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为什么不杀黄忠杀庞德?关羽杀庞德的理由

关羽为什么不杀黄忠杀庞德?关羽杀庞德的理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40 更新时间:2023/12/21 7:01:48

关羽为什么不杀黄忠庞德?关羽杀庞德的理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战长沙,关羽遇上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老将黄忠。

摘录:“却说长沙太守韩玄,平生性急,不以人为念,众皆恶之。是时听知云长军到,便唤老将黄忠商议。忠曰:“不须主公忧虑,凭某这口刀,这张弓,一千个来,一千个死!”原来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黄忠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胆识过人,极其自信,虽然年事已高,并不将名满天下的关羽放在心上。这种自信建立在自己的本领高强之上,如果没有过人的实力,万夫不当之勇就是吹牛,那么黄忠是吹牛吗?

摘录――“韩玄听知大惊,便教黄忠出马。玄自来城头上观看。忠提刀纵马,早过吊桥,后随数百骑军。云长见一老将出马,知是黄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云长横刀立马而问曰:“来将莫非黄忠否?”忠曰:“既知吾名,焉敢侵犯!”云长曰:“特来取汝首级!”言罢,两马交锋,斗一百合,不分胜负。韩玄恐忠有失,鸣金收军,黄忠收军入城。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看起来,黄忠的武艺和关羽不相上下、势均力敌。连大名鼎鼎的关羽都要费尽思量地用计谋来暗算黄忠,可见当时之世和关羽、黄忠齐名的顶尖高手不多。摘录――“

次日早饭毕,又来城下搦战。韩玄城上教黄忠出马。忠引数百人杀过吊桥,喊声起处,再与云长交马。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采。鼓声正急时,云长拨马便走,黄忠赶来。云长回头看得马来至近,却待用刀背砍,忽然一声响处,见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下。云长急回马,双手举刀,大喝曰:“我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急提起马蹄,飞身上马,奔入城中。玄惊问之,忠曰:“此马久不上阵,故此有失。”玄曰:“汝箭百发百中,何不射之?”忠曰:“来日再战,必然诈败,诱到吊桥边射之。”玄与了一匹青马。云长至晚退,黄忠寻思:“难得云长如此义气。我本死的人,他不忍杀害,吾来日安忍射之?若不射,又恐违了将令。”是夜踌躇未定。次日天晓,人报云长搦战,韩玄唤黄忠,附耳言用箭射之。忠应允,遂领兵出城。云长两日战不下黄忠,十分焦躁,抖擞威风,与忠交马。战不到三十余合,忠诈败,云长赶来。忠想昨日不杀之恩,不忍便射,带住刀,把弓虚拽。弦响,云长急闪,却不见箭。又赶,忠又虚拽。云长急闪,又无箭。只作黄忠不会射,放心赶来。将近吊桥,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前面军齐声喊起。云长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巧,正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也。云长兵退。

此战况的描写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看起来黄忠的百步穿杨之功又在关羽之上。更加难得的是黄忠的义气千秋,高风亮节。长沙太守韩玄因为黄忠的义气,不杀关羽就要将黄忠砍头,关键时刻义阳人魏延将黄忠救下,杀了韩玄献了长沙。黄忠闭门不出,没有投降关羽。当刘备和关羽登门拜访时黄忠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埋葬自己的旧主人长沙太守韩玄。摘录――看看午末,见一小校飞奔前来,报说:“关将军已得长沙郡,降将黄忠、魏延。皆等主公。”玄德大喜,遂入长沙。云长接入厅上,尽言其事,玄德亲往黄忠家相请,忠方出降,求葬韩玄尸首于长沙之东。”对于黄忠这样的老将,关羽完全是被义气二字所折服。而且关羽时当壮年,对白发苍苍的老将军自然是不应该杀掉。何况关羽的性格是极其骄傲的,对于比自己还要傲慢的庞德就不是这样了。

