是怎样巧使连环计助吕布杀掉董卓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徒王允一直想为国除害,搞掉董卓。一天晚间,他执杖信步来到后园,正为无计可除董卓而仰天垂泪,忽听有人在牡丹亭旁长吁短叹。王允过去一看,原来是府中歌伎韶蝉。貂蝉自幼被王允收养于府中,学习歌舞,美而聪慧,王允待若亲女。王允起初以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