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这面镜子_闲话三国

历史这面镜子_闲话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65 更新时间:2024/1/16 8:18:43

历史这面镜子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是感情的动物,世界上一切人类的活动,无不是由于人类感情所催发而生成的。所以,爱的感情,是一种促进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恨的感情,同样也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

>恨,是人性恶的一种强烈表现形式,正如爱是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的感情的流露一样。恨所体现出来的种种乖戾悖谬,阴刻卑劣,残忍险毒,暴虐严酷,一直到杀人越货,伤天害理,疯狂报复,人性丧失。是由于人类先天的从物质到精神的占有欲望,和几乎属于本能的排斥异己的垄断心理,与后天的社会不公正,人类不平等以及正义、邪恶、良知、罪行等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严重冲突,而使心理失去平衡的状态下逐步形成的。

>

>作为统治阶层的人物,上至帝王、宗室、后妃、储子,下至将相、官僚、吏属、衙役,这些人在对付被统治者的反抗时,常常由于集团利益,能够惊人地保持一致,但在统治集团之间,因实力的强弱,地盘的大小,权益的多寡,利害的轻重,而形成的矛盾冲突则表现在你死我活的内部斗争上。那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就叫权术。而对于权力层面的人物来讲,权术,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手段。也是人性恶的一种展现方式,《演义》一书,就是一本讲权术的书。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以崇高的感情外衣掩盖下的本非良善的结契,到最后、钟会的二士争功,死于非命为止,贯彻始终的无不是人性恶的表演。恶,推动着“合久必分”,同样是恶,又促进了“分久必合”。

>

>由于恶,在这同一战场上,、杨仪在前,邓艾、钟会在后,演出了情节故事,矛盾冲突大同小异的火并的悲剧,毫无疑问,是导演这出戏的和司马昭,把握住一山不容二虎的人性恶的本质,驱使他们产生出不共戴天的互相厮杀的仇恨。但也应该看到,同样由于恶,在毫不容情地加速着魏亡、蜀灭、吴降的进度,使时代跨入一个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恶,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一切,都不以人们的善良意志为转移。于是,善善恶恶,爱爱仇仇,就是人类感情活动的全部内容。

>

>正因为这种强烈的爱和恨,善和恶的推动,使社会的变化加快,使人类的竞争加剧。于是,聪明才智的超常发挥,精神世界的飞跃升华,便成为可能。

>

>所谓乱世出英雄,并不是上天安排,英雄多生于乱世,而是乱世能创造更多的磨炼机会,以及可以脱颖而出的机遇。太平盛世,按部就班,长幼有序,循规蹈矩,英雄就不大容易找到用武之地,无用武之地,也就显不出盖世英雄。所以,由治到乱,或者由乱到治的过程,总是人才辈出的时期。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三国这段九十六年的历史时期内,得到最充分的论证。

>

>自黄巾起事,天下大乱,于是干戈四起,烽火不止,此其时也,诸侯蜂拥而动,豪杰不安于位,正是风云变幻,群英际会的良机。跋扈,骁勇;枭雄,韬晦;袁氏兄弟,逐鹿中原;荆州刘表,;江东孙氏,虎踞龙蟠;,定计三分,俱是不可一世的领袖人物。乃至于、、、,鲁肃、、吕蒙、程普,、乐进、于禁、许褚等武将,到徐庶、庞统、法正谯周,、、贾诩、,张昭、顾雍诸葛瑾等文臣,称得上人才济济,群星璀璨,才演出了精彩千古的三国英雄会。

>

>等到魏、吴、蜀立国称帝以后,基本步入正轨,虽然还有、陆逊、魏延这类杰出人物出现于国与国之较量中,但叱咤风云者,已寥若晨星矣!到了三国末期,也就只有邓艾、钟会差可比拟。至于蜀之、吴之诸葛恪则更是等而下之了。

>

>这也可以说明人才成长的一个总规律,战争(从政治、军事、经济,当然还要包括各式各样的厮杀较量)是动才智产生链式反应的最有效的起爆器。

>

>所以,《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从第一回汉光和七年(174年)、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事写起,洋洋洒洒,到最后的第一百二十回晋咸宁六年(280年)、太康元年(280年)吴主孙皓降晋为止,以七十余万字,把魏、蜀、吴三国兴亡盛衰的九十六年间纷繁复杂的事件,数以千计的人物,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要言不烦,精彩纷呈,确实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部辉煌的作品。

>

>因为中国人有记载历史的悠久文化,也有演义历史的古老传统。这部书就是融正史记载和民间演义于一体的杰作。从“以史为鉴”的角度来考察,再比不上这部书,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历史启发了。所以,在明清,这部《三国演义》,又被称之为“第一才子书”,可见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

>

>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小说,是记录了三国这样一个特别生动深刻、复杂丰富年代里的历史小说。因此,无论什么时代来读,无论什么社会体制下读,更无论什么人来读,都会具有相当深刻的现实意义的。这部小说中无数人物的感情世界,生存空间,命运走向,人生历程,都能供后来人参照,并从中获得启示。

>

>爱和恨的感情,构成了历史,遂像一面镜子,供后人借鉴。

>

>甚至到结束这部小说的最后一个人物,那个残酷的暴君孙皓,是如何令人发指地倒行逆施、祸国殃民,再返回本书第一回汉末那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陈尸遍野,饿殍千里的年代,似乎也就是整个中国漫长历史的写照。在这几乎是数千年中国人命运的微缩篇章里,读书的人难道还会得不到生存奋斗的启示么?

