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闲话

闲话

  • 官渡成败的秘辛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3:11:17阅读:2341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实在是世相的准确描写。期间,实力最强,称得上是霸主之势,渐渐壮大起来,当然不买账,于是,这两个人明摆着要决一胜负。在这个世界上,两强相遇,彬彬有礼地和平共处,大概是不可能的。暂时的握手言欢,不是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例,但最后,总是要摊牌,要分个高低上下,总是这两强中的一个要降服于

  • 文学的生命力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 13:53:57阅读:3598

    中国有记史的传统,中国人有讲史的习惯。因此,从的陆游那首《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里提到:“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便知道,从那个时期起,“说三分”这些专讲故事的说书人就出现了。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而且其普及之广,以至于在民间谚语中,都涉及这

  • 曹丕和曹植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15:27:05阅读:1099

    曹丕和曹植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和曹植是同胞兄弟,一个是评论家,一个是文学家,两个人都想当帝王,曹丕赢了,曹植便打入冷宫,永世未得翻身。不过还算走运,也许看在文学的面上,哥哥给弟弟留了一条小命。未能做上皇帝的诗人,便郁闷而死了。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统治者登台,必然要伴随着屠杀。打江山的

  • 马谡失街亭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 12:29:16阅读:2551

    马谡失街亭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个伟大的人物,不一定处处伟大,事事伟大。圣明如,用马谡去守街亭重镇,把老将,猛将,上将王平,青年将领,都撇在一边不予重用,顶多给他们安排给马谡擦屁股的任务,如此中了邪似的偏爱这个“”的青年人。看来,料事如神的军师,也难免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栽了个大跟

  • 关羽之死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6:32:22阅读:933

    之死,是《演义》精心经营的篇章。当罗贯中执笔写这部演义时,由于民间文学的传播,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尊崇,关羽已经成帝成圣,所以极尽渲染之能事。等到毛宗岗父子评点整理成现在流行的这个本子时,更是不遗余力。篇幅之长,回肠荡气,《三国演义》中任何一个人物的死,也没有像他这样着力描写的。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名

  • 永远的三国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3 4:45:00阅读:3209

    永远的三国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现在,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文学颇有点不景气了。一位个体书商向我诉苦,他搞的几本书砸了。于是,他感慨,不知道读者现在的胃口,到底想吃什么?武侠的书潮过去了,港台的书潮过去了,隐私内幕、社会热点、侃爷文学、情爱性恋的书潮过去了。他做过挂历生意,原来那些美女

  • 曹操杀士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11:28:04阅读:1757

    曹操杀士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不聪明的聪明人,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后者手里,以为手到擒来,结果逮不着狐狸,惹一身臊,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了。《演义》中的杨修,智慧过人,颖悟超群,看似绝顶聪明,其实却是个糊涂笨伯。

  • 宁人负我 我毋负人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8:19:57阅读:2832

    宁人负我我毋负人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都是前不久的事,一位所谓“朋友”,为了自己的前程,颇干了些不光彩的事。其实,这也是常事,搞小动作,打小报告,做小手脚,下小绊子,对那个吃了苦头的人来说,本也无所谓,咬了也就咬了,这年头,本不算稀奇。他不咬,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他这样的“朋友”来咬

  • 孔明智在吾先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4 15:53:50阅读:4142

    孔明智在吾先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由于的主要对手是,而且,人们心目中的贤相,是败在或者死在他的手下,凡《演义》的读者,或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司马懿怀好感者不多。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不同之处,是他要对付的敌手和潜在敌手,更多一些。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

  • 争议关羽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7:20:43阅读:500

    争议关羽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过五关也好,走麦城也好,单刀赴会也好,水淹七军也好,后来人的看法,大致能取得共识。独有降操、释操这两件事,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有赞美者,如李卓吾先生,“云长是圣人,是佛!”也有持批判论者,上纲曰:投降主义,背叛组织,丧失

