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史上,高顺可以与关羽吕布相媲美,但后人知道的不多

三国史上,高顺可以与关羽吕布相媲美,但后人知道的不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68 更新时间:2023/12/24 17:06:04

三国史上,高顺可以与关羽吕布相媲美,但后人知道的不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吕布失败后被绞杀,陈宫被斩首,吕布手下的主要将领张辽、侯成、宋宪、魏续都投降了曹操,随吕布、陈宫一同赴死的只有高顺,他和吕布一样都是被缢杀也就是被勒死的,令人叹息。

史书里没有高顺单独的传记,甚至不知道他的祖籍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死时的年龄,有关他的事在建安七子之王粲所著《汉末英雄记》里有一段较为集中的记载:

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这段文字虽然不长,却给予高顺很高的评价。《汉末英雄记》说高顺为人清白,在军中有威望,不饮酒,不接受贿赂。他不仅对自己要求很严,而且作为一员战将还特别能打,《汉末英雄记》说高顺手下有七百多人,对外号称一千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无不克,叫做陷阵营。汉末有几支劲旅名气很大,有说面说过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和曹操的虎豹骑,还有蜀汉的白耳兵和无当飞军,加上这支陷阵营,被有些三国爱好者们视为汉末三国时期的五大王牌军队。

白马义从是公孙瓒在幽州铁骑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支劲旅,开始公孙瓒作战喜欢骑白马,他周围的人也都骑白马,打起仗来风驰电掣,乌桓、鲜卑人很头疼,给公孙瓒起了个外号叫白马长史。

公孙瓒一看这个好使,就搜集来不少白色战马,专门组建一支全部乘白马的骑兵部队,人数最多时应该在数千人左右,不用打,就是那清一色的数千匹白马往阵前一列就够晃眼的,这支队伍很快出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在是桥界之战中被L义率领的大戟士一举攻破,白马义从从此消失于战场。

虎豹骑是曹操的近卫部队之一,先后由曹仁曹纯等人指挥,曹休、曹真等曹家下一代青年将领也曾在这支军队服役,是曹军嫡系中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三国志》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也就是有一个缺员,就从上百人里挑选一个补上。虎豹骑刚形成战斗力时遇上了南皮之战,这一仗曹军由于不适应突变的气候,打得很艰难,曹操一度想撤退,虎豹骑的指挥官曹纯不干,主动请缨,后来虎豹骑在南皮城外遇到溃逃的袁谭,一个冲锋就将袁谭斩于马下。在北征乌桓之战中,曹军以少胜多,在孤军深入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以数千人打败乌黑精锐骑兵数万,其主力就是虎豹骑,他们临阵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声名更加远扬。在后来的潼关大战中,虎豹骑担任主力,大破马超率领的凉州军。

白耳兵是刘备入蜀以后训练出来的近卫部队,它的指挥官是名将陈到,随同刘备经历多次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在夷陵之战中蜀军全军败退,白耳兵在陈到率领下与将军傅彤负责断后,傅彤战死,陈到手下的白耳兵只剩下数百人,就这点兵力居然挡住了孙吴大军的进攻,刘备得以安全退到白帝城。陈到在后世的名气不如赵云大,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在一些传说和演义中把他的事迹加在了赵云身上的缘故。

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征服南中后在当地少数民族中选拔组建的一支劲旅,西南一些民族当时被称为蛮夷,他们民风剽悍,战士个个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诸葛亮意识到他们的价值,不惜成本移青羌万余家于蜀,所招募的兵力分为五部,作战中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这也就是无当飞军名号的来历。

诸葛亮此举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来为蜀汉增添了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二来稳定了后方,因为当时南中一带人口本来就稀少,徉柯郡仅有两万户,建宁郡只有一万户,朱提郡才八千户,兴古郡多一些也只有四万户,一次把能征惯战的一万户人移民,这里的地方实力派们基本上没有力量再挑战蜀汉政权了。无当飞军披铁甲,擅长山地作战,善使弓弩和毒箭,其主要指挥官是王平,最早他是曹操的部将,在汉中之战中投降了刘备,无当飞军在王平指挥下多次参加诸葛亮的北伐,屡立战功,在蜀汉失败后这支部队才消失。

