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纵观蜀汉历史刘备为何比诸葛亮更能吸引人才?

纵观蜀汉历史刘备为何比诸葛亮更能吸引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26 更新时间:2024/1/15 12:00:44

导读:

翻遍三国的读者都清楚,在蜀汉阵营里,最有智慧的人物当属诸葛孔明,但是作为领军人物,在招徕人才方面,对人才最有吸引力的人物是谁呢?笔者以为,在蜀汉阵营里,此项之最,当属汉中王刘备。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刘备身为最高统帅的缘故,事实上,诸葛孔明在蜀汉中后期也相当于蜀汉的最高统帅,但是蜀汉中后期人才却青黄不接。由此可见,他们在相似的领导岗位上,在吸引人才方面,作为大不同。

刘备时期的蜀汉阵营,虽然不能像曹魏阵营那样猛将如云,谋士如林,但起码孔明之外有法正,五虎将之外有魏延黄忠,基本不存在用人的匮乏问题。而诸葛亮时期的蜀汉,已经进入“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人才短档期。相继治国领军,刘备为何比诸葛亮更能吸引人才?笔者解析,是对人心的把握能力决定了诸葛亮与刘备的差距。在使用魏延的问题上,后人已多次议过诸葛亮的不公。从最终魏延的结果看,似乎验证了诸葛亮的先见之明――脑后反骨,此人必反。但是不妨设想,如果按照刘备的重用魏延之才的思路走,魏延会反吗?怀才不遇是每个人才人心改变的发端

主帅总像贼一样防着属下,属下的心能不起变吗?诸葛亮在时,魏延是不敢反;而刘备在时,魏延是不愿反。对人才,刘备看长处、宽容相待,而诸葛亮却不容有短、求全责备,世上人才哪有完人?求全责备的结果,是“没有人才”。感化人才,令有个性的人才从心里上有归属感,这才是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的最高境界!也是刘备高于诸葛亮之处,由是使得前者在识人的眼力与用人的雅量上,远胜后者一筹!

蜀汉之盛,就在刘备诸葛君臣合力,谋取汉中大胜之时,蜀汉之衰,就在刘备白帝城死后。表面上看,蜀汉亡于魏将邓艾的一次偷袭,实际上人才的枯竭才是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诸葛亮故去之后支撑蜀汉军事局面的两位大将,姜维夏侯霸,竟都来自曹魏阵营。可见诸葛亮在本土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方面,是何等的失败!他为蜀汉没有留下足够的伯乐遗产,甚至可以说,在吸引人才上,他是一个不及格的主帅!群雄逐鹿,三分天下,天下再争,三国归晋。三国末期,其时蜀汉与孙吴均已人才撂荒,唯有晋王司马家族治下的魏国人才济济,“长势喜人”。可见,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心者才能保证本土立于不败!

标签: 蜀汉

更多文章

  • 黄月英:诸葛亮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他的

    黄月英:诸葛亮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大家都熟悉,知道他是三国时候有名的谋士,足智多谋,可你知道他背后也有女人在默默支持吗,知道她是怎样的吗?她是如何才成为诸葛亮的贤内助?诸葛亮有一个朋友,名叫黄承彦,黄承彦有一个女儿,名叫黄月英。黄月英长得花容月貌,聪慧过人,早就听闻

  • 吕布之死:吕布怎么死的? 吕布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

    吕布之死:吕布怎么死的?吕布是被谁杀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刘备为何主张杀吕布呢?一是吕布曾夺取刘备的地盘,备当然怀恨在心;二是刘备担心如果吕布为曹操所用,则使曹操如虎添翼。刘备最大的敌人是曹操,当然不愿看到曹操势力的强大,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形成更大的威胁。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图割据一方

  • 诸葛亮屡出昏招:不斩败将马谡 却杀名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败将

    核心提示:蜀国的力量本来就比较薄弱,从开创基业之初直到最后消亡,一直没能出现曹操那样战将如风谋士如云的辉煌局面,人才匮乏一直困扰着决策层,否则也不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何在呢?靠人治而非法治,或者说机(构)治,排斥魏延是大错,重用马谡更是大错。文章《名将之死》作者:张锐强

  • 揭曹操祖父史上太监皇帝,实为无野心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宦官

    揭曹操祖父史上太监皇帝,实为无野心宦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魏明帝曹本龆ㄗ纷鹨爷的爷爷曹腾为高皇帝。此事亘古无二,因为它有两绝:其一,曹腾跟曹蔽薨氲阊缘关系,曹操的生父曹嵩只不过是曹腾收养的义子;其二,曹腾是个太监。曹腾尽管少年时便入宫为宦,但他人品修养出众,“宦途

  • 三顾茅庐是刘备和诸葛亮玩的调情游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茅庐

    三顾茅庐是刘备和诸葛亮玩的调情游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和诸葛亮,早在见面之前,便已经彼此闻名,互有好感,情愫暗生。本来,神交于千里,相忘于江湖,也是一桩浪漫之事。然而,刘备并不愿以此为满足,他率先采取了行动,前去拜访诸葛亮,希望和诸葛亮发生更进一步的实质性关系。我们先分析刘备的心态。刘备

  • 解密三国名将黄忠的“老”:黄忠老谋深算远胜年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谋深算

    黄忠的“老”是真的老,年纪大。《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黄忠出场的时候,诸葛亮就说他年近六旬。这个时间是赤壁之战后,大致为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至十五年(210年)之间。随着年纪的增长,黄忠的“老”也成了他上阵杀敌的一大障碍。第六十二回《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

  • 出生宦官之家对曹操的人生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宦官

    出生宦官之家对曹操的人生的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1000多年前的南朝大文学家江淹写作《恨赋》时,遥望平原上的累累坟冢,为古来壮志未酬“伏恨而死”的英雄抒发恨意,将这种悲恨作为人类的永恒悲剧而咏叹。千年的咏叹在今天依然回荡。最近在河南安阳

  • 关羽成神小说之功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闲话

    关羽成神小说之功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一部小说,能将其中一个人物塑造成万民心目中的一位尊神者,敬仰之,供奉之,祭祀之,膜拜之,只有这部《演义》及其塑造的。要说文学的功能,影响最大,反映最佳,社会效果最强烈者,莫过于此了。造神,是中国人最爱玩的一种骗人游戏。在封建

  • 崔琰向曹操推荐太子为什么没有选择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子

    崔琰向曹操推荐太子为什么没有选择曹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崔琰引用《春秋》,标榜一定要册立曹丕来继承魏国大统,并高调表示自己会以生命来捍卫曹丕。曹植是曹操看好

  • 关于曹操屠城的证据浅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浅谈

    关于曹操屠城的证据浅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铁友活力持久,虽然工分只有20几分,但是他认定我就因为“曹操屠徐州就怎么看曹操都不顺眼”,那是小瞧了陈寿的《三国志》了,曹操是一代奸雄那是公认的,不是哪个人能随便瞧扁的,因为他本身就是扁的。之所以叫奸雄就是因为其本人身上劣迹斑斑,个人道德品质极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