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士_闲话三国

曹操杀士_闲话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57 更新时间:2024/1/18 11:28:04

曹操杀士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不聪明的聪明人,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后者手里,以为手到擒来,结果逮不着狐狸,惹一身臊,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了。《演义》中的杨修,智慧过人,颖悟超群,看似绝顶聪明,其实却是个糊涂笨伯。他的聪明,不过孔雀尾巴上的羽毛,只是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罢了。

>

>漫说是一个统治者,即使普通人,也并不愿意让人揭开内心隐秘,触到痛处。杨修的这种轻薄行为,落在了刚吃了败仗,而且一直要收拾他的手里,当然是找死了!

>

>最后,就被曹操借口这次泄露军事机密,杀了。

>

>曹操先杀祢衡;继杀孔融,后杀许攸,又杀崔yǎn。杀杨修,是比较晚的,好几次要除掉他,没有下手,或许嫉才的同时,也爱才吧,最后曹操还是将他枭首示众了。谁让他卷入宫廷继承的斗争中去呢?那是一种最危险的游戏,他下错了赌注,押在赌台上的,却是他的生命,对不起,上绞刑架吧!

>

>因为曹操杀的这些人,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人物,是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子,是左右舆论的力量。所以,比之他杀吕伯奢,杀,杀董妃、伏后,杀吉平、董承所产生的负面反应,要强烈得多。杀了他们,生前有人说,死后还有人说,再伟大的统治者,能堵得上一代人的嘴,堵不上后世人的嘴,当然就要产生久远的影响。

>

>直到前不久,还有一出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来评估这段史实。

>

>凡统治者,除极个别的把读书人捆绑起来扔到江里淹死者外,并不特别专门和知识分子为敌的。除非他暴虐成性,非要焚书坑儒不可。有的只是由于非知识分子出身,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心理排斥情绪。例如汉高祖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最终按着叔孙通的礼仪彩排,尝到做皇帝的威风,也就改变了对儒生的看法。凡做皇帝,少不了需要谋士出主意,儒士写文章,文士唱赞歌,雅士凑热闹的。但不需要跟他持不同政见,有碍他统治的知识分子。因为所有当皇帝的人,无不相信曹操儿子的话,“文章乃千秋之大业也”,对意识形态十分看重。

>

>尽管千百年来,统治者深知曹操杀了这些着名的知识分子,受到后世人的谴责,名声很不怎么样,但也不怎么引以为戒。一旦知识分子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皇帝、军阀,仍旧照杀不误。所以要杀,原因就在唱反调。祢衡公开诽谤,孔融刺议朝政,许攸妄自尊大,崔yǎn反对称王,曹操当然饶不过他们。

>

>历代统治者,绝对不杀知识分子者寡。不过,杀多杀少,也各不一致。有时候口子开大一点,能把大家杀得鸦雀无声,但有时候也不大灵,越是杀,唱反调者也越多,杀不胜杀,就只好杀代表性的人物,曹操就采用这个办法。因为他用的知识分子,怎么也比杀的知识分子多,所以他在历史上,不像坑儒的那样被看作暴君。

>

>至于杨修之死,好像又与祢衡、孔融、许攸、崔yǎn不尽相同。李卓吾先生在评点《三国演义》时指出:“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这大概也是一部分命运蹭蹬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根源。好出风头,哗众取宠,恃文傲世,性乖情异,这些文人恶习,若陛下不热衷文字狱的话,倒也不至于送命。不过,一部中国历史,也就是一部文字狱史,所以,李贽才这样说的吧?不过,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但自己也还是死在这个“聪明而好露”上,这大概就是知识分子的性格悲剧了。

>

>不过,杨修又当别论,他介入了宫廷的最高层次的权力分配的斗争漩涡中去。这才是杨修真正的杀身之祸。

>

>他实际是那种不聪明的聪明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认为曹操爱才,有可能传位于次子曹植,他就成为植党。曹植有才,他也有才,惺惺相惜,亲密得以至曹植一天不见他,连饭都吃不香。其实,对中国的统治者来说,每当接触到实际的继承问题时,所谓的“才”,决不是首先考虑的条件。如何保持这个政权,便成了第一位的选择标准。“才”,包括才干、才能、才智、才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国之君来说,无才,国家机器照常运转,而有才,则必要施展,而施展,好和坏就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杨修太看重“才”,曹操当然也不是不看重“才”,但一涉及江山大业,大文学家曹操就得让位于大政治家曹操,他必须得把王位传给曹丕,这就是必然的选择。

