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诗词有何独特的艺术风格

曹操诗词有何独特的艺术风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896 更新时间:2023/12/21 17:10:06

曹操诗词有何独特的艺术风格,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史海秘闻历史秘闻]导读: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通读曹操诗词,可以体会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曹操诗词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诗词,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曹操诗词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词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诗词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关于曹操诗词特点我们清楚了,接下来赏析一下曹操代表作《蒿里行》。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描述了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荒淫兀耻、祸国殃民的董卓。各方将领都希望团结一心,效法周武工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形势是大好的。可是,这大好形势,却被袁绍等野心家给破坏了。当时各郡虽然大军云集,但却互相观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怀鬼胎,为了争夺霸权,图谋私利,竟至互相残杀起来。诫之不成便加之笔伐。诗人对袁绍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为幌子,行争霸称孤之实,给予无情的揭露,井对以此造成的战乱,予以严厉的抨击。诗的结尾描绘出因战争而造成的凄凉悲惨的画面,连年战乱,士兵们不能解甲归田,人民死亡惨重,百不余一,使富饶的北方,变得满目痍瘦,哀鸿遍野。到处是白骨累累,千里之内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这一惨绝人寰的图景,诗人发出了“念之断人肠”的呼喊。

《蒿里行》运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实,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这首诗不仅时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它是汉未之实录,是史诗也。

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是曹操比较成功的作品。通过阅读曹操诗词,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还能领略作为诗人曹操的独特文风。

标签: 有何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张松?张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的人

    如何客观评价张松?张松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松,字子乔,刘璋的部下,益州别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然而很有才干;他认为刘璋暗弱,在他手下不足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经常叹息。赤壁之战前夕,张松奉命出使结交曹操,不被礼遇,因此怀恨曹操,劝刘璋改为结交刘备。进而,张松与好友法正一同

  • 曹髦怎么死的?曹髦是谁杀死的?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他的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第四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曹髦即位前为高贵乡公,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

  • 曹操,重金赎回的“残花败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残花败柳

    蔡文姬是民间的叫法。她姓蔡,名琰,字明姬。西晋一朝,为了避司马昭的名讳,索性改称“文姬”了。叫“文姬”更好,这位秀外慧中的姑娘简直是“文曲星”下界。她在人间走一回,似乎就为了耍笔杆儿,留下一些漂亮的诗歌。天才,用不着“头拱地”,那些莫名其妙的本领,往往是娘胎里带来的。蔡文姬远在匈奴,黯然弹奏《胡茄十

  • 三国演义之:青年才俊诸葛亮是如何找工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才俊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出山辅佐刘备,到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34年)病死五丈原,前后效力于“刘氏集团”近三十载。(图)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实力薄弱的“刘氏集团”也因这位青年才俊的加入而一步步走向强大,诸葛亮作为“刘氏集团”的战略制定者

  • 三国时期魏国独眼名将是谁?揭魏国独眼名将夏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国

    三国时期魏国独眼名将是谁?揭魏国独眼名将夏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国,又称为曹魏,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国家,在魏国,谋士名将无数,但最让小编称奇的在当时的魏国有一个独眼名将,所谓的独眼也就是说其只有一直眼睛是完好的,但是,这位名将虽然只有一只眼睛,但并不妨碍其军事作战的能力,那么,这位独眼名将是

  • 三国十大美女排行榜 貂蝉列为居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十大

    三国十大美女排行榜貂蝉列为居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是个辈出的时代,也是一批绝世佳人斗艳的年代。如千娇百媚的,超凡脱俗的甄宓,倾城绝世的小乔,古典淑女的大乔,剑侠仙子的孙尚香,绝代才女的蔡琰,天香国色的邹氏,芙蓉娇艳的樊氏,冷艳性感的祝融,温柔贤淑的吴氏等。第一美人:千娇百媚的人间尤物——貂蝉

  •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会稽王孙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孙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会稽王孙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亮(243年-260年;在位252年-258年),字子明,是三国时代吴国的第二代君主,在位六年。由于他后来被废黜,故史称吴废帝;亦有史家根据其被废黜之后的爵位称之为会稽王。孙亮是吴大帝孙权最小的儿子,所以最初他不是太子。(孙权共有七子:登、虑

  • 惊人!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十大

    惊人!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早在三国时期,就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三国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NO。10曹操之煮酒论英雄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止。刘备,一个汉朝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吕布给打

  • 诸葛亮一生唯一一次徇私枉法竟是为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徇私枉法

    诸葛亮一生唯一一次徇私枉法竟是为了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什么?你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人家都在他死后追封忠武侯,要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在人们心目

  • 三国时期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帝

    三国时期皇帝列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220年——266年)魏国,又称曹魏,首都洛阳,始于魏文帝,灭亡于魏元帝曹奂,共5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建安十八年,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为“魏公”、在魏郡治所邺建宗庙,平定汉中后进爵“魏王”,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其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