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妙答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妙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3 更新时间:2023/12/14 4:18:02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妙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位:秦宓的“天辩之对”

秦宓和张温的“天辩”在整部《演义》里是最精彩的辩论,我感觉要超过舌战群儒。因为舌战群儒中的诸葛亮多是以气质和强辩取胜,而秦宓则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巧妙地将对手的无理之问化解,解答了天头,天耳,天足,天姓几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而且能够在化解的同时维护己方的利场,最后再来个绝妙的反击,完成了这场精彩的辩论。

巧妙指数:10

第二位:杨修的“一合之对”

要说杨修不物正业,真是一点也没冤枉他:没什么事干什么要找领导的麻烦?曹丞相不过是写错个字嘛,也犯不着“一人一口”把他的点心给吃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回答真是巧妙之极。

巧妙指数:9.5

第三位:邓艾的“凤兮之对”

又一个天才儿童,虽然因为口吃“艾艾”地被人瞧不起,但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司马懿曾开玩笑地问他:“卿曰艾艾,实是几艾?”邓艾能马上回答道:“凤兮凤兮,故是一凤。”运用了《论语》里的句子类比,贵在其知识的合理运用。

巧妙指数:9

第四位:孔融的“了了之对”

孔融仿佛成了天才儿童的代名词,在有人认为他只不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时候,极切合时机地反击道:“君之幼时,想必了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其人极为下不来台。

巧妙指数:8.5

第五位:贾诩的“立嗣之对”

在曹操的所有谋士之中,除了郭嘉就属贾诩了。在回答曹操立谁为嗣时先运用了欲擒故纵的办法,密而不答,然后巧妙地说了一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因为袁绍,刘表都是因为废长立幼而导致灭亡,这样既避开了立嗣这个敏感的话题,又使曹操更好地理会自己的观点,实在是一举两得。

巧妙指数:8

第六位:钟会的“出汗之对”

钟会出身于文化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也不错,在其幼时面见魏帝时就表现出他不同于常人的气质。其兄是“战战傈傈,汗出如浆”,而他却回答“战战傈傈,汗不敢出”,充分显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巧妙指数:7.5

第七位:诸葛恪的“劝酒之对”

诸葛恪怎么看怎么不象是愚腐木讷的诸葛瑾的儿子,倒颇有乃叔之风,小小年纪就知道往家里倒腾牲口。特别是在劝老顽固张昭喝酒时,紧紧抓住老家伙虚伪,要面子的心理,因张昭说喝酒非养生之道,指出姜子牙八十多岁仍指挥打仗,而张昭在打仗时在后,宴席时在前,何谈养之道。气得张昭无话可说,只得强饮。

巧妙指数:7

第八位:刘备的“失匙之对”

刘皇叔不愧当世袅雄也!在曹操这只老狐狸的眼皮底下要想一点破绽不露是难而又难的。把闻言而失匙推说成闻雷而失匙,打消了曹操的戒心。刘备之对贵在借坡下驴,对得自然,对得机警。

巧妙指数:6.5

第九位:陈登的“虎鹰之对”

陈登和他爹都是见风使舵之辈,然而能在乱世之中保持其“双重间谍”的身份倒也实属不易。比如他趁吕布有意降曹时在曹操那里拿了好处费,还得回来向吕布解释为什么没有他的份就要用一些智慧了。他巧妙地运用了两个比喻,说饥鹰饿虎只有空着肚子时才会伤人,如果吃饱了就会不思进取。也赶上吕布是个白痴,就被他简简单单地骗过去了。

巧妙指数:6

第十位:张松的“无敌之对”

张松访曹,本是弱国向强国求援,但曹操过于傲慢,于是张松很是杀了杀他的锐气,先是施展过目不忘的本领使得曹丞相辛辛苦苦写成的《孟德新书》付之一炬。然后又在曹操夸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之时大浇而特浇了一盆凉水,历数了曹操在濮阳,宛城,赤壁,华容,潼关的种种惨状,末了还不忘加上一句:“此皆无敌于天下也!”差点没将曹操气得背过气去。将众多事实串联起来讽刺对手的谬论,此诚绝妙之答。唯一不足的地方是虽然嘴上痛快了,却险些引来杀身之祸。因此排在第十位。

