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庞统法正若不死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三国时期庞统法正若不死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73 更新时间:2024/1/14 1:42:49

刘备手下可以称得上名字的文臣便只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诸葛亮在以往的形象中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庞统也是一般,只是死得较早,没有诸葛亮那么出彩,而法正其人,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在蜀国的历史中,法正也是重臣一名。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也不多说。庞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刘备领了荆州牧之后,庞统来投,却只让他做了个县令,后来还被免官,鲁肃和诸葛亮为他说了好话之后,刘备才肯真正地认识这位才士,让他和诸葛亮一样做了军师中郎将,并且随刘备入蜀,中途中箭而死,死时36岁。法正一开始在刘璋手下做事,后来去出使和刘备交好,见了刘备之后为刘备的英雄之气所折服,转而为刘备做事,里应外合帮助刘备夺取益州,后来作为谋士帮刘备打下汉中,功勋卓越。

自从《品三国》之后,诸葛亮从很多人心中都走下神坛,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忠心老臣,甚至于很多人质疑诸葛亮的能力,认为庞统,法正都比诸葛亮要强,而且如果他俩不死,刘备在托孤之时的大臣可能就不会是诸葛亮,蜀国后期的掌政之人也就不会是诸葛亮!果真如此?

一,分析一下三位能臣的职位,功绩,能力以及其各自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1,如果我们仅仅以结果来看三位的影响,那么诸葛亮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诸葛亮帮刘备谋分天下,而后又经营蜀国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份坚持和忠诚是无可否认的;而法正以其谋益州,汉中,为刘备征战出谋划策,功劳也是非常的大,应该排在第二位;庞统为刘备打消取益州的疑虑,并多次献良策取益州,是帮助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一谋臣,但是中途意外而死,便不能与前两位相比了,所以庞统只能排在第三位。按照结果来排的话,只能说诸葛亮占了活得久的优势,并不能说明能力,也不能说明他在刘备心中的就是第一文臣。

2,从能力上来分析三位,诸葛亮善治理,治政治军都是一流,并且能够依据形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入蜀前刘璋太过泛滥的仁政,使得益州虽然和平稳定,但人人不感刘璋仁德之恩,反觉其暗弱,投降刘备的人很多,欢迎刘备的人也很多,所以入蜀后诸葛亮制定相对严苛的刑罚制度,目的就是要益州的官僚士民都有约束标准,不能像之前那般散漫。诸葛亮治军也是严明有法度,治下的军队整齐严明,纪律性很强,斩马谡一事诸葛亮不庇亲信,军纪肃然。

所以,诸葛亮在管理上是一位天才,其军事能力也是很强,前面的文章也有分析,但是并没有真正地施展开来;而庞统其能力较孔明而言略有不同,庞统善谋略,庞统为刘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开刘备入蜀的疑虑,刘备怕取了益州会失信于天下,庞统就说了:“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虽然这有点强词夺理,但是刘备还真听从了庞统的劝说,当时入蜀是大势所趋,但是孔明等人都没有能为刘备解开这个心结,庞统做到了,所以庞统对刘备心里的想法抓得很准,这也与他之前喜欢评价别人相呼应,识人能力强。

而后入蜀,庞统曾劝刘备在宴会之时拿下刘璋,这样益州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不用兴刀兵之苦,刘备感觉这样不符合他之前树立的形象,因此拒绝,后来庞统又连献上中下三策以取益州,刘备纳其中策,终降服刘璋。庞统在历史上的形象比诸葛亮应该更有谋略,比诸葛亮性格也洒脱活泼一点;法正则是庞统之后,刘备的参谋长,法正在取益州时,帮刘备辅助性地出谋划策,而且给刘璋写了一封劝降信,一定程度上帮助刘备和平地解决了冲突。

庞统死后,法正成了主要谋臣,劝说刘备抓住时机,拿下汉中,并作为临阵军师,谋略得当。从能力上来分析,三人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但是我个人认为,庞统,法正善于奇谋,这种在战争时期是很有用的,但是对于国家来说,更多地是整体的协调,诸葛亮为大才,庞统诸葛亮为偏才。

