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灭吴之战: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晋灭吴之战: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09 更新时间:2024/1/13 13:42:16

晋灭吴之战: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之语道出了孙权的雄才大略,孙权承父兄之基业,击退魏、萄进攻,雄踞江东八十一州。但孙权死后,东吴主昏臣弱,国势日衰,晋国王漆率水师东下,直逼建邱,东吴灭亡,至此,三国分治的局面结束。

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以后,经过几年整顿,内部逐渐安定下来,于是他积极准备伐吴。

这时,吴国的统治日益腐朽,国君孙皓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暴君。他粗暴骄盈,多忌讳,又好酒色。史载,他即位后法禁转苛,赋调益烦。侍中韦昭,是东吴著名的学者,曾参加编写国史,孙皓要为父亲孙和作本纪,韦昭认为孙和未当皇帝,应放人列传。结果引起孙皓不满。在一次宴饮时,孙皓让每个大臣,不管酒量大小,必须喝七升,否则就硬灌。韦昭酒量小,暗中以茶当酒,被孙皓发现,积前后嫌忿,把他下狱处死。常侍王蕃平时不承颜顺指,在一次酒会中醉倒,孙皓说他是假醉,便当场在殿中把他杀掉。对于一些不满意的人,他还常用剥皮、凿眼等残酷手段加以杀害,弄得人人自危。

在生活上,孙皓穷奢极欲。他迁都武昌以后,杨州人民每年要溯流输送大量贡物,负担很重。迁回建业以后,他又大兴土木,兴建昭明宫,并命令郡守以下的官吏要到山里监督百姓伐木,他还开凿苑囿,修筑土山楼观,结果使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蓄。甚至他还征发沿江戍卒为驱捕麋鹿,以供自己享乐。

孙皓的残暴统治,激起广大人民的不断反抗。其中声势较大的是公元266年,山民施但领导的起义。他因民劳怨,在吴兴永安聚众数千人举行暴动。他们曾北上进攻建业,势力发展到一万多人,后来失败。

孙皓的残暴统治,使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许多将领领兵投靠西晋。如公元271年,夏口督孙秀投西晋,司马炎封其为骠骑将军、会稽公。司马炎的目的是争取更多的吴军将领投靠自己。276年,京下督孙楷也投奔西晋,被封为车骑将军、丹阳侯。二人都是吴国宗室。

孙皓时期,东吴内部矛盾的发展动摇了统治基础,这就为西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公元269年,司马炎派大将羊v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羊v出身于仕宦家庭,是蔡邕的外孙。曹爽掌权时,曾征他为官,他推辞不就。司马氏掌握曹魏政权后,拜他为相国从事中郎不久,迁为中领军,统领宿卫。晋建立后,以羊v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成为西晋统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这次为了灭吴,司马炎特意把他派往荆州前线。在羊v的建议下,司马炎又命益州刺史王F在蜀中修造战船,训练水军。

这时,东吴派往前线都督,都督荆州沿江地区军事的是镇东大将军陆抗。陆抗,字幼节,是大将军陆逊之子。他20岁时被拜为建武校尉。孙亮即位后,拜他为奋威将军,寻迁征北将军。孙休时为镇军将军,都督西陵。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与羊v对峙。

陆抗对东吴的前途非常担心,他多次上书孙皓,劝他对内改善政治,随才授职,抑黜群小,对外加强防守,从实际出发,不轻举妄动,单靠长江天险,是守国之末事。但孙皓根本不采纳。在军事上,陆抗极力加强防务。他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策略与晋军对抗。在江陵平定步阐之叛充分反映了他的杰出才能。

通过江陵的较量,羊v觉得要战胜东吴,不能单靠军力,还必须争取人心。因此,他在荆州务修德信,以怀吴人。对投降的吴国人,如愿意回去,不加限制。一次,他的军队行军到吴边境因粮食缺乏,收了东吴的庄稼,但回来之后,按照价值,送绢给东吴来抵偿。在边境打猎,如猎物先为吴军所伤,而被晋军获得,他都命人送还。于是吴人翕然悦服。

羊v与陆抗经常有往来,二人彼此都很了解和信赖。陆抗送的酒,羊v饮之不疑;陆抗得病,羊v命人送药,陆抗也照样服用。陆抗甚至对部下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无求细利。当孙皓责问陆抗时,他解释说:一邑一乡尚不可无信义,况大国乎?吾不如此,是显彼之德,于羊v无害。他还上书劝孙皓力农富国,审官住能,严明刑赏,安抚百姓。但孙皓根本不听。

公元273年,陆抗任大司马、荆州牧,汝年病重,临死前,仍上书孙皓要加强西陵、建平等地的防务,防止晋军乘舟顺流而下。这位名将似乎已预感到吴国暗淡的前途。

不久,晋升羊v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经略平吴大计。时益州剌史王F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又画鹆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棹之盛,自古未有。伐吴的条件逐渐成熟。

公元276年,羊v上书司马炎,请求伐吴。他说:靠险阻得以保全,乃因双方势力相当。若强弱悬殊,虽有险阻,不能自保。蜀国地势险要,但我大军一攻,屏障并未起作用,因为其力不足以相抗。今东吴江淮之险阻不如剑阁,孙皓之残暴过于刘禅,吴人困苦甚于巴蜀。而我大晋力量盛过往时,故应趁机平吴,统一天下。司马炎对羊v的分析很赞同。但由于朝臣意见不一,凉州鲜卑人又在造反,故司马炎暂时没有出兵。

