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28 更新时间:2024/1/16 15:44:37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

张A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官渡之战时,由于正确的意见不被袁绍采纳,害怕被杀,不得已投降了曹操。袁绍不能用,曹操却像是捡到了一个宝贝,马上重用张A,给了他一个偏将军,封都亭侯。曹操时期,张A在击袁谭、讨陈兰、破马超、征张鲁时屡立战功,更为曹操所倚重,让他和夏侯渊一起留守汉中,抗拒刘备。刘备杀了夏侯渊,魏国军队失去了统帅,一时军心惊慌,诸将公推张A为主将,张A临危自任,稳定了大局。直到曹操亲自到汉中前线,刘备始终不敢和张A交战,其对张A的忌惮为天下所知。

曹丕当上皇帝以后,任命张A为左将军,进封为|侯。魏明帝曹睿即位,张A被派往荆州,和司马懿一起进攻孙权的部将刘阿,取得了胜利。诸葛亮兵出祁山,连下曹魏三个郡,魏国非常震惊。魏明帝派张A总督各路人马,抵挡诸葛亮。张A在街亭打败了马谡,平定了反叛的魏国三郡,魏明帝赞赏有加,增加他的食邑一千户。诸葛亮再出祁山,猛攻陈仓,魏明帝再次征召张A抵御。魏明帝亲自设宴为张A送行,问张A,等到大军赶到,诸葛亮是不是已经占领陈仓很久了?张A回答说,恐怕我还没有到那儿,诸葛亮已经撤退了,屈指算来,诸葛亮的粮草只怕还支撑不了十天!事情果如张A所料,张A到达南郑,诸葛亮已经撤退。回到魏国京城,张A被任命为征西将军。

张A“懂得军事变化的规律,善于安营布阵,预料战争形势和地形条件,无不符合他的算计,连诸葛亮都惧怕他”。但就是这样一个身经百战,智勇兼备的名将,却死于一次简单的追击战当中。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张A奉命率军西到略阳,诸葛亮军退,张A追到木门,流矢射中张A右膝,因此去世。

诸葛亮是主动撤军,必然会有所戒备,作为一个有谋略久经战阵的将军,张A为什么会贸然追击,并中埋伏被射死呢?

《魏略》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A追之,A曰:‘军法,围城必开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A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A髀。”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张A知道诸葛亮会有戒备,也提出来“归军勿追”的意见,但由于司马懿是主帅,他必须执行命令,因此中了埋伏,而且中的是山谷中的埋伏(乘高布伏)。

司马懿是军事谋略家,他知道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撤退时必然有所防备,但他为什么还要命令张A前去追击呢?一般认为,这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就是想借诸葛亮之手杀掉张A。

《三国志・张A传》当中并没有记载张A的死与司马懿有关,那么《魏略》的记载是不是准确?应该说,牵扯到司马懿的失误、责任问题,《三国志》是不敢有贬损的文字出现的,而这次战争统帅又的确是司马懿,所以,司马懿对于张A的死应该是有责任的。换句话说,既然《三国志》没有这段记载,我们也只能相信《魏略》的记载。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除掉张A呢?

魏明帝时期,曹操时期的魏国大将已经所剩不多,而能够在谋略上和司马懿比肩的也只有张A一人。在实战经验上,张A更是胜司马懿一筹,这就是司马懿忌惮张A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魏国的君臣应该看得很清楚,而魏明帝也开始重视并使用张A。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魏明帝曹睿任命张A为西路军总指挥,张A不负所望,在街亭打败了马谡,让诸葛亮无功而返。次年,诸葛亮再攻陈仓,魏明帝再召张A到京师,并亲自设宴招待,让他出兵陈仓。张A知道诸葛亮粮草不足,但还是昼夜兼程赶往陈仓。这说明,魏明帝随时可以让张A独当一面,张A也有能力代替司马懿成为魏国的前方统帅。

在和司马懿共同作战时,张A对战场形势的看法往往更为准确。尤其是在张A死亡的这次战争中,张A两次的建议都没有被司马懿所采纳,而事后证明,张A的这些建议都是正确的。尤其是,司马懿此前一直在对吴作战的前线,对于和蜀国、和诸葛亮作战,他对战场的情况以及对于对手的了解,并没有张A熟悉和深刻。当魏国和吴国双方进入相互自守的阶段时,对于蜀国的战事就会成为魏国的第一军事要务,一个对蜀国知彼知己、屡有胜绩的张A,取代司马懿是完全可能的。

