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钟繇是“楷书之祖”吗?钟繇是哪个朝代的人?

揭秘:钟繇是“楷书之祖”吗?钟繇是哪个朝代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28 更新时间:2023/12/28 14:05:46

揭秘:钟繇是“楷书之祖”吗?钟繇是哪个朝代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钟繇书法家的身份很是出名,可是他不止是一个书法家。钟繇也是一个政治家,重点是在曹操一家的手下任事时,官途很是通畅,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钟繇曾经担任过尚书郎、黄门侍郎这些职位,还有过助汉献帝东归这样的功劳,因为这件事,钟繇被汉献帝封为了东武亭侯。汉献帝渐渐失去了地位和权力,这些权力都被转移到了曹操的身上,曹操看到了钟繇的才华,于是重用钟繇。现在担任了司隶校尉,派去镇守关中,后来因为钟繇身上的功勋很高,凭借着这些功劳升到了军师这样的高位。后来汉朝灭亡,到了魏国,曹操就让钟繇担任了大理,之后又被提升到相国。再之后曹丕做了皇帝,钟繇就跟着到了曹丕的手下做事,首先就坐到了廷尉这个位置上,而后又升了一次又一次的官,最后是坐到了平阳乡侯的位置上。

钟繇在三国那种乱世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就可以看出钟繇的才华不止在书法上,在智商、情商、武力上也是很出色的。在曹操手下任事时,就是经常需要去带兵打仗。曹操既然可以将带兵出征这样的事交给钟繇去做,就足以证明钟繇的能力很是出色。把钟繇放到三国的大背景下,他的整个人生也是很出色的,毕竟没有什么人都可以在三国时期在不同的人手下任事都能得到那些人的赏识。三国的钟繇就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出色政治家。

钟繇的繇既然是一个多音字,那么又是怎么确定读音的呢?为什么是读作yáo而不是yóu呢?其实古人除了名以外还有一个字,钟繇的字是元常。一般情况下,字是不会乱取的,多多少少是会根据自己的名来取。所以就可以根据元常的含义来推断出繇的读音。这是比较让人信服的一种方式。当繇读作yáo时,他的意思是花草茂盛。而钟繇的字元常是取《老子》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这句。这句话中芸芸的意思也是花草茂盛。这和繇(yáo)有着一样的解释。在繇读作(yóu)时没有了这样的含义。所以根据钟繇的字元常就可以知道,钟繇是钟繇(yáo)而不是钟繇(yóu)。幸好古人还有字这个称呼,让我们可以判断名字的读音。如果和现代一样只有姓氏和名,关于钟繇的名字读音恐怕要争上很长时间也不一定有结果啦。名字是给人叫的,最好是能让大家都叫得出来才会比较好。繇字不仅属于生僻字还是一个多音字,在现在是很不建议让人叫这个名的。

钟繇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造诣主要体现在楷书上,所以其书法特点大体上包含着楷书的特点。钟繇的字有着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整齐,工整。看钟繇的字可以充分欣赏汉字的结构之美。而且字虽然整齐但不会给人呆板的感觉,反而是十分的飘逸。字与字之间的间隔也是十分的和谐,不会因为字大就显得拥挤,也不会因为字小就显得空隙太大。不仅字与字之间位置和谐,就是一个字里面的笔画也是十分和谐的。一笔一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之间有呼应。字字有度。

钟繇的字也是有力道的字,看似没有什么粗细变化的字里充满了线条的质感美。字是匀称的,比例、字形也是最能让人一眼接受的那一种。钟繇的字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那些字似乎是活着的。这就是一种别人学不来的神态。可能就死钟繇对于字的痴迷,对于自然的热爱使得他将身心、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自然和他笔下的字融合在一起,从而让那些字活了起来。字是活的就和那些死字有了最大的不同。字的形状容易模仿,字的灵气就不是那么容易能学的来的了。楷书具有的是一种古朴的美,这种美衍生出了其他的书法类型。钟繇作为楷书鼻祖,自然是将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王羲之是一代书法家,他就是从模仿钟繇的楷书中慢慢有了自己理解的书法之美,从而有了行书。钟繇的书法就是一个字可以概括了,那就是灵。

钟繇的书法造诣很高,尤其在楷书上。毕竟楷书鼻祖是名副其实的。楷书要写好并不容易,首先需要将字的一笔一划都写好,这就需要花去大部分的精力,然而一笔一划的将字写好才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做好这一点后就要开始将字变得灵动起来。这方面有需要人的悟性,钟繇在这一点上做的特别的成功。楷书是有板有眼的字体,写得不好的话,很容易让人觉得死板。可是看钟繇的字,无论是哪一个字都是那么的灵动、有张力。将原本认知中应该是死气沉沉的字化腐朽为神奇,似乎那些字中就包含了自然万物的生命。一个个的字好像就要化作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展现在眼前。这样充满了灵气的字就给人以无限的享受。

