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五节 讨伐蜀国

第五节 讨伐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2 更新时间:2024/1/14 7:57:01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以后,直到公元238年年底,蒋琬出屯汉中,其间,蒋琬曾经企图从汉中东进,但遭到否决,以后,就任命姜维为司马,“数帅偏师西入”,从西边企图联络羌胡,占领陇西。派给姜维的多是小股部队,基本上是做试探性的攻击,或者支援魏国羌胡的叛乱。比如,《三国志·郭淮传》记载: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蜀将羌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强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按抚柔氐三千馀落,拔徙以实关中。”然而,一直到魏国正始六年(公元245年),蜀国第一人蒋琬去世,由于蒋琬身体原因,所以,蜀国没有进行大的北伐行动。双方唯一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在公元244年,魏国曹爽派遣10万大军进攻蜀国,蜀国取得了汉中保卫战的胜利。但是,遗憾的是,蜀国本来就没有打算主动进攻,因此,蜀军没能扩大优势,采取进一步的进攻措施。这就是在诸葛亮死后蒋琬执政的11年中蜀国的情况。

蒋琬死后,费祎执政。从公元245年到公元253年的8年时间,费神更是抑制姜维做大的军事进攻,每次仅仅给姜维一万多人马。战役目的主要还是利用魏国陇西的羌胡反叛力量,扰乱魏国社会稳定。比如: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也就是曹爽和司马懿关系恶劣、司马懿装病的那一年,姜维率兵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投降姜维,姜维把他们迁移到蜀国,而其他小种的反叛羌胡却被魏国郭淮击败。到249年魏国高平陵事变以后,夏侯霸逃亡蜀国,成为姜维的一个得力助手。那年的秋天,姜维派句安、李歆在陇西曲山修建了两个城池。被郭淮、陈泰攻下,损失惨重;后又派廖化企图进攻洮水,也被邓艾识破,无功而返。公元250年,姜维又进攻西平,没有攻下。但受降了一个郭修的人,此人心怀魏国,多次想刺杀刘禅未果,终于在公元253年刺杀了费神。

这年的正月费祎被刺杀,这年的夏天,姜维就带领数万人进攻魏国的石营(甘肃礼县西北),包围了狄道。以此为开始,从公元253年的夏天算起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10年时间,姜维一共进行了6次比较大的西征。

第一次,就是公元253年夏天,姜维率领数万兵出石营,经董亭(甘肃天水东南),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甘肃武山县洛门乡),维粮尽退还。《三国志·姜维传》称,这次由于吴国诸葛恪率20万大军进攻魏国,魏国也集结20万兵力迎击,因而西线兵力不足。魏军集中了西线的所有兵力,前往南安的狄道解围,姜维却因粮草不足而撤退,可以说是浪费了-次很好的机会。

第二次,是第二年的公元254年,狄道(甘肃临洮)长李简投降蜀国,导致姜维出兵陇西(甘肃陇西)。姜维占领狄道以后,又进而攻下河关(甘肃临夏)、临洮(甘肃岷县)。但是,在交战中,魏国将军徐质斩杀蜀国荡寇将军张嶷,姜维只好把攻下的三个地方的人民迁移入蜀,草草而回。

第三次,是255年秋天,姜维和夏侯霸不顾张翼的反对,率领数万兵马再次进抵枹罕(甘肃临夏),进攻狄道。当时魏国刚刚平定毋丘俭和文钦的叛乱,司马师刚刚死去,魏国征西将军陈泰命令雍州刺史王经率兵先去狄道坚守,等待陈泰大军一起到了,再和姜维交战,结果王经不听陈泰的话,到狄道以后,王经与姜维战于洮水西岸,结果大败,死伤万余人,剩余一万多人退守狄道。当时蜀国张翼建议就此罢手,结果姜维不听,进围狄道。魏国经此大败,高度重视起来,任命邓艾行安西将军,和征西将军陈泰并力抗击姜维,同时,太尉司马孚亲自领兵作为后援。陈泰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姜维提兵来,利在速战,王经本应当坚守,结果他主动出击,造成失败;而现在呢,姜维胜利了,本来应当不顾狄道,往东进兵,占据栎阳(应为略阳,甘肃秦安县)的粮食,然后放兵招纳羌胡,再东向和我争夺关陇,这样眼光就大了,我们都不利了,结果现在他姜维乘着战胜之威却顿兵在之下,等到兵的锐气消磨掉了,粮食也跟不上了,他就退了。于是,陈泰提兵迂回到姜维背后,姜维担心被围,就撤掉了狄道之围,回军退屯钟提(甘肃临洮县南)。

