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32 更新时间:2023/12/30 21:32:02

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文/墨影剑心

通行本增加的开场白

毛氏父子在小说的一开始,增加了“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一段开场。事实上,整部三国从结构上的确有很多有意的复现,比如曹魏篡汉和司马氏篡魏,也有很多人物的复现,比如主要人物和他们的第二代,曹操和司马懿,诸葛亮和姜维。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个时代的文人小说大多脱胎自话本小说,在叙述结构和篇章布局上本就有着循环复现的必然这一点在《西游记》中更为明显而这种复现和循环的结构本身也大有深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历史本身的确存在着惊人的重复,究其原因,是因为兴衰更替之间,总有很多相似的原因导致衰败的产生,如宦官、外戚、权臣、豪强、起义,而道统、天命的意识又使得历史无论如何改变,在西方现代性入侵之前,政治的基本游戏规则是确定的,推倒重来的只是并不那么稳固的种姓、门阀,是黄天更换青天,而非基本的规则。因此,尽管后世的进步史观批判这种循环论史观,但在文人小说开始出现并成熟的当时,这至少体现了文人对历史的一种更为自觉的评判态度。

中涓吕强

蔡邕上疏抨击宦官妇人干政,结果被宦官曹节看到,构陷问罪。通行本是由此被“放归田里”;而嘉靖本中,却有一名“中涓吕强”怜惜蔡邕才华,“奏请免罪”。毛氏父子删掉这一情节,显然是想突出宦官专权的危害,不想少数“好宦官”削弱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然而历史上的吕强和曹操名义上的曾祖父曹节(与构陷蔡邕者并非同一个曹节)一样,都可算是宦官中的贤良,曾上书灵帝请求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黄巾起义爆发后,建言应赦党人,诛杀贪官,考核地方官吏是否称职,结果被赵忠等人诬告贪污,忿而自杀。

嘉靖本中保留他力保蔡邕的情节,客观上,一来为后来出身宦官家庭却反对宦官的曹操提供了一种解释宦官内部也有清浊党争;二来突出了蔡邕的才华,连宦官都来保护他,这为日后董卓厚待蔡邕的政治正确和王允妄杀蔡邕的极度愚蠢都埋下了伏笔。

张角的治病法

嘉靖本中,张角治疗疫病的方法,除了散施符水,还有被删去的一段“令患者亲诣座前,自说己过,角与忏悔,以致福利”。

忏悔己过……原来信仰疗法在中国同样历史悠久啊。

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黄巾军的宦官内应

黄巾军居然有宦官作为内应,而且还是十常侍之一的封谞,原先总以为这是史家故意抹黑,但嘉靖本中写到的另一人徐奉也是起义爆发后被发现的内应之一,言之凿凿,也许确有其事甚至《后汉书·宦官列传》中写到连张让等人也与张角多有往来。

这一细节至少说明两件事:(1)所谓的“替天行道”往往不过是变天的口号,内里脱不开肮脏的政治交易和阴谋;(2)没有子嗣的宦官果然大多没有家国观念,更为看重的只有利益,看到当时势力庞大、组织结构严密的黄巾教,即便是位高权重如十常侍,也很可能会在收受贿赂、许以厚利的情况下,做必要的政治投资,甚至是政治冒险。

封谞给反汉的张角做内应,为日后蜀汉、东吴败亡的责任更多推卸到宦官身上预留了前例,黄皓贪贿误国的叙述,是这一事件的复现。同时,黄巾军的格调也因此被瞬间拉了下来。

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首位出场的汉室宗亲刘焉

小说中首位出场的“汉室宗亲”幽州太守刘焉。这个称呼本身包含着两个非常明显的史实错误:(1)幽州为州,州长官应为州牧或刺史,郡长官方为太守,这是省长和市长的差别,不过考虑到这类错误书中还有很多,应当不是有意为之;(2)刘焉绝非当时的幽州刺史,倒是担任过冀州刺史。

作为史上闻名的人,按说小说作者没道理弄错,就算是讹传为刘焉,也完全可以将后面出现的正牌幽州刺史刘虞的任期提前,同样是汉室宗亲,效果不是一样?何况看刘虞为人,更符合刘备“仁义”的道德追求,为何故意不用,偏要换成刘焉呢?

联系史实,若不是传抄中的讹误,那么这个明显的差错就是另有深意了。因为刘焉正是首位向朝廷倡议,应由宗亲、重臣担任州牧的人(嘉靖本中刘备初见刘焉,禀明宗亲身份时,刘焉所说的话便是:“即是汉室宗亲,但有功勋,必当重用。”),而汉室正是因为采纳了他的意见,才加剧日后军阀割据,地方不受中央节制的情况,而深谋远虑的刘焉,正是他自己这一提议的最大受益人之一:原本想要到交州避难的他,听说益州牧郄俭被黄巾军所杀,便恳请朝廷任命自己为益州牧。结果到任后便派张鲁盘踞汉中,阻断交通,直接造成了东川、西川的事实割据。董卓改立献帝后,刘焉甚至蠢蠢欲动,阴谋称帝,若不是因为伤心长子左中郎将刘范和次子治书御史刘诞被李傕所杀,提早逝世,早于袁术自立也是很有可能的。也就是说,此人绝对是汉室宗亲当中的伪君子、阴谋家。

