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的静观其变:坐收渔翁之利

董卓的静观其变:坐收渔翁之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67 更新时间:2023/12/31 3:58:02

捉对厮杀大将军何进一掌朝政,就决心和袁隗之侄虎贲中郎将袁术联手诛灭宦官。不想走漏了风声,被宦官蹇硕得知,蹇硕赶忙去找赵忠宋典等人商量对策,议定马上采取行动将何进捕杀,以除后患。但他们还没来得及下手,与何进是同乡的宦官郭胜就把消息递给了何进。何进马上就派人把蹇硕抓起来杀了。>>袁术见双方矛盾已经表面化,就劝说何进:“现在是诛灭宦官的最好时机,这样做大将军也能名垂后世!”何进就去找何太后,想要请何太后罢免中常侍以下宦官,以三署郎补他们留下的空缺。何太后却不认可,说:“宦官古已有之,不可轻易废掉,况且先帝刚刚去世,这样做也对我们没什么好处!”>>见何进,就给他出谋划策:“如果你觉得我们的实力不足,可以征召四方的英雄豪杰前来诛灭宦官。”主簿陈琳却不以为然,劝谏何进:“大将军现执掌朝政、手握重兵,当以雷霆之势诛灭宦官,这样天下人都会服帖。如果授人以柄,不但事不能成,还会造成更大的祸乱。”但何进不听,还是依袁绍之计向等人发出领兵进京的命令。董卓接到这份以少帝名义发来的密诏,欣喜若狂,马上做了回复:“张让人等浊乱海内,请皇帝将其诛灭!”随即,董卓出兵向都城洛阳推进。>>董卓的回复一到洛阳,袁术认为联盟已结成,可以借此敦促何太后下定决心诛灭宦官。但何进他们不曾想到,他出入何太后宫室的举动早被宦官们盯上。这天,张让把段⁣等数十人纠集起来,趁着夜色携带利刃埋伏于何进的必经之地。何进刚从何太后的宫室出来,宦官们一拥而上将何进围住,张让恶狠狠地说:“天下大乱,绝非我等的罪过,今天你想诛灭我们,有何道理?”说话间尚方监渠穆已拔出剑将何进的脑袋斩落在地。>>静观其变>>董卓,陇西临洮(今甘肃临洮县)人。史书上记载他“少好侠,尝游羌中”,与西羌首领交好,同时在当地拉拢一些豪强甚至无赖之徒追随自己。后朝廷急于解决羌族叛乱问题,就极力拉拢董卓。永康元年(167),董卓做了羽林郎。随后,董卓又官升军司马,跟随中郎将张奂讨伐叛乱的羌人。连年的征战,董卓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勇猛善战的作风,官职也随着他的功绩一路攀升,直至中郎将。后来,董卓在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争中一度受挫,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屯兵河东,养精蓄锐,静观其变,以图他日,问鼎中原。终于,董卓的机会来了,他收到了大将军何进以少帝名义发给他的密诏,马上就整顿兵马,不日浩浩荡荡地开向洛阳。>>而洛阳城内,何进已被宦官张让斩杀。候在宫外的何进的部将吴匡、张璋知道到后试图闯入宫去,不想宫门已经紧闭,只得向袁术和袁绍报告。袁术一怒之下命人烧了南宫青锁门,想迫使张让出来。张让明知自己势单力薄,与袁术等人硬拼肯定是要吃亏的,就进入何太后宫室,说大将军何进谋反,火烧南宫还想闯进宫来,我要带你和皇帝、陈留王从北宫逃走。尚书卢植执戈挡住去路,斥责张让:“尔等杀了大将军,还想害死太后不成!”张让等人无心恋战,只好放了何太后,带着少帝和陈留王向宫外奔逃。火烧南宫之后,袁术、袁绍等人就领兵闯入皇宫,袁绍假传诏书将宦官樊陵、许相等人斩杀。随后,袁绍命人关闭北宫,将宫内宦官无论老少共2000多人一律杀死。整个皇宫,立时陷入一片血海之中。张让等人带着少帝和陈留王拼命奔逃,连夜跑到了小平津(今河南孟津县),不想还是被卢植等人追到河边。卢植等人厉声斥责张让:“你不快快死,我必将杀了你!”说着就挥剑连杀了几人。张让等人惶恐无比,又走投无路,只能叩拜了少帝,投入滚滚黄河。>渔翁之利董卓一路向洛阳推进,却见城内火光冲天,情知有变,急忙派人前去打探,很快他就得到回报:宦官张让已先下手斩杀了大将军何进,带着少帝出北宫奔逃。董卓一听,马上率军追去,在北芒阪与少帝、陈留王一行相遇。少帝见大军压来,吓得痛哭流涕。董卓一看这阵势,就没把皇帝放在眼里。这时,卢植等人对董卓说:“皇帝有诏,外兵不得入城!”董卓坐在马上傲慢地说:“皇帝蒙难,我等为人臣者自然要来保驾,怎么能退兵呢?”一旁的陈留王突然开口喝道:“既然是来护驾,为何见了皇帝不下马跪迎?”董卓理屈,赶忙下马来给少帝行君臣之礼。随后,董卓问起祸乱的缘由,陈留王对答如流,没有半点磕绊,董卓不由得有了日后立他为帝的想法。>>随后,少帝和陈留王由董卓保护着回到皇宫。自此,董卓准备大干一场,独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董卓当时只有区区三千兵马,如何能坐稳洛阳。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连续四五天让自己的军队前一晚偷偷溜出城,第二天再堂而皇之地进城,给人以军力雄厚、调兵遣将的假象。同时,董卓开始整编何进、丁原等人的军队,很快势力就强盛起来。>>骑都尉鲍信看出董卓的野心,就劝说袁绍:“董卓拥兵自重,肯定是有二心。现在不除掉他,恐怕日后要受制于他。不如趁着他还未立稳脚跟,将他抓起来!”袁绍早被董卓整天调兵遣将的阵势吓住,哪敢抓他。果然,没几天董卓就来找袁绍,和盘托出自己想废掉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的想法。袁绍哪里肯从,还说:“皇帝没有过错就随意废黜没有道理,大臣们也不会答应。”董卓一看袁绍敢当面反对他,恼羞成怒:“你这竖子敢不从我,天下事还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想怎样就怎样,难不成你想尝尝我的宝剑是不是锋利?”袁绍也勃然大怒,喝道:“天下的英雄难道就你一个!”说完横刀向董卓,拂袖而去。回去后有些后怕的袁绍,很快就带着家眷逃往冀州。>>随后,董卓当着众大臣的面威逼何太后废黜少帝,何太后孤立无援只好委曲求全,下了诏书:“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也不足以为君主,今天废黜他,立陈留王为皇帝。”就这样,董卓将年仅9岁的陈留王扶上帝位,是为汉献帝。董卓自己则自任太尉、相国,位在三公之上。为绝后患,董卓又命人用毒酒鸩杀何太后。自此,董卓挟持着献帝,将东汉王朝带向穷途末路。