第四次,就是第二年256年,因为上一年的胜利,姜维被封为大将军。到这一年的7月,姜维又率兵直指祁山,听说邓艾早有防备,只好回师苳亭(甘肃武山县南),转而进攻西边的南安(甘肃陇西县),邓艾驻守武城山(甘肃武山县西南)上,与姜维对峙。姜维无奈,趁夜率军东进,企图进攻上封(甘肃天水)。邓艾在段谷(甘肃天水西南)追上了蜀军,和姜维大战,由于蜀国的胡济军没有按时到达战场,邓艾军大破姜维军,姜维部队死伤惨重。姜维上书要求自贬,刘禅只好把姜维刚刚封的大将军又罢免,以卫将军履行大将军的职责。

第五次,257年,司马昭兴起了讨伐诸葛诞的战役,关中的部队也调往东部地区。姜维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率领数万部队,从骆谷(陕西省周至县西南)出击,抵达沈岭(周至县西南)。这时,长城(曹魏帝国沿边所筑的御敌要塞)存粮很多,而守军太少,征西将军、雍凉军区司令长官(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望(司马孚的次子,与司马昭为堂兄弟)和安西将军邓艾,进兵据守。姜维在芒水(周至县南里水谷)扎营,屡次挑战,司马望、邓艾乒、是坚守不出。双方陷于僵持,一直等到第二年司马昭杀了诸葛诞,姜维才率兵退回成都,又被封为大将军。

从刘备开始,蜀汉政权对曹魏所采取的战略是:留魏延镇守汉中(陕西省汉中市),沿边谷中的险要关卡都有实力较强的部队驻防,如果敌人进攻,那就让敌人顿兵于汉中外围的险要关卡之下,等到敌人疲惫,再进行追击包围打击。公元244年打胜曹爽的兴势(陕西省洋县北)之役,就是这个办法。等到姜维当权,他却异想天开地建议:“分别防守各地险要,只是消极抵抗,不能积极进取。不如诱敌深入,各据点储存粮秣,加强守卫,主力退守汉城(在陕西勉县)、乐城(在陕西城固县)。敌人一旦进入汉中平原,我们各城严密防守,再派出机动部队乘虚攻击,敌人攻城攻不下,郊野抢不到粮食,千里之长的供应线,自然不能长久维持。等他们撤退之日,我们各城同时出击,加上机动部队的力量,这是一个大歼灭战略。”

刘禅(本年52岁)接受这个建议,命汉口防卫司令胡济将主力部队撤退到汉寿(四川省广元市西南),监军王含据守乐城(陕西省城固县),护军蒋斌据守汉城(陕西省勉县)。

标签: 蜀国

更多文章

  • 何法倪——穆帝司马聃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

    何法倪穆帝司马聃皇后何氏法倪为名门佳人,父亲早亡,19岁人宫当皇后,5年后就做了寡妇,自居永安宫。本来可平淡一生,可谁知晚年遭变故,从此一病而亡。何氏庐(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生于338年,出身士族。其父亲何准心地高洁,很少利禄之心,何氏可谓是名门之女。东晋升平元年(357)八月,穆帝司马聃遣太常王彪

