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们对阮籍的评价怎么样

人们对阮籍的评价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3/12/16 15:21:06

人们对阮籍的评价怎么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对阮籍的评价

阮籍是魏晋时期颇为风流的一个人物,他有才华,胸怀大志,但是为人谨慎,懂得随机应变,至尊至孝的同时又个性不羁,行事率性,不被礼法之类所束缚。总结来说,阮籍是个真性情的人。

阮籍画像

阮籍与其他六人一起被世人尊称为竹林七贤,从中就可见阮籍自身才情颇高,更不用说他的那些相当优秀的被世人传颂的诗文。阮籍的父亲是著名的文学家、世人阮r,也因此,阮籍受家学的影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颇大,更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咏怀》不仅促进了五言诗歌的发展,还成为那个时期诗歌的代表作。

阮籍虽然心有远大抱负,但是为人谨慎,懂得审时度势。在魏晋那个时期,曹魏与司马两大家族矛盾冲突不断,作为当时非常出名的贤士的阮籍也因此会受到两方人马的招揽,处于两大家族之间,阮籍说话行事更为谨慎,毕竟处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只有会隐藏自己的人才能顺利活下去。

阮籍对于礼法之类的相当轻蔑,为人行事相当率性不羁。在当时,司马昭此人虽然不是晋朝的皇帝,但是他的地位权势都堪比皇帝,因此他人迫于司马昭之势,在司马昭面前都相当恭敬,连在酒席上都正襟危坐,不敢放松,只有阮籍在酒席上自顾自喝酒唱歌,逍遥快乐,好似不将司马昭此人放在眼里,可见其个性不羁。

总的来说,阮籍此人相当懂得为人生存之道,为人处世虽有怪异之处,但也可以说成是真性情的表现。

阮籍简介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颇为著名的诗人,著有众多优秀的诗作,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还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颇有成就。

阮籍

阮籍的父亲是阮r,是历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颇为出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族父同时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学识渊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师。阮籍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他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抚养长大。失去父亲后,阮籍家家境越发贫寒,因此,阮籍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再加上天赋极佳,后得以成就才名,八岁时就能成章。因为喜好研究学习儒家经典,阮籍就将那些不慕荣华富贵、品行高尚的古代贤士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政治上也颇有济世之志。并且在习文的同时,阮籍还学习武艺,真正堪称文武双全。

阮籍也曾踏入仕途,然而他一生中初次踏入仕途却是被人所迫,本已拒绝当时担任太尉一职的蒋济的邀请,但是在众人的劝说下,阮籍也不好推托,只能无奈答应,勉强就任不久后就告病辞官了。阮籍后又先后出任尚书郎等职。

阮籍不管在诗作方面,还是在思想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为人品行高尚,才情极高,他促进了五言诗这种写法的发展,他的优秀诗作至今仍旧被世人流传,他的思想行为在历史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阮籍咏怀诗

阮籍最为著名的优秀诗作就是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他的那八十二首《咏怀诗》颇有历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的传统风范,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来直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与怀有的远大抱负。

《咏怀・夜中不能寐》

咏怀诗其实就是一种通过诗句来表达抒发诗人情感的诗作,它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大多是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悟,对于自然生命的思考,对于个人情况的把握,以及对于自己的人生和未来的设想与追求,因此,我国古代的咏怀诗其实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淑世情怀,一类是超世情怀,还有一类则是游世情趣。

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可堪称咏怀诗的经典代表作,他的《咏怀诗》不仅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拓展了五言诗的写作范围,不论是在技巧还是写作格式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其实是他面临魏晋时期非常黑暗的社会政治的压迫下为抒发自己的不平与痛苦而所作的诗作。在当时那个时期,阮籍虽拥有一身才华与远大的济世之志,但是当时魏晋在司马氏族的统治管理下,社会政治出于无比黑暗混乱的状态,阮籍没有可以施展自身能力的舞台,只能每日抚琴喝酒,借着酒意来抒发自己的不甘与绝望。因此,八十二首《咏怀诗》表现了阮籍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对黑暗政治的悲哀与绝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与施展自身才华的渴望。

阮籍爱好是什么

阮籍爱好是什么?阮籍爱好喜欢喝烈酒。关于阮籍和烈酒还有一个故事。司马昭想要拉拢阮籍,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两家成为秦晋之好。司马昭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当即就派最好的媒婆到阮家说亲,要为自己的儿子求娶阮家女。

