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吊孝为什么不是真心?诸葛亮哪来的胆量去东吴吊孝周瑜?

诸葛亮吊孝为什么不是真心?诸葛亮哪来的胆量去东吴吊孝周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39 更新时间:2024/1/17 7:24:48

诸葛亮吊孝为什么不是真心?诸葛亮哪来的胆量去东吴吊孝周瑜

孔明过江吊丧活动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不是为了吊唁周瑜。

一是显示了才华。很自然地表达了哀悼之情,祭文言词华丽,描述准确,表达到位,在东吴君臣面前充分展示了蜀相的学富五车和文韬武略。

二是展示了人格。在诸葛亮祭拜后,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可见,孔明是大获全胜。

三是消除隔阂。本来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这是吴国上下人所共知的事实,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为证!此时,东吴人对诸葛亮及刘备西蜀绝没有好感,甚至周瑜部下有杀诸葛亮为公瑾报仇的情绪。通过声泪俱下的哭诉和对亡人的不凡事迹列举评价,诸葛亮实现了化解仇恨、消除隔阂、继续联吴抗曹的目的。

故事背景: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只是肚量狭小,不能容人。他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可又想加害诸葛亮。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当诸葛亮趁乱用计先取南郡、荆州、襄阳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均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在“即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

诸葛亮名义上称吊孝是为出师有名,实为替刘备在东吴招揽人才。因为孔明也知道江东才俊,刘备也因此得凤雏先生庞统。当然,打探虚实也是目的之一,因为曹操新败,暂且不足为虑,孙刘两家都虎视耽耽的窥视曹魏的地盘,为了和孙权争夺荆州与西川,完成隆中决策中“先取荆州为家,再图中原”的政治目的。诸葛亮以其大智大勇担负使命。防止东吴人生疑,为周瑜吊孝便是个明哲保身又不失风度的方法。

诸葛亮哪来的胆量去东吴吊孝周瑜?五种保险万无一失

周瑜英年早逝,诸葛亮无论如何是脱不了关连的。因而东吴君臣对诸葛亮都非常悔恨,定要杀之然后快。就在东吴高低为之悲伤悲哀的时分,诸葛亮却提出要到东吴为周瑜吊孝。刘备一听赶忙拦阻,但诸葛亮不听劝止,非去不成。

那末,究竟是什么力气让诸葛亮有云云勇气,明知山有虎,却偏要向虎山行呢?说究竟,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诸葛亮没把东吴看成真正的要挟。换句话说,就是诸葛亮没把东吴放在眼中。详细的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周瑜已死,肆无忌惮。遍观东吴诸将,想杀、要杀诸葛亮者仅周瑜一人。周瑜生前,两人常常尔虞我诈,周瑜一直迫不得已。今周瑜已死,诸葛亮的心境天然轻松了很多。因而,当刘备提出“惧吴中将士加害于师长教师”时,诸葛亮却沉着答道:“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何愁下者乎?”此言狂悖,倒是真相。

二是赵云护驾,可保平安。固然,诸葛亮去东吴也并不是毫无忌惮。为万全计,诸葛亮仍是布置赵云领五百军随行。诸葛亮分明,按赵云的技艺和性格,一可保证平安,二可随时磋商工作。一举两得,也多了一些平安系数。果真,当诸葛亮施礼终了,“周瑜部将皆欲杀之,因见子龙带剑相随,不敢动手。”昔时长坂坡豪杰在此,谁敢冒昧?

三是鲁肃维护,肯为周旋。在东吴,鲁肃不只是主动抗曹的主战派,也是“孙刘联合”的坚决支持者。孙刘失和,历来都不是鲁肃情愿看到的。周瑜在日,鲁肃尚且几回再三为之周旋,不肯看到两家兵戎相见。而昔日,鲁肃已代周瑜做了大都督,就更不会让场面失控了。就如诸葛亮临行前说的那样:“代瑜领兵者,必鲁肃也。”恰是有了这层思索,才坚决了诸葛亮到东吴吊孝的决计。

四是投合了东吴高低的心境。周瑜英年早逝,从吴侯孙权,到普通将士,皆为之大恸。在高低悲切之际,本人前往吊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只能感动东吴君臣的心里,也能为改进与东吴的关连起到无力的推进影响。现实就是,就在诸葛亮一边宣读祭文、一边伏地而哭的时分,全军将士深为震动:“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观此敬拜之情,人言皆虚也。”就连鲁肃也不由自思:“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工作开展到了这个境地,即使周瑜再生,也断难动得诸葛亮分毫了。

