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南抚夷越的诸葛亮怎样平叛民族分裂活动

揭秘:南抚夷越的诸葛亮怎样平叛民族分裂活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2 更新时间:2024/1/16 18:47:50

揭秘:南抚夷越的诸葛亮怎样平叛民族分裂活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易中天先生曾说“’三顾茅庐’是很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眼红的”(大意),这话说得不错。其实岂止是三顾茅庐,孔明真正让知识分子羡慕的还有他那被后人传颂的许多故事。今天就来谈谈诸葛亮南抚夷越――

诸葛亮的民族政策在著名的《隆中对》中就已经初步提出,那就是”南抚夷越,西和诸戎”。在后来的实践中,他是较好地推行了这种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的。

今天就说他”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在他在平定南中之役中。他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方针和攻心为上的战术,实行”以夷治夷”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时蜀汉的南部地区叫南中,有四个郡,即越Q郡(今四川西昌地区)、郡(今贵州西北部和云南东部地区)、益州郡(今云南中部地区)、永昌郡(今云南西部地区)。南中乃夷越之地,居住着叟、青羌、僚、濮等少数民族。刘备占据益州之后,就开始经略南中地区,他曾任命安远将军邓方为朱提太守蚪担ㄊ钦嗅獾囊馑迹┒级剑进驻南昌(今贵州镇雄),负责对南中各族的招降事宜。后任者是南中大姓李恢,驻守平夷(今贵州毕节),遥领交州刺史。由于南中大姓从中作祟,安抚工作的效果不佳。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后主刘禅新立,南中大族乘机反叛蜀汉政权,分裂割据。《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载:”建兴元年夏,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反,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宾,越Q夷王高定元亦背叛”。尤其是雍]的气焰十分嚣张,根本不把蜀汉看在眼里。《三国志・蜀志・吕凯传》记载:”时雍]等闻先主薨于永安,骄黠滋甚。都护李严与]书六纸,解喻利害,盖但答一纸曰:’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其慢如此”。他还联络东吴,”杀蜀所署太守正昂,与(士)燮(原东汉交址太守,后投孙吴,被任为左将军,仍驻守交址)相闻,求欲内附。(步)骘(吴交州刺史)因承制遣使宣恩抚纳”。他对于刘备委派的益州太守张裔,”趑趄不宾,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于是遂送裔于孙”(《三国志・蜀志・张裔传》)。他还利用欺骗的手段煽动人民反蜀。史载:”益州夷复不从],]使建宁孟获说夷叟曰:’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斗,斫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为然,皆从]。斫木坚刚,性委曲,高不至二丈,故获以欺夷”(《华阳国志・南中志》)。另一个叛蜀的是越Q夷王高定元,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他派人”杀将军梓潼焦璜,破没郡土”(《华阳国志・蜀志》)。还有一个是太守朱褒。诸葛亮为安抚他,开始对他一再忍让,但他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与雍]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初,益州从事常房行郡,闻褒将有异志,收其主簿案问,杀之,褒怒,攻杀房,诬以谋反。诸葛亮诛房诸子,徙其四弟于越Q,欲以安之。褒犹不悛改,遂以郡叛应雍]”。

对于南中大族为了狭隘私利而进行的民族分裂活动、反蜀行为,诸葛亮采取了坚决平叛的态度。公元225年春天,诸葛亮在作好准备之后,率军南征。临行,智谋之士马谡送之数十里,诸葛亮说”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马谡建议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附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在南征中区别对待反叛者,对顽固不化的反叛者坚决打击、歼灭之。他亲自指挥的西路军攻克了高定元的”窟穴”,抓获了高的妻子,接着进军到卑水(今四川会理),攻破了高定元和雍]的联军,杀死了高定元,又乘胜前进到达云南,会同中路军把孟获包围在曲靖一带。东路军也打败朱褒叛军,占领郡。而对于可以争取的孟获却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方针,”七纵七擒”,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后,又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一是”以夷治夷”,实行”三不”政策。即用”不留汉官”、”不留汉兵”、”不运粮”的办法,达到”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目的。二是采取帮助少数民族改进生产技术,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办法。令人教打牛以代刀耕,使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夷众感悦”(杨慎:《滇载记》)。结果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不仅如此,诸葛亮在南中还做了文化传播工作。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率牛负酒赉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又记道:”永昌郡,古哀牢国……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阴深,生民以来,未尝通中国,南中昆明祖之,故诸葛亮为图谱也”。另外,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扩充兵力,还把一部分少数民族迁居蜀中。《华阳国志》载:”诸葛亮平南中,移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

