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会稽王孙亮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会稽王孙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5 更新时间:2023/12/15 7:45:59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会稽王孙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孙亮(243年-260年;在位252年-258年),字子明,是三国时代吴国的第二代君主,在位六年。由于他后来被废黜,故史称吴废帝;亦有史家根据其被废黜之后的爵位称之为会稽王。

孙亮是吴大帝孙权最小的儿子,所以最初他不是太子。(孙权共有七子:登、虑、和、霸、奋、休、亮)然而,孙权的长子宣太子孙登、次子孙虑早年已经去世;而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后,因被意图争夺太子之位的四子鲁王孙霸和孙权长女全公主陷害而被废去太子之位,孙霸也被孙权逼迫自尽。最后孙权决定立幼子孙亮为太子。孙权于吴太和二年(252年)去世,孙亮继位,改元建兴,时年十岁。

孙亮即位时,由太子太傅诸葛恪、太常滕胤、侍中武卫将军孙峻等人辅政。诸葛恪在孙亮继位后便出兵北伐,进攻魏国,但最后吴军战败,伤亡惨重,朝野对诸葛恪怨声载道。建兴二年(253年),孙峻在得到孙亮的同意后,发动政变,杀死诸葛恪。其后孙峻出任丞相大将军。

孙峻的地位并不稳定。在他杀诸葛恪后,有多人想暗杀孙峻,但最后均事败被迫令自杀或处死。五凤二年(255年),孙峻带兵与魏国于淮河一带交战获胜,魏将文钦投降。次年,孙峻派遣吕据等将领进攻魏国,但孙峻在战争期间病逝,由从弟孙接掌权力。大司马吕岱亦于是年去世。

引发了另一次政变。骠骑将军吕据等人不满孙的继任,要求封滕胤为丞相。孙没有理会他们的诉求,转封滕胤为大司马,吕据遂与滕胤密谋推翻孙,但最终失败被杀。另一位将领王也密谋杀死孙,亦事败被杀。太平二年(257年),孙亮亲政,但施政常被孙的掣肘。孙亮对孙的独断专行甚为不满,于是暗中与全公主、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谋划准备诛杀孙。

同年,魏国的诸葛诞在寿春发动叛乱,把儿子诸葛靓送到吴国做人质。孙派兵协助诸葛诞但最终失败。一些参战的将领因为怕被孙杀死而投降了魏国。

太平三年(258年),孙发觉孙亮想杀死自己,于是率领部曲抓捕了全尚,派其弟孙恩杀了刘承,率军包围皇宫,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权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永安三年(260年),孙亮的封地会稽传出谣言,说孙亮将返回建业复辟;而孙亮的侍从亦声称孙亮在祭祀时口出恶言。

经审判后,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候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且将他遣送回封地,孙亮后丧命于途中。据相关记载,孙亮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被孙休派人毒死的。时年仅18岁。

太子之争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孙权为吴王,立长子登为王太子。黄龙元年(229年),权称帝,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登为皇太子。太子官属有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宾客有谢景、范慎、刁玄等,“于是东宫号为多士”。登生母身份低贱,连其姓氏都末见于史册。孙权所爱王夫人生子和及霸,登常有让位于和之意。孙权赤乌四年(241年)登死。下一年,权立和为太子,不久,封霸为鲁王。权之爱霸,更甚于和,对霸的待遇,同太子没有什么两样。

因此,和、霸不睦,大以也分为二部,比较正派的大臣如陆逊、诸葛恪、顾谭、朱据、屈晃、滕胤、施绩、丁密等维护太子,公主鲁班(孙权宠姬步夫人所生的长女,嫁给全综)、全综子寄、杨竺、吴安、孙奇等则想依靠鲁王捞取政治上的好处,所以拥戴霸而“诋毁大子”。一次,权得疾,谴太子到长沙恒王孙策庙祈祷,太子妃叔父家离庙很近.乃把太子请到家中。公主鲁班闻知,乃向孙权进谗,言太子不去庙祷告.却往妃家计议,于是和宠益衰,两派大臣的争斗也更厉害。孙权认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一人立者,安得不乱”。乃废太子和,赐鲁王霸死。另立所爱潘夫人幼子孙亮为太子。

会稽郡谣言王亮当还为天子,而亮宫人告亮使巫祷祠,有恶言,有司以闻。吴主黜亮为候官侯,遣之国;亮自杀,卫送者皆伏罪。

以上的事,不只是立谁为太子的问题,而是孙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复杂的反映。其中最突出的事例,可以拿陆逊同孙权的关系来说明。陆逊是跟随孙权时间较久、功劳很大的大臣,孙权早时把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吕蒙死后,陆逊成为抗拒魏、蜀二国的主要支柱。但孙权对陆逊的重用主要在军事方面,始终没有交给陆逊军政大权。最后权令逊代颐雍为丞相时,虽口头上说:“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但事实是:孙权不听从陆逊屡求保安太子、降昏王之谏.又相继流放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诛亲近陆逊的吾縻。孙权更“累谴中使责让逊”,使逊“愤而至卒”。逼死了陆逊。

孙权所以逼死陆逊,决不只是因逊维护太子的问题,主要症结在于权认为逊对其统治已构成威胁。根据当时情况,权所以疑忌和逼死逊,约有以下四个原因:

(1)逊“世江东大族”,从祖康,庐江太守,康绩,郁林太守,绩从子绸,选曹尚书。逊族子凯,建武校尉,凯弟胤,交州刺史。陆绩外甥邵为丞相顾雍之子,任豫章太守。顾邵子谭为陆逊外甥,任左节度,加奉车都尉。谭弟承,奋威将军。逊外甥姚信,太常。可见逊家族姻亲甚为显赫,此为孙权忌逊原因之一。