3,从职位上来看,诸葛亮在荆州时和庞统是正副军师中郎将,所以诸葛亮一直在庞统之上。进益州之后,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属左将军府事,而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从这里表面上看,法正好像官职多一点,军师将军和扬武将军都是属于杂号将军,没有比较性,蜀郡太守,这一个职位是益州地区的最高长官,而诸葛亮虽然没有名义上的官职,但是有个属左将军府事的职务,这个职务表面上没有官阶,但是实际上左将军府中的大小事务都是诸葛亮来处理,这个可就大了,也就是说刘备如果出征在外,益荆二州诸葛亮才是实际的最高长官。

而且《三国志》法正传中有一段记载: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有人打法正的小报告,是跟谁打的,是跟诸葛亮打的,也就是说法正当时功劳权力很大,有点肆意妄为了,引起很多人不满,别人想到能打压法正的,也只有诸葛亮了,而诸葛亮选择的是宽容大度,也有人说是忌惮法正,法正此时是刘备跟前的红人,虽然诸葛亮地位很高,但是也不能与法正争锋。但是至少在职位上,诸葛亮是在法正之上的。从职位来比,诸葛亮第一,法正次之,庞统居末。

标签: 蜀国

更多文章

  •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于非命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官渡之战时,由于正确的意见不被袁绍采纳,害怕被杀,不得已投降了曹操。袁绍不能用,曹操却像是捡到了一个宝贝,马上重用张A,给了他一个偏将军,封都亭侯。曹操时期,张A在击袁谭、讨陈兰、

  •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说曹操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曹操的底细大家都清楚,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而是其盗墓行为。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

  • 三国中单刀赴会非关羽:关羽篡改了谁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

    三国中单刀赴会非关羽:关羽篡改了谁的角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好江风,将这轻舟催送,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龙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桃园金兰誓,弟兄山海盟。早把这九尺身躯青龙偃月,付与苍生!一曲《单刀赴会》,唱得是气势豪迈

  • 刘禅的“另一面”:礼贤下士、深谋远虑的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礼贤下士

    刘禅的“另一面”:礼贤下士、深谋远虑的明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还有人说刘禅是:亡国之

  • 三国名将西凉锦马超竟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凉

    西凉锦马超在《三国演义》里面是很出彩的,反陇西、据渭水,打得曹操割须弃袍,扎得许满身枪眼,后来救西川又和张飞挑灯夜战,忠孝人皆敬仰,威名雄于天下,千古名将,超之谓也。不过马超这一辈子也真够惨的,先是老爹和兄弟让曹操下毒手砍掉了,接着反西凉先赢后输,与韩遂决裂,实力大损。才想卷土重来,就在冀城中了杨阜

  • 三国第一猛将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猛将

    三国第一猛将张飞,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飞,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曹操征荆州,刘备为曹操数十万大军围剿,兵败,操大军追至长坂桥头,却见张飞仅带亲随二十余骑,“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众军“都不敢近前

  • 小乔曹操之间有私情吗 曹操和小乔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小乔

    小乔曹操之间有私情吗曹操和小乔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小乔曹操曹操一生娶了15位妻妾,这15位妻妾都是有相关记载,可以查询到其人的存在。除此之外,曹操还有无数的宠姬,可以说曹操的一生拥有了很多位美女。电影《赤壁》小乔剧照小乔是周瑜的夫人,曹操和小乔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后来,很多人

  • 孙刘联盟面前的“荆州”:赤壁之战的最大战利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荆州

    众所周知,“荆州问题”一直是摆在孙刘联盟面前的“定时炸弹”,同时也像悬在孙刘联盟头上的利剑,随时都有落下来斩断两家联谊的可能,那么“荆州问题”到底是怎么由来的呢?围绕“荆州问题”,两家又是如何各展神通,斗智斗力,以求把荆州收归自己囊中的呢?荆州,这个赤壁之战的最大战利品,他的归属如何,这一节将为你展

  • 三国名将中关羽的战绩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名

    尽管罗贯中给关羽虚增了许多战绩,但有一点仍然是肯定的,那就是:三国武将里,关羽的战绩最好。这一点仅凭三国志记载就可以证明。临阵斩名将的武将只有两个:关羽白马杀颜良,围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黄忠杀夏侯渊。马超、赵云、夏侯、许褚、典韦有这样的战绩吗,他们斩杀的大都是小兵小将。我们先从正面来了解关

  • 三国杨仪究竟为什么要自杀?杨仪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生平事迹

    三国杨仪究竟为什么要自杀?杨仪生平事迹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