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人口锐减急剧锐减:连年战祸致人口百不存一

三国人口锐减急剧锐减:连年战祸致人口百不存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1/8 5:33:53

三国人口锐减急剧锐减:连年战祸致人口百不存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演义时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相信不同的人都能总结出不同的内容来。积极的说法是,这是一段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时期,改朝换代的时期,军事思想革新的时期;消极的说法是,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乱的时期,分裂的时期,灾难深重的时期。然而就后世而言,三国对中国历史的一大影响,却是公认的,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人口锐减的时期?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应始于中国商周时代,但是中国人口的演变趋势,如果画一个图表的话,那应该是一个反复的曲线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人口大规模减少的时期,从东汉末年至三国,更是这种时期的加强版。这段时期中国人口数量下降之大,人民非正常死亡之惨重,在前代后世,恐怕都很难找出第二个时代与之相比。解放初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研读三国历史的时候,也震惊于三国人口减少的惊人局面,发出了原子弹不如刘关张大刀长矛的感慨。

但是,三国时期人口减?的原因,难道仅仅是战争这么简单?这样的人口锐减,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在整个东汉王朝,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东汉和帝、顺帝在位时期,那段时代的中国,人口已经接近了6000万。然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人口开始负增长了,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到了东汉桓帝在位的时候,公元157年,东汉政府曾经清查过全国的户口,在这次人口普查中,中国的人口是5600多万,略低于汉和帝时代近6000万的最高峰,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是经过随后的黄巾军起义以及董卓之乱,中原群雄的相互内战,到了公元221年赤壁之战结束的时候,中国的人口下降,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虽然各类史家列出的这时期人口数字出入比较大,但大幅度下降的情景,却是让人震惊的:唐人杜佑《通典》记录,东汉桓灵时期黄巾之乱始,历经董卓之乱,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安初期,当时中国的人口就已经人户所存,十无一二。但这时候的中国并没有和平,在这十无一二的人口惨景下,又先后发生了曹操与袁绍的争霸战,曹操南下平荆州,战赤壁的统一战争,以及刘备收巴蜀,曹操收河西的兼并战。

直到公元221年吴蜀彝陵之战后,中国才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期。这期间的战争,场场都是伤亡惨重的殊死之战,人口的减少可想而知。在三国中的魏国建立初期,魏国大臣陈群就曾说,此时魏国的人口,比汉文景时,不过一大郡。而三足鼎立后的具体人口数字,按照杜佑《通典》里的说法,蜀国在公元221年刘禅登基时,人口是90万,到了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人口增长到94万,这一年平定蜀国的魏国将魏蜀人口通计,中国北方加上四?,一共是537万人。而《晋书》里记载,吴国在蜀国灭亡时的人口,有230万。这样加起来,中国的总人口也不超过800万。这还是三国时代进入了相对和平期后,长期恢复人口生产后才恢复到的数字。甚至在现代,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更为惊人的结论:史料上的人口数字,依然还是注水的。三国时代中国人口的损失要更大,在《历史不忍细看》中就曾有观点:三国赤壁之战后,中国人口只剩下了140万。如果这样的话,真可以说是百不存一了。

三国人口下降幅度之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触目惊心的。在三国之后,中国人口下降最?的时期,应该是宋末元初。在蒙古帝国灭金朝与宋朝的战争中,中国人口大约下降了40%左右,这算是近一千年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灾难了。但是和三国时代的情景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说到东汉末至三国早期的人口锐减,论原因自然可以总结出很多,有一些是我们今天可以想到的,比如从黄巾军起义开始的全国性战乱。当时的黄巾军起义,采取的是全国各地同时举事的策略,一爆发就是全面战争,战争蔓延到了全国。又比如东汉末期出现的枭雄们,都是漠视民力,滥杀无辜的奸雄,权臣董卓在把持大权后,采取的是残暴压榨的统治政策,为了扩充军力更不断抓壮丁,导致大量百姓逃亡。而且当时的北方军阀,喜欢拿老百姓来做挡箭牌,在战争中,经常抓无辜的百姓做为肉盾充在前面,阻挡敌人的进攻。常年的相互战争,也造成了大批城镇被毁,许多繁华一时的州县,都变成了无人区。并且东汉末年至三国的战乱,可以说是全国循环的,让老百姓无处可逃。如北方刚打完官渡之战,南方又爆发赤壁之战,随后西北、西南都爆发战争。汉帝国的疆土,除了边远的西域地区外,几乎都被卷入了战火,没有受战争破坏的地方,可以说少之又少。如上原因,在后来史家的记录中,也不止一次被提起。