五是大局初定,心存怕惧。关于诸葛亮前来吊孝,东吴君臣的心里是极端冲突的。这类冲突来自两方面的忌惮。一者惧怕曹操顺势来袭。赤壁之战固然成功了,但曹操常常欲报此仇。一旦孙刘交恶,孙权担忧得到刘备援助,孤掌难鸣;二是怕惧刘备。孙权分明,现在的刘备,已不再是昔时阿谁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了,不只残兵败将,地皮也越来越大。云云的权力,真要把诸葛亮害死了,刘备岂会善罢甘休?

标签: 东吴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之曹魏最骁悍大将夏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国名

    三国名将之曹魏最骁悍大将夏侯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夏侯(?-220),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的大将,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官至大将军,高安乡侯。谥号忠侯。家庭成员族弟:夏侯渊子:夏侯充、夏侯、夏侯子臧、夏侯子江,夏侯还有三子,在夏侯死后,都被封为关内侯。孙

  • 三国第一骗局:曹操营建铜雀台和江东二乔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骗局

    三国第一骗局:曹操营建铜雀台和江东二乔无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讲到周瑜从鄱阳回来,鲁肃引诸葛亮来见,商议讨曹的相关事宜,诸葛亮向周瑜献出一计说道:“愚有一计:只要把两个人送与曹操,曹操的百万之兵便会撤走。”周瑜忙问其详,诸葛亮说:“

  • 十年磨一剑:诸葛亮隐居南阳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阳

    “诸葛大名垂宇宙”,翻开中国历史,南阳人所谓的“智圣”诸葛亮占据着辉煌一页,在民间,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诚的典范,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千百年来,流传下来他很多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ldqu

  • 究竟谁才是《三国演义》第一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才是

    究竟谁才是《三国演义》第一高手假如问三国中哪团体武力最高,普通各人的答复是吕布,但是我的答复是一个知名小将。让我们看看书中第15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援用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惧焉?”遂披挂绰鎗下马,引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出寨上岭,到庙焚香。&hellip

  • 揭三国一代英雄关羽之死的惊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之死

    揭三国一代英雄关羽之死的惊人真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是演义中“义”的代表,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在世界各地也被当做神灵供奉。关于关羽的传说不胜枚举,多赞颂其英勇神武,义字当头,然而他最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结局,也为世人唏嘘。不过关于关羽的死,也众说纷纭,那么一代关

  • 三国贾诩“跳槽”经验多,忠诚度从未受到怀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忠诚度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是个公司林立的时代,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走马灯似地起落兴衰,而那些应聘找活干的英才和庸才,也在其间走马灯似地转动,跳槽那是免不了的。然而,跳槽也是个技术活,要找到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跳槽之际又要让新公司不怀疑自己的忠诚度,不鄙视自己的人品,这个分寸不好拿捏,吕

  • 孙权的老婆是谁?三国时期的孙权有七位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孙权的老婆是谁?三国时期的孙权有七位老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在孙策去世之后当上了皇帝,在古代帝皇妻妾成群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孙权的老婆是谁?在三国时期的孙权作为一个皇帝他一共有几个老婆?不管后来人如何议论孙权因为家事而丧国,孙权也曾是一名英雄。首先让我们来从他的大小老婆说起,我们按顺序

  • 颜良死于关羽之手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之手

    颜良死于关羽之手有哪些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大将首先要智勇兼备,武艺好,只是一个因素,两军对垒,能不能出奇制胜,靠的是胆识和谋略。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死就死在缺心眼上。颜良很厉害,也深受袁绍本人的器重,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的是不费吹灰之力,可惜毙命于关羽之手,实在让人可惜。颜良很

  • 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国历史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要知道

    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国历史细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下,新版《三国》热播。1800年前的金戈铁马、英雄气概、智谋勇义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话题。新《三国》以三国时代为背景进行了重新的改编,介乎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而偏“演义”。世人热捧的三国故事,主要来自演义。文学

  • 关羽死于谋杀:攻襄阳腹背受敌,刘备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襄阳

    关羽死于谋杀:攻襄阳腹背受敌,刘备不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