阮籍图片

阮籍非常清楚司马昭的心思,哪里肯轻而易举地答应?可是司马昭权倾朝野,阮籍总不能直接对他说自己根本就不想跟司马家结成亲家,那不得让司马昭自此记恨上阮家,给阮家带来无妄之灾。阮籍为拒亲想了一招,那就是醉酒。阮籍每天开始拼命的喝酒,等到媒婆上门的时候,他早就醉得不省人事。媒婆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阮籍一共醉了六十天的酒,媒婆只好回去向司马昭禀告,后者无可奈何,只能随阮籍而去。

阮籍一连喝了六十天的酒,尽管那是有意为之。但是普通的人连醉三十天后想必再也不敢碰酒了,阮籍能撑两个月,不是一般的爱酒啊。

阮籍的爱好除了美酒还有吹口哨。据世说新语记载,阮籍吹口哨的本领很高超,在几百步外都能听到他的口哨声。一次,阮籍去拜访一位真人,口若悬河,可是那位真人假装听不到。阮籍在无奈之下吹起了口哨,吹完后,真人说了他第一句话,让阮籍再吹一次。可是阮籍转头就下山了。到了半山腰,山谷中传起了优美的啸声,原来是真人在吹,阮籍附合,共啸出了一首美妙的曲子。因为阮籍的缘故,吹口哨在士族中流行起来。这下知道阮籍的爱好是什么了吧。

阮籍青白眼

历史上有个关于阮籍的青白眼的典故,典故主要发生在阮籍的母亲去世后,嵇喜、嵇康两兄弟前来吊丧,而阮籍对待两兄弟的态度却差异颇大,对遵从礼法的嵇喜白眼相对,对带酒带琴而来的嵇康却青眼相对。后人就用青眼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用白眼表示对他人的不屑。

嵇康

阮籍的青白眼典故大致内容是这样的:阮籍是个对世俗礼法之类相当不屑蔑视的人,虽然非常孝敬母亲,但是行事又与他人有所不同。在传来他母亲的死讯后,阮籍坚持要下完他的棋,要说这样是他不爱自己的母亲的表现的话,但在下完棋后阮籍就放声痛哭,甚至还吐血数升,可见他对母亲的死还是相当悲痛的。

阮籍母亲死后,裴楷来吊丧,他见到憔悴的阮籍后没有打招呼,自顾自地进入灵堂开始哭丧,哭完后离开的时候也没有跟阮籍打招呼。后来有人问他吊丧的人是在主人开始哭后才开始哭祭的,但是为什么阮籍都没哭他却要哭呢。裴楷回答阮籍世俗礼教,但是他却是要遵循世俗礼法的。

第二天,嵇喜前来吊丧,阮籍不仅不打招呼,还对他白眼相加。对此,嵇喜相当不悦,认为阮籍这是看不起他,于是就在灵前拜了一拜就走了。之后嵇喜将这事告诉了他的弟弟嵇康,嵇康安慰兄长阮籍本就是这样一个人,瞧不起那些热衷功利的人,对这些人,他都是加以白眼的,不必放在心上。之后,嵇康就带着酒和琴前去吊丧,阮籍一改对嵇喜的白眼态度,对嵇康青眼相对。嵇康见阮籍如此憔悴,并不忙着安慰,只是与他弹琴对饮,以此来慰藉阮籍心中的伤痛。

阮籍墓

阮籍于景帝永安四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他的墓总共有两处,一处是阮籍墓遗址,另一处是衣冠冢。两处墓的地址不是同一个,阮籍墓遗址位于现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中与县城相距十五公里的小陈乡阮庄村,位于县城的东南方。而另一处衣冠冢则位于现今江苏南京的一座中学内。

开封阮籍墓

据传,阮籍墓遗址的墓碑是由清朝乾隆时期的一名名为阮元的大学士所书写的,整座墓碑的高度为2.3米,宽度为0.65米,墓碑的厚度为0.26米,墓碑的正中央刻写着十四个隶书大字,内容显示了墓地主人的身份,也就是阮籍,墓碑左右两边也都刻有内容,那些内容详细讲明了墓碑上内容的书写者的身份与姓名。除此之外,墓碑的下方还有三十八个字。墓碑上的那些内容的写字手法沉稳庄重,是尉氏县现今所留存下来的隶书碑刻中最好的。阮籍的墓地本来也是有祠堂的,但是曾经被黄水淹没,导致祠堂被毁坏。