陷阵营的名字是由《汉末英雄记》叫开的,在《三国志》、《汉末英雄记》等史书中,高顺共有三次重要出场:第一次即建安元年(196年)发生在下邳的那次郝萌兵变,由于高顺处置及时得当,叛变被平息;第二次是建安二年(197年)吕布要征琅邪国相萧建,高顺提出反对意见,他对吕布说:将军亲自杀了董卓,声名远播,只要坐在那里动动眼神,远近自然畏服,不应该轻易出兵,如果万一打不赢,名声的损失将不小。但吕布没听,结果吕布的用兵行动引起了与琅邪国相邻的泰山郡实力派臧霸等人的疑虑,臧霸登城拒守,吕布无功而返;第三次出场是建安三年(198年)征讨刘备,高顺打败刘备,又打败曹操派来的援军夏侯。

从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所谓陷阵营不是白来的虚名,它的确很有战斗力,在内部平叛中果敢迅速,在打击外敌时也不含糊,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夏侯也是曹操手下的一流战将,陷阵营对阵他们都不在话下,真是一支劲旅。同时,高顺还很有头脑,他劝吕布不要用兵于琅邪国,因为那里远离吕布的主战场,而且周边有臧霸等泰山帮据守,是个敏感地区。高顺的看法事后被证实,说明他不仅勇猛,还是一员智将。

高顺身上的可贵之外还不止此,《汉末英雄记》还专门写到了高顺的品行,据记载,高顺经常对吕布进行直谏,比如他对吕布说:凡破家亡国的,并不是没有忠臣和明智之士,怕的是这些人得不到重用。将军你干什么事不肯认真想想,动不动有说漏嘴、做错事的时候,这些多得不可数。敢在领导跟前说这些话的,要么是愣头青、二百五,要么是实打实的忠臣。吕布很要面子,但高顺说这些话他倒没生气,因为吕布知其忠。

吕布虽然知道高顺的忠心,但是对高顺的话还是听不进去。郝萌谋反事件发生后,吕布看谁都觉得会谋反,对高顺也有所疏离。据《汉末英雄记》记载,魏续跟吕布似乎是亲戚,吕布更相信他,下令把高顺带的兵交给魏续带,让高顺带魏续原来的兵。此举其实剥夺了高顺对陷阵营的指挥权,这支部队原本是由高顺一手训练出来的,吕布来了个互调,放在一般人肯定会闹情绪,但高顺亦终无恨意。

高顺简直就是一个完美军人:他业务精,自己能打,还会训练士兵,在军中有威望;他有智慧,不是那种头脑简单的将领,在关键时刻能给领导提出正确的建议,处理突发事件也相当有板有眼,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他品德好,《汉末英雄记》专门说他不饮酒,不受贿,史书中一般很少这样夸一个人,说明高顺确实与众不同,对自己要求严格;他很忠义,对吕布忠心耿耿,不居功、不自傲,领导有对不住自己的地方也不在意,没有牢骚,没有怨言,面对生死考验,最后选择杀身取义,不管他对吕布的这个义值不值,单从人品和德行方面来说,高顺无疑是同时代军人的楷模。

在后世许多人的印象中,说起汉末的完美军人第一个想到的恐怕是关羽。但被推崇倍至的关羽如果跟高顺比起来,恐怕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有人做过统计,关羽一生的战绩很一般,有人甚至认为他一生参加过的大仗完胜的只有两次,其中一次还是曹操指挥的。

在《蜀记》等书中,关羽有贪图女色的记载,他也不像高顺那么低调和内敛,经常看不起同僚,总认为自己很伟大,别人都不行。在气节方面,一般的印象中觉得关羽做得最突出,其实不然,就在吕布被杀之后不久,关羽跟随刘备反叛曹操而被打败,刘备逃往袁绍处,关羽被围,之后投降了曹操,与高顺相比似乎气节方面也存在亏失。

关于陷阵营的下落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下邳被攻破前夕,侯成率先反叛,紧接着宋宪、魏续等人也投降了曹操,可见不能用有没有亲戚关系来衡量是否忠诚,高顺被俘后跟陈宫一起被曹操斩首,而他亲手缔造的汉末劲旅陷阵营,如果随魏续一起投降了曹操的话,应该成为曹军的一部,但关于这支部队以后的事,就再也不知道了。

