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艳动人的洛神甄皇后何以牵动着世人的心?

美艳动人的洛神甄皇后何以牵动着世人的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94 更新时间:2024/1/1 11:24:42

魏晋时期的皇后受时代散漫气氛的影响,不论美丑雅俗,大多都很风流。魏晋时期皇后的故事传闻自然很多,但有些却不真实。如魏文帝的甄皇后,盛传她和曹丕的弟弟曹植生死相恋,说她容貌惊人,就是曹植笔下的洛神。其实,这只是传闻而已,并不是历史的真实。>>真实的甄皇后确实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其形也翩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齿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千百年来,美艳动人的甄皇后何以牵动着世人的心,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和关注?>>甄氏是中山无极人,父亲是曾任县令的甄逸,母亲张氏是常山一带的美人。甄逸夫妇恩恩爱爱,生有三男五女。甄氏最小,生于汉灵帝光和五年(182)十二月。甄逸夫妇很疼爱她,视如明珠珍宝。全家哥哥、姐姐们也很喜爱她。>>甄氏很小就聪明灵秀,长得如花似玉。史书上说,她每次睡觉,就仿佛有人拿件玉衣盖在她的身上——可见其冰肌玉骨、容颜丽珠。相士刘良曾替甄家子女看相,看过她们面目秀美的姊妹以后,独指最小的甄氏说道:“此女贵,贵不可言!”>>甄氏九岁的时候就喜欢读书识字,她常常用哥哥们的笔砚,在纸上写划。她的哥哥们常常笑话她,对她说:“你是女孩,应该学习女工,终日读书写字,难道要作女博士吗?”甄氏小小年纪,睁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煞有介事地答道:“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甄氏日渐才色双绝,远近闻名。>>建安初年,甄氏十余岁。任大将军,兼领冀州牧。中山无极正是他的统辖范围。甄氏才色双绝的美名传到袁绍的耳朵里,袁绍就替自己的二儿子娶了她,她便做了袁熙夫人。>>官渡大战,一举大破实力雄厚的邺侯——领冀州牧兼领青州、幽州、并州的袁绍,并领兵围困了袁绍的都城——邺城。袁绍大败后回到邺城,一病不起,不久即呕血而死。>>袁绍死后,邺城没了主帅,三个儿子又都不在,形势万分危急,造成这种危局的不是别人,正是袁绍自己。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潭、次子袁熙、幼子袁尚。袁尚长得很俊美,仪容风雅,极得袁绍及其夫人刘氏的喜爱。袁绍本应立长子袁潭继承大业,却偏偏钟爱三子,有意立袁尚,却又拿不定主意。最后,袁绍折中,将长子派驻青州,次子派驻幽州,三子留守冀州,观其才能,然后再定立是谁——实际上让三子留守都城,意思便很明白。>>长子袁潭心中不平,就请求曹操出击袁尚。曹操官渡大捷以后,便应邀围攻邺城。袁尚得讯袁潭使坏,顾不上什么同胞手足,先领重兵前往青州,与袁潭兵戎相见,大打出手。曹操围困的邺城,因守备空虚,老弱病残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万人,这哪里敌得过曹操士气正盛的三万人马?>>当时,负责守卫邺城的大将审配与副将苏由很不和睦,为如何面对危局把守邺城还争吵了起来。苏由经过反复考虑,暗中致书曹操,愿为内应。审配发现了苏由的阴谋,苏由便巧妙地逃出了邺城,投向曹营。