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三国公孙瓒的失败之中 看如何用人的大策略

从三国公孙瓒的失败之中 看如何用人的大策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74 更新时间:2023/12/15 21:30:45

从三国公孙瓒的失败之中看如何用人的大策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汉末北方群雄中,韩馥和公孙瓒最后都被袁绍消灭了,但这两个人失败的原因不太一样。韩馥做事太保守,没有雄心大志,公孙瓒更多的是战略规划出了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根源,在于他的身边缺乏一流的人才。

据《汉末英雄记》记载,在公孙瓒主事期间,“衣冠子弟”们都没有发展的机会,无论多么有才,都“抑死在穷苦之地”。所谓“衣冠子弟”指的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人,这些人往往具有政治特权,一个家族一旦兴盛,便会绵延不绝,几辈人交替提携,经常英才辈出,这是汉晋时代的政治风尚,也称为门阀制度。《汉末英雄记》的作者王粲就出身于这样的家族,他的曾祖父王龚在顺帝时当过太尉,祖父王畅在灵帝时当过司空,父亲王谦也很有名气,当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类似于秘书长。到了王粲这里,年纪轻轻便有人追捧,除了自己的天赋,更是因为祖上很厉害。王家以后还出了王弼这样的大学者,不能不说与本家族政治源渊和家学传承有很大关系。

王粲是“衣冠子弟”,所以他对“衣冠子弟”们在公孙瓒这里的悲惨遭遇比较关切。据王粲记载,公孙瓒不用“衣冠子弟”的理由是,这些人本来就已经很富贵了,再给予重用他们也会认为理所应当,不会感激。看来公孙瓒的心态有点问题,像个小市民。

而公孙瓒确实喜欢小市民,据《汉末英雄记》说,公孙瓒所宠信的大多是“庸儿”,即平庸之辈,其中尤其以算命先生刘纬台、布贩子李移子、商人乐何当三人最受宠信,公孙瓒跟他们结成异姓兄弟。《汉末英雄记》甚至说,公孙瓒字伯圭这是后改的,因为一家如果有四个兄弟,他们的字里应该分别有伯、仲、叔、季这几个字,公孙瓒为了表示跟这几个异姓兄弟很亲,他自称“伯”,几个兄弟则分别称仲、叔、季。有公孙瓒撑腰,这些人很快富了起来,用现在的话说身家都过了亿。公孙瓒还跟他们中的人结成儿女亲家,常把他们比作汉初的开国功臣曲周侯郦商、颖阴侯灌婴

公孙瓒的用人政策可谓不拘一格,但过了头就显得有些另类,靠这帮人给他出谋划策能有多高的水平?《汉末英雄记》记载的一件事就颇为雷人,是其他割据军阀们做不出来的。公孙瓒有部将被敌人所围,向公孙瓒求援,但公孙瓒就是不出兵相救。

他的理由是,如果救了这一个,以后将领们再遇到类似情况就有了依赖心理,就不会力战了。如果不救,以后大家肯定会奋力自救。这个说法貌似有理却不实用,因为人都有求生本能,在生死考验面前有人选取玉石俱焚,也有人选择投降以求活命,公孙瓒的想法未免理想化。

《汉末英雄记》说的这件事在《三国志》里也有记载,这个求救的是渔阳郡太守邹丹,在袁绍发起的潞河之战中,公孙瓒不发救兵,结果坐视邹丹被杀。这一事件提醒了公孙瓒属下的将领们,危急关头看来还得自谋出路。后来袁军北上,公孙瓒手下的将士们想到“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要么被袁绍攻破,要么就杀了他们的统帅投降袁绍。史书没有说公孙瓒这个愚蠢决定是不是他自己的创意,但即使不是刘纬台、李移子们的建议,但公孙瓒手下如果有他郭嘉鲁肃这样的人才,也不会让他干这种傻事。

公孙瓒大修易京防御体系,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从单纯的攻防战术角度看有一定可取之处,但从战略层面考虑则是一大败笔。群雄争霸的要点是抢占地盘和人口,躲在城堡里不谋求发展是土财主干的事,结果只能是迟早被别人吞没。给公孙瓒出这个主意的肯定是他那帮亲家,这些人做个小买卖可以,但却制定不出来正确的战略规划,公孙瓒靠他们想打天下,简直是做梦,即使没有袁绍这个对手,他也迟早会被别人给收拾了。

《汉末英雄记》还提到一个人,名叫关靖,也是公孙瓒宠信的人。关靖字士起,太原郡人,是一名酷吏,“谄而无大谋”,也就是只会溜须拍马讨领导高兴,没有什么大的谋略,反而被公孙瓒信任。公孙瓒最后被围在易京时,他也想过“自将突骑直出”,然后依托西南面的山地和黑山黑联手,徐图东山再起。

这时候关靖担任公孙瓒的长史,他劝公孙瓒说:“现在将士们从上到下皆已土崩瓦解,之所以还能坚守,是因为易京这里有他们的家小。将军您坚守多时,袁绍正准备撤退,待他退却之后什么事都好办了。如果将军您要舍之而去,我们无所依托,易京很快就没了,也就失去了根本,孤孤单单游荡于草野,能有什么成就?”谁都能看出来困守孤城等于自杀,关靖的话简直是一派胡言,但公孙瓒居然相信,于是躲在易京不出来,最后只有等死。