不久,羊v病死。晋以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继羊v经营平吴事业。公元279年,王F、杜预皆上表请伐吴。王F指出吴主孙皓荒淫凶虐,宜速征伐。杜预则说伐吴有万安之举,无倾败之虑,如果迟疑,则时不再来。适张华正与晋武帝围棋,见预上表,乃推开棋枰说,吴主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贾充等人极言不可。

但平吴已是大势所趋,于是武帝司马炎命张华为度支尚书,主持伐吴大计,掌管漕运粮饷,并下伐吴诏书说:兵兴以来,八十余年,戎车出征,罔有宁岁,死亡流离,伤害和气。现在已是戢兵静役,与人休息的时侯了。这年十一月,晋军分六路伐吴;命镇东将军司马佃出涂中,安东将军王诨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F、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军,顺江而’下。东西凡二十余万军马。以太尉贾充为帅,杨济副之。

正如羊v所预计,东吴军队没有大的抵抗力。晋军所向披靡。杜预攻克江陵,胡奋攻占江安。王v、唐彬等连克沿江险隘,又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吴军曾于长江要害处,作铁锁横江,又作一丈多长的铁椎,暗置江中,以阻晋军舟师。但王F预作大筏,缚草为人,被甲执刃,立于筏上,而使善泅水者以筏先行,遇铁椎,椎即着筏而去。又作大炬,多灌麻油,烧融铁锁。这样顺流而下,势如破竹,既克武昌,便向建业,吴军非溃既降。这时,东吴坚决抵抗的只有新任丞相张悌和少数将领。他自知东吴必败,但决定尽忠报国,效死沙场。于是,他督率沈莹、孙震,领兵三万,渡江迎击王浑军。经激战,吴军失败。

张梯及部将孙震等人战死。孙皓又派陶F领兵二万前去迎战,又很快溃散。

孙暗见大势已去,决定投降。他分派使者到王浑、王F、司马仙处请降。不久,王F领兵八万开进石头城,孙皓向王F投降。唐人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评论说:

王F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吴国自公元222年孙权称王至280年被晋所灭,共历4帝,59年。至此东汉末年以来90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了,历史又进人短暂的统」时期。

标签: 铁锁

更多文章

  • 魏延简介,为什么反?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简介

    魏延简介,为什么反?被谁杀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蜀,因屡立战功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称汉中王后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蜀汉建立后升为镇北将军。此后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曾率军大破

  • 曹操之子曹丕曹植爱上同一位美女?曹丕是好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之子

    曹操之子曹丕曹植爱上同一位美女?曹丕是好皇帝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丕有一点没给后人留下好印象。那就是接班成为家长与国君后,对弟弟曹植的逼迫与威胁。譬如命令曹植七步成诗,不能按时交出作业就重罚。曹植苦不堪言,忍不住借机大吐苦水:“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豁出去了,

  • 三国时期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人

    ,在时代是笑傲群英的奇才,能让高看的是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却不在此列,诸葛亮不但对其非常的看重,还费尽心思将其拉龙至麾下。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这个让诸葛亮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的人就是就是刘巴。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刘曜,曾任苍

  • 曹操对当时中国有什么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有什么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

  • 曹操孙权人才多又好,刘备的人才却是少又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人才

    众所周知: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争天下的时代,然而说到底,三国之争,很大程度上还是人才之争,谋士之争,将帅之争。无论是曹魏、蜀汉、还是东吴,都把自己的人力资源的建设看得十分重要,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然而他对人才的取舍也有自己的一套的标准,或者说原则。曹操为了自己的大业,招揽了很多的人才,

  • 三国二十四名将――甘宁人物生平 弃黄归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名将

    三国二十四名将――甘宁人物生平弃黄归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但他不务正业,他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时人以“锦帆贼”称呼他们。甘宁在郡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

  • 张飞的老婆竟是敌对阵营里夏侯渊的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侄女

    张飞的老婆竟是敌对阵营里夏侯渊的侄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00年,是一个很热闹的年份,历史安排了很多精彩段子在这一年密集上演。最热闹的当然是官渡之战,这个段子发生在十月,袁绍老大变老二,曹操老二变老大;最精彩的段子在四月,临时在曹操手下打工的关云长,上演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动作大片,在白马秒

  • 张飞是个怎样的人?性格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人

    张飞是个怎样的人?性格怎么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飞(168年-221年),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史书记载张飞是贵族,有智有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

  • 司马懿灭他三族,此人却成漏网之鱼,百年后其子孙毁掉司马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漏网之鱼

    高平陵之战以后,司马懿诛杀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曹爽成功,这标志着司马家族正式成为了曹魏江山的掌权人物。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物劝说曹爽要掌控权力,来对抗司马懿。这个人就是桓范。但是面对桓范的劝说,曹爽却认为司马懿会放过自己。其后司马懿夺权成功之后,虽然暂时没有处置桓范,但是后

  • 三国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竟是一个嫁接传奇?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史

    三国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竟是一个嫁接传奇?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弄权,司徒王允召集一班老臣在那里哭泣,忽然曹操抚掌大笑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王允问他不思报国为何反笑?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