>>曹操立即召见了苏由,详细询问了城内的情况,还问及袁家有些什么人留在邺城。苏由说:“袁绍的夫人刘氏留在城中;刘氏太寂寞,喜欢二媳妇甄氏,甄氏便没有随丈夫而去,也留在城中。”曹操说:“早就耳闻袁绍的几个儿媳妇都很美,这位甄氏究竟如何?”苏由回答说:“是几个媳妇中最美的一个。她长得不仅艳丽,还知书达理,只有她能体贴刘夫人,合刘夫人的脾气,调和内外,府中上下对她都很敬爱。”>>苏由最后的话被曹操的长子曹丕听到了。曹丕事后又详细询问了袁府的位置、护卫情况以及甄氏究竟如何的秀美。苏由的形容让曹丕心醉神迷——窈窕的身材,腰肢纤细,胸部丰满,皮肤似雪,乌黑的头发又浓又密,且长又及地。总之是生平听到的唯一的美人。>>袁尚回救邺城,在路上被曹操截杀,大败逃往中山,投奔袁熙。邺城粮尽援绝,曹操准备攻城,下令城破之日,不准残杀百姓,不准抢劫,不准伤害袁家老小。>>审配死守孤城。其侄审荣觉得守城无望,大开东门迎接曹军,曹丕带着人马杀进城中,并领着卫队直奔养心湖畔的袁氏府邸。曹丕一行直奔后室,见到了刘夫人及弄得满脸污垢的甄氏。曹丕为甄氏的美色所动,把守好府中,奏请曹操赐赏甄氏。曹操是好色之徒,虽然自己想要,又不好和儿子争女人。于是,曹丕得到了甄氏。这年曹丕19岁,而甄氏已是24岁。这一年是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曹操攻下了邺城,又攻剿袁潭,次年在南皮将袁潭追杀。袁熙、袁尚坐守幽州,被将吏驱逐,逃往乌桓。建安十二年,曹操征乌桓。袁熙、袁尚逃奔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计杀袁氏兄弟,将首级献给曹操。>>甄氏身不由己,只能与曹丕厮守。袁氏全家被杀,甄氏也只有暗中流泪。不久,甄氏怀孕了,足月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即为曹操的长孙。甄氏也颇得曹操正配夫人卞氏的喜欢。>>曹操的家室安顿在邺城,曹操继续南征北战。次子曹彰随曹操领兵作战,三子曹植随侍左右,长子曹丕留守邺城。曹植嗜书如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而且仪容修伟,气宇轩昂,很得曹操的喜爱和赏识。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邺城建铜雀台,此台筑在土岗之上,左边是芙蓉池,右边是华明园,景色优美迷人。>>曹操常在铜雀台饮酒作乐,大宴宾客、幕僚和诸子随侍。曹操的幕僚中有许多是闻名当世的文章高手,如陈琳王粲、应、刘桢。曹操的几个儿子曹丕、曹植、曹衮等也是敏才能文。一天,曹操高兴,命诸子作《铜雀台赋》。曹丕、曹衮搜肠刮肚,久久不能成篇。曹植却轻松自如,,曹操击节叹赏,幕僚们也无不。曹丕却因此而更加嫉恨曹植。>>曹丕身为长子,但在立嗣上却大为不妙——曹操很赏识曹植,曹操最信任的相府主簿杨修也亲附曹植,相府的主事丁仪、丁、贾逵等也投向曹植。他们在曹操左右,常常见机说曹植聪颖,能付大事。曹操有事询问时,杨修等先行相告,并善为谋划,曹操便有意让曹植嗣位了。建安十六年,曹植受封平原侯,而曹丕却才只是禄二千石的五宫中郎将。>>曹丕忧心忡忡,郁闷地向甄氏诉说。甄氏不但不为曹丕出谋划策,还处处护着曹植,为他说话。曹丕大为愤怒,转而向姬妾郭氏诉苦。郭氏工于心计,替曹丕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固嗣倒植的好主意,并以计召来了谋士——朝歌令吴质。结果,曹操疏远曹植,投附曹植的杨修自杀。曹丕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赢得了曹操的信任,被立为世子,官拜副丞相,并开府自置官属。