标签: 民族

更多文章

  • 猛张飞工笔画美人――粗中有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粗中有细

    猛张飞工笔画美人――粗中有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猛张飞工笔画美人――粗中有细。”这句话是有来历的。相传,张飞是个独生子,童年时性格非常粗暴,经常在外面惹事生非。其父张老对他又疼又恨,老得向找上门来的告状者赔礼道歉。对这孩子可怎么办呢?一天张飞的舅舅李老来了,张老就唉声叹气地向他诉苦。李老想

  • 马忠有什么作为?他是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有什么

    马忠有什么作为?他是什么时候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马忠有什么作为?他是什么时候死的?马忠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将领,他也是维护蜀汉内政的一位大将,主要统御南中地区,也是诸葛亮死后的后方主要安定者,那么马忠有什么作为?他是什么时候死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马忠是巴西郡阆中县人,小时

  • 刘备死后谁来登基 刘备坟墓建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

    刘备死后谁来登基刘备坟墓建在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死后刘备起兵攻吴失败,大军退守白帝城,在223年病逝,之后诸葛亮将他带回了成都下葬,也宣告着蜀汉政权的交接,从此阿斗登基。刘备死后诸葛亮总揽全局当初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告诉诸葛亮:“如果阿斗真的带不动你就自己单刷吧”,但是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深

  • 为什么说蜀国的灭亡不能怪刘阿斗?那么应该怪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斗

    为什么说蜀国的灭亡不能怪刘阿斗?那么应该怪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是个无能之人,但却是个聪明人。所以他能有个善终!他深知靠自己的能力是无法完成先父刘备的遗愿,一统江山!能力决定命运!我们不能怪阿斗!古代的丞相制度是一个极其独断的制度,丞相可代替皇帝操持国事。权力之大!可想而知!但蜀国必须

  • 曹操为什么杀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佗

    曹操为什么杀华佗曹操杀害华佗虽然主要是凭借自己的好恶,但是,从《汉律》上讲,也有他的依据。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以"动以王法从事"著称。无论是理政还是治军,甚至齐家、诫子,曹操都以汉律为基本准则。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而令华佗命丧黄泉的是主要是后者。

  • 杀气逼人:三国演义中你绝对不知的绝命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杀气

    摘要:时期,才人辈出,一些名将也随着这个动荡的时代诞生,他们的兵器也被人们所记住,流传至今,书写着一段别样的!第一名:所有美女的——温柔一刀这不是说着玩的,李商隐有“一笑相倾国便亡”诗句,可谓美人的威力有多大。历史上荒淫无道的皇帝多的是,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也不少。连那鼎盛时期的,也为了美女六

  • 孙策教用人:“傻”孙策无限信任太史慈的回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用人

    孙策教用人:“傻”孙策无限信任太史慈的回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巴霖效应。这个术语来自一个马戏团的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话: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很容易轻信别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星座、血型之类的算命书能让你觉得句句在理,似乎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皇帝称号的太监曹腾 曹腾因为何事才入宫当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监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皇帝称号的太监曹腾曹腾因为何事才入宫当太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229年,魏明帝曹叡追尊其高祖父曹腾为高皇帝,其高祖母吴氏为高皇后,因此曹腾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个有皇帝称号的宦官。说到曹腾,你可能并不是非常熟悉,因为他在历史上的确不怎么出名,但是若提起曹腾的孙子曹操

  • 乱世奸雄曹操实为坦荡荡心口如一之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奸雄

    乱世奸雄曹操实为坦荡荡心口如一之小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奇特的出身咱们先从曹操的出身说起。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古人认为出身是要决定人的命运的。曹操的出身相当卑微,他的父亲曹嵩本来不姓曹,姓夏侯氏,为了巴结权贵,认了中常侍曹腾为义父,所以冒

  • 重读三国之四十九 “张辽义说关云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之四

    重读三国之四十九“张辽义说关云长”张辽义说关云长嘉靖本,张辽在屯土山说动关羽的三罪为: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近使君败于小沛,当戳力同心,死战沙场,其名万古不朽,不合逃遁而去。脚到之处,谁不相容?兄今欲死于此地,倘使君复出,专望于兄,兄岂不是负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