  • 关羽成神小说之功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22:48:45阅读:436

    关羽成神小说之功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一部小说,能将其中一个人物塑造成万民心目中的一位尊神者,敬仰之,供奉之,祭祀之,膜拜之,只有这部《演义》及其塑造的。要说文学的功能,影响最大,反映最佳,社会效果最强烈者,莫过于此了。造神,是中国人最爱玩的一种骗人游戏。在封建

  • 诸葛亮难辞蜀亡咎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0:20:18阅读:4544

    一个极其英明的政治家,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在死后主持蜀政,南征北战,多有失误,所以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还是很有真理性的,伟人也难例外。但是,要是能够保持头脑冷静,思想清醒的话,那么可以将错误的危害性减少到最低程度。如果掺杂进感情因素,明知其可为而不为之,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势必带来很坏的后果

  • 张飞杀关羽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8:29:26阅读:1374

    读报上一篇文章,说到旧时河南某地的关帝庙,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评价关云长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君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老实讲,在所有的关帝庙里,都是极颂其武艺功勋,操行德守,忠贞刚烈,义薄云天的光辉,还少见这样两分法看待的持平之论。关羽投降

  • 骂不死人捧杀人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17:45:00阅读:2100

    骂不死人捧杀人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胜利,是好事,但躺在胜利上,吃老本,就不见得是好事了。假如,再有若干捧场的,米汤灌得晕晕乎乎,不知东西南北,怕离失败不会太远了。千里单骑,过关斩将,是关云长一生最得意之笔。与此同时,他的自负,他的傲慢,也播下了日后败走麦城,杀身成仁的种子。陈寿在《

  • 错位的关羽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 8:24:51阅读:560

    错位的关羽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演义》中,抬得最高的,一是,一是关云长,但他们最后都失败在非等量级的对手手里,孔明还能得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同情,而关云长虽然被后世人敬之为神,尊之为帝,但他死在陆逊、吕蒙手里,输得非常之惨,从此落下个“只提过五关斩六将,不提走麦

  • 和亲考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3:19:36阅读:3654

    “和亲”政策,是历史上的中国皇帝们,对周边强邻比较喜欢采用的一种笼络手段。因为对实行者来说,是一个不算很痛苦,而且成本较低的办法。其实,用婚姻手段巩固和发展两个家庭的联系者,老百姓也干得挺起劲的。什么指腹为媒,什么亲上加亲,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加深亲情,互为奥援。王公大臣之间,由于这种婚姻关系网,还

  • 诗人曹操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2:18:00阅读:3663

    诗人曹操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好比一座出将入相的舞台,生旦净末丑,各类人物都是少不了的。所以,耍笔杆子的,自然也要走出来亮一亮相。尤其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翻开二十几史,文化人在这个舞台上,还是少不了的角色。古往今来,没有文人这个行当,还是真的要少了许多热闹。所以,文人很像凡中药方

  • 诸葛亮不用魏延计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3:47:35阅读:2325

    始终把看作敌人,至少也是异己分子,不信任,不重用。一个老百姓,存偏见,顶多自己吃亏,但一个领导,以成见看人,形而上,唯心论,不但害人,还要害己的。孔明之所以先南征而后北伐,是想在荡平后院之患,把扰乱边庭的南方少数民族平定下来,再腾出手来进行战略反攻,出祁山,过秦岭,兵临渭水,直逼jī辅。想步官渡之战

  • 平民三国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3:44:06阅读:620

    听书,是一种中国式的读书方式。起初,这是为老百姓准备的。因为,一、他们文化不高;二、在印刷术未普及前,书籍很贵。所以,就由一个识字的人,念给大家听,像后来的读报一样。慢慢地,说书成为一门艺术,有文化、有学问的人,也愿意用耳朵享受听书之乐了。《演义》这部书能够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且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 孔融之死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16:15:24阅读:159

    孔融,是汉末的大名士。名士,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被统治者用来当招牌的,一种是未当成招牌而与统治者别扭的,孔融属于后者。当时,名义上的皇帝是刘彻,这位汉献帝,说好了,是傀儡,说不好,就是高级俘虏,用镀金牢笼关起来的囚犯。在许都,说了算,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予取予夺的最高权力。孔融认为自己在给献帝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