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流击楫,祖逖遗恨

中流击楫,祖逖遗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62 更新时间:2023/12/23 22:08:06

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登基后,许多仁人志士一直希望能够征讨北方,夺回故土,祖逖就是其中的一个。年轻时,祖逖闻鸡起舞以励志,到了江南后,他更想实现北伐的愿望。可惜,司马睿是个昏庸的君主,贪享安逸,根本就不想北征。在这种形势下,祖逖自己组织了一支军队,浴血奋战,收复了许多失地。

■满腔热忱,发誓报国

西晋后期,战事纷起,国力衰弱,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一些仁人志士眼见国家混乱不堪,民众无家可归,立誓要报效朝廷,收复失地,祖逖就是其中比较杰出的代表。

祖逖,字士稚,祖籍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祖逖出身于范阳郡的大户,西晋时,其父祖武曾做过上谷太守。祖逖个性豪爽,喜好结识一些豪侠贤士。尽管他生于官宦之家,却未被世俗的礼节所约束。他重视情义,轻视钱财,经常拿出家里的布、米来接济贫苦之人,深受百姓的敬重。

刘琨是祖逖的同窗挚友,他们同在司州担任主簿一职。因为有着相同的志向,两人的友情非常深厚,夜里常睡在一张床上,一同探讨国家大事,鼓励对方实现报效国家的愿望。一天夜里,祖逖被一阵鸡叫声吵醒了,他将身旁的刘琨叫了起来,并对他说道:“你听,这是在催我们奋进呢!”于是,两个满腔热忱的年轻人取下挂在墙上的宝剑,走出房门,借着月光操练了起来。从此以后,他们更加勤奋地练习武功,探究兵法,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家建功,创立流芳百代的功业。他们这种富有朝气、力争上游的精神时刻鼓舞着后人,成语“闻鸡起舞”就是由此而来的。

■中流击楫,北上中原

西晋末年,北方一些少数民族贵族开始称王称帝,攻打中原。晋宗室司马睿逃到建邺,执掌着江南地区的军政大权。西晋北方的官吏、百姓纷纷逃往江南躲避战乱,祖逖也率领亲党数百家迁到南方。一路之上,祖逖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病人乘坐,自己却与大家一直徒步行走,药物、衣服、粮食也和大伙共用,深受大家的爱戴。东晋王朝建立以后,许多逃难到江南来的人都希望朝廷能收复失地,以便重返家园。北方的汉族人民在各少数民族贵族的暴虐统治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盼望江南出兵北伐,推翻他们的统治。可是,以司马睿为首的皇室和大官僚们却满足于偏安江左,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自己的南方的统治上面。祖逖眼看国家危难,对司马睿等人的苟且偏安非常不满,就自告奋勇,请求司马睿准许他募兵北伐。司马睿迫不得已,只好给了他一个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虚衔,1000人的粮饷和3000匹布,其他军器物资什么也不给。即便是这样,祖逖还是毅然率领部曲一百多人在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八月渡江北伐。在船划到中流时,他慷慨激昂地敲着船楫起誓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思是说,我如果不能扫清中原胜利凯旋的话,就像江水一样有去无回!)跟随他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语所感动,斗志倍增。渡江以后,他在淮阴一面铸造兵器,一面募兵,到出发时已经成为一支拥有2000多人的军队了。

祖逖的军队由于得到北方人民的支持,迅速占领了安徽北部和河南南部地区。当时,长江以北还有不少汉族豪强地主盘踞的坞堡,这些人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矛盾也很多。祖逖分别情况,有的加以调解使他们听从自己的号令参加北伐,有的背叛了晋朝就坚决打击。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年),陈留地方的豪强地主陈川叛降后赵石勒,祖逖决定发起对陈川的进攻。石勒派石虎领兵五万援救陈川,被祖逖打得大败。经过几年的艰苦斗争,在祖逖领导下基本上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这一大好形势的出现,固然反映了当时的人心所向,同是,同祖逖的雄才大略和善于团结人也是分不开的。

祖逖在收复的地区内,亲眼目睹了经受战乱灾祸后人民的悲惨生活,就带头在生活上严格约束自己,过着俭朴的日子,不为自己占据田产。他亲自劝督军民种地植桑,要求自己的子弟都去参加耕作,挑担砍柴。他还能“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对所部军民立有功劳的,哪怕功劳再小,也都立即给予奖赏。对于黄河两岸一些被迫接受少数民族政权官职的人,祖逖也讲究策略,允许他们在表面上继续担任旧职,还不时派出巡逻兵到这些地方去假装偷袭,制造他们并未归附东晋的假象。通过这种途径,祖逖常常能够得到后赵的各种情报,便于及时采取对策。祖逖的这些措施,深受各阶层军民的拥护。一次,祖逖置酒大会当地父老,人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且歌且舞,赞扬祖逖和他所部将士的功绩。石勒看到祖逖军这样深得人心,不敢再渡河进犯。

