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不称帝是曹操一生最奸之举? 曹操不称帝之谜

为何不称帝是曹操一生最奸之举? 曹操不称帝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0 更新时间:2023/12/29 20:54:26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

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

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先是董卓擅权,后是曹操当国,他只是一个傀儡,见到董卓也好,见到曹操也好,都如芒刺在背,战栗不安的。但话说回来,他若无董卓,当不上皇帝,若无曹操,说不定他被那几个兵匪头子李唷⒐汜之流,结果了性命,也有可能的。可是,江山坐稳了,大权旁落,便不甘心做一个符号式的统治者,成为曹操手下的一个高级俘虏了。于是,便要搞复辟了。这也是历史上所有失去王位和虚有王位的人,忍不住要尝试的一种危险游戏。

最高权力,也是最高的欲望和诱惑,对汉献帝来说,当然想完整地得到它,而旧政权的维护者,前如受衣带诏的董承、王子服,和伏完、穆顺之辈,后如许都暴乱的耿纪、韦晃之流,他们甚至要比刘彻更热衷于推翻曹操的统治。因为皇帝作为一个高级俘虏,尚可得到优礼有加的待遇,而等而下之的旧政权的既得利益者,则是明日黄花,自然连做梦也想恢复失去的王国,因而这些丢失得更多更多的臣下,复辟之心,甚于帝王,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拥有最高权力,却又不是九五之尊的曹操,对于任何觊觎这份至高无上权力的人,总是格杀勿论,疯狂镇压的。正因为他自己无法得到这份崇尊之位,别人想得到,他一定是要与之拼命的。

因此,他的内心是充满了矛盾的。正如他给行军时拟的口令“鸡肋”一样,吃,吃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他一方面把自己的女儿曹节下嫁给汉献帝,除了政治上的笼络外,不能说曹操对于这个尽管是符号的皇帝,未必敢太不恭敬。但另一方面,又根本不每日朝见,履行一个臣子的义务。

一方面,他不断地在诗文中表露自己,如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虽是对于周公的褒扬,实际也是在自况;如在“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中,对于西伯始终以臣事殷的赞美,其实也是在自我表扬。另一方面,却又根本不把比自己小26岁的献帝放在眼里,动不动跑去发一通脾气。吓得刘彻战战兢兢,向他恳求:“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那意思说,你高抬贵手,放我一条生路得了。

尽管汉献帝拱手要把这个皇帝位置让给他,恨不能请他曹操马上履位,但他始终不称帝,只为王,这是他诛黄巾起兵以来数十年的既定方针。后来人称他为奸雄,曹操一生,最奸之举,莫过于不夺帝位,而拥帝权,既捞取名声,又得到实惠了。

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得很透彻。“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以,他不当,谁也别妄想。

如果他要当皇帝的话,从山东进军洛阳时就可以把献帝废了。曹操一辈子不敢行此事,就因为有董卓的例子在。他知道,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得天应人些。他若废帝自立,第一,诸侯会联合起来反对他;第二,即使能用武力逐个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然而,他无法使整个士族阶层服贴。这就是他所比喻的炉火,也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谋远略。一旦他登上帝位,这些人马上会成为他的对立面。尽管他杀掉了这个阶层的许多头面人物,如孔融崔琰,但整个阶层,他是不敢小视的。其实,他未必不想过一过皇帝瘾,可是一看手下的首席谋士,最忠心耿耿的荀、荀攸叔侄,连他称王都持反对态度,他只好抑制这个欲望,因此,谁要是碰他这个痛处,绝对是严惩不贷的。

通常,人到了晚年,慢慢地失去自我感觉,便要糊涂昏聩,贪大树功,倒行逆施,期求不朽,终于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去,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所以,孙权拍他马屁,要他即位承大统,他一笑拒之。而一直保持清醒到最后一刻,确实是不容易的。

但到了他儿子曹丕手里,新的一代人,对于汉王朝往日的威仪,已不在话下,只是死狗一条。与其辅主为臣,不如篡汉自立。在诸侯大部顺服,士族基本归心的客观情势下,旧的君臣框架,已成形式,汉祚的延续,根本毫无意义,所以取而代之,也是历史的必然。若是无曹操数十年的营造,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士族阶层,由仕汉的大多数,蜕变为仕魏的大多数,曹丕是无法坐上皇帝之位,而圆了他父亲一生未做成的梦。