标签: 渔翁之利

更多文章

  • 民间学者:真实的赵云只是管家不曾斩一名敌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名

    民间学者:真实的赵云只是管家不曾斩一名敌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从刘备对赵云的使用来看,也可发现,赵云的真正才干是智囊和管家而已。赵云穷其所能不曾斩一名敌将、拔一处要塞、破一次大敌;毕其一生不曾为先锋统帅或封疆大吏。许多人都说是刘备瞎了眼,不重用赵云,其实不然。赵云雕像每每提起《三国演义

  • 诸葛亮谋杀了魏延亲手把蜀汉送上绝路 悲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蜀汉

    诸葛亮谋杀了魏延亲手把蜀汉送上绝路悲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一生足智多谋,用兵如神,使刘备“如鱼得水”,三分天下而得其一。然而他事必躬亲,不给后生锻炼的机会,从而导致蜀汉后期无人才可用,廖化当先锋就是最好的讽刺。其实,即使蜀汉后期无人可用,有文武双全的姜维与此人在,不说拖死司马懿一统三

  • 历代帝王三国之魏国高贵乡公曹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国

    曹髦(241-260)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率领宫人讨伐司马昭;然

  • 诸葛亮躬耕地争论上千年 明朝时官司惊动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

    诸葛亮躬耕地争论上千年明朝时官司惊动皇帝新《三国》让亮躬耕“襄阳”南阳网友不干了这事儿争了上千年,曾惊动过嘉靖皇帝,至今也没定论资深三国专家沈伯俊说:躬耕地之争完全是行政区划变迁闹腾的吵啊吵,吵了一千年。一部新《三国》,又把南阳、襄樊的口水仗引爆了。“诸葛亮躬耕之

  • 孙策是谁 孙策怎么死的 孙策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生平简介

    孙策是谁孙策怎么死的孙策生平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策是谁?孙策,听着名字是不是耳熟,可别把他当做公孙策啊。公孙策可是宋朝时期包拯身边的人,可是这个孙策,那就不简单了。他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认为,弟弟是吴国国主孙权。想想,他们老孙家,是不是总是出将才呢!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

  • 空城计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空城计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空城计《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

  • 刘璋:困守益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益州

    刘璋集团,是刘焉集团的延续和发展。自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益州牧刘焉病逝后,其子刘璋便继任了州牧一职,并接掌了刘焉所缔造的益州割据势力。该集团自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至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期间,盘踞益州地区长达20年。对于汉末益州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也为之后蜀汉政权的建

  • 黑张飞? 历史上面如美玉的张飞为何被“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玉

    黑张飞?历史上面如美玉的张飞为何被“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裹挟在历史中的人们,总会被后人们所误解误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江湖传言,信三成即可。历史上的张飞,长得面如美玉,风流倜傥,擅长书法,喜画美人。这样一个花美男,竟然被传说涂成了野兽派大黑脸,实在是够逆转。但如果联系一下他做的那些事

  • 周瑜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生平

    周瑜(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公元208年(建安十三

  • 为何说刘备是最爱哭的皇帝?他哭都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都是

    为何说刘备是最爱哭的皇帝?他哭都是因为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是一个布衣皇帝。无论刘备怎么说他祖宗是中山靖王,这事儿也不好落实。我们想啊,在那样一个乱哄哄的世道,他如果不找一个体面些的祖宗说事儿,谁跟着他干啊。跟中山靖王爷的后代是哥们儿,这样说着多气势啊。这牛皮吹到最后,刘备也就真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