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雄心渐起,挟天子以令诸侯

雄心渐起,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3/12/7 20:06:36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兖州全部控制在曹操手中,曹操以此为根据地,开始了他诛灭群雄、统一北方的大业。>>这时,汉廷虽然被地方势力所割据,但东汉朝廷仍被各地方割据奉为正朔,汉献帝仍是合法的王朝统治者,因而控制汉献帝是扩大政治影响、进而发展势力的重要手段。早在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任兖州牧时,兖州治中从事毛就对曹操说:“现今天下分裂,皇帝西迁,百姓无法从事生产,饥饿流亡,政府没有一年的储蓄,百姓不得安宁,这是难以长久的。袁绍、刘表现在虽士民众多,但无长远考虑,不是建立牢固基础的人。出兵征伐要符合道义,要靠经济力量才能守住地位。应该奉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农业以保障军需,这样霸王之业可以成功。”>>汉献帝西迁,朝纲不振,但统治全国数百年的汉室仍然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作为以皇权为依托的宦官的后裔,曹操自然知道汉天子在政治斗争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曹操非常赞同毛的建议,立即派使辗转至长安,以表示自己忠于汉朝,并利用黄巾军余众,在许县(今河南许昌市西)附近开展屯田,积蓄粮食,招募军队,又获颍川(治今河南许昌市西)名士荀为谋士。在以后三年多的时间里,曹操将占据南阳(治今河南南阳市)的袁术逐到淮北,两次进攻徐州(治今江苏邳县南),打败徐州牧陶谦,将袭据兖州的吕布逐至徐州。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十月,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兖州牧,黄河南边这块地盘,成为曹操日后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的基础。>>献帝兴平二年(195年)春,凉州军阀李杀了凉州将樊稠,焚毁长安宫殿,将汉献帝挟持到自己的军营当中,郭汜则将汉室公卿扣作人质,互相攻杀。李部将杨奉叛变,于同年八月挟持汉献帝东奔洛阳,他联合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白波军首领韩暹等,摆脱李、郭汜的围追堵截,于献帝建安元年(196年)七月到达洛阳。当时洛阳已经残破不堪,百官靠采集野草籽充饥,有的甚至饿死于残垣断壁之间。>>许多人都热衷于争夺献帝的原因是控制了献帝,便可以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权。献帝逃往河东之时,袁绍的谋士沮授曾建议袁绍挟持献帝,以号令诸侯。袁绍考虑了很长时间,最终未采纳沮授的建议。>>在袁绍放弃挟持献帝的时候,曹操却策划如何把献帝弄到自己身边。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县与部下商议此事,许多人认为山东还未平定,韩暹、杨奉等人自觉护驾有功,骄横凶暴,制伏他们有一定困难。荀说:“以前晋文公迎纳周襄王,各国一致推举他为霸主,汉高祖为义帝服孝的目的也是为了笼络民心。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首倡义军,是因为山东局势混乱,不能远去迎驾。现在皇帝已经返回旧京,但洛阳残破不堪,忠义之士希望能保全根本,百姓也非常怀念旧王室,并为此而伤悲。这时如能迎奉天子,以顺民心,是恰到好处的行动。用忠于王室的态度使天下心悦诚服,这是最明智的策略。恪守君臣大义,招揽天下英才,是最大的德行。即使四方有反叛朝廷的,但他们能有什么作为?至于韩暹、杨奉等人,有什么可值得顾虑的!与其将来后悔莫及不如现在及时行动。”>>荀的话也正合曹操的心意。于是曹操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兵向西,到洛阳迎接献帝。曹操起兵讨伐董卓,到了荥阳时,被董卓的部将徐荣击败。曹操没了坐骑,而且后面敌兵追赶很急,曹洪跳下马来,把坐骑让给曹操,曹操拒不接受,曹洪说:“天下可以少了我曹洪,但不能没有您啊!”于是步行跟随到了汴水边,水很深,而且流得非常快,不能涉水过河,曹洪沿着河道找寻出口,终于寻到一只渡船,于是曹操得以渡河,返回到谯郡。扬州刺史陈温与曹洪是好友,曹洪以前曾领家兵千余人和陈温共同去招募过士兵,募得庐江上等兵两千人,向东又募得数千人,带着这支队伍,与曹操在龙亢会合。曹操征讨徐州,张邈凭兖州叛变,归附吕布。当时这里正闹饥荒,曹洪在前开路,占据了东平、范县,征集粮食来供养后续的部队。曹操在濮阳征讨张邈、吕布,吕布大败后退,曹操遂占领了东阿,转而又攻克了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等十余座县城。曹洪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被任命为鹰扬校尉,继而升迁为扬武中郎将。>>曹洪受到董承的阻击,不能前进。当时,在朝廷当权的人物中,杨奉的军队还算比较强大,但他与董承、韩暹钩心斗角,矛盾重重。曹操的好友议郎董昭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说:“我对将军倾慕已久,只听到您的名声,便已推心置腹。现在您在困难中救出天子,护送回到洛阳,辅佐朝廷,其功绩无人可比。现今各地恶人猖狂,国家处于动荡之中,天子的责任重大,就更需要大臣辅佐。所有贤明之士都要努力,才能清除君王道路上的障碍,这件事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将军应在朝廷主持事务,我做外援。现我有粮草,将军有兵马,互通有无,足以相济。”杨奉收到信非常高兴,他对将领们说:“曹操的军队,近在许县,有粮有兵,这正是国家现在所依赖的。”于是上表推荐曹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为费亭侯。>>这时,朝廷的韩暹与董承发生矛盾。韩暹自恃护驾有功,骄横霸道。董承非常讨厌他,便私下把曹操召请来。曹操亲率大军赶赴洛阳,朝见献帝。韩暹认为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便逃出京城。献帝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参与朝政。>>曹操的目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何才能很好地控制汉献帝呢?于是他将董昭请来,问他:“现在我到了洛阳,下一步到底该怎样办呢?”董昭说:“将军兴义兵以诛除暴乱,入京朝见天子,辅佐汉室,这是春秋五霸之功业。但是,现在的将领们都各怀异志,未必能听从您的指挥。留居洛阳辅佐朝政,有许多不便的地方,只有请天子移驾到许县这个办法最稳妥。然而朝廷在外流浪多日,最近刚刚回到洛阳,远近都盼望早些安定。今再迁都,恐怕人心动荡,望将军作出明智的选择。”曹操说:“我的想法也是如此,只是杨奉在梁县,距离我们很近,他的兵士强悍,会不会来找我的麻烦?”董昭说:“杨奉没有外援,所以他愿意与将军联合。任命您担任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的事,都是杨奉的心意。您应及时派遣使者,带着重礼以示感谢,让他安心,并跟他说:‘洛阳缺乏粮食,想请皇帝暂时移驾鲁阳,鲁阳离许县近,运粮较为方便,可免去粮食短缺的忧虑。’杨奉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一定不会起疑。”曹操说:“这个主意甚好。”随即派遣使者去见杨奉。杨奉果然相信,于是曹操将汉献帝及朝廷文武百官迁至自己的根据地许县,改名许昌,作为都城,自任大将军,摆脱了杨奉等对朝廷的控制,将汉献帝牢牢地控制于自己的手中。

