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之子曹丕曹植爱上同一位美女?曹丕是好皇帝吗

曹操之子曹丕曹植爱上同一位美女?曹丕是好皇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189 更新时间:2024/1/13 12:53:30

曹操之子曹丕曹植爱上同一位美女?曹丕是好皇帝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丕有一点没给后人留下好印象。那就是接班成为家长与国君后,对弟弟曹植的逼迫与威胁。譬如命令曹植七步成诗,不能按时交出作业就重罚。曹植苦不堪言,忍不住借机大吐苦水:“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豁出去了,把家庭纠纷曝光于天下。此诗也把嫉恨弟弟才华的曹丕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其实,曹丕报复曹植是有前因的,他俩为继承权确有过明争暗斗。】

曹操之子曹丕是好皇帝吗?

曹操不仅是留下了绝唱的诗人,还培养出诗的传人,他的两个宝贝儿子:曹丕与曹植,都是诗文俱佳的才子。曹操对历史的贡献大,对文学史的贡献也不小。“三曹”的父子组合,跟宋朝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一样,是文坛佳话。曹操是诗人,他全家都是诗人。帝王之家成为诗人之家,曹家令人叹为观止,真是华丽的家族。

电影《铜雀台》以曹操之死落幕。片尾打出的字幕注明,曹操死后八个月,曹丕就废黜了汉献帝,自己登上帝位,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看来他出手比他老爹还果断,直奔主题,闪亮登场,把大汉的名号彻底丢进垃圾堆,使历史不再暧昧,翻开全新的一页。事实上曹丕还是给汉献帝留了点面子,只是逼迫他“禅让”,因而顺理成章地代汉自立。

《铜雀台》里的情节,为曹丕后来的称帝埋下伏笔。即使父王健在之时,曹丕已野心勃勃地预谋充满诱惑力的未来,甚至勾引汉献帝的伏后时许诺日后封其为自己的皇后。不知《铜雀台》对曹丕野心家形象的塑造是否有失夸张?也许真实的曹丕内心更为贪婪呢。故人往事,谁能说得准啊。谁能刺探出他心里怎么想的啊。但曹丕当上皇帝,还是挺约束自己,给后人留下谦谦君子的好印象。王勃说:“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张溥说:“至待山阳公以不死,礼遇汉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说的是比其父曹孟德更有道德。

曹丕去世后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还真不是瞎吹的。不信你百度一下其简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曹丕的政绩有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大家都知道其弟曹植是七步成诗的少年天才,却不知曹丕同样是“神童”,八岁就能写文章了。

许多人认为曹操重视武功,没把写诗当回事,只是诗歌的高级票友,而曹丕才是“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他的五言与乐府清绮动人,代表作《燕歌行》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开风气之先,为后来唐诗里七言盛行打下基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一曲燕歌,既像是南飞燕的依依惜别,又像在吟唱北方爱情:幽燕与河梁远隔千里的相思之苦。

我更喜欢曹丕的《杂诗》:“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眠,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无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这曹丕也怪,虽是帝王之命,其诗却一点也不“主旋律”,毫无政治色彩,不像父王曹操那样击节高歌,却喜欢抒发思乡之忧思人之愁,显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和他万人之上的实际生活真够分裂的。好在他总能把内心情感表达得缠绵悱测,给读者的眼睛抹上一缕秋色,这种哀愁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至今也不过时。作为帝王诗人,能在心底保留一个“小我”,比那些“假大空”更为难得。

如果曹丕真是电影《铜雀台》里塑造的那个热衷于权力之争的“官二代”,可能写出撕心裂肺的爱情诗吗?不过,《铜雀台》描绘了一个即爱权又好色的曹丕,江山美人都想要,他与汉献帝的伏后私通就是个例子。这既是对傀儡般的汉献帝的冒犯,但也有违父王曹操对王子的管教与要求,可谓“双重叛逆”。贪恋伏后妖娆的曹公子居然就这么做了。或许,他更在意的是伏后的特殊身份,这种对权力与美色的双重挑战及征服,做起来才无比刺激?

曹丕也不是完全没有真情的。当他不得不奉命斩杀伏后,眼里还是流泪了,心里还是淌血了。也只在那一瞬间,他流露出多情的一面,和文学史上的那个曹丕获得短促的神似。除此之外,他在全剧中几乎都是以冷酷无情的面目出现。

想当年,曹操南征北战,喜欢带着宝贝儿子。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江西大营,活捉督都公孙阳,后引军回老家谯郡休整。跟随在军中的曹丕、曹植哥俩,同题创作《临涡赋》。曹丕的《临涡赋》:“上建安十八年至谯,余兄弟从上拜坟墓,遂乘马游观,经东园,尊涡水,相佯乎高树之下,驻马书鞭,为临涡之赋曰: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坛波,鱼颉顽兮鸟逶迤,雌雄呜分声相和,萍藻生兮散茎柯,春水繁兮发丹华。”

曹丕给父亲交的这份“家庭作业”,让杀人不眨眼的曹操眉开眼笑。垣荣祖评价这文武双全的“父子兵”:“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曹丕能成为父王的接班人,并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变身为大魏的开国之君,并不仅靠的好出身,还是有真本事的,文治武功,两手都很硬。在中国的历代皇帝里,魏文帝的诗堪称文质彬彬。清朝乾隆虽号称“诗皇帝”,到处舞文弄墨,其实是附庸风雅,留下几万首诗,若论文学史的地位,没一首能超过曹丕的《燕歌行》。

