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一生艰辛创业 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

刘备一生艰辛创业 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09 更新时间:2024/1/18 16:53:41

刘备一生艰辛创业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创业之艰辛,命途之多舛,转战数州最终才建立蜀汉政权,其事迹与曹操、孙权相比可见一斑。不过刘备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前,确实错过了太多人才,也由此后来刘备深知大事难成在于人才缺乏,例如徐州陈登、幽州田豫、颍川徐庶等等。也许刘备是命该如此,在依附荆州刘表时,恨自己四十余岁仍寸功未建而不得不有“髀肉复生”之叹,直到他五十岁左右才有荆州的立锥之地。由刘备事迹观之,成功不仅仅源于才华,更源于坚定不拔之志。

从刘备、曹操、孙坚三人来看,曹操和孙坚都是有政治资本的,曹操类似现在的“官二代”,二十岁左右就成为洛阳北都尉,孙坚也是官宦世家,在黄巾起义前就担任过三地县丞,虽然刘备出生于没落的皇家贵族,但是二十八岁还不能解决温饱,后世学者对刘备是不是皇族仍争论不休,其实不管刘备是不是皇族,至少刘备创业艰辛确是事实。由于孙坚、曹操官宦世家的关系,不用收揽民心就有许多的人才去依附,就例如袁绍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一样,然而刘备必须从摸爬滚打做起。

平定黄巾之后,刘备仅被封为安喜县尉,后弃官投奔公孙瓒,并结识了赵云和田豫,将这二人引为知己,赵云不必多说,然而就是这个后来成为曹魏名将的田豫被刘备错过了。田豫,字国让,官至太中大夫,曹魏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第一名将,陈寿在《三国志》中,将田豫与满宠、牵招、郭淮同列一传,足见田豫之才能。

刘备在投奔公孙瓒后,年少的田豫将自己托于刘备,其后刘备援救曹操进攻的陶谦而到徐州,曹操退军之后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田豫因为母亲年老而回家乡,刘备哭着说:“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在《三国志》中记载,田豫追随刘备大致就是这些事迹,而在这里差一点赵云也不能随先主创业,赵云也随刘备一同到徐州,不过赵云属于公孙瓒部将而回到幽州,其后赵云兄长病亡弃公孙瓒回乡,而正好刘备依附袁绍时,运气好在邺城遇到了赵云,此时的田豫因为公孙瓒被袁绍吞并后归附鲜于辅,鲜于辅又投降曹操,田豫才为曹氏集团服务的,所以刘备错过了田豫确是刘备运气不好,差点连赵云也错过了。

到了徐州之后,陶谦礼遇于刘备,并屯驻小沛且表其为豫州刺史。不久,陶谦病危,将徐州托付于刘备,刘备接替徐州牧,得到糜竺、陈登等人的拥戴。陈登,字元龙,徐州下邳人,曹操时期为广陵太守、伏波将军,不过三十九就过世了,可谓英年早逝。

陈登文武双全,才智过人,被陶谦举荐为典农校尉,主管徐州的农业生产,担任广陵太守时,大破江东孙氏的进攻。刘备和陈登可谓是英雄惺惺相惜,史书记载魏国司徒陈矫曾为陈登的功曹,陈矫与陈登谈论,陈登说:“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陈群的父亲)兄弟;渊清玉e,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华歆);清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名士赵昱);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孔融);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刘备)。”

然而刘备对陈登也有很高的评价,刘备在荆州与刘表、许汜谈论陈登,许汜认为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许汜此言被刘备责备而表示不满,并且深情的说:“像陈元龙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当了解到这里,陈登慕刘备之雄才大略,并且对刘备有拥戴之力,那为什么陈登不随刘备走呢?也许很多人都认为陈登是曹操的人,其实陈登是为了灭吕布而倾向曹操,陈登不随刘备走的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陈登跟田豫一样,陈登的父亲陈圭年迈不能随行,致使刘备再错过陈登。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就是魏国的司空陈群也曾追随过刘备,担任刘备的别驾,在刘备进攻袁术时,陈群曾建议刘备防备吕布,最后吕布果真偷袭徐州,陈群与父亲避难徐州,曹操破徐州之后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当然《三国志》中未记载,陈群怎样看待刘备的?而且陈群也是因为有老父亲要照顾,而且相对于四处奔波的曹操来说,曹操更值得追随,不得不说刘备是一个悲情的英雄,当然糜竺能够矢志不渝的追随刘备,最重要的是刘备是糜竺的妹夫,而孙乾简雍的父母,史书未记载,也许孙乾与简雍少孤的可能性很大。

刘备四处游荡,游到了家门刘表的地盘,暂时在新野安了家,之前刘备军团的人才几乎没有增加,也许此时的刘备已经认识到谋略型人才的重要性,正好颍川徐庶前来投奔,为刘备训练士卒,整顿军事,乘机进攻正在忙于北方战事的曹操,由于刘备军少,然而也略有小胜,大败曹仁。