标签: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究竟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死了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究竟死了多少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凡王朝标明为“末”的时期,都是老百姓饱受痛苦的灾难岁月。汉末三国时期如此,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无不如此。一棵大树的砰然倒下,不外乎外力的突然摧折,或内部的逐渐败朽。而一个偌大王朝的覆灭,通常是内因在起催死的作用,东汉

  • 趣谈:三国中那些传说的死法 王朗被骂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国中

    趣谈:三国中那些传说的死法王朗被骂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一部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故事,也许真实的历史中,没有那么多的桥段,不过,有一些人的死,让人感觉到了匪夷所思,真可称之为传奇。下面,我们就看看那些演义和野史里的传说死法:王朗:被骂死王朗原本是会稽郡太守,后来成为曹操的部

  • 曹操为何不需要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不需要

    曹操为何不需要诸葛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手下一百零二谋士完整名单,看完知道为何不需要诸葛亮。喜欢三国的朋友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曹操为何不去找诸葛亮,或者是诸葛亮为何不投靠曹操。这里自然有一些个人追求的问题,但当时曹操手下能用的人才实在太多了,光谋士就有一百零二人。这是三国除了曹魏之外的任何

  • 空城计背后的阴谋 孔明在琴声中给仲达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空城计

    空城计背后的阴谋孔明在琴声中给仲达说了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之一,来源于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用一支生花妙笔,为读者讲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将诸葛亮的多智和司马懿的多疑刻画到极致。空城计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名篇。这段故事并不见于正史,也不符合逻辑。2006年易中天品

  • 诸葛亮的资料简介 诸葛亮六大发明领先世界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简介

    诸葛亮的资料简介诸葛亮六大发明领先世界2000年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

  • 蜀汉后主刘禅是弱智吗?刘禅乐不思蜀典故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

    蜀汉后主刘禅是弱智吗?刘禅乐不思蜀典故解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是弱智吗世人都认为刘禅是个无能的人是个弱智,乐不思蜀是多么的懦弱。其实很多人认为刘禅非常聪明能干的皇帝。三国志中有写到说,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把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告诉刘备,刘备应该感到高兴,并给予奖励。诸葛亮是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如何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奸雄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如何来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多少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总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的;而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又总是涂抹着代表奸佞的白色油彩。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开始有人鼓噪着要为曹操“平反”,试图把曹操戴了一千

  • 曹操去世后三子夺权,邺城的曹丕为什么能胜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子

    曹丕称帝如何收拾曹植曹彰?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去世,远在邺城的曹丕接到消息,以魏国太后卞夫人的名义发布诏令,宣布在邺城登基,即王位,大赦天下。然后,汉献帝的使者才匆匆忙忙赶到邺城,册封曹丕为汉丞相、魏王。曹丕为何如此匆忙,甚至连汉献帝正式任命的诏令都等不及了?首先,曹丕对汉献帝根本不在乎。在曹操

  • 三国时期的董卓是谁?董卓废汉少帝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理由

    三国时期的董卓是谁?董卓废汉少帝的理由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卓是谁董卓,三国时期东汉权臣,出身于豪强家族,其家乡所在地区极为殷富,与西北羌人聚集地相邻。董卓自幼养尊处优,少年时期性情便极为放纵,顽劣至极,无人可以教训他。董卓剧照虽然董卓为人粗猛,但在处事方面极有谋略,常常在羌人部落中

  • 罗贯中的特意安排:三国演义中吕布拜董卓为干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干爹

    罗贯中的特意安排:三国演义中吕布拜董卓为干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里,吕布有丁原、董卓两个义父,再加上亲爹,被张飞骂作是三姓家奴。可是翻开《三国志》,并没有吕布认丁原为义父的记载,可知这件事完全是小说家言。认董卓倒是有一点根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说,董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