此后,曹丕就视郭氏为心腹,宠幸有加。>>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豪雄一世的曹操病逝,世子曹丕嗣立,为上丞相,魏王。十月,迫汉献帝禅位,废汉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为魏文帝。>>曹丕于繁阳亭即皇帝位后,拟定原配甄氏为正室夫人——皇后。她生有儿曹睿,是曹丕的长子,正位宫闱当然非她莫属。然而,事实上,她不但没有即皇后位,还赔上了一条性命,这主要是因为郭贵嫔。>>曹丕本来就对甄氏不能为他分忧解难耿耿于怀,无奈甄氏替他生了一儿子,又是原配。曹丕很宠爱郭氏,郭氏善察言观色,让他高兴。郭氏巧妙地告诉曹丕,说甄氏所生的曹睿是八月怀胎,可能不是他的骨肉,曹丕大为震惊。郭氏住在魏都洛阳,甄氏留在邺城。第二年六月,曹丕南征,路过邺城,见到甄夫人,满腹狐疑,竟查问起儿子曹睿的身世。一向贤明自持的甄氏怒不可遏,两人大吵了一场。不久,甄氏死去了。>>甄氏的死因,史书上有两种说法。>>《魏书》说:“玺书三至,而后三让,言辞恳切。时盛暑,帝欲俟秋凉,乃更迎后。会后疾笃,夏六月丁卯崩于邺。”这是说,甄氏是病死的。>>《魏志》说:“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这是说甄氏是被赐死的。>>病死还是赐死?分辨这个不难,赐死是真的,病死是假的。问题是,甄氏是如何被赐死的,因什么而被赐死?是真的“有怨言”?这个恐怕不真实。甄氏是位很有教养的女子,不会为了争宠而不顾一切,弄出醋海风波。史书记载她:宠遇愈浓,她愈自挹损。后宫有被宠幸的女子,她不但不妒恨,还大加“劝勉之”,其失宠或无宠的,则“慰诲之”。而且日常宴闲的时候,她还经常劝导皇帝,“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众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她对新婆婆、出身青楼女子的卞夫人也礼敬孝顺。卞夫人多次由衷地赞美她是真孝妇。这样一位“贤明以礼自持”的女子,怎么会为争风吃醋而怀怨赐死?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她是因何而被赐死?也许,是因为郭氏争夺后位而挑拨所致,也许是别的,这是一个谜。>>甄氏死后的第二年,即黄初三年,曹丕立郭氏为皇后。上郎栈潜上书谏阻说:“春秋书上说,无以妾为妻,今后宫嬖宠,常亚乘舆,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其他朝臣也纷纷进谏表示反对。>>曹丕哪里听得进这些。他爱郭氏,离不开郭氏,照旧立郭氏为皇后,并命郭氏以曹睿为儿子,代为抚养。曹睿一天天长大,曹丕尽管高兴,但对曹睿的身世总有点疑惑,因而一直没有立他为太子。直到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病重不起,临死前才立曹睿为太子,遗诏曹真、曹休、为辅弼,随即死于洛阳嘉福殿,时年40岁。>>曹睿即位,年22岁,为。尊母亲甄氏为文昭太后,尊皇后郭氏为太后。他知道母亲是死于非命,为此很难过。他不喜欢郭太后,但郭太后曾抚养过他,他只能以礼相待。>>青龙三年(235),甄夫人曾在临死时委托照料曹睿的李夫人告诉这位年轻的皇帝,说他的母亲甄氏,死的时候装殓时,是按郭太后的吩咐,被发覆面,以糖塞口,使她从此不能翻身,也不能辱骂。>>明帝大为震怒,奔往永安宫质问郭太后。郭太后狡辩。明帝吩咐断绝郭太后的一切供应,令郭太后自尽。郭太后走投无路,只好自杀。明帝“命殡葬太后,亦如甄故事”,并追尊母亲为文昭皇后,另立寝庙,世世享祀,祀乐与祖庙相同。

