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心腹吴质简介,曹魏四友之一的吴质怎么死的?

曹丕心腹吴质简介,曹魏四友之一的吴质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31 更新时间:2023/12/13 18:19:00

曹丕心腹吴质简介,曹魏四友之一的吴质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吴质(177—230),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为人放诞不羁,怙威肆行,卒后被谥为丑侯。其子吴应数次上疏申辩称枉,正元年间方改谥为威侯。

吴质出身单家,又不能取与乡里相浮沉的态度,所以不能跻身汉末的名士派之列,得以在政治领域大显头脚;纵然后来曹丕征吴质到洛阳,亦不为乡里所饶(《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典略》)。当然还有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其文学才力不能与建安七子相匹敌,所以不能以文学实绩显名于建安文坛。《三国志·魏志·吴质传》曾称:吴质以文才为文帝所善,官至振威将军,究其实,其中当有更复杂的政治原因。

曹操喜欢延纳文学之士,曹丕、曹植亦有乃父之风,除交结建安七子之外,身边还集结着一批年轻的文士,曹操立嗣问题不明朗时,曹丕、曹植以及他们身边的文士还能相得以处;当曹操立嗣问题突出来后,双方就各自施展方略尖锐对立起来。《三国志·魏志·曹植传》裴松之注引《世说新语》:杨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太子患之,以车载废簏,内朝歌长吴质与谋。修以白太祖,未及推验。太子惧,告质,质曰:‘何患,明日复以簏受绢车内以惑之,修必复重白,重白必推,而无验,则彼受罪矣。’世子从之,修果白,而无人,太祖由是疑。《三国志·魏志·吴质传》裴松之注引《魏略》:魏王尝出征,世子及临淄侯植并送路侧。植称颂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王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行,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皆[欷,于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可以说,吴质当是曹丕的智囊人物,使曹丕对他刮目相看。

不过,吴质并非不沾文学的边缘。《三国志·魏志·吴质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及河北平定,大将军(曹丕)为世子,质与刘桢升在坐席。桢坐谴之际,质为朝歌长,后迁元城令。四年后,吴质回京述职,曹丕盛张宴席,款待久违的吴质,为之曹植曾写作《与吴季重书》,微言大义,期冀吴质能为我张目;当然其中也有提到吴质依仗曹丕的支撑所张扬的骄奢气焰。吴质即作《答东阿王书》,申明至乃历玄阙,排金门,升玉堂,伏虚槛于前殿,临曲池而行觞,只不过是恃平原养士之懿,实愧无毛遂耀颖之才,露出仗人以假威的心迹。至于张目一事,吴质则借儒墨不同,固以文矣,把曹植搪塞过去。这篇答书,词繁藻丽,典奥实密,假之以愧无毛遂耀颖之才相贯串,前后严密布成一体,亦可以说颇得建安文学以气为主写文章(鲁迅:《而已集》)的风气。

建安二十年后,陈琳、应、刘桢、徐干等先后为疫病夺去生命,曹丕手编陈琳等的文集。编讫,不胜感慨,作《与吴质书》。曹丕之文,贯串了《典论·论文》的精神,为陈琳等人的不朽大加吹嘘,同时亦哀叹人生的短促: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字里行间,充满着怀旧的真情实感。当然在曹操依然掌握着大权的时候,曹丕只能向吴质这位同类披露胸怀。吴质针对曹丕的感伤,也不免自我感伤一番:臣独何得,以堪久长。但吴质的自我感伤,只不过是表示同情曹丕对陈琳等人的追念,真正的目的却是在数落了陈琳之短后,而称颂曹丕集数子之长:伏惟所天,伏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ぴ逑卤剩鸾龙之文奋矣。至于论及年齿,吴质自谓行年四十有二,尚思犹欲触匈奋首,展其割裂之用也;何况曹丕只年齐萧王(指汉光武帝刘秀),而又才实百之,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是不宜自坠其志的。《答魏太子笺》应该说是吴质与曹丕私人之间的私人书信往来,就其各布衷心亦见肺腑,并不乏英迈之气。然而作为历史的评判,则可见吴质谀于曹丕的一面。

曹丕还作有《与朝歌令吴质书》一篇,吴质亦有《在元城与魏太子》书的回复。曹丕作书于军旅之际,忆起昔时在河北与吴质等人的优游情景,有洗却俗务、追思旧友之心。而吴质的报书则承曹丕之旨,表面上是感恩戴德,希冀在偏远边鄙的地方做出一番事业;但内心深处,则是借自逊才不能理疆:张敞在外,自谓无奇;陈咸愤激,思入京城,彼岂虚谈夸论,狂耀世俗哉?能够得到曹丕之援回到京都。文章迂远回曲,状写元城风物,历史亦明白如画;至于所抒情慨,亦颇得建安文学悲凉慷慨的余韵。