巧妙指数:5.5

标签: 演义

更多文章

  • 徐庶投降曹操后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结局

    徐庶投降曹操后有着怎样的结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

  •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诸葛在军事上不如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诸葛在军事上不如司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非常顶级的人才。可谓是棋逢对手。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和作风,却是截然不同。如果从胜者王,败者寇的角度来看待谁厉害,这样的话,自然是司马懿比较厉害的,因为三国最终是被司马氏手里统一了。从史料记载

  • 第九十九章 铜雀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九章

    建安十五年(210年)冬,筑铜雀台。《水经注·卷五·浊漳水》记载:在邺城的西北隅,以墙为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魏武望奉常王叔治处也。严才叛乱,攻掖门,王修闻变,率领部属急奔宫门救援,曹操在铜雀台上望见之说:“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王修字叔治)从此记载看,铜雀台不但是曹操和宾客们饮宴赋诗的地方,

  • 趣谈三国: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了

    趣谈三国: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咏跳了、白燕升跳了、王凯跳了、乐嘉跳了、李湘跳了,传言中连撒贝宁也即将要跳槽了……进入3月以来,不管央视还是卫视,几乎每天都会传出某某主持人跳槽的新闻,“跳槽”也成了大热词。其实历史上不乏此现象,就拿三国时期说说。创业型跳槽者这类

  • 曹操是如何一步步击败群雄 取得了挟天子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群雄

    曹操是如何一步步击败群雄取得了挟天子的地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虽然也是官宦家庭出身,但是比起那位四世三公的袁绍差得远。在董卓西归之后,曹操还是一个没有地盘的穷人。但是在短短的7年时间之内,曹操一步步击败了吕布等强悍的对手。还迎回了汉献帝,取得了携天子以令不臣的目的。在他的那些对手中,也不

  • 夺取徐州,转危为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转危为安

    夺取徐州,转危为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在与张绣反复较量的同时,也与袁术、吕布进行了周旋。虽然袁术与吕布一个在扬州,一个在徐州,并且结为儿女亲家,但关系时好时坏。袁术自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割据淮南后,一直有称帝的野心。袁术青年时,曾因侠义而闻名于天下,后来被举为孝廉,官拜郎中,曾多次

  • 诸葛亮北伐对曹魏经济的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魏

    诸葛亮北伐对曹魏经济的打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蜀建兴六年至十二年(228―234年),蜀丞相诸葛亮前后五次出师攻魏,进攻雍州西部渭水以南地区。诸葛亮按照“西出祁山,进据陇右,相机攻占关中,再进取中原”的战略方针,先平定南中,以巩固后方,积蓄力量。于建兴五年(227年),亲率大军进驻汉中,

  • 曹操最强悍的敌人:曹操最大最有威胁的对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最有

    曹操最强悍的敌人:曹操最大最有威胁的对手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卓乱汉以后,各地纷纷起兵,联合讨伐董卓,这时候的曹操,虽然还不是一州刺史,却也自募兵员参加了讨伐董卓的队伍。董卓被王允设计除掉以后,天下并没有稳定下来,各诸侯为了争夺地盘又相互间争战攻伐,局势仍然是一片混乱。在这场乱局当中,曹

  • 幼主登基,外戚专政百姓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外戚

    公元25年,刘秀自立为帝,史称汉光武帝,东汉自此建立。汉光武帝本身是豪强出身,他所依靠的统治集团则是一个以南阳豪强为主的豪强集团,即他所封的功臣三百六十五人,外戚四十五人。东汉朝廷用人,主要从这个集团中选取,皇室宗室的男婚女嫁,也大体上不出这个集团的范围。豪强占有大量土地人口,垄断官位,因此东汉统治

  • 乱世三国:蜀汉为什么第一个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

    乱世三国:蜀汉为什么第一个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大家都知道,三国是由魏蜀吴三个国家组成,这三个国家,魏先建国,蜀次之,吴最后。而灭亡时却打乱了这个顺序,蜀先亡,魏次之,吴压轴。但在三国建国初期,最有希统一天下的是谁?不是曹操,而是刘备。我们习惯称魏蜀吴,其实蜀的情况比较特殊,它的国号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