然而这时期的中国,人口减少的原因,也有许多被现代人所忽略,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大瘟疫。瘟疫是中国从西汉中期开始,历代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与匈奴的战争以及后来南匈奴的归附,产生于北方草原地区的草原鼠疫病,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被不断地带到了中原地区。中国的大规模瘟疫,从西汉武帝开始就周而复始,西汉帝国的灭亡,导火索就是山东地区因为瘟疫而激发的农民起义。而且这种瘟疫以当时的中医水平来看,基本属于毫无办法的绝症。即使是西汉灭亡,东汉改朝换代,瘟疫也依然没有收敛,基本是每隔一二十年,就会在某个地方突然爆发。这种情况,基本贯穿了整个东汉时代,一直到东汉末年最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横空出世,写出了流芳百世的《伤寒杂病论》,大规模瘟疫的破坏力,才从此开始得到遏制。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从东汉中前期开始,中国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我们今天说到东汉的科技成就,自然少不了说张衡的地动仪,地动仪这个伟大发明的产生,就是拜东汉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所赐。仅以地震而论,东汉中后期地震发生的频繁程度,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比如东汉的陇西地区,在东汉和帝、桓帝、灵帝、献帝时期都曾爆发大规模地震,正是因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才促成了与地震有关的发明相继涌现。在东汉晚期,还出现了极其反常的大规模蝗灾与旱灾,比如东汉桓帝到灵帝的几十年里,北方大规模的蝗灾出现过5次,其中最严重的1次,几乎波及到整个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这么大范围的蝗灾,在日后的中国历史上,也就是唐朝开元年间以及元朝末年的几次可以相比,堪称是百年不遇。与此同时,东汉最后的50年里,黄河有4次发生决口,长江流域的荆州与江东,先后发生了5次水灾。同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草原地区,也连续多年发生大规模旱灾,北方少数民族为了躲灾,纷纷南下到中原地区求内附,中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在这时期开始渐成高峰。

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势必造成大面积的饥荒,国家的经济储备会在饥荒中渐被掏空。这时候的东汉帝国,已经进入了门阀政治时期,所谓州郡记,如霹雳,世家大族的力量,正日益超过中央。许多地区,中央只保留了名义上的节制权,在正常年景,这样的情况还算和谐,但一旦国家爆发战争和自然灾害,中央控制的减弱,势必造成灾害破坏力加大。

毕竟世家大族们都会选择囤积居奇,关门自保,中央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赈济,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也就只能选择造反了。事实上,后来蔓延整个东汉帝国的黄巾军起义,就和持续多年的饥荒有很大关系。黄巾军就是通过布施恩惠,收买人心的措施,迅速聚拢了几十万信徒。而黄巾军起义的结果,是造成了北方大规模战乱。这是一个痛苦的恶性循环,人口锐减,就是其中的代价之一。

这时期中国人口锐减的最惨烈阶段,应该是从董卓进京开始,到赤壁之战结束。这段时期的中国,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并存。人祸方面众所周知,权臣董卓本身就是个倒行逆施之徒,他进入洛阳,是整个中原的灾难。他的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让中原大地一度赤地千里。他的临时政府不知建设,只知破坏,比如他的士兵每次在洛阳周边巡逻,回来的时候马背上都满载着抢掠来的妇女,所过之处,富庶的村庄尽数被屠杀干净,物资全都被抢掠殆尽。而这时候,中国的自然天气,也进入了反常阶段,中原各地纷纷闹灾,比如豫州的旱灾,按照正史的记载,一次性就饿死了300多万人,数字?然有些夸张,但在当时,中央政府都自身难保,哪里还管得了老百姓?后来董卓在关东诸侯的打击下逃离洛阳,将整个洛阳的人口全都迁到了长安,结果活着到长安的,只有区区10万人不到,其他大部分都倒毙在路上了。北方糜烂如此,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江东的孙家,荆州的刘家,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并不是《三国演义》小说里让人艳羡的世外桃源。后来曹操南下荆州,对长江沿岸的打击也非常巨大。