字与字的度,钟繇也把握的特别好,果然是一代名书法家啊。字之间的度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也是需要认真琢磨的,如果没有将这个度把握好,即使字写得很好看,那整幅作品给人的感觉也是会很奇怪的,不会给人以美感。在钟繇的作品中,字与字之间是那么的和谐,统一,那就是一个整体的作品。无论是分开看还是和在一起看,都是一种享受。钟繇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以书法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样就使得他的书法作品不止只是书法作品,而是变成了一个艺术品。可以这样说,钟繇的楷书不仅是一个让人模仿的书法典范,也是一个可以不止局限于书法的模范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的人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究竟有多大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有多大

    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究竟有多大差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逆商(AQ)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相反,那些逆商低的人则常常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最终

  • 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没能

    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中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作为神话般的三国英雄人物,以三顾始,以六出终,一生以统一中国、恢复汉室为已任,最后英年魂归五丈原,上影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憾剧,历史就是历史,其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让诸葛亮再活50年,他真的能统一中国吗?1、小国寡民的

  • 曹操最为倚重的一位神秘谋士是谁?他有何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谋士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且各具特色,各擅胜场。相比较而言,除了郭嘉和一度号为谋主的荀攸(荀的侄子,但年长荀六岁),最为曹操倚重的,便非荀莫属。在三国中有一个人,他充满智慧,手上却没有一把鹅毛扇可供上镜;胆识过人,在血雨腥风的沙场上又难觅他的踪影;他天生一个美男子,却从来不像宋玉、潘安那样将自己的阳刚壮美书

  • 张飞挑灯夜战马超经过 马超战张飞谁胜谁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挑灯夜战

    张飞挑灯夜战马超经过马超战张飞谁胜谁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三国演义》中,当时的汉宁太守张鲁派马超去攻打葭萌关。刘备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忙和诸葛亮商量对策。马超画像马超是当时的名将,智勇双全,所以诸葛亮对刘备说:“只有张飞和赵云才能对付这个马超!”那个时候赵云在外执行任务,只有

  • 《三国演义》中所描写“赤壁之战”都借鉴了哪些素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演义

    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古战场,亦说蒲坼赤壁?亦说黄州赤壁?自古迄今争论不休。赤壁之战古战场成为有名的千古之谜,历史悬案。喜论赤壁之战者,亦喜看名著《三国演义》一书,凡细心者亦可见《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已认定了赤壁之战就发生于湖北黄冈市之黄州赤壁,并以十个章节,四万余字的长篇大幅,绘

  • 孙权弃刘备降曹操,为什么曹丕还要对其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赶尽杀绝

    孙权弃刘备降曹操,为什么曹丕还要对其赶尽杀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08年秋,曹操南取荆州,东下伐吴,迫使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抵抗,从而展开赤壁之战。当时,曹操大军压境,扬言要跟孙权“会猎于吴”,东吴群臣几乎都主张投降曹操。孙权在鲁肃、周瑜的支持下,断然决定抵抗曹操,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取

  • 三国马腾简介,历史上的马腾与马超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系

    历史上马腾与马超是什么关系?马腾(?-211年),字寿成,东汉末武将,东汉初将领马援之后。父亲为马平。马腾是蜀汉武将马超之父。除此之外还有马休、马铁二子。生平当时凉州刺史耿鄙委任治中程球,程球为贪官,士人怨之。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人联合起兵反叛汉,朝廷欲讨伐叛乱。耿

  • 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

    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人们爱用俗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一个人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说起司马昭,就要提到他的父亲司马懿。从司马懿开始,司马氏的势力在曹魏政权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司马

  • 东吴名将黄盖的生平简介 黄盖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吴

    东吴名将黄盖的生平简介黄盖有多厉害?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周瑜部将黄盖提出了采用火攻曹操的办法,这才大败曹操。但是,千万年时间过去了,世人想起赤壁之战时,想起的不是黄盖,而是诸葛亮和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之所以能获胜的风头被诸葛亮和周瑜抢光了,诸葛亮在战前“草船

  • 第十五章 曹操用诈退之计袭取阳平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阳平

    公元215年春,曹操率兵攻伐汉中张鲁,自陈仓出发,一路夺关斩将,进行得极为顺利。到?月时曹军攻到了阳平关。阳平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将为张鲁之弟张卫与大将杨昂,他们在山顶筑长墙10余里,更增加了进攻的难度。几次攻击之后,曹操损兵折将,却没能踏上阳平关半步。这时,曹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见阳平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