司马懿的才能,强项在于军事谋略和行政能力,而张A在这方面恰恰也表现出一定的倾向。“A虽武将而爱乐儒士”,就是说,张A并不仅仅是一个只会上阵拼杀的武将。而这时候的魏明帝,已经很重视张A。张A推荐他的同乡卑湛,魏明帝马上给予提拔。就是张A本人,其职务也不断提升,爵位也不断提高,至死亡时,其地位已经和司马懿差不了很多。

一般说来,这时候的司马懿还没有篡逆之心,不可能对张A下狠手。但问题在于,没有篡逆之心并不等于不担心自己的地位的稳固,假如魏明帝在军事上更多地依重张A,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还能这般重要吗?尤其是,这时候魏国真正掌控军队的大司马曹真已死,假如张A再没有了,魏国能领军打仗的还有谁?至于后来曹真的儿子曹爽,不用说,他和张A不在一个档次上。

张A之死,很难说不是一个悲剧,至少会让人认为,在野心家身边,才能也可能招祸。

标签: 死于非命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说曹操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曹操的底细大家都清楚,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而是其盗墓行为。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

  • 三国中单刀赴会非关羽:关羽篡改了谁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

    三国中单刀赴会非关羽:关羽篡改了谁的角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好江风,将这轻舟催送,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龙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桃园金兰誓,弟兄山海盟。早把这九尺身躯青龙偃月,付与苍生!一曲《单刀赴会》,唱得是气势豪迈

  • 刘禅的“另一面”:礼贤下士、深谋远虑的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礼贤下士

    刘禅的“另一面”:礼贤下士、深谋远虑的明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还有人说刘禅是:亡国之

  • 三国名将西凉锦马超竟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凉

    西凉锦马超在《三国演义》里面是很出彩的,反陇西、据渭水,打得曹操割须弃袍,扎得许满身枪眼,后来救西川又和张飞挑灯夜战,忠孝人皆敬仰,威名雄于天下,千古名将,超之谓也。不过马超这一辈子也真够惨的,先是老爹和兄弟让曹操下毒手砍掉了,接着反西凉先赢后输,与韩遂决裂,实力大损。才想卷土重来,就在冀城中了杨阜

  • 三国第一猛将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猛将

    三国第一猛将张飞,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飞,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曹操征荆州,刘备为曹操数十万大军围剿,兵败,操大军追至长坂桥头,却见张飞仅带亲随二十余骑,“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众军“都不敢近前

  • 小乔曹操之间有私情吗 曹操和小乔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小乔

    小乔曹操之间有私情吗曹操和小乔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小乔曹操曹操一生娶了15位妻妾,这15位妻妾都是有相关记载,可以查询到其人的存在。除此之外,曹操还有无数的宠姬,可以说曹操的一生拥有了很多位美女。电影《赤壁》小乔剧照小乔是周瑜的夫人,曹操和小乔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后来,很多人

  • 孙刘联盟面前的“荆州”:赤壁之战的最大战利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荆州

    众所周知,“荆州问题”一直是摆在孙刘联盟面前的“定时炸弹”,同时也像悬在孙刘联盟头上的利剑,随时都有落下来斩断两家联谊的可能,那么“荆州问题”到底是怎么由来的呢?围绕“荆州问题”,两家又是如何各展神通,斗智斗力,以求把荆州收归自己囊中的呢?荆州,这个赤壁之战的最大战利品,他的归属如何,这一节将为你展

  • 三国名将中关羽的战绩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名

    尽管罗贯中给关羽虚增了许多战绩,但有一点仍然是肯定的,那就是:三国武将里,关羽的战绩最好。这一点仅凭三国志记载就可以证明。临阵斩名将的武将只有两个:关羽白马杀颜良,围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黄忠杀夏侯渊。马超、赵云、夏侯、许褚、典韦有这样的战绩吗,他们斩杀的大都是小兵小将。我们先从正面来了解关

  • 三国杨仪究竟为什么要自杀?杨仪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生平事迹

    三国杨仪究竟为什么要自杀?杨仪生平事迹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

  • 三国最受欢迎的人物,中国人最爱赵云,美国人和日本人却是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却是

    三国最受欢迎的人物,中国人最爱赵云,美国人和日本人却是他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最受欢迎的人物,中国人最爱赵云,美国人和日本人却是他们熟读汉末三国史书,《三国演义》的出色已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在亿万三国迷傍边,不唯一多量的中国人,另有多量的日本人、东亚人。如今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也在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