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

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542 更新时间:2024/1/5 14:15:39

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

曹操为什么不改姓?

曹操本姓夏侯,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尝意其富贵之极,何不复姓?后见一书云:当时有以谶纬进者,云古者名官职不言曹,自汉以来始名官尽言曹也,至吏亦言属曹,卒言侍曹,此非天意乎?操遂不复姓。此或实事。

《曹操不复姓》

曹操姓什么,这有好几种说法。史书上也很模糊,对曹操的老爸曹嵩,追溯曹操姓氏的关键因素,史书上就简单地说了一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估计是被曹操和曹丕等人删改过了,他们也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本来姓氏。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曹操本姓夏侯,因为他老爸曹嵩本来是夏侯睿的儿子,不过夏侯睿是一个很老实的读书人,后来当上了南阳县令,但书生气依旧很重。他不小心卷入了党争之中,受到牵连,把官丢掉了。他为官清廉,当官的时候就没什么积蓄,而没官做了自然马上变得一贫如洗。妻子颜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夏侯巍,此次便是曹嵩。不过,家里实在穷的揭不开锅,没办法,便把曹嵩送给了在朝中当宦官的好朋友曹腾。于是,曹嵩便改姓为曹。

按道理,曹操发达之后,他要恢复自己的姓氏易如反掌,何况按照礼俗,养子三代之后便可以恢复原来的姓氏,曹操也完全可以让儿子曹丕等人恢复原来的姓氏。然而,他却一直没有复姓,这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

在这儿张燧给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能。他是同意曹操本姓夏侯这种说法的,至于曹操不愿意恢复原来姓氏的原因,张燧从一本书的记载里找到了答案。其中说,当时有人用谶纬之学进谏曹操,对他说曹氏代表刘氏是天命所归。为什么呢?在汉代之前,官员的职位不称曹,而汉代以后,则中央政府有六曹,长官为尚书;地方政府有也有曹,譬如户曹、赋曹等。于是,人们习惯把官吏通称属曹,也成为侍曹,这不明摆着是属于曹、侍奉曹的意思吗?所以,曹氏取代刘氏是天命。曹操想想也对,于是,为了不影响这天命的归属,自然依旧姓曹。

阿瞒的如意算盘

原文

三桓讽鲁作三军,合《周礼》矣,其志乃欲卑公室而夺之权。曹操讽汉复九州,合《禹贡》矣,其志乃欲广冀州而益其地。凡奸人欲济其邪谋者,未尝不引经术也,况鬼蜮如操耶!

《曹操讽汉复九州》

这一段讨论的是曹操讽汉复九州的用意。

建安九年,曹操打败北方势力最为强大的袁绍,夺取了冀州。汉献帝为表彰曹操的功劳,任命他为冀州牧。事实上把冀州变成了曹操的私属地。冀州是大禹奔驰水土时划分的九州之一,因为它面积最大、又处在天下的正中,所以是九州之首,天下第一州。以今天的地理范围来说,它位于黄河几字湾的右边,包括今天山西的南部、河南的东北部、河北的西南角以及山西的最西段。是夏商周三朝文明的主要分布地区,也就是三代的统治中心。(三国历史www.lishixinzhi.com)

从东汉末年开始,冀州便成为袁绍的地盘,是他最重要的领地。因此,刚打败袁绍,曹操便迫不及待地把冀州揽入自己的手里。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实力,另外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他得防止汉献帝任命一个不跟他同一条战线的大臣去做冀州牧,刚铲除袁绍,他当然不想再来一个袁绍。

总之,冀州到了他手里,他以此为基础,逐个击破,把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侄子高干都灭掉了,终于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不过,这时已经是建安十二年了。五年以后,他打败雄踞西凉的马超韩遂,班师回朝,汉献帝下诏仿照汉高祖刘邦当年优待丞相萧何的例子,允许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就是对皇帝说话的时候可以不说自己的名字,譬如老臣某某某之类;入朝的时候课可以慢慢走,而不是一小步一小步的快跑;还可以带着宝剑上朝这些都是当时能给一个大臣最大的优待。

不过曹操还不满足,第二年,他就找人进奏汉献帝,说应该恢复古代地理书《禹贡》记载的九州体制,汉献帝自然只有听从的份,便下诏把十四个州合并为九个州。几个月后,他又找了几个人给汉献帝打招呼:丞相立下了如此功劳,应该有封爵才是。因此,汉献帝只好下诏封曹操为魏公。允许他建立自己的宗庙,设置官僚佐吏。

