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诸葛亮责备令平庸的王平取代多谋的魏延?

历史上的诸葛亮责备令平庸的王平取代多谋的魏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4/1/10 9:54:20

历史上的诸葛亮责备令平庸的王平取代多谋的魏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袭的是汉朝举孝廉遗风,注重表现出来的德行。而好德胜于好才,必有虚伪无能之徒表演的舞台。那关羽镇守荆州时信任的大将潘睿、糜芳,刘备的螟蛉子、见死不救的刘封等人,均为虚伪无能之辈,一触即溃大难临头各自飞。蜀汉后期,费t蒋琬有德无才,大都将就材料,最后文武百官悉数听命于弱智的皇帝,纵然诸葛亮鞠躬尽瘁,庸才辈出、只有虚伪道德家表演的蜀汉亦焉有不亡之理?!奉行德治的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极为苛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史学界对他的普遍指责。自古君子真伪不可分,但真才与草包总该分得清。在蜀汉的君子大营里,特立独行,骜不驯的魏延是公认的军事奇才,但以德治国的诸葛亮,却一直对他限制使用。理由就是脑后有反骨。

所谓反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完全是乌有之词,遍览通体,潜台词无非是棱角、个性。而个性棱角恰恰就是人才的标签,如何反要撕下?关羽攻长沙时,黄忠魏延同为长沙太守韩玄部将,韩玄怀疑黄忠通敌欲杀之,刀斧手把刀架到黄忠的脖子上,那黄忠都没有丝毫反抗之意,眼看老黄忠就将一命呜呼冤死在长沙城。是魏延危急关头奋起造反,血刃韩玄起义献城。试想一下,长沙一战,没有黄忠可以,没有魏延成吗?如果没有魏延造反,休说长沙城拿不下来,就连老黄忠那颗头颅,也早和身体分家了吧!然而,如此在战长沙做出突出贡献的将领,就因为造反而遭到诸葛亮的排斥。而城陷后的黄忠,一不投降二不杀身成仁,只是在刘备面前苦嚎旧主,便博得诸葛亮好感委以重任。

这对魏延公平吗?魏延的个性里,的确有造反有理的成分,但魏延的造反,不是胡反乱反,总得来说,真的有理。不妨回放一下历史,个性突出、智勇双全的魏延,他反的主子,从蔡瑁到韩玄,哪个不是顽恶之辈?哪个不该反?这样的反抗精神,难道没有可取之处吗?刘备麾下,再看王平与魏延,到底谁对蜀汉的贡献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接替马谡前,王平一直以偏将副手形式出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魏延自领汉中二十载,威震汉中。他的那句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何等豪迈,捡漏将军王平,说得出此等豪迈之言吗?刘备时期的蜀汉造就黄金一代。刘备用人也重德,但刘备用人比较宽松、容忍个性并善于用人之长。

在使用王平魏延的问题上,诸葛亮与刘备截然不同。刘备爱才重魏轻王,诸葛重德重王轻魏。刘备死后,诸葛亮碍于青黄不接的人才形势,不得不用魏延,但却时常把魏延纳入普通战将一员,甚至与陈式之流的牙将并列。对其始终不放手使用,助长战绩平平的王平爬到魏延头上。从魏延的最终结果看,似乎验证了诸葛亮的先见之明——脑后反骨,此人必反。但是不妨设想,如果按照刘备的重用魏延之才的思路走,魏延会反吗?怀才不遇是每个人才人心改变的发端,主帅总像贼一样防着属下,属下的心能不起变吗?诸葛亮在时,魏延是不敢反;而刘备在时,魏延是不愿反。

对人才,刘备看长处、容个性,而诸葛亮却不容有短、求全责备。世上人才哪有完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完人王平算是人才吗?求全责备的结果,是尽数庸才。感化人才,令有个性的人才从心里上有归属感,这才是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的最高境界!也是刘备高于诸葛亮之处,由是使得前者在识人的眼力上,远胜后者一筹!蜀汉之盛,就在刘备诸葛君臣合力,谋取汉中大胜之时,蜀汉之衰,就在刘备白帝城死后。表面上看,蜀汉亡于魏将邓艾的一次偷袭,实际上人才的枯竭才是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诸葛亮故去之后支撑蜀汉军事局面的两位大将,姜维与夏侯霸,竟都来自曹魏阵营。可见诸葛亮在本土培养人才方面,是何等的失败!他没有为蜀汉留下足够的人才库,在蓄才选才上,他是一个不及格的主帅。甚至可以说,诸葛亮设置的人才关,其实是场毁人游戏,他至清至察的准孝廉选才法,毁掉的何止一个魏延!

