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让徐州”的陶谦 到底是忠还是奸呢?

“三让徐州”的陶谦 到底是忠还是奸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24 更新时间:2023/12/12 20:45:54

“三让徐州”的陶谦到底是忠还是奸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陶谦在《三国演义》中戏份不多,通过“三让徐州”的描写,罗贯中成功将他刻画成一个既软弱无能又勤政爱民的形象,以此来陪衬刘备和曹操;而《三国志》和《后汉书》对他的记载几乎尽是贬低之词。小说中,他是一个保境安民的仁者,两部正史却都说他亲近奸佞、不理政事,《三国志》评价他是一介匹夫,“昏乱而忧死,固无可论者”,《后汉书》更是说徐州混乱就是因他而起,若不是后来裴松之引用东吴编的国史《吴书》作注,后人对陶谦的认识可能就止于此了。

《三国志》载他出生于扬州丹阳郡,少年好学被举为孝廉,尔后出任卢县县令,之后迁升幽州刺史,后又调到朝廷担任议郎;边章、韩遂在凉州纠集羌人作乱,朝廷以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之职率军讨伐,陶谦也以参军身份跟随张温:这就是《三国志》对陶谦在徐州任职前的所有记载。而《后汉书》在记载相同人物的经历时,通常都会参考裴注,所以同一人物传记篇幅要远超过《三国志》,可不知何种原因,对于裴松之引《吴书》的注解,《后汉书》不仅熟视无睹,甚至连《三国志》中关于他曾有任县令、刺史的经历也删去了。

《吴书》记载了陶谦被举为孝廉后被征为尚书郎,后调到舒县任县令。值得一提的是,舒县所在郡的太守张磐是陶谦的同乡长辈,又与陶谦父亲友善,陶谦到任后张磐对他格外亲近,但他不齿张磐的作为,最终和张磐发生矛盾,但他为官清白,张磐也找不到理由构陷他,不久他就弃官离去了。

陶谦的婚姻也颇有传奇色彩。他小时候是个孤儿,却以放荡不羁的性格闻名于县,十四岁的时候还和一群儿童尽情地玩耍。后来同县做过苍梧太守的甘公出行时在路上碰到他,见他容貌不凡,就把他叫到车上,交谈之后就打算把女儿嫁给他。这时的陶谦既无好的名声,又无地位,只因“彼有奇表,长大必成”就结下了一段姻缘。

陶谦在跟随张温平乱前,还曾跟随皇甫嵩到凉州打过仗,而张温征讨凉州时又请陶谦为参军,接遇甚厚,但陶谦心里却看不起他;打仗回来后,在百官都参加的庆功会上张温主动向陶谦敬酒,陶谦却当众让张温受辱,张温非常生气,要把他发配到边关去,这时有人对张温说:

“陶谦本以才略见重于公,一朝醉饮过失,不蒙容贷,远弃不毛,厚德不终,四方人士安所归望!不如释憾除恨,克复初分,于以远闻德美。”

张温听后觉得有道理就派人把陶谦追了回来,那人又劝陶谦向张温认错,陶谦也答应了,等到张温在宫门口遇到陶谦,陶谦仰曰“我自谢朝廷,非为公尔”,张温笑他痴病未除,待之如初。其实张温也很有能力,陶谦如此不待见他,可能是因为张温的“三公”之位是买来的,当时灵帝公开卖官,汉朝被弄得乌烟瘴气,张温虽有杰才却也只好同流合污。《吴书》才评价陶谦“性刚直,有大节”,而这种刚直不屈的形象完全不同于《三国演义》的描写。

有能力、有争议――徐州任上2

汉朝以徐州有黄巾军兴起任陶谦为徐州刺史。陶谦到任后,在臧霸等人的辅助下组织人马终于基本剿灭了徐州的黄巾势力。汉献帝被董卓挟持到长安后与州郡断了联系,陶谦并没有参与讨伐董卓的战争,而是依旧通过各种方式向长安的汉献帝上贡。我们不知道汉献帝是怎么看待陶谦的这种行为的,只能推测汉献帝应该是希望陶谦加入盟军与“官军”直接对抗,而不是这种无意义的上贡的,但是对于董卓来说,他必须表彰这种效忠的行为,于是就以朝廷的名义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溧阳侯。

陶谦不可能不知道董卓是个祸国殃民的奸臣,他也应该知道他给皇帝进贡的东西最终也会被送到董卓那里,那以他“刚直,有大节”的性格为何不出兵勤王呢?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即使不认为陶谦是在投机取巧,也会觉得他过于软弱。汉末有个宗室名叫刘虞,在讨董期间任幽州牧,因为实行仁政广受赞誉,但在讨董过程中也是一边支持袁绍,一边依然向朝廷上贡,董卓杀死袁隗后就升他为太傅,陶谦的行为多少与刘虞有些类似。

再者,陶谦也确有伐董的行为,只不过没有记载在本传里,而是被放到《后汉书・朱y传》了。《朱y传》记载,陶谦调三千精兵协助朱y反抗董卓,而其他的州郡就没有陶谦这么慷慨了,他们不过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愿意将军队付与别人;董卓死后,陶谦又联系州郡推举朱y为太师,一起讨伐李榷、郭汜,不过朱y并没有什么政治眼光,陶谦的计划没有成功。

