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三国三大君主中,刘备的心胸为何最狭窄?

解密:三国三大君主中,刘备的心胸为何最狭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91 更新时间:2024/1/17 9:15:23

解密:三国三大君主中,刘备的心胸为何最狭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证明,大凡开国者,一般都注意尚贤任能。刘备屡战屡败,频遭挫折,自然也知道任用贤能的重要。

先来谈谈曹操的用人。曹操出于功利的目的,唯才是举,虚怀待人,不惜爵赏,使许多人都甘为其所用。当然,这里面固然有以权术想驭的问题,待人处世难免诡诈,有时把不合几意的人杀了,还要唏嘘流泪;有时表面和气而内心痛恨,伺机而除之。但却也不乏曹操以诚待人的事例。对待关羽就是明证。

三国时期另一个善于网罗人才的便是孙策。正是因为孙策的善于罗致人才,所以乐为其用的人也有很多。临终前为孙权留下了文如张昭,周瑜;武如程普黄盖等一批颇有谋略的领导人物。而若论用人,孙权又远在其兄之上。孙策临终前曾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卿。事实也确实是如此。他敬待孙策旧部,使其乐为所用;聘求名士,鲁肃,诸葛谨皆甘于受其驱使;拔将于行阵,如一代名将吕蒙;不疑归从,甘宁投吴,待之等同于旧臣;不拘泥于年资,敢于任用新人陆逊,既而大破关羽,刘备等等等等。正所谓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下面来说说刘备的用人。不可否认,刘备用人重义,常常能以诚待人,也确实收到了不少效果。例如他代领徐州,诸贤拥戴便是明证。等到他驻扎于新野时,开始了自觉的求贤工作。徐庶来投奔,他器而用之。司马徽隐居,他也去主动拜访。后来又三顾茅庐,咨以大计,打动了诸葛亮。使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此,都揭示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而刘备在入蜀前后,也尤其注意广开贤路,对前来投奔的文官武将,他都能授用。例如对待马超,黄忠,庞统,法正就是明证。还有刘璋部下归降文武官员,也能一一录用。

刘备也有看人看的准的时候。他临终前劝诸葛亮慎用马谡,诸葛亮没有听从,结果马谡街亭大败;他令魏延镇守汉中,不考虑其它原因,但就从魏延后来镇守汉中的战果就可以看出,刘备的选择是正确的;功曹书佐主簿李恢被人污蔑谋反,也是刘备洞察事实,救了李恢一命。

但是,仅凭这些就得出刘备善于用人的结论,无疑是片面的。就刘备知人善任的能力而言,无庸质疑,他远远不如曹操。曹操对于自己部属的能力了如指掌,更加不疑归从,也敢于拔将才于行伍之间(如乐进,于禁,典韦等),所以收到了人尽其用的效果。刘备有时则不明于察,不知道部下的心术及其长处,短处,以致不能使他们发挥很好的作用。这其中主要是关羽和赵云的问题,不多说了。

刘备的为人,有少恩,多忌的一面,没有宽广的胸怀,有时显得比曹操更加狠毒,不容异己。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他称帝之前,表面上不愿意称帝,然而等到真的有人劝他不要称帝或是迟缓一些再称帝的时候,刘备就不客气了。这样的例子最明显的是西蜀大臣费诗。费诗在蜀国,开始时得到了一定的重用,但后来刘备称帝时,他不识时务,上书谏止,结果遭到了刘备的嫉恨,不久便被降职。其它的还有很多。例如汉中之战前夕刘备询问部下周群。周群以及司马张裕都反对刘备征讨汉中。后来周群便一生不得提升;张裕则因为当初曾经触犯过刘备而被刘备借故处死了——典型的挟私报复。还有刘备讨伐东吴之前,谋士秦宓劝他不要兴兵,结果被关进了监狱。战斗期间,部将黄权因为与刘备意见不同而被调离前线,去抵抗曹魏,结果孤军悬处,道路隔绝,无法还蜀,被迫降魏。还有需要提到的就是蜀国名士彭漾,只因为出言不逊就被处死。如此种种,无一不说明了刘备在用人方面也有狠毒,心胸狭窄的一面。在这一方面,就算不能说不如曹操(因为曹操也逼死过有大功劳的荀文若),但也决不会比曹操强。