■壮志未酬,中原遗恨

尽管祖逖辛苦经营,积极筹备,希望继续收复黄河以北的国土,可晋元帝司马睿却甘心居于江南,不想收复失地,还封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豫、冀等六州的军务,以监督祖逖。祖逖竭尽全力夺回故土,朝廷却怀疑他的用心,使得他十分失望。同时,东晋内部的矛盾不断地激化,随时会引发又一次的内斗。祖逖见此,不由得更加愤懑和担忧,竟因此一病不起。

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时年56岁的祖逖饮恨离开了人世,世间又多了一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慷慨之士。尽管祖逖没能实现征讨北方、收复失地的愿望,但历史却记住了他的一腔热血和赤胆忠心。

标签: 遗恨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贾南风黑矮丑陋又彪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风

    晋武帝司马炎病重的时候,令中书拟诏,委汝南王司马亮、侍中车骑将军杨骏共同辅政。杨骏秘不宣诏。小杨皇后杨季兰伪造诏书,以杨骏辅政。晋武帝随即于太熙元年(290)四月死去,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武帝在选太子妃以前,曾对杨皇后说贾氏有五不可:种嫉、不宜子、短、黑、相貌不美。但因杨皇后的坚

  • 晋惠帝司马衷:白痴的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

    晋惠帝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与杨皇后的次子。司马衷的白痴是先天性的,并不是受后天的刺激造成的。司马衷在年少时就显露出不正常的样子,快十岁了仍口齿不清,豆米不辨,更谈不上读书写字了。因此,朝野上下、宫廷民间都知道司马衷是白痴。后人常常用两件事情来表现司马衷的白痴样子:第一件事,一年的夏天,晋惠帝带着随从

  • 独孤伽罗怒杀“小三”,杨坚大怒,做了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啼笑皆非

    隋文帝杨坚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开皇之治”,因此深受后世的称赞。在夫妻关系上,杨坚与独孤伽罗也是伉俪情深,感情很好,是历史上的一对“模范夫妻”。但谁也不会想到英明神武的杨坚居然是个“妻管严”,而且非常惧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577年,14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17岁的杨坚

  • 历史上真实的石崇是怎样的人?文韬武略又精明能干的炫富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的人

    石崇,字季伦,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北)人,因生于青州,所以乳名叫齐奴。石崇生于官宦世家,父亲石苞有经国才略,曾辅佐晋文帝、武帝,任征东大将军、大司马等职,屡建功勋。西晋时门阀制度盛行,选官不凭才德,而是按门第的高低选官定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权力世袭。西晋中正官已完全被士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把持。石崇

  • 阮佃夫——以政变起家,结果自己却死于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死于

    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即使宫廷内部,也是废立篡位之谋时常发生,骨肉相残之事频繁出现。前废帝刘子业继位时,先杀了叔祖刘义隆的弟弟刘义恭,又杀了两个弟弟,然后又杀了一批大臣,如戴法兴等。他如此滥杀,激起了朝臣震栗,百姓义愤,但几位叔父的存在又使他感到帝位受到严重威胁。于是。景和元年(465

  • 北周统一,北齐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周

    北齐最繁荣的时期就是齐宣帝高洋执政之时,此后的帝王都非常昏庸残暴,致使国势日衰。齐后主高纬更是荒淫无度,整天与宠妾寻欢作乐,不理朝政。而此时的北周却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577年,北齐与北周经过短暂的对峙后,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部。■锐意进取,后来居上北齐建立后,高洋在执政初期的确是有所

  • 晋怀帝司马炽的贡献 司马炽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

  • 隋文帝很怕独孤皇后吗?隋文帝爱独孤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独孤

    独孤后卧病后宫,两个心腹的宫女平日专替独孤后侦察他人的隐私,得了杨坚留宿在梅花别苑的消息,便报告了独孤后。独孤后顿时气得脸上转色咬牙道:“我与贱人,誓不两立!”接着抱病起床,率领了八个宫女,到了梅花别苑。尉迟贞顿时花容失色,娇躯发抖,再也站立不住,忙双膝跪倒。独孤后冷笑:“好一个美人儿,怪不得圣上心

  • 《两晋南北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两晋

    卷一·八王之乱,天下动荡前言第一节白痴为帝,政局动荡第二节丑悍皇后,败坏朝纲第三节八王之乱,骨肉相残第四节纷争之始,流民起义卓入京卷二·五胡乱华,狼烟四起第一节刘渊起兵,反晋建汉第二节永嘉之乱,西晋亡国第三节刘曜反晋,前赵建立卷三·东晋初兴,南北分立第一节门

  • 第二十二章 琅琊王氏的存亡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存亡

    王衍和王导是如何一手缔造东晋王朝的呢?那得先从王导、司马睿一行初到江南时的南北情况说起。此时在北方(长江以北),东海王司马越成了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可他接手的国家,内是因连年战乱而满目疮痍的社会,外有匈奴、羯族、鲜卑等异族铁骑的虎视眈眈,可谓危在旦夕。面对每况愈下,朝不保夕的形势,司马越和他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