由于吴质的固结曹丕,在曹丕代汉立魏后,吴质位至振威将军,并假节钺督河北,曾得意于一时。吴质是有一定的文才,但并不是以文学得到历史地位的,而是行谋出略扶摇直上,故而所传作品不多,只是与曹植、曹丕的复信假借曹植文名、曹丕的权威伴存在《文选》中;另有诗一首,裴松之注《三国志》存于《三国志》中。

文学形象

吴质,官任朝歌县长,乃曹丕心腹亲信,于演义第七十二回登场。其时曹操欲立曹植为世子继嗣。曹丕深以为患,便以车载废簏内藏吴质入府共谋对策。主簿杨修乃曹植心腹,便以此告曹操,未及推验。曹丕甚惧,告之于吴质,吴质道:又有何患?明日可再置绢于簏中以车运以惑之。曹丕从其计,以车载大簏装绢而入,杨修又去作告,可是查之无人,曹丕遂无事,而曹操亦恨杨修谮害曹丕,埋下日后斩杨修的伏笔。

标签: 心腹

更多文章

  • 解密: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八大精锐军团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精锐

    解密: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八大精锐军团都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的八大精锐军团:1.陷阵营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说到陷阵营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主帅高

  • 诸葛亮与刘禅因何结缘?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因何

    诸葛亮与刘禅因何结缘?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好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刘禅诸葛亮最初与刘禅结缘应该就是在白帝城了,在刘备率兵伐吴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于是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据三国志里所说,其实并不是像演义里那样,如果刘禅不才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其实刘备是这样对诸葛亮

  • 三国名人之曹魏名将江夏太守文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守

    三国名人之曹魏名将江夏太守文聘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当时曹操起兵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议,决定举荆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唤文聘一起归降,文聘说:“聘不能

  • 为什么曹操的后代都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短命

    东汉之后天下三分,曹魏囊括中原和华北以及西域,孙吴割据扬州和荆州大部,刘汉则偏安一隅,躲到了益州的群山之中。公元220年,曹操死了,就在他死后不久,曹操的儿子曹丕、刘备和刘权先后称帝。曹丕短命,称帝七年后就死了,儿子曹叡继位,然后再下传曹芳、曹髦、曹奂。刘备也是福薄,称帝后3年就死了,传位刘禅。孙权

  • 为何说貂蝉是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艳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人中

    艳女貂蝉貂蝉其人关于貂蝉的身份,《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上说的都是侍女,《三国演义》中貂蝉一开始的身份也不是王允的养女,而是歌伎,与侍婢无异,日后董卓、吕布娶她,也是妾室而已。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古代贵族官宦或者说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的婚姻问题。我们都知道,古代是一夫多妻制,通常说三妻四妾,皇帝则说

  • 三国时期这位皇帝荒淫好色,把祖宗留下的基业全部败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荒淫

    三国时期这位皇帝荒淫好色,把祖宗留下的基业全部败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三国鼎立,可谓是人才济济,但是有这样一位皇帝却生性专横残暴,荒淫无度,最后败掉了祖宗留下的大好江山导致亡国,他就是三国时期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孙浩。孙浩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的孙子,孙休的侄子。孙休当了国君后封孙浩为乌程

  • 为何蜀国不设史官?原因是诸葛亮害怕被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官

    为何蜀国不设史官?原因是诸葛亮害怕被记载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纂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为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

  • 青州军击鼓事件:曹操死后青州兵引发了一场哗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青州

    青州军击鼓事件:曹操死后青州兵引发了一场哗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志》中的魏书,臧霸传中“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青州军击鼓事件是曹魏的一大重要的转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曹丕的东南地区的政策(涉及青,徐,扬三州)。臧霸何功汉魏交替间的公案两年前,在故乡和巴西马

  • 三国名人之东吴名将韩当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吴

    三国名人之东吴名将韩当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韩当(?-227)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从一开始追随孙坚开始,每次打仗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虽然他不是战役的总指挥,但一定是担当先锋,参加过多次重要战役,屡建战功,熟悉水战,勇猛过人。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

  • 吕布效力3人被骂“三姓家奴”,而他一生效力6个主子,却被说成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家奴

    中国古代君王对臣子的不二之心,要求非常高。如果谁敢对自己的主子有恻隐之心,那么别说他不会有前途,可能连性命都不保。不过话不能说的太满,历史上就有个奇才,他一生中效力了六个主子,却被世人说为忠臣。这人就是魏征,魏征流传百世的是他的直言不讳,敢于进谏的形象,自然这名节当中少不了忠诚二字。可是他辅佐过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