张燧的议论便是针对曹操改十四州为九州这件事的。按照当时的情况,他向汉献帝要特权要爵位,汉献帝都不打折扣地听从了。不过他要汉献帝把十四州并为九州,这是为什么呢?张燧认为,这是他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前面说过,冀州已经在他的手上了,而把十四个州并为九个州,冀州的地域就会更加广阔。

张燧认为这跟春秋时期鲁国执掌权力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让鲁昭公恢复周朝的礼制是同样的道理。当时,三家氏族在建立三军的旗号下,把鲁国国君名下的土地人口分为四分,两份给季孙氏,一份给叔孙,一份给孟孙,结果把鲁国国君彻底架空了,成了没有任何实力的空架子,只能任由他们摆布。

标签: 并不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孔融?孔融哪里惹怒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要杀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孔融?孔融哪里惹怒了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在后花园宴请文学名士的时候,本来是邀请了孔融,可是孔融没来,为啥,人家孔融根本看不上曹操。这是为什么,因为孔融对曹操有成见。曹操如今是丞相,位极人臣,不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实是挟天子以令将诸侯,就是小皇帝也恭敬他三分。但

  • 揭秘:廖化在关羽落魄是来投为何还被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落魄

    揭秘:廖化在关羽落魄是来投为何还被拒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廖化是蜀汉中后期非常重要的将领,曾经多次领兵作战,封侯拜将,成为蜀汉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可是,在当初关羽落魄的时候,廖化曾经主动来投,可是却被关羽拒绝,这是为什么呢?当关羽和曹操话别的时候,让二位嫂嫂先走,不料却被一伙山贼抢走,关羽

  • 盘点三国发挥不稳定的名将:张四次被蜀将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不稳定

    盘点三国发挥不稳定的名将:张四次被蜀将击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颜良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最得力的战将,想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却在汜水关前被董卓部将华雄连斩数将,袁绍当时就气的直呼,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句话当然不是虚言,能得到袁绍这样的评价,此二人的武功当然

  • 揭秘:三国历史上宁死也不当皇帝的宗亲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宗亲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怎奈暗弱的皇权,早没了当年汉高祖挥刀斩剑的底气,如此英雄集结的景象,自然压不了阵脚。于是衣锦华贵的、逐鸡逗狗的、卖草鞋的、种地的、打铁的、卖盐的,全都摇旗揭竿,拉点兵马趁着这趟乱世的浑水,抢一杯羹,割据一方,胆子大的,更做起了天子梦。无论是恃玺骄纵的袁术、挟帝号令的曹操、还是装模

  • 孙策简介 三国“小霸王”孙策的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小霸王

    孙策简介三国“小霸王”孙策的资料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孙策是亲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微寿春县)。孙策十余岁时,已

  • 白帝托孤:李严与诸葛亮谁才是刘备真正的托孤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帝

    白帝托孤:李严与诸葛亮谁才是刘备真正的托孤对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虽然李严身为托孤大臣,但是却必须镇守边疆荒远,对于后主刘禅却无直接影响,从难以接近皇帝而言,李严更空有托孤虚名,并无照顾刘禅实情,严格地说,李严对刘备托孤遗嘱失职。在永安镇守防吴,充其量只有保卫国土,间接卫戌首都,消极地防范外

  • 刘备大败的原因是什么?刘备敕刘禅的遗诏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刘备大败的原因是什么?刘备敕刘禅的遗诏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大败刘备一生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会发现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败仗,其中也有不少次称得上是大败。首先要说的是他在徐州的那次大败,当时也是刘备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地盘,总算是占据了一州之地,当时刘备正和袁术僵持着,

  • 刘备起家之谜:拉屠夫出资收逃犯入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逃犯

    刘备起家之谜:拉屠夫出资收逃犯入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起家之谜:拉屠夫出资收逃犯入伙刘备的形象,经小说《三国演义》的描绘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他起家之举的“桃园三结义”,因反映了古代草根阶层的心理寄托,长久地为人们所崇拜。不过若仔细看看史书《三国志

  • 阿斗要是没有诸葛亮的压制,可能还扶得上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阿斗

    阿斗要是没有诸葛亮的压制,可能还扶得上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孔明先助刘备后扶阿斗,拉孙权战曹操擒孟获斗司马,一生聪明盖世、机关算尽,可以说是为了蜀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武候,受到蜀人的世代敬仰膜拜。但是,蜀国的灭亡也正是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为了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大业,穷兵黩武

  • 曹植简介_曹植私通嫂夫人的爱情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嫂夫人

    曹植简介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