因此,那些攫取权力的人,若是欲望超过了罔顾现实状况的程度,冷静下来,有曹操的一份清醒,也许不至于碰壁。

标签: 之谜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很有才华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斗

    为何说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很有才华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扶不起的阿斗这句俗语是今天的人们用来指那些平庸无能之辈的,凡是被冠上了这样一个名号之人,便是平庸的化身、无能的代名词。追溯这句俗语的根源,还得从三国时期的阿斗说起,因为阿斗就是指当时蜀国的国君、刘备之子刘禅。后世人一直以为,刘

  • 揭秘:王允是怎样巧使连环计助吕布杀掉董卓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怎样

    揭秘:王允是怎样巧使连环计助吕布杀掉董卓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徒王允一直想为国除害,搞掉董卓。一天晚间,他执杖信步来到后园,正为无计可除董卓而仰天垂泪,忽听有人在牡丹亭旁长吁短叹。王允过去一看,原来是府中歌伎韶蝉。貂蝉自幼被王允收养于府中,学习歌舞,美而聪慧,王允待若亲女。王允起初以为她

  • 揭秘:马超打得曹操“割须弃袍”的致胜武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打得

    揭秘:马超打得曹操“割须弃袍”的致胜武器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首先马超的军队,是一支重视技术型的军队。它具备使用这样作战方法的本钱。西凉健儿是当时身体最好的中国军人,也只有他们,才能够有效的使用需要极大膂力的标枪。马超军的盾牌,实际上就是斯巴达希腊式盾牌的翻版,这种盾牌高度达到1。7米

  • 枭雄曹操著名摸金校尉 为何一生还是“穷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摸金校尉

    枭雄曹操著名摸金校尉为何一生还是“穷困潦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核心提示:曹操算是东汉、三国时代的“极品”,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文学才能是极致的;对女人,宁乱勿缺,能用就用;其节俭,也是极致的,一顿饭只吃一道肉菜。以至于身边的谋士都看不去下去,称其“穷困潦倒”。事业坎坷在曹操的文件里,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与历史相符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演义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与历史相符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俗话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如果用来映衬《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的话,那么在第八十五回中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最为合适了。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诸葛亮巧破由司马懿设计的五路兵马进犯蜀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

  • 曹真到底有多厉害?曹真是怎么打败诸葛亮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有多

    曹真到底有多厉害?曹真是怎么打败诸葛亮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一共有三个养子,曹真就是他三个养子当中最厉害的一个,他到底有多厉害,恐怕诸葛亮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毕竟诸葛亮在他手上连吃两次败仗。诸葛亮北伐时,曹真曾力挫诸葛亮。太和二年,诸葛亮北伐,接连收服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当时魏明帝曹

  • 张辽合肥大败孙权主因是东吴内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吴

    张辽合肥大败孙权主因是东吴内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策临终之时,曾经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在赤壁之战胜利后,曾经立主投降的张昭一派在朝中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已经被取消了发言权。之后的许多年,每当张昭一派想要对抗君权,孙权都会打出张昭曾经主张投降这张牌,让张昭一派一辈子都抬不起

  • 三国十大智勇双全良将大排行 姜维堪称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智勇双全

    关于有很多版本的排名,比如最厉害武将排名、最厉害的谋士排名、最厉害的军队排名,却似乎还没有人给智勇双全的良将来个排名,为此感到深为可惜,于是想弥补下这块的缺失,所以以此文来论述三国智勇双全的第一良将是谁,此榜以《三国演义》为基础,重在文学探讨,研究正史的切莫在意。以下排名,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第十

  • 传世经典!三国演义中十大最传奇的事件【组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组图

    传世经典!三国演义中十大最传奇的事件【组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而流传下来的故事,也

  • 曹髦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曹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的人

    曹髦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曹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髦总评曹髦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确实做到了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力争百分之几的机会。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他是壮志未竟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