所以在笔者看来,和袁绍这些反董的主力诸侯相比,陶谦实际上对讨伐董卓更加尽心;在反董联盟破裂之后,他又组织起讨伐李榷的联盟,虽因朱y离去而没有形成,也可见他不是什么软弱之人,不然可能就会成为继袁绍之后的第二个盟主了,也不会被陈寿说成是“无可论者”;而由于《三国志》和《后汉书》没有像《吴书》那样详细交代陶谦任职徐州前的经历,又把他伐董的作为记载在其他传记里,这种记载方式很容易让人误解陶谦进贡是在趁乱向董卓邀功。

《三国志》和《后汉书》对陶谦的偏见还不止于此,例如《后汉书》在紧接着进贡一事又说“是时徐方百姓殷盛,谷实盛丰,流民多归之。而(陶)谦信用非所,刑政不理”,《三国志》也大致如此。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是说徐州本来很繁荣,陶谦却所用非人、经常不处理政事,但这句话显然不太合适。因为陶谦到徐州任职时正值黄巾军猖獗,徐州不可能繁荣的,此后徐州又一直由陶谦掌管,所以徐州后来出现“百姓殷盛,谷实盛丰”的局面也只可能是陶谦治理的结果,而《后汉书》的记载显然没有肯定这一点。

陶谦让人非议的就是《三国志》和《后汉书》列举他废政的例子,由于亲信曹宏等谄媚小人,许多贤士被迫害,导致徐州政局逐渐混乱。徐州别驾赵昱因为忠直被陶谦疏远,后来托病辞职又被起用为广陵太守。同郡的笮融纠集了数百人投靠陶谦,陶谦让他监督广陵、下邳和彭城的运粮事务,后来他趁曹操征讨陶谦之际将数万人口和三千多马匹驱入广陵郡,还杀死了广陵太守赵昱。

标签: 徐州

更多文章

  • 三国最著名的八大军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最著名

    三国最著名的八大军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的八大精锐军团:1.陷阵营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说到陷阵营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主帅高顺,顺为人“清白有威

  • 历史上的司马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司马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

    历史上的司马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司马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司马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司马师司马懿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两人垄断魏国朝纲,一统兵,一理政。司马师带兵破姜维,平诸葛延叛乱,又带兵攻吴……,司马昭在内更是独揽大权,弑杀皇帝,灭蜀之后,除邓艾,钟会,姜维。干净利

  • 刘备儿子为何被认定为不如曹操儿子?有七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儿子

    刘备儿子为何被认定为不如曹操儿子?有七大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论“官二代”,刘备和曹操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江山,“乐不思蜀”地甘

  • 曹操身上发生过哪些小故事?曹操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生平事迹

    曹操身上发生过哪些小故事?曹操生平事迹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谯水击蛟曹操十岁那年,有一次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

  •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 对其言听计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言听计从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对其言听计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对孙策纵论天下大势,思想也是前卫的。他说:北方豪杰太多,有所作为不容易,不如到南方去,闯出一片新天地。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张劝孙策到南方发展当时的能人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周、秦、汉的都城在长安、洛阳,英雄豪杰们的思维定势就

  • 三国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的人

    三国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代大将颜良是三国时代的著名人物。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军阀连年征战,百姓饱受战火荼毒。在各地方诸侯之中,河北军阀袁绍人强马壮,麾下猛将如云,是当时一股迅速崛起的地方军事势力。在袁绍阵营的诸多将领中,颜良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

  • 典韦的是怎样的人?形貌魁梧,膂力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的人

    典韦(?~197),东汉末、初部下将领。陈留己吾(治所在今河南宁陵西南)人。典韦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向节操,好任气行侠。典韦曾替人报仇,杀人后从容回家,有几百人追赶,但没人敢过分靠近。这样走了四五里,典韦遇见了伙伴,于是一起边战边退,脱身而去。从此之后,好多豪杰都认识了他。汉献帝初平年间,张邈起

  • 绝世天才英雄流泪:揭秘诸葛亮为何会抱憾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终生

    导读:在中国,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上也常把一些聪明的人取个外号叫“小诸葛”,可见了他的文稻武略可以说是非同一般,但是如些人物,为什么却没有一统天下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关羽。据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对”中所计划,要刘备一统天下,必需先占有荆州,作为发展的根据地,再攻占西川一带,到时分兵

  • 费祎是谁?费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诸葛亮,费祎

    费祎是谁?费祎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最终还是为蜀汉操碎了心,溘然长逝,留下年轻的后主和被吴魏虎视眈眈的蜀汉。诸葛亮虽然去世了,但是蜀汉政权还在,那么必然要有人来接手,那么此人是谁呢?便是蜀汉名臣费祎,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费祎是蜀汉第三任执政者,

  • 曹操的雄才大略 那么曹操当得起这四个字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雄才大略

    曹操的雄才大略那么曹操当得起这四个字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提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和准皇帝们,魏武帝曹操绝对算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如果说“雄才大略”这个词语是对一个皇帝的最高赞美,那么曹操绝对当得起这四个字。先说“大略”。所谓“大略”,其实就是战略眼光。曹操是一个极具长远眼光的人。当初,汉献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