标签: 国史

更多文章

  • 三国解密:刘备为何在白门楼要致吕布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死地

    公元198年,在吕布麾下猛将高顺和张辽的猛烈打击下,刘备仓促逃出小沛,在梁国(今河南商丘南)一带,遭遇了率领大军东征吕布的曹操。曹操是在得到夏侯兵败的消息之后,决定亲自率兵东征,彻底荡平吕布,消除腋肘之患,然后再与袁绍决战的。袁绍此时已经基本搞定北方的公孙瓒,下一步必将是挥军南下,留给曹操的时间不多

  • 法正为什么可以善终?得益于他的早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他的

    法正就性格、智谋、能力,或者对集团的贡献类型而言,庞统和法正都很相像。庞统(179—214),字士元,别号凤雏,荆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年轻时,庞统被荆州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司马徽誉为“南州士之冠冕”,意思是南方青年学子之中的顶尖人物。水镜先生对的评价也没有如此具体明确。诸葛亮自比、乐毅,“时人莫

  • 孙权弃用名臣周谷之误:不同的人才牌该如何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该如何

    孙权弃用名臣周谷之误:不同的人才牌该如何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公司整体利益之下,不同层级的领导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公司大账和老板小账之间,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将擅长做公司大账和擅长做老板小账的两类不同人才安置在合适位置、且保持利益平衡,这是考验老板察人、用人之道的关键所在。孙权重用吕

  • 曹阿瞒简介 阿瞒是谁?曹操为什么叫曹阿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什么叫

    曹阿瞒简介阿瞒是谁?曹操为什么叫曹阿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小名阿瞒的说法应是民间演义说书流传时的改动,曹操小字应是“阿满”,表示可爱的意思,后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于是可爱的“阿满”就变成了贬义的“阿瞒”。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小字阿瞒”,用“瞒”字,是欺瞒的意思,而曹操

  • 揭秘:三国历史上东吴为何无奈只得建都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吴

    揭秘:三国历史上东吴为何无奈只得建都南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之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建都南京,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沿袭。此事相信人人都懂,但首建都城绝非一件易事。在三国之前,江东还没有一个诸侯国,敢与中原王朝抗衡(注:三国时期江南地区指现在的湖南地区,而我们现在的江南三国时称

  • 第八十七章 石马槽与行军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马槽

    第八十七章石马槽与行军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石马槽在荆州博物馆西院的开元观内。经长约5米,宽约1米,由一块巨大的整石料雕凿而成。这个石马槽,传说是关羽镇守荆州时,喂赤兔马的专用马槽。关羽的赤兔马,是匹宝马。它跑起来四蹄生风,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般的战马是难以追上的。正是由于它速度快,体力消

  • 公孙瓒贪利中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公孙

    公孙瓒贪利中计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孙瓒【金玉良言】把贪心除掉,你的脚镣就能打开。【谋略故事】讨卓联盟解散后,中郎将、北平太守公孙瓒率军回到领地。当时正值灾年,军中粮草十分匮乏。这期间,他听说兖州太守刘岱因为向东郡太守乔瑁借粮而乔瑁未允,刘岱便率师侵吞了东郡。公孙瓒由此暗想:现在朝中无

  • 刘备用人为何百无一失?刘备出神入化的用人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

    刘备用人为何百无一失?刘备出神入化的用人技巧,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能成就霸业,显然不是《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更不是民间传言“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他之所以能在尔虞我诈乱纷飞的时代占得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他在用人之道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那么,刘备的用人之道究竟有如何厉害之处值得世人钦佩

  • 三国时期,曹操为何要从汉中掠走大量人口?有何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中

    三国时期,曹操为何要从汉中掠走大量人口?有何目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汉中大量人口曾被曹操强行迁徙到关中、洛阳一带,《三国志·武帝纪》和《三国志·张鲁传》曾记载了这段历史。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魏公曹操,亲率10万大军进攻盘踞汉中的张鲁。三月到陈仓。五月,武都河池的氐王

  • 貂蝉在吕布死后竟然被关羽纳为小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后

    貂蝉在吕布死后竟然被关羽纳为小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到三国,就必须提到中国四大美女之貂蝉。众所周知,三国中“吕布戏貂蝉”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桥段。吕布失败后,关于美女貂蝉的下落也同样是人们关心的一个话题,其最终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貂蝉究竟情归何处呢?下面为大家揭秘貂蝉功成身退后的真正结局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