  • 卖过妻子,当过和尚,皇帝是出于什么原因要召他进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封建时代,女子地位低下,除却世俗所奉承的三从四德之外,在家庭遇到困难之际,大多数人会选择抛弃自己的妻子。对于穷人来说,为了解决家庭的困顿,卖儿卖女之事都不奇怪。民间评论一个人傻,遇人不淑之际,会说“别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藏氏就是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命运。臧氏将门之女,父亲是名将臧盾。此人长相美

  • 西晋王朝第四代皇帝晋愍帝司马邺有老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

    先详细注释一下晋愍帝司马邺的读音,“愍”的读音是“min”,声调为三声,“邺”的读音同“业”,所以有时候也称晋愍帝司马邺为司马业,字为彦旗。根据“晋愍帝”这个称呼,我们可以知道司马邺是西晋时期的人物,而且是某一任皇帝。确实如此,他是西晋的第四代皇帝,是武帝的孙子,吴孝王的儿子。他在位的时间为公元31

  • 历史上有四个人被敲定成为阎王的竞争人选之一的分别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上有

    历史上有很多名臣名将,因为他们在世时拥有很大的权力或者能力,这种能力不像是人类所具有的,所以百姓把他们传得神乎其神,说他们死后都去做阎王了。因为中国历史漫长,所以做阎王的能人越来越多,开始是“四大阎王”,后来变成“十殿阎王”,地府的官越来越多,搞得百姓都不知道谁做阎王好了。事实上“四大阎王”的说法比

  • 第六节 风雨之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228年,这一年并不像年号显示的那样,而是从年初到年尾,都充满着杀伐和血腥。从司马懿迅速平定孟达开始,接着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当时,从汉中北进,有两个方向四条主要通道:一个方向是出秦岭入关中。在这个方向上有两条通道:一是出秦岭子午道,进入关中;二是经秦岭褒斜道,出斜谷,进入关中西部。这两条

  • 杨坚崛起,心生异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北周静帝宇文阐时,军政大权逐渐落到了外戚杨坚的手中。杨坚先是清除了朝廷中的异己力量,接着又镇压了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发动的声势浩大的兵变。581年,杨坚强迫周静帝退位,自己称帝,建立了隋朝。之后,隋灭陈,使中国历时200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宣告结束,又进入了大一统时期。■关陇士族,杨门崛起杨坚,

  • 王敦谋反,晋明帝当“侦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晋明帝为了解情况,亲自侦察,学一点大侠本领,并把事情弄清楚了。随后“修理”王敦招式简单,却能一招致命!晋明帝太宁年间,大将军王敦阴谋策划叛乱,朝廷上下对此大为惊恐。温峤把王敦叛乱的具体时间报告给了晋明帝。晋明帝决定亲自深入王敦军营内部探其虚实。一天晚上,晋明帝穿了百姓的衣服,

  • 《两晋南北朝那些事儿》前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两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两汉以来不断累积下来的众多深层社会矛盾,并没有因为表面的政治统一而迅速消弭,通过玩弄权术、残酷杀戮政敌而建立的司马氏政权,还没有来得及实现社会秩序的全面重构,就分崩离析于因皇族内部矛盾激化而骤然爆发的“八王之乱”,天下重新归于乱世。中原地区的政

  • 隋文帝杨坚背后的女人是谁?是他的独孤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他的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为他默默奉献的女人。而隋文帝杨坚背后的这个女人确实为他奉献了一生,却不是默默地,而是始终很强势。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贤惠温柔,能够逆来顺受,坚韧不拔才是好女人。而独孤皇后身上兼具古代女人的温婉体贴和现代女人的独立自主。她是蒙古人,后周大司马独孤信的七女儿

  • 第二节 打与不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第二节

    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蜀国灭亡,打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久,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昭父子之手。过了两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曹奂,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自此形成晋、吴对峙的格局,要不要出兵吴国成为晋不得不首先考虑的问题。早在三国鼎立之时,魏的势力就远远超过蜀、吴,魏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