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辽合肥大败孙权主因是东吴内斗

张辽合肥大败孙权主因是东吴内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58 更新时间:2023/12/12 7:19:26

张辽合肥大败孙权主因是东吴内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孙策临终之时,曾经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在赤壁之战胜利后,曾经立主投降的张昭一派在朝中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已经被取消了发言权。之后的许多年,每当张昭一派想要对抗君权,孙权都会打出张昭曾经主张投降这张牌,让张昭一派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可以说,在内部政事上,孙权已经取得了控制权,可对外军事上则不同,随着赤壁之战的胜利,周瑜在东吴军队中的威信更加高涨,俨然凌驾于孙权之上,周瑜的许多军事行动不请示孙权就直接行动,可孙权的调派兵将却必须得到周瑜的配合。作为一个年近三十,掌权十年的君主如何能够忍受权臣周瑜对自己的挟制?于是,一场由孙权发动的夺取东吴军队最高指挥权的战斗发生了。

在赤壁之战后,孙曹刘三家争夺的焦点乃是荆州地区,严格的来说,是南郡襄阳地区。周瑜亲自指挥作战,牺牲了无数将士的性命终于夺取了荆州重镇南郡。此时,周瑜病重,于是退回柴桑养病。此时周瑜不能亲自处理公务,分派亲信甘宁把守巴陵郡,凌统把守汉阳郡,对抗曹操防备刘备。对于孙权而言,此时正是夺权的最好时机。

我们看看书中参与孙权这次夺权行动的有那些人。

第一位,老将程普。程普本是孙坚时代的老将,在孙策初立的时候功勋极大,在赤壁之战时,本来也是既有机会成为东吴军队统帅的人物,但因为孙策有遗命在先,孙权不得不任命周瑜。程普心中恼火,将领之间都说程普与周瑜不和。虽然之后由于周瑜主动降低身份,向程普示好,程普也就顺水推舟,和周瑜握手言和。但这只是表面,两人的夺权之争从来没有停止。当周瑜病重时,孙权从周瑜手上调走了程普,来参加自己的行动。“闻程普兵到,孙权大喜,亲自出营劳军。”程普的到来,就意味着孙坚时代的一批老将军集体来投,这些人久掌兵权,都是东吴军中的实权人物。有的人已经投靠到周瑜的门下,比如说黄盖(在赤壁之战胜利后,黄盖的境遇很不得志,一直在地方担任文官,郁郁而终),但多数人还是在程普的旗下。

第二位,赤壁之战的大功臣鲁肃。鲁肃是周瑜的好友,也是由周瑜亲自引荐给孙权的东吴名臣。在赤壁之战前,鲁肃在东吴的政治地位并不高,此人主张联刘抗曹,但在东吴文官中并没有市场。无可奈何只能游说诸葛亮,由诸葛亮出面叫阵东吴那些迂腐保守的文臣。最后,鲁肃明确的告诉孙权,一旦降曹,张昭等人都可以继续当官,唯独孙权必死无疑,从而坚定的孙权抗曹的决心。可以说,在战场上战胜曹操的是周瑜,在政治上战胜曹操的是孙权。而由于赤壁之战的胜利,鲁肃俨然成为东吴文臣首领,在武将之中也拥有很高的威望。尤其重要的是,鲁肃是孙权一手提拔的官员,也是东吴当时唯一的一位在智谋韬略影响等等各个方面仅次于周瑜的领袖式人物。于是,“人报鲁子敬先至,权乃下马立待之”。孙权对鲁肃的待遇,已经超越了君王对臣子的礼节,于是众将很是吃惊。之后,“权请肃上马,并辔而行”,还悄悄的告诉鲁肃:“孤下马相迎,足显公否?”为了笼络鲁肃不惜如此。鲁肃也明确表态:“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肃名书竹帛,始为显矣。”鲁肃就是要告诉孙权,我并非周瑜一派,在鲁肃的心中,孙权不仅仅是江东的吴侯,更是未来的天下之主。为了帮助孙权达成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自然要帮助孙权巩固军权了。