如此看来,小说将刘备最早投靠的人设定为刘焉,用意实在有些不善良:首先很难避免熟悉历史的人联想、比较二人是否存在相似性;其次写刘焉认刘备为侄,那么刘璋便是刘备的兄弟,情分当比刘表更亲,可日后二刘相见,却并未提及这次认亲,而不久刘备袭夺刘璋的益州,也就愈发加重了背信弃义的色彩。这种“改编”附加的道义谴责,其实比直接批评更令人深思。

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帝王之相

“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刘备相貌的这种描述,便是传说中的“帝王之相”。姑且不论如果真有这幅尊容的人,实在诡异的很,也不说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一种“马凡式综合症”的病症,且说前有刘邦后有司马炎都是类似的描述,首先足见佛教佛陀菩萨的形象已经颇广,才会成系统地出现这种“天赋”异相,其次就是在明白无误地,从一开始就把刘备往帝王的方向塑造。而他年幼时便对乡中小儿戏言“我为天子”,更是再度确认了这种叙述趋势。

然而听到此言,刘备叔父在嘉靖本中的反应是“汝勿妄言!灭吾门也!”而通行本中却成了“奇其言”,这种改动实在有悖常理,当时天下尚未大乱,作为汉室宗亲之后,刘备叔父断不会鼓励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而刘备十五岁就声称要当皇帝,说好听些是“素有大志”,可结合他日后在被让州郡,被劝自立为王为帝时的反复推辞,这种表里不一便形成了绝妙的反讽。

标签: 桃园

更多文章

  • 三国人口锐减急剧锐减:连年战祸致人口百不存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祸

    三国人口锐减急剧锐减:连年战祸致人口百不存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演义时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相信不同的人都能总结出不同的内容来。积极的说法是,这是一段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时期,改朝换代的时期,军事思想革新的时期;消极的说法是,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乱的时期,分裂的

  • 曹操兵败赤壁的真正原因:军队普遍感染了血吸虫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赤壁

    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一千多年来,关于这次战争有过种种记述和评论,虽然多数的意见倾向于火烧赤壁导致曹军失败,但有许多可疑之处。本文重点讨论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的关系,力图使之成为战争与疾病史的有趣篇章,也作为替曹操翻案的一部分。一、对火烧为主因的排除在史料中对

  • 刘备如何看不起刘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

    刘备如何看不起刘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按照常理,既然刘巴当初选择了离开自己,并且阻止过刘备入川,刘备自然该快意恩仇,杀掉刘巴。可是刘备没有。刘备入川之后,为了他的大业,继续违背自己本心的展现他仁德之君的宽容大度。收复荆州南部三郡任务失败之后,刘巴远走交趾避祸,之后又逃到了云南,差点被杀,漂

  • 三国时期小霸王孙策如何死的?因毁容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小霸王

    三国时期小霸王孙策如何死的?因毁容而自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和生命相比,美显然微不足道。因为有了生命,还可以因为生命精彩而容颜焕发。不过三国就有把美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他就是三国东吴的奠基人孙策。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

  • 三国历史上马超血拼曹操:竟公然认贼作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认贼作父

    三国历史上马超血拼曹操:竟公然认贼作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直有个说法,英雄注定是孤独的。可像马超这般孤独的英雄,恐怕不多。当然,倘若翻开演义,锦马超无疑是风光的,“银甲白袍,眼若流星”,无论搁置哪个朝代,都绝对是帅哥一枚。当然,回归战场,这位被西凉兵士奉为至尊战神的男人,曾把三国第一奸雄

  • 袁绍公孙瓒之战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孙

    袁绍公孙瓒之战结局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袁绍公孙瓒公孙瓒本是贵族子弟,不过其母亲出身较低,所以在家族中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不过因为英俊爽朗的容貌和宏伟的才识被太守赏识,招为女婿。公孙瓒在岳父的帮助下,曾同刘备一道在卢植处求学。公孙瓒光合年间(公元178年到公元184年),公孙瓒统率朝廷从

  • 历史上的三国名将周瑜帅吗?周瑜弹琴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名

    历史上的三国名将周瑜帅吗?周瑜弹琴有多厉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瑜帅吗汉代末期有一著名将士,名曰周瑜,生于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周瑜少年时就与孙策交好,两人一人娶了大乔为妻,一人娶了小乔为妻子,四人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关于周瑜的外貌,能与小乔相配之人定不会很差,事实上有文章记载,其人端庄,

  • 荀PK郭嘉,谁才是三国中曹营中的第一天才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才是

    荀PK郭嘉,谁才是三国中曹营中的第一天才谋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郭嘉去世之后,曹操非常悲痛,亲自到郭嘉府中吊孝,并公开表态:平定天下,(郭嘉)谋功为高。对郭嘉的死,即便是生性狡诈的曹操也不禁悲叹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让我想起当年孔子悲叹颜回之死,天丧予,天丧予!曹操曾经向荀攸等人

  • 神医华佗究竟是怎么死的?是曹操将其杀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佗

    神医华佗究竟是怎么死的?是曹操将其杀害的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华佗的医术,历来就是脍炙人口,他在东汉时便已经可以施用打开腹腔的外科手术,然后再使用针线缝合,和现代医术如出一辙。华佗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可以进行脾脏摘除手术,足可见其医术之高明,而他所发明的“麻沸散”,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纯中

  • 张辽怎么死的 揭秘三国英雄张辽的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辽

    张辽怎么死的揭秘三国英雄张辽的死亡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三国志·张辽传》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张辽的先祖聂壹,就是汉武帝时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