就总体而言,刘备的用人,有他独到的一面。他对魏延,马谡,李恢的态度使得不少人都认为刘备是一位非常识人的人物,殊不知他还有另外心胸狭窄,少恩多忌的一面。所以,论起刘备用人的能力,比起曹操,孙权来说,可能还是要略逊一筹吧。

标签: 三大

更多文章

  • 贾逵不但智胜曹操一筹,他的儿子还杀了曹魏皇帝曹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杀了

    贾逵不但智胜曹操一筹,他的儿子还杀了曹魏皇帝曹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古代习惯以官职称呼一个人。大家读三国,知道刘备有个妇孺皆知的称谓叫刘豫州。其实,这个称谓有点欠妥。因为刘备并没有真正当过豫州刺史,他的豫州刺史是遥领的,是虚衔。真正因当豫州刺史而闻名的是曹操手下的能臣贾逵,贾豫州。早年的

  • 刘备良将齐全,为什么最终未能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良将

    蜀汉政权自刘备于公元219年于汉中南部称汉中王始,到公元263年成都城破,刘禅降于邓艾止,前后经历了44年。蜀汉是三国中最先亡国也是最短命的。而且无论读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会有很大的困惑:蜀汉政权尚有姜维等将帅手握中央重兵可用,还有罗宪等名将镇守的地方外援支撑,而且还有广阔而稳定的云、贵大后方可以回

  • 典韦简介 一吕二赵三典韦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简介

    典韦是中的一员猛将,初时他任职于张邈,后来又侍奉。典韦以其勇猛著称,他的臂力相当大,一人可同时使用十余支铁枪。典韦是的贴身侍卫,归顺曹操后对曹操忠心不二,当时对于曹操的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典韦的重要地位。曹操对典韦非常的看重,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当侍卫,这不但是对典韦的看重,更是

  • 三国名人之江东最杰出的政治家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国名

    三国名人之江东最杰出的政治家鲁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

  • 三国名人之孙坚手下四大将领之一江夏太守程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守

    三国名人之孙坚手下四大将领之一江夏太守程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

  • 三国名人之东吴大都督周瑜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

    三国名人之东吴大都督周瑜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美姿容,精音律,东汉末年东吴集团著名将领,自幼与孙坚之子孙策交好,妻小乔,有两子一女。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后图进中原,不幸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

  • 三国名人之蜀汉名将 后将军黄忠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蜀汉

    三国名人之蜀汉名将后将军黄忠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黄忠(?-220),字汉升,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

  • 三国密史:曹操为何强征寡妇送给前线战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寡妇

    三国密史:曹操为何强征寡妇送给前线战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可以说是三国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人,在三国那个历史个大舞台上,导演多、演员多、道具多、场面大,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不唱罢我同样也要登场,以至于这个舞台乱成了一锅粥。只有曹操一人,既能导戏,又会演戏,许多时候还会干干“道具师”的工作。当

  • 马岱墓在哪里 三国蜀汉名将马岱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汉

    马岱,扶风茂陵人,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马腾之子,马超从弟。马岱是马超的堂弟,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早年他曾经从手中死里逃生,后跟随马超大战。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归附,马超临终前将马岱托付。跟随丞相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信任。诸葛亮临终授命于马岱,袭斩魏延

  • 揭秘三国细节:吕布并非豪饮莽夫 曾经禁过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莽夫

    揭秘三国细节:吕布并非豪饮莽夫曾经禁过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原题为:三国的酒事儿酒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就已会酿酒。汉末三国,酒在社会生活中已渐为普遍。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新旧两版的“三国”电视剧;无论是温酒斩华雄,还是煮酒论英雄,酒都是三国英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