>

>当曹操征求贾诩意见时,这位谋士(自然也是知识分子了)提醒他袁本初废长立幼的教训时,杨修的头,从那一刻起,就不在他的脖子上了。

>

>聪明过头,便走向反面,这岂是杨修的教训吗?

标签: 闲话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历史人物诸葛亮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整理一下《演义》里的故事。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对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

  • 曹操为一女人险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女人

    曹操为一女人险丧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曹操,因为一部《三国演义》,旧戏剧里将其刻画成奸臣,古代又只有戏剧可以广为传播,所以奸臣的形象就深入了人心。只有鲁迅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大意是曹操其实是个英雄。但我不把曹操视为官场上的人,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他应算是个投笔从戎的文人。是文人就免

  • 一代神医华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佗

    一代神医华佗的故事一神医传奇(1)华佗篇(篇章页内容):华佗,又名旉,字符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杰出医学家。曾游学于徐州一带,通晓各种经书,喜爱医术和养生之学。精晓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尤其精于外科、针灸和医疗体育。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手段多样,疗效好

  • 都督是什么官?都督官职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都督

    都督是什么官?都督官职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都督是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后又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代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汉献帝建安二年(197年)以袁绍为大将军,赐弓矢节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从此开始有都督称号。魏晋南北朝以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的权位最重,是全国

  • 刘备、刘禅的名字中暗藏玄机,竟预言蜀国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蜀国

    刘备、刘禅的名字中暗藏玄机,竟预言蜀国的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一向胸怀大志,他的义子名叫刘封。第一个亲生儿子诞生后,刘备给儿子取名为刘禅。两个儿子的名字组成了封禅一词。在古代,封禅泰山是皇帝的最高荣誉。刘备之前,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三个皇帝封禅过泰山。由此可见刘备的远大抱负。不

  • 真正的关羽:关羽曾多次求娶的吕布艳妻终属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

    真正的关羽:关羽曾多次求娶的吕布艳妻终属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在传记里,裴松之引了一段《蜀记》,很有点意思:“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故知布必败)乞娶其妻(要求将来把吕布的老婆给他),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这吕布的太太―定很美,不过历史上没提过貂蝉

  •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曹植夫人?曹植夫人被杀的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夫人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曹植夫人?曹植夫人被杀的原因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是个做事很有分寸的人,他胸怀很宽阔,气度也非常宏大。曾经宽恕过杀死自己儿子和大将典韦的张绣,只是有时候,曹操爱发脾气,甚至动不动就要杀人,那是在极度恼怒的时候。一般说来,曹操会在下列情况下杀人:其一,当对方的言行危及到自

  • 细数三国好口才的故事:一言可以兴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一言

    如此,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有些时候,同样的问题,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是在于你是怎么说的。在现代社会,口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能言善辩作为一种能力,可谓棋高一着。在隆中找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一番宏论侃得刘备分不清东南西北,甘拜下风,认为自己如鱼得到了水。以刘备之精明,他

  • 刘禅投降之后成都发生了什么?关羽后代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都

    刘禅投降之后成都发生了什么?关羽后代被灭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魏军报复性杀人。蜀汉与曹魏对峙数十年,相互攻伐,彼此都有仇隙。蜀汉灭亡后,魏将士借机报复,屠杀蜀汉将兵降将。庞德原是曹操手下名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时,庞德被俘,誓死不降,被关羽下令斩

  • “后主”刘禅亡国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后主

    汉末是一个乱世,更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也”。是时代造就了他们,也是时代成全了他们。三国之际,群雄逐鹿,政权迭变,是他们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世纪的凌云壮志。那么,在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可告人的密秘。后主刘禅是皇叔刘备唯一的骨血,所以他也理所当然的成了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