人口的持续锐减,对那时候的格局,以及各路诸侯的主要政策,都产生了影响。凡是有眼光的政治家,在这场战乱的后期,都开始把人口当作主要的争取对象。曹操在灭掉袁绍后,从户册上发现冀州地区有30万人,竟然让他喜不自胜。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之所以不顾孙权有可能抄他后路的危险,一心西进四川,重要的原因就是荆州本地人口凋零,就像庞统在投奔刘备后劝他的那样–荆州荒残,人物殆尽,这样的地区,自然不能作为争霸的本钱。

在得到四川后,刘备一度势力大兴,也是因为当时的四川有盆地的阻隔,是整个中国受到战乱破坏最轻的地区。四川当地的人口,特别是汉族人,大多属于逃难到这里不久的难民,能够有力气逃难过来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除了争夺人口之外,许多政权也开始采取恢复人口的政策。按照南北朝以及唐朝许多史料的说法,建立东吴的孙权,从登基开始,就下了强令婚配的政策,即男子在12岁之前必须成婚,否则就要法办。曹操之所以采取屯田政策,也是由于人口锐减,特别是农民大量减少,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最重要的影响是,我们虽然把赤壁之战当成三足鼎立的开始,但是在赤壁之战后,中国的内战并没有停息。一直到公元222年蜀吴夷陵之战结束后,才?正进入一个和平期。在《三国演义》小说里,夷陵之战双方动用的兵力,蜀国有70万,吴国也有10多万,真实的数字,却是蜀国8万,吴国10万,小说的数字严重注水,真实的数字却更值得深思:一场关系两个政权命运的大战,双方只拿出了这么点兵马,只能说人口下降得太厉害。在此之后,三国的历史,进入了一段时期的和平期,原因也就很简单了。人这么少,再自相残杀下去,大家都要完蛋。

三国人口的回升,是从公元221年开始的。如果说这一年之前,各路枭雄之间的注意力,主要在战上,那么这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就主要在人口上。

在恢复人口的问题上,当时的魏蜀吴三国都有自己的政策,魏国的政策是屯田,大量士兵兵农合一,增加北方劳动力。吴国的政策,一是招抚北方流民,二是向南扩展,同化南方的原住民山越民族,孙权甚至还多次组织军队骚扰北方的苏?、淮南地区,主要任务也是抢掠人口。蜀国方面,无论是诸葛亮做相父时期,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亲政的时候,在人口问题上从来不含糊。比如对蜀国和魏国的边境地带,蜀国就多次策动魏国境内的边民逃亡到蜀国,划分土地安置。除了抢对方的人口外,在生孩子方面,三国也唯恐落后于对方,魏蜀吴三个政权,都不约而同地出台了有关奖励生育以及强制婚配的政策。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自我疗伤能力一直都很强,在这场有关人口的和平竞赛里,中国的人口总量,开始缓慢地回升过来。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在人口恢复方面走在最前面,本身中原地区人口的基础就比其他地区雄厚,而且在人口增长方面,曹魏也很重视科技革命。曹魏统治时代,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又一次革新期,如改良水车等新式农具的推广,加快了农业恢复的速度。曹丕登基的初期,大臣杜恕曾说,现在曹魏的人口总数,不及当年东汉的十分之一,这已经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数字了。曹魏灭亡蜀汉的时候,曾经把两地的人口做过统计,除去蜀汉地区的人口,曹魏当时的人口,大约有400万了。蜀汉方面,在公元236年,曾经有过人口数量的记载,当时的人口刚刚突破了90万,在曹魏灭亡蜀汉后,以蜀汉方面提供的数字,这时候已经有了95万人。东吴灭亡后,按照王F清点的吴国政府统计数据,人口已经到达了200万。也就是说,在蜀国和吴国的鼎盛时期,他们两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仍比不上北方的魏国,三国归一的最后胜利者,从这一点上或许就可以决定。

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应该是蜀国灭亡后的三国晚期,到西晋太康之治的这段时期。在西晋武帝时代,中国的人口总数,已经回升到了1600万。之所以有此规模,一来经过长期的对峙,三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另一个原因,就是三国灭亡后,通过重新清查户口,查出来许多被隐瞒的人口和土地(用来逃税)。西晋早期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采取了重新入籍的政策,即各地原本的户籍作废,重新由政府进行统计,同时减免赋税。许多逃亡的农民,重新入册,这样一来,人口也就大大增长了。东汉末年中国战乱造成的创伤,因此渐渐愈合。