曹丕有一点没给后人留下好印象。那就是接班成为家长与国君后,对弟弟曹植的逼迫与威胁。譬如命令曹植七步成诗,不能按时交出作业就重罚。曹植苦不堪言,忍不住借机大吐苦水:“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豁出去了,把家庭纠纷曝光于天下。好在此诗把同母兄长曹丕打动了,他放了曹植一马。但此诗也把嫉恨弟弟才华的曹丕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其实,曹丕报复曹植是有前因的,他俩为继承权确有过明争暗斗。曹操本偏爱曹植,认定他在诸子中“最可成大事”,几次欲立其为太子。但曹植也不是没有缺点,诗人气质太重,自由散漫。某次曹操封其为中郎令,命他带兵出击,他却喝醉了未能前行,使父王彻底失望。曹丕更虚伪与圆滑一些,会来事,在众人面前做出克勤克俭的样子,因而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如愿以偿。他是努力抑制住诗人的天性,才培养出政客的素质。是啊,在政治大舞台上,会收才会放,能屈才能伸。曹植也许比曹丕更有才气,曹丕却比曹植更有心计。

刘勰把曹氏兄弟加以比较:“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援,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选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不仅在“三曹”之中,即使在历代帝王中,曹丕的面目也是最模糊的。如果没读他的诗,你几乎猜不出他那高深莫测的心里在想什么。或许他正是凭这不动声色的伪装才在政坛上得势的。让人摸不透的曹丕,惟一流露的心迹,就是他的诗了。可那些诗就像是另一个人写的,一点不像他本人啊。他的人生,与他的诗,反差很大,但这恰恰构成他的两面性。他在诗里自画的形象多么单纯,可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现出来的形象多么复杂。

曹丕是无情的野心家还是仁爱的好皇帝?是真诗人还是伪君子?像是千古之谜。陈寿像是把曹丕看透了,准确地把握其优点缺点:“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标签: 之子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人

    ,在时代是笑傲群英的奇才,能让高看的是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却不在此列,诸葛亮不但对其非常的看重,还费尽心思将其拉龙至麾下。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这个让诸葛亮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的人就是就是刘巴。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刘曜,曾任苍

  • 曹操对当时中国有什么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有什么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

  • 曹操孙权人才多又好,刘备的人才却是少又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人才

    众所周知: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争天下的时代,然而说到底,三国之争,很大程度上还是人才之争,谋士之争,将帅之争。无论是曹魏、蜀汉、还是东吴,都把自己的人力资源的建设看得十分重要,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然而他对人才的取舍也有自己的一套的标准,或者说原则。曹操为了自己的大业,招揽了很多的人才,

  • 三国二十四名将――甘宁人物生平 弃黄归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名将

    三国二十四名将――甘宁人物生平弃黄归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但他不务正业,他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时人以“锦帆贼”称呼他们。甘宁在郡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

  • 张飞的老婆竟是敌对阵营里夏侯渊的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侄女

    张飞的老婆竟是敌对阵营里夏侯渊的侄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00年,是一个很热闹的年份,历史安排了很多精彩段子在这一年密集上演。最热闹的当然是官渡之战,这个段子发生在十月,袁绍老大变老二,曹操老二变老大;最精彩的段子在四月,临时在曹操手下打工的关云长,上演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动作大片,在白马秒

  • 张飞是个怎样的人?性格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人

    张飞是个怎样的人?性格怎么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飞(168年-221年),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史书记载张飞是贵族,有智有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

  • 司马懿灭他三族,此人却成漏网之鱼,百年后其子孙毁掉司马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漏网之鱼

    高平陵之战以后,司马懿诛杀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曹爽成功,这标志着司马家族正式成为了曹魏江山的掌权人物。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物劝说曹爽要掌控权力,来对抗司马懿。这个人就是桓范。但是面对桓范的劝说,曹爽却认为司马懿会放过自己。其后司马懿夺权成功之后,虽然暂时没有处置桓范,但是后

  • 三国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竟是一个嫁接传奇?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史

    三国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竟是一个嫁接传奇?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弄权,司徒王允召集一班老臣在那里哭泣,忽然曹操抚掌大笑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王允问他不思报国为何反笑?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

  • 曹操“一代奸雄”的帽子何人给他戴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奸雄

    曹操“一代奸雄”的帽子何人给他戴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据《资治通鉴》载,曹操奸雄的帽子是自己跑上门去请当时的社会名士许劭给自己戴的,而且还挺高兴。本文:《读书》2009年第10期,作者:吉炳轩,原题:《曹操奸雄的帽子谁戴的》据《资治通鉴》载,曹操奸雄的帽子是自己跑上门去请当时的社会名士许劭

  • 揭秘:为何陶谦死后刘备还是不愿意接手徐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徐州

    揭秘:为何陶谦死后刘备还是不愿意接手徐州?,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陶谦二让徐州,是不是真心呢?还不是。陶谦二让徐州,和第一次让徐州,时间间隔不久,当就是一二天的事情。之所以陶谦旧事重提,关键是因为刘备刚刚前来,就立下大功,无论陶谦心中多么怀疑曹操退兵的真实原因,但曹操确实就是在刘备写信之后就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