标签: 洛神

更多文章

  • 解密:魏武帝曹操的祖父真的是宫里的内宫太监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的是

    解密:魏武帝曹操的祖父真的是宫里的内宫太监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对于三国时期的奸雄曹操来说,有一件事情始终成为他心中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这件事情不是赤壁之战的惨败,也不是自己喜欢已婚少妇的独特癖好,而是自己有个太监出身的爷爷,常常被人戳脊梁骨。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曾经为了帮助

  • 徐庶为何降曹?徐庶投降曹操后为何一言不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不发

    徐庶为何降曹?徐庶投降曹操后为何一言不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

  • 孙权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

    孙权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孙权从联刘抗曹到反刘降曹公元200年,孙权继其兄孙策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方一十九岁。这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逐鹿中原;刘备尚未成为割据称雄的一方势力,正依附袁绍,袁绍被打败后,刘备又于201年投奔荆州刘表。从孙权继位到208年曹操南取荆州之前,曹、刘、孙三家尚未展

  • 三国时期孙权的地盘在哪?孙权最后是被谁给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

    三国时期孙权的地盘在哪?孙权最后是被谁给灭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地盘三国时期指的是在东汉末年那个天下大乱的背景下,各个势力经过激烈的拼杀之后,最终形成了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是:由曹操所建立的魏国,有刘备所创立的蜀国和由孙权建立的吴国。其中。吴国又被叫做孙吴和东吴。孙吴的

  • 《三国》中静姝怀得是谁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谁的

    《三国》中静姝怀得是谁的孩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其实,在三国时期并没有一名叫静姝的女子。2010年,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了一部名为《三国》的古装历史电视剧。导演和编剧为了增强电视剧的可看性,特别加入了“静姝”这一角色。所以说,静姝这一个人并不是历史人物,只是电视剧《三国》中的虚构人物。静姝在

  • 三国历史上的重大遗憾:刘备曾错过的四大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猛将

    三国历史上的重大遗憾:刘备曾错过的四大猛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太史慈他和刘备在早期为救孔融的时候,就相识了。《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玄德看毕,问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东海之

  • 三国时期没有外族入侵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外族

    三国时期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为什么这么乱并没有发生类似,那样被外族打得落花流水无还手之力的局面?三国还是团结对外的吗?我们分析下三国时期没有外族入侵成功的原因:1,那时候的兵器缺乏,重要的铁材料缺乏,外族的也相对落后。2,两汉时期,国人没那么软弱无能,被人欺负了还不说话,在当时文臣武将都可以带剑

  • 三国秘史:三国朝野秘录――无名氏[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无名氏

    三国秘史:三国朝野秘录――无名氏[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朝野秘录[元]无名氏编上昔日南阳邓州白水村刘秀,字文叔,帝号为汉光武皇帝。光者,为日月之光,照天下之明;武者,是得天下也。此者号为光武。于洛阳建都,在位五载。当日,驾因闲游,至御园。至园内,花木奇异,观之不足。驾问大臣:“此花园亏之修

  • 三国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为何还是没能捉住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联军

    其实就在曹操在华容道败逃的时候,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布防在乌林北方的乐进军团,遭到东吴陆上部队和刘备军队的联手攻击;曹纯的虎豹骑正在与东吴猛将吕蒙周旋;连环船大多停在江岸,只是只剩下一片灰烬;黄州出现东吴大将太史慈的部署;夷陵发现凌统的军队;乌林的小路上是刘备大将赵子龙的军队;葫芦口一带是张飞在把守

  • 诸葛恪添字得驴的故事:诸葛子瑜之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

    【金玉良言】关键词语是支配对方论点的核心,将它偷梁换柱,不但能取得难以言传的效果,而且还能有力地反驳对方。【谋略故事】时代,东吴有个孩子叫诸葛恪(公元203_253年),他是蜀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的侄儿,十分聪明伶俐。他父亲叫诸葛瑾,字子瑜,是诸葛亮的长兄,在东吴做官,为人老实忠厚。一天,吴国君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