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揭秘: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20 更新时间:2023/12/20 3:26:32

揭秘: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荆州失守及后来刘备为夺回荆州而发动的蜀吴之间的战争,以刘备一方的失败而告终。刘备在长期军阀混战中所建立的军事实力遭到致命的打击,许多将领如关羽、糜芳、傅士仁、黄忠、黄权、潘浚,冯习、张南、吴班等或死或降,士卒物资等的损失更为严重,史称蜀军“舟船器械,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有人认为荆州之失在用人不当,不过假设刘备用人得当,能在兵力分散的情况下保持荆州吗?退一步说,即使能保持荆州,能避免与东吴之间的战争吗?而一旦蜀吴之间为荆州而爆发战争,孰胜孰败,对刘备一方来说,损失都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蜀方不能大胜,这场战争的长期化也是可以预见得到的。正如赵云所说:“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三国志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希望在保有荆州的同时,联合孙权分途出击,等于让孙权替刘备打天下,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太响了。

彝陵战役之后,诸葛亮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与吴联盟,稳定后方及内部的策略,使蜀汉得到喘息的机会。经济上有恢复及发展,南征平定孟获等后,后方也获得安定。但此后的北伐,是蜀汉战略上的又一大失误,并因此直接导致了蜀汉的败亡。“北伐中原”,争夺天下,是蜀汉的一贯战略。这一战略本身无所谓错,但是诸葛亮对敌我双方的实力以及军事上实现这一战略的可能性缺乏正确的估计,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己方的策略,从而陷入军事上的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之中,导致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寿论诸葛亮所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蜀将魏延曾有分兵出子午道的计划,诸葛亮以此计划“悬危”,而未予采纳。有人据此认为这是诸葛亮缺乏“应变将”的表现。不过,现代史论者大都同意诸葛亮的处置。因为,子午道道路险峻,对大军作战,行动、后勤运输,均十分不便。如遭遇对方据险反击,后果严重。即使魏延能出子午道占领长安,在魏军反攻之下,以五千兵力能坚持多久呢?而一旦战事不利,诸葛亮的主力(出斜谷)无法予以任何帮助,魏延军将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蜀汉军力有限,诸葛亮不肯拿蜀军有限的实力作毫无把握的冒险,这是正确的。事实上,单以用兵指挥、计谋等来说,诸葛亮是很高明的,太和二年出散关攻陈仓不果,退兵时用计斩魏将王双;太和四年故技重施,退兵时伏兵射杀魏“良将”张颌;司马懿与蜀军交手,也被打得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但之所以局部虽获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无起色,原因即出在诸葛亮不顾时机,坚持北伐,这一短视行为上。

当时魏国无论在国土、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远在蜀国之上。所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国胜大国,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对方发生大规模内乱,或经济萧条陷入困境,或对方在对外战争中遭受大的失败等等。而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曹操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早已看出魏蜀吴之间战争的长期性,转而采取加强巩固内部经济,军事上取战略防御的方针(《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后面我还会提及此点)。而诸葛亮对此显然缺乏正确的认识,始终拘泥于“北伐中原”,势必陷入军事冒险之中。从军事角度看,蜀占据汉中南郑,而魏占陇西、长安两大要点,双方隔秦岭山脉对峙。无论从哪一方来看,都是攻难守易。当时川陕通道一共四条:嘉陵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道。其中骆谷、子午两道不适合大军行动,无论魏国南征或蜀汉北伐,一般都取道嘉陵或褒斜。褒斜直接联系汉中,交通近捷,但坡度过于险峻。嘉陵道有嘉陵水运之便,谷道较为平坦,沿途州县较多,考虑到军粮转运,行军、宿营等等问题,嘉陵道是最主要的通道。自汉高祖出汉中定三秦,到东汉初刘嘉和延岭战,冯异和李育等战,到汉末曹操自长安攻汉中张鲁,一律取道嘉陵。三国时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历次战斗也都在嘉陵道。诸葛亮北伐,三次出嘉陵道,只有一次出斜谷。姜维伐魏,一次出骆谷。魏伐蜀前后三次,出子午、骆谷、褒斜各两次。南北朝大小战争十多次,几乎全部沿嘉陵江线。隋唐时德宗避乱南郑,出骆谷道,但无川陕间战争。五代战争路线也大都在嘉陵道,出褒斜和子午只分别一次,且并非主力。金、元侵略四川也大抵皆沿嘉陵道,褒斜道只一次。明清川陕交通一般都沿褒斜道,但战事一起,嘉陵道就又出现,如李自成数次自四川取嘉陵道,出阳平关,往关中或甘肃。清初进军四川,也走嘉陵道。综上所述,川陕间战争路线就是这么几条,而主要的线路又集中于嘉陵道。这对于防守一方来说,是很有利的,因为非常容易判断对方的主要进攻方向。事实也是如此。比如,刘备阵斩夏侯渊,夺取汉中后,曹操亲自率大军进攻汉中,刘备“敛众据险”,不与曹操交锋,魏军不得不撤退;诸葛亮数次进攻魏国,司马懿“敛军依险”,诸葛亮也无可奈何;诸葛亮死后,曹爽率大军出骆谷道伐蜀,蜀军屯汉中兴势山待敌,魏军不能胜,反而在退兵时被伏兵邀击,遭受损失。