东汉末年至三国人口的减少以及恢复,对中国未来的历史,产生了微妙影响。在常年人口锐减的形势下,三国都注意招揽北方游牧民族入汉地,以增加劳动力,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在这时候到达了高峰。同时北方人口的流动,也改变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力量对比,后来的动乱,与之不无关系。虽然西晋时期中国人口处于回升中,但长期战乱造成的损失,不是短短一二十年就能抹平的。西晋在建国后,采取了错误的统治政策,最后灭亡的结局,也就不奇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战祸

更多文章

  • 曹操兵败赤壁的真正原因:军队普遍感染了血吸虫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赤壁

    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一千多年来,关于这次战争有过种种记述和评论,虽然多数的意见倾向于火烧赤壁导致曹军失败,但有许多可疑之处。本文重点讨论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的关系,力图使之成为战争与疾病史的有趣篇章,也作为替曹操翻案的一部分。一、对火烧为主因的排除在史料中对

  • 刘备如何看不起刘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

    刘备如何看不起刘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按照常理,既然刘巴当初选择了离开自己,并且阻止过刘备入川,刘备自然该快意恩仇,杀掉刘巴。可是刘备没有。刘备入川之后,为了他的大业,继续违背自己本心的展现他仁德之君的宽容大度。收复荆州南部三郡任务失败之后,刘巴远走交趾避祸,之后又逃到了云南,差点被杀,漂

  • 三国时期小霸王孙策如何死的?因毁容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小霸王

    三国时期小霸王孙策如何死的?因毁容而自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和生命相比,美显然微不足道。因为有了生命,还可以因为生命精彩而容颜焕发。不过三国就有把美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他就是三国东吴的奠基人孙策。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

  • 三国历史上马超血拼曹操:竟公然认贼作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认贼作父

    三国历史上马超血拼曹操:竟公然认贼作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直有个说法,英雄注定是孤独的。可像马超这般孤独的英雄,恐怕不多。当然,倘若翻开演义,锦马超无疑是风光的,“银甲白袍,眼若流星”,无论搁置哪个朝代,都绝对是帅哥一枚。当然,回归战场,这位被西凉兵士奉为至尊战神的男人,曾把三国第一奸雄

  • 袁绍公孙瓒之战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孙

    袁绍公孙瓒之战结局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袁绍公孙瓒公孙瓒本是贵族子弟,不过其母亲出身较低,所以在家族中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不过因为英俊爽朗的容貌和宏伟的才识被太守赏识,招为女婿。公孙瓒在岳父的帮助下,曾同刘备一道在卢植处求学。公孙瓒光合年间(公元178年到公元184年),公孙瓒统率朝廷从

  • 历史上的三国名将周瑜帅吗?周瑜弹琴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名

    历史上的三国名将周瑜帅吗?周瑜弹琴有多厉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瑜帅吗汉代末期有一著名将士,名曰周瑜,生于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周瑜少年时就与孙策交好,两人一人娶了大乔为妻,一人娶了小乔为妻子,四人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关于周瑜的外貌,能与小乔相配之人定不会很差,事实上有文章记载,其人端庄,

  • 荀PK郭嘉,谁才是三国中曹营中的第一天才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才是

    荀PK郭嘉,谁才是三国中曹营中的第一天才谋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郭嘉去世之后,曹操非常悲痛,亲自到郭嘉府中吊孝,并公开表态:平定天下,(郭嘉)谋功为高。对郭嘉的死,即便是生性狡诈的曹操也不禁悲叹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让我想起当年孔子悲叹颜回之死,天丧予,天丧予!曹操曾经向荀攸等人

  • 神医华佗究竟是怎么死的?是曹操将其杀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佗

    神医华佗究竟是怎么死的?是曹操将其杀害的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华佗的医术,历来就是脍炙人口,他在东汉时便已经可以施用打开腹腔的外科手术,然后再使用针线缝合,和现代医术如出一辙。华佗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可以进行脾脏摘除手术,足可见其医术之高明,而他所发明的“麻沸散”,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纯中

  • 张辽怎么死的 揭秘三国英雄张辽的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辽

    张辽怎么死的揭秘三国英雄张辽的死亡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三国志·张辽传》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张辽的先祖聂壹,就是汉武帝时期著

  • 典韦和吕布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

    典韦和吕布谁厉害?典韦(?197),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建安二年(197),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典韦,人称温侯战三英,虚晃一枪终弃战。世谓子龙救小主,步行怎把幼君扶。吕布吕布(?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