汉朝举孝廉,当然也产生了陈蕃等人杰,然而,过于考究德的体制,缺乏公平竞争的程序,也衍生了大量的伪君子,这些伪君子,大都是庸才。东汉的衰亡,说明举孝廉选才体制已经走入死胡同,而蜀汉不以为戒,秉承举孝廉遗风,苦果尝尽。在三国的北方土地上,完全是另一番人才济济的繁荣景象。那里的曹魏阵营,魏王唯才是举,英雄不问出处,不计前科,故人才纷至、门庭若市。三国归晋,晋的老底是魏,灭亡蜀汉的邓艾、钟会这样的军事奇才均出自魏国,曹操用人之道,惠及两朝魏晋。东汉灭亡,蜀汉衰败,魏晋的兴起,已昭示一个明理:举孝廉用人制已经成为扼杀人才个性的毁人游戏,唯才是举取代孝悌伪才,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标签: 平庸

更多文章

  • 三国名人之吴国大将西陵太守甘宁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守

    三国名人之吴国大将西陵太守甘宁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甘宁少年有力,读诸子,十八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建安九年(204年)率八百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建安十年(205年)转托黄祖,黄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建安十三年(208年)归吴见用于孙权,大有

  • 孔融与王修的故事:慧眼识英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英才

    孔融与王修的故事:慧眼识英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孔融在北海做官时,召王修为主薄。王修为人正直,从不贪赃枉法,在北海为官期间有口皆碑,后来被举荐为孝廉。但是王修想把这个名额让给邴原,邴原也是个非常孝顺,非常有学问的人才。孔融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震惊,对王修的举动十分地不理解,于是就去找王修谈

  • 不受重用的赵子龙如何成为最受欢迎的三国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不受

    提起,我们马上想到的是一个银盔素甲,白马长枪的玉面将军形象,这其实主要是受《演义》以及历朝历代的、评书还有我们当今的影视作品的影响,真实中的,与我们心中的赵云形象差的很远。那么为什么《演义》会如此美化赵云呢?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真实的赵云什么样,做了什么。先来说说长相,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玉面将军形象,《

  • 中日韩三国最美女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最美

    郑秀妍郑秀妍郑秀晶郑秀晶朴敏英李珠妍朴敏英李珠妍姜敏京黄美英新垣结衣姜敏京黄美英新垣结衣

  • 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阿斗无能皆因名臣死的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阿斗

    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阿斗无能皆因名臣死的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认为朝廷局势已经稳定,决心大举进攻蜀汉。蜀主刘禅是个昏庸无能,扶不起的。他沉缅酒色,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皓。那时候,接替的大臣、费都已死去,蜀汉担任辅汉大将军的是。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

  • 三国名医华佗妙手回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从小就刻苦钻研学问,精通各种经书,尤其喜爱研究医学和养生的方法。后来他去徐州游学,拜名医为师,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医学知识。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华佗样样精通,外科医术尤其高明,因而后世尊称他为外科的祖师。华佗诊病极其准确。一次

  • 渭南之战的历史影响:曹操彻底解除了马超的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渭南

    渭南之战的历史影响:曹操彻底解除了马超的威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渭南之战,曹操自诩为兵之变化,固非一道而灵活用兵的成功战例,颇受当时与后世的关注。在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进爵魏公时,汉献帝在诏书里褒奖曹操渭南之战的功绩时说:“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

  • 解密:吕布命丧白门楼前为何单单只骂刘备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一人

    解密:吕布命丧白门楼前为何单单只骂刘备一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袁术一败,曹操马上急攻徐州,活捉了吕布。吕布死前没有骂别人,单单只骂刘备:“你是天底下最无信的人!”起初,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曹操想灭了刘备,战败的吕布来投刘备,二人的共同敌人是曹操,所以二人结为兄弟,情同手足。曹操又设计让刘备与袁

  • 哪件事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件事

    哪件事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是什么?是没能说服关羽联吴抗魏吗?是没能阻止刘备伐吴吗?是多次北伐劳而无功吗?都不是。诸葛亮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成功地说服刘备夺取刘表治下的荆州。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对刘备侃侃而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这就是“隆中

  • 千年古尸复原照:一代枭雄曹操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尸

    惊人的科技以及令人惊叹的容颜,大家知道康熙死后的复原图是怎样的吗?,终露真面孔了,300多年前的康熙大帝昨日复活在电脑上。“他99%接近50岁时的康熙。”我们一起来看下中国十大千年古尸复原照吧1、康熙皇帝真面目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说,这是目前电脑复原的第一位中国皇帝。记者看到赵教授选定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