阮籍的衣冠冢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所建的,其中有墓冢还有墓碑,墓碑是在清朝光绪年间所立的。阮籍的衣冠冢曾于1981年经过整修,墓冢下方是用青灰色的砖头砌成的,上面则是用泥土覆盖成土堆。整座墓冢的高度的大概为1.85米,形状呈现圆锥形,下部的直径大概是5.3米。现已成为了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

不论是阮籍墓遗址,还是阮籍衣冠冢,都是后人怀念阮籍这一历史人物的渠道。

标签: 评价

更多文章

  • 蜀汉国的官职划分 三国时期蜀汉国的官职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汉

    蜀汉国的官职划分三国时期蜀汉国的官职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蜀汉国的官职:蜀汉(221―263),即季汉(西汉、东汉的延续),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而由于刘备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以其地称其国,其实是对刘备政权的蔑称,但后人逐渐习惯了这个称

  • 三国历史上最悲壮十句话:绝对戳中你的内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你的

    三国历史上最悲壮十句话:绝对戳中你的内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纷争的年代,但是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造就了这些仍让我们记忆犹新的英雄,他们为中国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是本站总结出三国十大最悲壮,之所以悲壮,是因为说出这些话的都是铁骨铮铮男

  • 三国史上最悲剧的十五个人物:第一名居然是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国史

    三国史上最悲剧的十五个人物:第一名居然是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史上最悲剧的十五个人物:15.刘备刘备是一个没落的东汉皇族,出身卑微,没有显赫的家世,自己在仕途也没有任何功名,可以说是两手空空的白衣,但他最后却成为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占据一方,三国鼎立。一直心怀天下,前半生却奔波劳苦,本

  • 《三国演义》的历史鉴赏: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演义

    《三国演义》的历史鉴赏: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

  •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蜀国的文武大部分死的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蜀国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蜀国的文武大部分死的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看看三国历史,四十七岁就病死了的马超绝对是个令人扼腕的人物,这位纵横西北的将军体魄强健,惯于征战,怎么会早早就死了呢?其实仔细察看,蜀国将帅短命的很多,而且往往象乔伊娜那样死的年轻,死的健康,这类属于“自然死亡”说得上的,除了马超,

  • 盘点蜀国得天下错过的几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国

    盘点蜀国得天下错过的几次机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盘点蜀国得天下错过的几次机会。事实三国争战中,魏国最后胜利好像是必然的(你蜀国和吴国还在创业中魏国就占了一半江山了)但魏国几次错误而导致三国的促成。东吴根本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一直采取守势,偶尔象怔式的战争刚开始打就说要退兵了,只是一直守着。而蜀

  • 曹操老爸曹嵩是个追星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是个

    曹操老爸曹嵩是个追星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嵩本是汉桓帝、汉桓帝时期的大长秋(宦官最高领袖)曹腾的养子,出身豪门。可是,家底虽然厚实,曹嵩本人却没有官二代的浮躁,做人做事,还是很低调。对当朝明星人物,曹嵩非常仰慕,并上演一场粉丝千里追星的喜剧。在这场喜剧中,主角自然是更加伟岸,而配角曹嵩也

  • 三国历史上的十大神奇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大

    早在时期,就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NO10之煮酒论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止。,一个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给打的象狗一样到处逃窜。投奔到曹操这里的时候已经快四十的人了,加上故

  • 跟错了人的谋士荀:拼尽一生助曹操却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谋士

    跟错了人的谋士荀:拼尽一生助曹操却下场凄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荀在曹操手下发挥的作用,与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发挥的作用类似,而历史声名,却远不及诸葛亮。主要是刘备早丧,给诸葛亮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诸葛亮是以谋臣的名义行霸主之事,所以易中天说三国英雄是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二人身份不同,很难全

  • 三国中惨死他人之手的六大猛将:关羽之死最悲惨(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猛将

    乱世,群雄均分,出现了很多勇猛之将才,恒流逃不过成王败寇的命运,自然有喜有悲,但是下面小编介绍的六大猛将并不是战死沙场也不是被掳不屈而死,而是惨死在小节上,可谓死无所得命运悲惨,其中身陷阴谋死得最惨的就是。第一名: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降于禁、斩庞德。可谓英名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