就在曹操回过神来的时候,料想刘备军中必有高人相助,最后得知是颍川徐庶,取徐庶的母亲到许昌为人质而让徐庶投奔。

其实《三国演义》有误,徐庶是在刘备请出诸葛亮出山之后才被曹操要挟救母侍曹的,而且如果没有徐庶推荐诸葛亮,刘备就不可能有诸葛亮为其规划战略方针,并且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徐庶识破庞统的连环计,但是徐庶曾为刘备大破曹仁以及诸葛亮对徐庶的评价,足可见徐庶并非等闲之辈,而且徐庶北归曹操之后,确实未为曹操献过一计,当然这不是徐庶无才,如果无才怎能大破曹仁呢?在未献一计的情况下,徐庶仍然官至御史中丞,足见徐庶才干卓越,曹氏才会将其置于高位。

标签: 武将

更多文章

  • 刘备手稿出土:三国名将赵云竟是女儿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名

    刘备手稿出土:三国名将赵云竟是女儿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九九九年三月,中央政府的一支考古队伍将刘备墓出土,发现了一大批东汉未年的文物。当中最叫人咋舌的,是发现了汉先主刘备的手稿,揭开了二千年来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三国名将赵云,竟然是女扮男装的花木兰,而且与刘备有着不只是君臣的关系手稿中刘备

  • 花关索历史上是存在的?是关羽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

    花关索历史上是存在的?是关羽的儿子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坊间传闻之中,关索绝对是一个性格、形象都非常复杂的人物。在我国古代,想要劫富济贫做善事,基本上必须要站在与朝廷的对立面,被称之为各种各样的“贼”,因此如果让他跟关羽有所牵连的话,那么就会对后者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说中,并未对

  • 三国五大猛将的奇葩死法,第三做梦被杀,第5死法就是逗你笑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死法

    三国五大猛将的奇葩死法,第三做梦被杀,第5死法就是逗你笑的!三国时期猛将辈出,但是再猛的将领都会有死亡的一天,但是这些将领的死法却各有不同,但是像赵云这样终老而死的将领却不多,多数不是战死,就是病死。但是有5位将领的死法,却不是战死,也不是病死,而是这样死的,最后一个的死法简直就是来搞笑的。第一:徐

  • 历史上,是哪位蜀汉大臣说服刘备不要扩大化施刑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蜀汉

    历史上,是哪位蜀汉大臣说服刘备不要扩大化施刑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是个纷争不断的时代,各路诸侯为了在纷争中胜出,都在不断地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这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有些人虽然行为怪僻,或者是行事怪异,但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才能,一些有志向有作为的雄主还都能容纳他们。刘备手下的简雍就是

  • 司马懿篡位成功!是因为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是因为

    司马懿篡位成功!是因为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弃曹植而选择曹丕,究竟是对还是错?有人认为曹魏最终失败缘于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如果当初选择曹植情况就不一样,曹植假如当了皇帝就没有司马懿、陈群这些人什么事了,司马氏夺权的一幕肯定不会出现。这样说似乎有一些道理,如果曹植当上皇帝

  • 讲述:一个流传千年的陋习连曹操都没能免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陋习

    有句骂人比较狠的话,叫做“把喜事办成了丧事。”而冥婚,恰好相反,是“把丧事办成了喜事”。什么是冥婚呢?就是未曾嫁娶的男女青年去世后,家人为了防止他们在阴间孤单,于是给他们举行个结婚仪式,然后把他们尸骨埋在一起,就当他们在冥间结婚了,故名冥婚,也叫阴婚。这事儿,其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纯粹是劳民伤财,算

  • 关羽北伐为何不杀降卒断送刘备一统天下的希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关羽北伐水淹于禁七军后,宁可养着三万多降卒也不杀降,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关羽只好去孙权的地盘上抢粮食,再次触怒了孙权,导致孙权与曹操联手,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也彻底断送了刘备集团一统天下的希望。西汉时期,有中兴英主之称的汉宣帝刘询与时为太子的汉元帝刘]讨论治国之道时,曾说道:“汉家

  • 张飞因醉酒丧命:一世英雄留下千古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笑柄

    张飞因醉酒丧命:一世英雄留下千古笑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事也能坏事。《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中的忠义酒;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动魄酒;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豪迈酒;还有张飞佯装酒醉战张颌的智慧酒……但杀猪出身的张飞成也是酒、败也是酒,最后张飞因醉酒丧命,身首异处。张飞因醉酒丧命

  • 《三国演义》的历史评判: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表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三国演义》的历史评判: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表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与文学的本质性差异和同一性关联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写道:“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

  •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什么不放过蔡邕?蔡邕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蔡邕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什么不放过蔡邕?蔡邕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王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权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权,为人凶狠残暴,除掉他,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个不问政治的文人,一个众人仰慕的知识分子,王允在除掉董卓后却说什么也不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