(2)吕蒙死后,逊一直镇守武昌,声望至隆。吴国权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骘、诸葛谨、潘睿、朱据等将相都与逊交好,特别是逊功高震主,为权所畏忌。到孙权统治的后期,三国疆域大致己确定,权对外攻虽不足,守则有余。即无逊,亦可划江自保,无何重大危险。所以仅只让逊做了几天丞相,就借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

(3)孙权为身后之计,怕嗣主驾驭不了逊,所以逊等越是拥戴太子和,孙权越疑惑不安。权在逼死逊之前,先剪除其亲党。以后孙权虽然立了幼子亮为太子,但挑选的首辅,却是资望较浅、社会关系比较单薄的侨居大族诸葛恪,就可以说明孙权是不愿从陆、顾等枝叶繁茂的江东大族中选择辅政者的。从史书记载上看,孙权于武多文少的吕蒙、凌统、朱然等死后,极为哀悼伤怀。可是他不仅逼逊致死,并且还追诘逊子抗。这不是由于猜忌逊,还是什么呢?

(4)还有一个不易被人们发觉的因素,即逊为孙策之婿,权最初将策女嫁给逊时,当然是为了加强君臣间的关系,但当逊功高震主时,这门亲事便转化为双方关系的不利因素。权的江东基业本来是从兄策手中继承的,但权对策子并不与己子同样看待,陈寿即认为权对策子有亏待之处。寿在《孙策传》评曰:“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孙盛还为此替权辩护,认为这样作.是为了“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孙盛这种看法,是迂阔而不切合事实的。权既定孙和为太子,又给孙霸以过分的待遇,使之恕觊觎太子宝座,还谈得上什么“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呢?孙权诸子虽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却终身为侯,不是亏待是什么呢?这一点,连权本人也是不无内疚的。史言:“吴主寝疾,谴太子祷于长沙桓王庙”。权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坚祷告,却偏向兄长祷告,正说明权内心隐处也觉得对不住创业的兄长,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举。权之猜防逊,不会与逊为策婿毫无关联。陈寿拿权与勾践相比,正是他识见高超之处。非深知权之为人,固不能道此。

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孙权与陆逊两人的矛盾乃是君主专制与权势大族矛盾的体现。孙吴统治集团内部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加剧、导致了吴国的衰落。

标签: 王孙

更多文章

  • 惊人!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十大

    惊人!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早在三国时期,就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三国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NO。10曹操之煮酒论英雄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止。刘备,一个汉朝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吕布给打

  • 诸葛亮一生唯一一次徇私枉法竟是为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徇私枉法

    诸葛亮一生唯一一次徇私枉法竟是为了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什么?你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人家都在他死后追封忠武侯,要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在人们心目

  • 三国时期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帝

    三国时期皇帝列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220年——266年)魏国,又称曹魏,首都洛阳,始于魏文帝,灭亡于魏元帝曹奂,共5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建安十八年,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为“魏公”、在魏郡治所邺建宗庙,平定汉中后进爵“魏王”,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其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

  • 历史解密:“三姓家奴”吕布为何极受日本人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家奴

    历史解密:“三姓家奴”吕布为何极受日本人追捧?,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在中国人心目中真心不怎么样,因为他有勇无谋,忘恩负义,先叛丁原再叛董卓,游走四方反复无常,最后众叛亲离,身死名裂,给张翼德一句三姓家奴骂得结结实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点评道:吕布有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

  • “蒋干盗书”:周瑜使的一手好反间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反间计

    “蒋干盗书”,选自《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蒋干盗书”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曹操的谋士蒋干自幼与是同学,自告奋勇来江东劝降。不料周瑜早有准备,于是设宴款待蒋干,宴席结束后,周瑜假装大醉,和蒋干同床而眠。蒋干轻轻起身,翻看周瑜的案卷,发现一封曹军大将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信,称他

  • 孙坚起兵,彰显将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将才

    在群雄割据北方、逐鹿中原之时,在江东崛起了一支军事力量,这就是使南方稳定发展的孙氏集团,其代表人物是孙坚及其子孙策、孙权。孙坚,字文台,吴都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是春秋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十七岁那年,与父亲一同坐船到钱塘,正好碰上海盗胡玉等人从匏里上岸抢劫商人钱物后明目张胆地分赃,来往行人船只都

  • 赵云的老婆是谁 赵云真的是不近酒色的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的人

    赵云的老婆是谁赵云真的是不近酒色的人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敦部下夏侯兰,兰乃赵云同乡,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

  • 三国故事:顺应时局,以变应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国故

    顺应时局,善于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是成功者适应现实的一种方法。一个人能看清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现状,就能以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和认识世界,并且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人要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百胜。以不变应万变,固然高明,但真正的方法是以变应变,以社会的变化调整自身的变化。

  • 刑场上的天之骄子—-浅谈嵇康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刑场

    刑场上的天之骄子-浅谈嵇康之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晋风流人物,以嵇康为首。他不但文采飞扬、精通音律,而且“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可谓是天之骄子。然而嵇康横遭杀戮,又仿佛是天妒英才,究竟原因何在?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司马昭在继承父兄权力之后,篡位的野心暴露无

  • 三国赵云为什么一生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不受

    三国赵云为什么一生不受重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常山赵子龙可以说是最受三国迷欢迎的人气角色,文韬武略,机谋胆色,赵将军无不是上上之选。作为一员虎将,他实在完美。长坂坡一战,赵子龙纵横曹营几万大军之中,出入自如,斩杀曹军50多员将领,竟然全身而退,没有受伤,虽然曹操在战斗中期曾经下令不许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