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曹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胜出?曹操胜出的原因

袁曹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胜出?曹操胜出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8 更新时间:2024/1/9 7:22:01

以前所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战争。自然,曹操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那么袁绍为什么战败,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第一,曹操有大战略思想,袁绍做事情想当然。曹操这个人做事有分寸,在战争之前,总是要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集思广益,善于分析每个人提出的意见,往往能够做出最合理的判断。比如在孔融提出袁绍兵力强大的时候,是曹操能够很快判断出袁绍是个表面强大的人。而袁绍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要么急功近利,要么裹足不前。

第二,曹操识人,袁绍昏聩。曹操这个人对人的判断力很敏锐,对郭嘉委以心腹,认为这是:「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对荀彧,曹操则称「吾之子房也」。而袁绍察人不明,对忠臣田丰沮授的忠言逆耳充耳不闻,甚至被贬下狱,让人遗憾。

第三,曹操作战不拘一格,袁绍墨守陈规。战场瞬息万变,如果不能抓住有利战争,自然功亏一篑。曹操战白马,用降将关羽,杀死对方大将颜良,除了心头大患;而后,采用谋臣之计,麻痹了文丑,以致文丑也被杀死。袁绍没能抓住有利战机,当年进军的时候,一个儿子害病就让他心神不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袁绍此人注定不能成就大事。

第四,曹操巧妙利用许攸反水。许攸曾经是袁绍手下极为重用的谋士,二人交厚,战争关键时刻,袁绍却对许攸起了戒心,并要杀死许攸的亲眷,无奈之下,许攸截过曹操告急的文书,前来上曹营请降。曹操闻听,鞋子没穿,就慌张迎出大帐。然后推心置腹,后来在许攸的建议下,连夜奇袭乌巢,断了袁绍的粮仓;而袁绍在重要的粮食储备地方,却用了只知道喝酒的将军淳于琼,致使军心慌乱。

第五,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不仅有自己的家乡的子弟,而且还有收降的名将。以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谯沛旧将和张辽徐晃归降的大将并驾齐驱,驰名疆场,战功赫赫。而袁绍出兵,要么用些有勇无谋的大将颜良文丑,要么用自己的儿子袁尚袁谭,以致张郃高览这样的名将没有用武之地。

第六,当然最主要的曹操挟天子以令将诸侯,善打政治牌。以皇帝的命令统令四方;而袁绍以下犯上,故步自封,拒绝了当时臣下迎奉天子的建议。总之,官渡一战,新天下耳目。袁绍这个四世三公的后人,所谓河北最大军阀,也不过尔尔。打败了袁绍,从此,曹操一统天下的豪情更加高涨。想起了曹操那首《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的,不是曹公,谁有这样的豪情壮志,难怪毛主席也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看起来,老人家对曹操也是很仰慕的。

标签: 战中

更多文章

  • 钟会之死――刽子手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刽子手

    钟会之死――刽子手的下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钟会被定为因谋反而死,似盖棺定论,无案可翻。可是,也有一些历史学者,很动感情地甚至很生气地为钟会翻案,比如吕思勉先生。吕先生把钟会视作曹魏帝国后期的大忠臣,封建正统道德的承传者,划归丘俭、文钦、诸葛诞一类。柏杨先生在他的《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 “闯关东”非自近代始 东吴大将太史慈曾渡海北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吴

    闯关东非自近代始东吴大将太史慈曾渡海北上,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这方面,有据可查的一位名人就是后来做了东吴大将的东汉末年的太史慈。此人乃东莱黄县人(与笔者是真正的同县老乡),早年渡海北上辽东,“求职”均不顺遂。当时辽东那边除了有少数民族占山为王,东汉政权也早已渗进。东吴大将太史慈作为当时真正的

  • 吴大帝孙权第四子孙霸为何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帝

    孙权于废立之事进退失据,性情大变,极度极敏感多疑,容易焦虑和妄想,越来越独断专权,滥杀功臣,使得东吴的稳固局面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孙权终于在赤乌十三年废孙和,改立七子孙亮为太子,并且赐死孙霸,孙权又以勾结孙霸以构陷孙和的罪名诛杀孙霸党羽全寄(大司马全琮次子、孙权外甥)、吴安(孙权舅吴景之孙)、杨奇等人

  • 吴大帝孙权第四子孙霸简介 孙霸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帝

    吴大帝孙权第四子孙霸简介孙霸结局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霸(?D250年),字子威,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吴大帝孙权第四子,孙和之弟。娶大司农刘基之女为妻。孙和被选为太子时,受封为鲁王,与孙和享有相同待遇,因此与孙和之间产生继位的问题(不服孙权立太子),孙霸纠集党羽陷害太子及其支

  • 蜀国名将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国

    人物简介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

  • 张飞有个不争气的儿子:蜀汉灭亡后竟向曹魏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蜀汉

    张飞有个不争气的儿子:蜀汉灭亡后竟向曹魏投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飞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后来都成了刘禅的皇后,两个儿子,大的叫张苞,小的叫张绍。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突出了张苞,却很少提到张绍,但在正史里面对张苞的记载就只有“长子苞,早夭。”寥寥五个字。张飞死后,由次子绍嗣,张苞在

  • 曹操是怎么死的?揭秘曹操真正死亡的背后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是怎么

    曹操是怎么死的?揭秘曹操真正死亡的背后历史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代枭雄曹操是怎么死的?要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汗青的年代的却是好久远了。幸亏有史书的纪录以及一些对汗青感爱好的考古学家。有的人说曹操是由于得了头风病而死的,凭据其时的医疗技能和曹操的职位得了头风病就没有医治的要领了吗?并且其时的

  • 被诬陷的三国名将魏延 军事奇才被扭曲反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国名

    被诬陷的三国名将魏延军事奇才被扭曲反贼,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魏延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谋反而被诸葛亮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虽然曾有人替魏延写翻案文章,但《三国演义》塑造的反贼魏延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很难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杀。笔者最近去成都开

  • 三国时庞统的简介 庞统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简介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手下的重要谋士,与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 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曹植有哪些可恨可厌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之处

    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曹植有哪些可恨可厌之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世人了解的曹植,大都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数人都对曹植同情不已,有才嘛,不但有才,而且行文之间尽显无奈悲伤。而其兄曹丕却往往被认定为奸邪兄长,对弟弟迫害不已。曹丕当然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