第三位,东莱太史慈。太史慈是孙策时代的悍将,曾经在神亭和孙策一战,名扬天下。之后,太史慈帮助孙策平定豫章郡,扫平前扬州刺史刘繇的残余势力,建立大功。在江东平定之后,荆州刘表派遣侄儿刘磐骚扰江东,孙策派遣太史慈前往驻守,负责江东南方所有事务,刘磐多次战败,从此不敢侵扰。不过,太史慈在赤壁之战中却不得重用,没有任何出彩的表现。确实,从周瑜的角度看,赤壁之战必然要用自己信任的将领,而太史慈一向只是服从孙策个人。于是,周瑜仅仅是让太史慈监酒。太史慈很郁闷。孙权此次出征,太史慈是作为孙权一方的第一悍将出场。太史慈本希望在这场战斗中扬名立万,建立军功,谁料想遇上智勇双全的张辽,最后不得不感叹“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虽然骁勇,却时运不济,只能郁郁而终。

标签: 东吴

更多文章

  • 三国十大智勇双全良将大排行 姜维堪称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智勇双全

    关于有很多版本的排名,比如最厉害武将排名、最厉害的谋士排名、最厉害的军队排名,却似乎还没有人给智勇双全的良将来个排名,为此感到深为可惜,于是想弥补下这块的缺失,所以以此文来论述三国智勇双全的第一良将是谁,此榜以《三国演义》为基础,重在文学探讨,研究正史的切莫在意。以下排名,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第十

  • 传世经典!三国演义中十大最传奇的事件【组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组图

    传世经典!三国演义中十大最传奇的事件【组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而流传下来的故事,也

  • 曹髦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曹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的人

    曹髦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曹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髦总评曹髦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确实做到了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力争百分之几的机会。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他是壮志未竟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

  • 三国演义朱y形象如何 朱y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演义

    三国演义朱y形象如何朱y怎么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朱y《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东汉末年的魏蜀吴的三国混战为主要故事。因为朱y为当时汉庭名将,所以也有出场,小说中的形象与正史里的他基本相似。朱y画像《三国演义》共120回,主要讲的是东汉灭亡后三国时期的故事,以刘备为主角。而朱

  • 刘备是怎么死的?与陆逊火烧蜀连营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是怎么

    刘备是怎么死的?与陆逊火烧蜀连营有什么关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闻听关羽被杀,悲愤交加,他不顾诸葛亮等人的苦苦劝谏,亲自率领70多万大军出川伐吴。蜀军一路连战皆胜、势如破竹。东吴上下恐慌,孙权采用阚泽的建议,拜年轻小将陆逊为兵马大都督。陆逊受命于危难之际,沉着镇定、巧用智谋,最后用火攻一举

  • 三国合肥之战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合肥

    三国合肥之战背景、经过以及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合肥之战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合肥是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

  • 三国演义人物字号一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演义

    三国演义人物字号一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人物字号一览三国演义人物字号一览丁仪(正礼)丁奉(承渊)丁原(建阳)丁谧(彦靖)丁M(敬礼)于禁(文则)士孙瑞(君荣)山涛(巨源)卫(伯玉)马(翁叔)马良(季常)马忠(德信)马超(孟起)马谡(幼常)马腾(寿成)王允(子师)王双(子全)王平(子均

  • 孙权称帝后用了谁当丞相?孙权为什么要投降于曹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

    孙权称帝后用了谁当丞相?孙权为什么要投降于曹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孙权于222年被曹丕册封为吴王,又在黄龙元年即229年,在武昌即现在的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这就是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孙权能够称帝,和曹操所领导的魏国以及刘备所建立的蜀国三分天下,靠的当然不仅仅

  • 孙权昏庸的晚年:纵容两儿子内斗导致东吴国力大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

    孙权昏庸的晚年:纵容两儿子内斗导致东吴国力大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南鲁党争,又叫二宫并阙,指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在朝廷享受同样的礼遇。按制度,太子作为储君,仪仗、供养等各方面待遇理应高于藩王。但孙权是情种啊,后宫妃嫔不少,他独宠王夫人。孙和、孙霸,均为王夫人所出,爱屋及乌,对两儿子的感

  • 历史上蜀国前期有很多将军,为什么最后会造成蜀中无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蜀中无大将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是演义对后期蜀汉人才短缺的一种写照,然而,正史之中,蜀汉后期长期以来,也没有多少独当一面,力揽狂澜的名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蜀中无大将,在我们普遍认为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的昏晕无能,另一个是蜀国的地理位置关系。的昏晕无能,主要表现在与不善于提拔或选用蜀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