因此,蜀汉一方的战略进攻,虽然声势咄咄,但究其实际,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毫无用处。即使再有若干局部胜利,也无补于事。单军粮运输一项,即难以解决。诸葛亮虽然采用“木牛流马”以及选择若干地点建立粮仓等方法,都无法解决“千里馈粮,士有饥色”的问题。最后在渭水屯田,摆出打持久战的架势,也是穷余之策,无效果可言(因为大军远征,用粮主要仍得靠后方运输,“南泥湾”只能解决一小部分)。反观魏国,赤壁之战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以逸待劳,反复挫败了蜀汉的攻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散骑常侍孙资就提出:“武皇帝(曹操)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扰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夫守战之力,役三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险要,……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疲敝”(《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传》)。后来司马懿、曹真西御诸葛亮,主要即依据这一战略方针。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牵制了魏军长期在长安、陇西一带作防御战,尤其是取武都、阴平后,战争始终在魏国境内,使蜀汉内部得到了安定。其实,蜀汉连年用兵,将诸葛亮在经济上取得的一些成就消耗殆尽。诸葛亮死后,蒋琬等当政,都采取持重的防御战略。魏国的几次进攻,也都被击退。到姜维掌握军权后,又再次实行了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几乎年年出兵。结果造成经济萧条、人民厌战的局面,从而最终崩溃。当时全蜀“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可是“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后主传》),平均九个人负担一个士兵,七户人负担一名官员。东吴派往蜀汉的使者称:“经其野,民皆菜色”《三国志薛综传》)。这样的政权,自然无法维持下去。退源祸始,不能不说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实在是大错而特错了。

标签: 战略

更多文章

  • 钟会简介:错料形势钟会反被聪明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形势

    钟会简介:错料形势钟会反被聪明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钟会,字子季,太傅钟繇之子,幼年时便有胆识。钟繇曾经带两个儿子见魏文帝,当时,钟会七岁,哥哥钟毓八岁。钟毓见了曹丕,心中惶恐,汗流满面。曹丕于是问钟毓,说:“你为什么汗流满面?”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曹丕又问钟会:“你哥哥都流汗

  • 关羽跟张飞难道天生就神功盖世?他们师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神功

    关羽跟张飞难道天生就神功盖世?他们师傅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常言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还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水浒中讲述的全都是写绿林好汉烧杀劫掠行侠仗义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则讲的都是些谋略的故事,年轻人看了就会模仿,老人看了也会变得狡猾。所以,青年人要多看看三国演义,然而热血青年在读

  • 刘禅如何成为三国在位最长的皇帝?领导蜀国41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国

    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皇帝,在位四十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公元263年邓艾从阴

  • 三国美女小乔简介 小乔初嫁了 小乔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小乔

    三国美女小乔简介小乔初嫁了小乔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小乔简介小乔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绝世美女,她所身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小乔是桥公的次女,她还有一个姐姐叫大乔也是一个美女。小乔还是东吴的名将周瑜的妻子,是三国时主要的女性人物之一。小乔与周瑜在历史上对于小乔的记载比较简单,关于小乔

  • 三国中吕布杀敌仅需一招 可却无人能伤他分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分毫

    三国中吕布杀敌仅需一招可却无人能伤他分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不管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在历史上吕布作为三国时期最强武将是没有争议的,身骑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的吕布就是一代战神的代名词,他武力强横更有辕门射戟的强悍事迹,可是死在他手中的名将却不多,原因竟然是吕布经常面对对方人员的群殴……虎牢关一役

  • 武圣关羽兵败身亡 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凶手

    武圣关羽兵败身亡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之死,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引子:关羽兵败荆州、身首异处,是刘备集团最惨重的失败,从此确立了三国版图。而被后世奉为武圣的关羽之死,令无数人嗟叹不已,也留下了许多谜团。最大的谜团是,关羽在荆州大打出手,长达半年的时间,刘备为什么没有派出一兵

  • 在三国历史中少年刘备竟是一名“土匪头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一名

    在三国历史中少年刘备竟是一名“土匪头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得十分婉转,他说刘备专爱结交豪侠,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三国志》中所写的“豪侠”实际上是一种尊称,说白了,刘备专爱结交流氓、土匪、罪犯这样的人。从刘备的家庭出身来看,他生在贫寒的家庭,父亲早逝,仅能靠编织竹席、

  • 迁都许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势力,许城,黄巾军

    迁都许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卓之乱以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对各地州郡失去了控制。各地官僚、豪强趁机会争夺地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势力比较大的有冀州的袁绍、南阳的袁术、荆州(约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的刘表、徐州(约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和山东东南部)的陶谦、吕布

  • 历史上的三国悲剧:大意失荆州并不全是关公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意失荆州

    历史上的三国悲剧:大意失荆州并不全是关公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而孙权又趁机袭击荆州,导致荆州沦陷,这不能不说是关羽的一大失误,是足以致命的失误。荆州十分重要,它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占据天时地利,对蜀吴两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

  • 《三国演义》简介: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波澜壮阔

    《三国演义》简介: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