二、关羽镇守荆州,名满天下,其事业高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层次。

他在追求更高的事业过程中遇到了劲敌庞德。庞德的能力有多强呢?我们看一下曹操手下最信任的猛将曹仁和关羽对阵中的表现就清楚了。摘录――“曹仁正在城中,忽一人报云长自领兵来。仁大惊,欲坚守不出。副将翟元曰:“今魏王令将军约会东吴取荆州,今彼自来,是送死也,何故避之?”仁曰:“然。”便欲出兵。参谋满宠谏曰:“吾素知云长勇而有谋,未可轻敌。不如坚守,深为上策。”骁将夏侯存曰:“汝是秀才之言,不晓破敌。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我军以逸待劳,何足惧之。”曹仁不听满宠之言,令宠守樊城,自领兵离襄阳,来迎云长。云长知曹兵来,唤关平廖化二将受计,领兵来迎曹兵。两阵对圆,廖化出马搦战。翟元出迎。二将战不多时,化诈败,拨马便走。元追杀,荆州兵退二十里。翟元乘势追袭,关平、廖化分兵两路夹攻。仁传令夏侯存拒住关平,翟元拒住廖化。次日,又来搦战。夏侯存、翟元出战得胜,追杀二十余里。忽听得背后喊声大震,鼓角齐鸣,曹仁急命前速回。两兵急回,背后关平、廖化杀来,曹兵大乱。曹仁中计,先掣一军,飞奔襄阳。离城数里,前面绣旗T处,一员大将,勒马横刀,拦住云路,乃荆州关云长也。曹仁素知云长谋勇,胆战心惊,不敢交锋,望襄阳斜路而走。云长不赶。夏侯存军至,云长截住去路。存大怒,与云长交锋,只一合,被云长一刀斩于马下。翟元便走,关平赶上斩之。乘势追杀,曹军大半死于襄江之中。曹仁退守樊城。”

当年曹仁可是一个勇冠三军的猛将,名气不在关羽之下。何以到了关羽面前却吓得消极避战起来?究其原因可能和华容道关羽放曹操有关。曹仁欠关羽不杀之恩,曹仁不好意思对关羽作战,而且没有战而胜之的把握。果然曹仁一战而大败,损军过半,退守樊城。心生胆怯在先,怎么会胜呢?

三、我们再看庞德出场就不一样了。

摘录――“一将立于阶下,其人少不务农,长而好勇,智谋不弱于云长。身高八尺,面黑发黄,首不能回顾,衣不能任体,跣足履山谷,猿猱不能比其健。手斫木成器,斧斤何以及其利?临战阵,衣青袍,跨白马,军中号为“白马将军”。使一口截头大刀,乃南安B道人也,姓庞,名德,字令明。操大喜曰:“关将军威震华夏,未逢对手;今遇令明,真劲敌也。”遂加于禁为征南将军,加庞德为征南都先锋。曹操是有名的爱才之人,从曹操嘴里对庞德的评价应该是中肯可信的。而且庞德的勇气是曹仁无法比拟的。摘录――“衡曰:“今将军提七枝重兵,去解樊城之危,期在必胜。今用庞德为先锋,岂不误事?”禁大惊,忙问其故。衡曰:“庞德原是马超手下副将,不得已而降魏;故主在蜀辅佐汉中王,职居‘五虎上将’。况今庞德亲兄庞柔,亦在西川为官。今使他为先锋而领大军,是泼油而救火也。将军可奏魏王,当别易之。”

禁闻此语,遂连夜入府来奏曹操。操自省悟,即唤庞德至阶下,令纳下先锋印。德大惊曰:“某正欲与王出力,擒捉关将,以安华夏,王上何不用某耶?”操曰:“孤得卿数载,所用并无猜疑。今日用卿,闻得马超见在西川,汝兄庞柔亦在西川,俱佐刘备。孤纵不疑,奈众口所言,因此不用。”庞德闻之,免冠顿首,流血满面而告曰:“某自汉中投降王上,咸感厚恩,恨肝胆涂地,不能补报;今何疑于德也?德昔在故乡时,与兄同居,嫂甚不贤,嫉妒于德,德乘醉提刀杀之。兄庞柔恨入骨髓,誓不相见,已断义矣。故主马超有勇无谋,不能下士,故孤身入川。德感王大恩,甚过百倍,安敢萌异志而负王上也?惟愿察之。”操自扶起曰:“孤素知卿忠义,前言特以安众人之言耳。卿勿忌惮,可努力建功。孤誓不敢负于卿矣。”

