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庶为何降曹?徐庶投降曹操后为何一言不发?

徐庶为何降曹?徐庶投降曹操后为何一言不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45 更新时间:2024/1/7 19:33:41

徐庶为何降曹?徐庶投降曹操后为何一言不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

《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却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曹营,把徐母当成人质。徐庶是有名的孝子,为了母亲,他没有办法,只得离开刘备,前去曹操那里营救自己的母亲。临行前,徐庶对刘备说: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意思是说,现在母亲被曹操抓去,自己内心已经乱了,对刘备而言现在的自己没有用处,所以请求离开。

而在《三国演义》中徐庶入魏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除了《三国志》诸葛亮传和《三国演义》的故事以外,记载当时魏国历史的史学著作还有一部《魏略》。

《魏略》上专门有一段写到徐庶:

(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未尝为人报仇,白垩涂面,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名,闭口不言。吏乃于车上立柱以羞之,击鼓以令于市,莫敢识者。而其党伍使之得脱。于是感激,弃其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做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乃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获存焉。这徐元直就是徐庶。

那么问题来了,徐庶到曹营后若真的一言不发能有这么好的结局,能当上这么大的官吗。

我们看看中郎将与御史中丞这两官职有什么来头。

中郎将,系由中郎演变而来。秦代设置中郎一职,到了西汉时期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隶属光禄勋。平帝时又设置虎贲中郎将,统武贲郎。东汉以后,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其上再加称号。如前期之使匈奴中郎将,后期之北中郎将等。又建安中,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其职相当于副丞相,算是个高级官僚了。

御史中丞,其官起于汉代。汉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亦称中执法。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监察君国行政;内领侍御史,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西汉末期,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为御史台长官。自东汉至南北朝,中丞之权极重。

徐庶当过的这两个官职显然都系要职,曹操其人又用人惟才是举,根本不看你是否有什么虚名,而是看你有无真实才能,是否对他有过什么贡献。

试想徐庶到了曹营之后如果真的一言不发,什么都不做,就算是他再厉害,再有本事,恐怕也曹操不会授予他统领皇帝的侍卫以及监察郡国行政,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这样的官职。所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是罗贯中自己的美好理想吧。

标签: 不发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

    孙权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孙权从联刘抗曹到反刘降曹公元200年,孙权继其兄孙策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方一十九岁。这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逐鹿中原;刘备尚未成为割据称雄的一方势力,正依附袁绍,袁绍被打败后,刘备又于201年投奔荆州刘表。从孙权继位到208年曹操南取荆州之前,曹、刘、孙三家尚未展

  • 三国时期孙权的地盘在哪?孙权最后是被谁给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

    三国时期孙权的地盘在哪?孙权最后是被谁给灭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地盘三国时期指的是在东汉末年那个天下大乱的背景下,各个势力经过激烈的拼杀之后,最终形成了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是:由曹操所建立的魏国,有刘备所创立的蜀国和由孙权建立的吴国。其中。吴国又被叫做孙吴和东吴。孙吴的

  • 《三国》中静姝怀得是谁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谁的

    《三国》中静姝怀得是谁的孩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其实,在三国时期并没有一名叫静姝的女子。2010年,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了一部名为《三国》的古装历史电视剧。导演和编剧为了增强电视剧的可看性,特别加入了“静姝”这一角色。所以说,静姝这一个人并不是历史人物,只是电视剧《三国》中的虚构人物。静姝在

  • 三国历史上的重大遗憾:刘备曾错过的四大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猛将

    三国历史上的重大遗憾:刘备曾错过的四大猛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太史慈他和刘备在早期为救孔融的时候,就相识了。《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玄德看毕,问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东海之

  • 三国时期没有外族入侵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外族

    三国时期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为什么这么乱并没有发生类似,那样被外族打得落花流水无还手之力的局面?三国还是团结对外的吗?我们分析下三国时期没有外族入侵成功的原因:1,那时候的兵器缺乏,重要的铁材料缺乏,外族的也相对落后。2,两汉时期,国人没那么软弱无能,被人欺负了还不说话,在当时文臣武将都可以带剑

  • 三国秘史:三国朝野秘录――无名氏[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无名氏

    三国秘史:三国朝野秘录――无名氏[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朝野秘录[元]无名氏编上昔日南阳邓州白水村刘秀,字文叔,帝号为汉光武皇帝。光者,为日月之光,照天下之明;武者,是得天下也。此者号为光武。于洛阳建都,在位五载。当日,驾因闲游,至御园。至园内,花木奇异,观之不足。驾问大臣:“此花园亏之修

  • 三国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为何还是没能捉住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联军

    其实就在曹操在华容道败逃的时候,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布防在乌林北方的乐进军团,遭到东吴陆上部队和刘备军队的联手攻击;曹纯的虎豹骑正在与东吴猛将吕蒙周旋;连环船大多停在江岸,只是只剩下一片灰烬;黄州出现东吴大将太史慈的部署;夷陵发现凌统的军队;乌林的小路上是刘备大将赵子龙的军队;葫芦口一带是张飞在把守

  • 诸葛恪添字得驴的故事:诸葛子瑜之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

    【金玉良言】关键词语是支配对方论点的核心,将它偷梁换柱,不但能取得难以言传的效果,而且还能有力地反驳对方。【谋略故事】时代,东吴有个孩子叫诸葛恪(公元203_253年),他是蜀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的侄儿,十分聪明伶俐。他父亲叫诸葛瑾,字子瑜,是诸葛亮的长兄,在东吴做官,为人老实忠厚。一天,吴国君主大

  • 三国时期编年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编年史

    三国时期编年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时期:(公元220~280年)曹魏政权:(公元220~265年)魏文帝执政时期:公元220年:庚子,黄初元年,汉丞相之子、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建元“黄初”,苏则平河西之战,蜀汉大将孟达率归降曹魏并率军攻击蜀汉副军中郎将刘封(

  • 司马懿残忍诛杀曹氏7千人为何曹操旧部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旧部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其中不乏许多著名谋士,不仅善于排兵布阵,更是工于心计,就如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连一代枭雄曹操建立的曹魏王朝,千防万防,最后还是落入司马氏之手;尤其在关键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诛杀了曹氏子弟和他们的亲信7000多人,司马氏正式全面掌权,但令人不解的是,司马懿灭曹氏三族,曹操旧部为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