>

>三千弱水,取一瓢饮,这部积累了几乎是中国人全部智慧的《三国演义》,即或是一鳞半爪,也是一种生存的学问。在认识人生,体味人生,奋斗人生,改变人生的过程中,能使我们稍稍聪明一点的话,不也是件有益的事情么!

标签: 闲话

更多文章

  • 【三国・吴】都有哪些皇后?吴国皇后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后

    潘氏——大帝皇后潘氏是会稽句章(今浙江宁渡北)人,她的父亲因犯法被处死,她和姐姐为官奴,在官营纺织业作坊中从事繁重的劳动。偶然有一天,孙权见到了潘氏,并被潘氏的美貌所吸引,竟难以自持,立即召她侍寝。自从潘氏为孙权侍寝后,不久就有了身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孙亮。赤乌十三年(250),孙亮被立为太子。母

  • 揭秘:让一代奇人诸葛亮绝后的三国最悲情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奇人

    揭秘:让一代奇人诸葛亮绝后的三国最悲情一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在他取得光辉业绩的同时,诸葛亮在教子成材方面做的也是相当成功的。诸葛亮出仕后大部分时间都征战在外,国事频繁的他不可能像平常父母一样整日对子女耳提面命,但这并不表示他就对儿女疏于管教,他经常在

  • 十易其主的刘备为何没被骂为十姓家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家奴

    十易其主的刘备为何没被骂为十姓家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一生曾经投靠过多少人呢?有人以为刘备曾经“十易其主”,挑出名的来说,先后追随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是,却很少有人抨击刘备为什么什么家奴,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刘备跳槽,大都不会去祸害前任领导。刘备基本上在每个单

  • 解密:蜀汉权臣诸葛亮为什么会让贬官寄于希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蜀汉

    解密:蜀汉权臣诸葛亮为什么会让贬官寄于希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封建社会有一种现象,官员遭贬降职甚至流放,遇到改朝换代或者是皇帝垂怜,还有可能官复原职再回到原来的官位上。蜀汉国有那么几个遭贬的官员,就在做着这样的幻想。不过,他们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后主刘禅身上,而是寄希望于丞相诸葛亮。这除了刘禅

  • 三国孙坚怎么死的?孙坚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坚

    三国孙坚怎么死的?孙坚墓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坚怎么死的孙坚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他为东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孙坚用猛果敢,骁勇善战,曾败于孙坚之手。纵观孙坚的征讨生涯,他讨伐董卓,斩杀了华雄,打败了,立下了很多战功。董卓对孙坚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孙坚在带兵作战方面十分有天赋,是一个不容小

  • 人中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人中

    人中吕布英雄者,人之俊杰也。然,英雄有大小之分,小英雄恩泽一方,大英雄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那么,三国人物,哪些人才配得上“英雄”称谓呢?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如曹操,如刘备,如孙权,似乎将其他人等排除在外。东汉末年,汉室名存实亡,英雄崛起,又岂

  • 三国中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

    三国中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提到三国中蜀汉帝国的灭亡,很多人将责任推在了扶不起的阿斗身上。甚至有激进的观点表示,如果诸葛亮真的取代了刘禅的王位,说不定就一统中原,恢复汉室了。如果再将问题直接点,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呢?在回答为什么不称帝这个问题之前,先

  • 为何研究曹操DNA?曹操家族的DNA研究靠谱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家族

    为何研究曹操DNA?曹操家族的DNA研究靠谱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近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了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称已100%确定了曹操家族的共有基因类型。曹操的身世一直是个历史之谜,曹操墓尚未确认,没有曹操本人的dna,专家凭什么100%确定其家族共有的基因

  • 按照正史,蜀国没有一寸土地是诸葛亮打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蜀国

    按照正史,蜀国没有一寸土地是诸葛亮打下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按照正史,蜀国没有一寸土地是诸葛亮打下的。三国演义写的诸葛亮的胜仗基本上全部是虚构的,或者移花接木从别人头上抢功劳硬安到诸葛亮头上的,诸葛亮在正史上其实只是个搞后勤的。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有――――――1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

  • 在三国志中形象很正面的曹操,怎么到其他书籍越来越“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形象

    在三国志中形象很正面的曹操,怎么到其他书籍越来越“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为奸臣的代言人,但其实他的形象啊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百变星君。曹操的才干非常出众,他打破东汉末期所有官员要求出身豪门士族的规定,不拘一格提拔了张辽、徐晃等人,他在北方推行的屯田制使得魏国的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