公孙瓒唯一的虎将赵云,却投靠了刘备。

查阅史料,发现公孙瓒手下几乎没有什么有名气的人,无论文人还是武将,基本上没有顶尖的人才。刘备、关羽、张飞等人曾在他手下呆过一段时间,但他们都很聪明,早早脱离公孙瓒自立门户去了。

还有一个赵云,曾经是公孙瓒的手下,但赵云宁愿跟刘备也不想跟公孙瓒,当时刘备的事业显然比公孙瓒还差得远。公孙瓒不识人,因而身边没有真正有水平的人才,即便有也纷纷离他而去。在汉末三国时期,人才是稀缺资源,大家都在拼命抢人才,尤其对最优秀的人才更是让群雄们心驰神往。

一流人才的思想才是一流的,一流的思想才能开创一流的事业,“庸儿”不可能提出一流的规划。这就是为什么曹操见到荀会那么激动,把他称为“吾之子房”,见到郭嘉更是激动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刘备为求得诸葛亮这个人才,会放下架子亲自到深山里拜访,那时候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平民百姓。

群雄争霸拼的是实力,在实力组成要素里人才排在第一位,公孙瓒靠一已之勇起家,也开创了不小的局面,但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该把人才战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但他偏偏不重视人才,也不会识才、用才和留才,身边更没有像郭嘉、诸葛亮那样的顶尖人才,这才是他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标签: 公孙

更多文章

  • 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刘备真心让位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白帝城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这就是著名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诸葛亮临危受命,那么刘备是真心让位诸葛亮吗?刘禅其实当时并不在场,所以感情的色彩实际上并不那么浓厚,至少没有了去抱诸葛亮脖子的

  • 揭秘:一代奸雄曹操竟也唯才是举最终引狼入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唯才是举

    揭秘:一代奸雄曹操竟也唯才是举最终引狼入室?,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首先抓住机会,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迎汉献帝。曹操被封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许昌。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读过《三国演义》,《三国志》的历史爱好者,或是看过电视剧《三国演

  • 为什么蜀汉的忠臣都会变成权臣,诸葛亮也不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

    为什么蜀汉的忠臣都会变成权臣,诸葛亮也不例外?文|江隐龙蒋琬、费祎、姜维虽然均为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但三人的治国理念却不尽相同。总体来说,“三巨头时代”最初均力足北伐,但在蒋琬死后,姜维依然主战而费祎则逐渐主张休养生息,后世常常将蒋琬费祎二人并列,其实也并不算合适。《三国杀》

  • 第八十四章 曹操盛葬关羽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

    第八十四章曹操盛葬关羽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志得意满,其主要谋士张昭求见。孙权问他有什么事,张昭严肃道:“咱们的大祸不远了!”“你这是什么意思?”孙权不解其意。张昭道:“您杀了关公父子,关公是刘备结义的兄弟,曾誓同生死。现在,刘备已拥有两川之兵,更加上诸葛亮的谋略,张飞、

  • 解密三国荀自杀之谜:谋士荀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谋士

    解密三国荀自杀之谜:谋士荀为什么要自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荀怎么死的?荀为什么要自杀呢?荀(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即有人称其为“王佐之才”。荀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

  • 赤壁之战曹操死了多少人?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曹操死了多少人?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一场异常经典的战役,曹操帅人数绝对占优的大军攻打只有区区几万人的孙刘盟军,结果却大败而归,请问在这场战役中,总共伤亡多少人?赤壁之战双方伤亡人数曹操原有人数:曹军20余万(称80万)死亡人数:曹

  • 三国历史中蜀汉王刘备竟是靠“虐童”收买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汉

    导读: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个歇后语在中国的使用率颇为广泛。它出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赵子龙长坂坡救主一段,写的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在消灭北方群雄之后,挥师南下荆州。此时割据荆州的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屯兵樊城的刘备感到形势孤危,被迫带领人马和不愿投降的荆州官兵及百

  • 揭秘:诈术平平的司马懿凭什么躲过了曹爽的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毒手

    揭秘:诈术平平的司马懿凭什么躲过了曹爽的毒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世人多以为司马懿能够从曹爽的手中逃得性命,是因为司马懿诈术高明。其实不然。司马懿能够活命,最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胜。李胜是谁?李胜的父亲叫做李休,本是张鲁手下的司马。当张鲁势力强盛的时候,李休曾经劝说张鲁称王,但张鲁不

  • 庞统:英年早逝的荆楚俊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英年早逝

    庞统:英年早逝的荆楚俊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三国时期的谋士庞统,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两个关键词:凤雏、落凤坡。凤雏是庞统的绰号,这一点毫无争议,无论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历史典籍《三国志》还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巨著《三国演义》中,都有提及;至于说到落凤坡,《三国志》中毫无踪影,而在《三国

  • 揭秘:在三国演义中为刘备求官而惨死的高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揭秘:在三国演义中为刘备求官而惨死的高官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的政治关系主要是卢―皇甫―朱这三人,恰恰这三人都是以清名立世,不擅长搞关系,加上当时真正掌权的是十常侍集团,也就难怪刘关张三人会当不了官郁闷了在逛街了。说来也巧,逛街的时候巧遇了一个能够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又愿意说话的张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