标签: 庞德

更多文章

  • 赵云比诸葛亮大多少?赵云的生辰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生辰

    赵云比诸葛亮大多少赵云赵子龙,白马银枪,武艺奇绝。话说当年长坂坡一役,赵子龙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进进出出,长枪化成道道白光,杀的好生痛快。赵云与诸葛亮诸葛亮诸葛孔明,长须飘飘,羽扇摇摇。赤壁一战,出尽风头,前有神奇草船借箭,后有火烧十里战船。端的是出神入化,智慧绝伦。此二人一文一武,一老一少,

  • “定军山”夏侯渊之死――魏蜀战中的滑铁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死

    正在忙着准备封公建国的时候,却在荆州问题上对东吴作了较大让步,稳定了荆州方向的后患,回过头来准备和曹操争夺汉中。当时蜀中谋士法正给刘备出主意:“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故耳。今策渊、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

  • 魏延谋反千古奇冤!三国第一冤案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奇冤

    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命大将魏延为前锋,亲统大军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病死,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死后,蜀汉在撤军时发生内讧,长史杨仪以魏延谋反为由,派人将其斩杀,并诛灭魏延三族。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更是被刻画为一个天生反骨、反复无常的小人形象。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

  • 曹操十分好色:所建铜雀台实为美女集中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集中营

    曹操十分好色:所建铜雀台实为美女集中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ldq

  • 三国演义为何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反面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反面人物

    三国演义为何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反面人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登高必赋,志向远大,希望统一中国,建立丰功伟绩。而且学识渊博,精通兵法。就是这样一个似乎全才的人,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功绩。不过国人大都不喜欢曹操,当然这主要得益于小说《三国演义》的传播。国人不喜

  • 三国卢植刘备是师生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三国卢植刘备是师生关系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卢植刘备卢植和刘备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显而易见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卢植和刘备之间是师生关系,但是在卢植在讨伐黄巾军的时候受到了小人的诬陷,当时刘备知道事情的原委,但是并没有就走卢植,这是为什么呢?卢植画像刘备的出身是比较清贫的,但是因为自己的不

  • 荀是曹操千古难寻的良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千古

    荀是曹操千古难寻的良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荀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初平二年(191年)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与曹操交谈后,被曹操比喻是自己的张良,为曹操在数次战役出谋划策,并且当曹操遇到抉择的时候,为曹操提出了正确建议与意见,最终使曹操走向了强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兴平元年(194年)曹

  • 三国名人之著名军事家姜维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国名

    三国名人之著名军事家姜维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姜维字伯约,蜀汉大将军,第五代执政大臣。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南)人。少孤,好郑氏学,才兼于人。曾为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官至大将军。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又兼心存汉室深得诸葛器重。随诸葛出祁山,久

  • 东吴诸葛恪两次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吴

    东吴诸葛恪两次北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孙吴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孙权、孙亮父子更替之际,尽管为时甚暂,但就其影响而言,是孙吴历史上颇为关键的重要时期。孙权死前,以诸葛恪为幼主孙亮的首席辅政大臣,希望他能稳定内外,延续国祚。恪厉行政治改革,大举北伐,对内想强化自身权力,对外显示声威。但结果却丧

  • 曹操当上丞相后月薪七千:不及国企普通员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丞相

    曹操当上丞相后月薪七千:不及国企普通员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在李开周的考证之下,曹操是个勒紧裤腰带过活的倒霉蛋,曹操当上丞相之后月薪不过7000元,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灰色收入,年薪也不过25万,仅相当于大城市垄断企业普通员工的年薪。李开周是那种喜欢在故纸堆里淘宝的专栏作家,思维超乎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