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究竟是谁?

揭秘: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121 更新时间:2023/12/18 8:40:08

揭秘: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究竟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错。他是中国史上知道集思广益的第一人―

《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实不治名”。这句话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

可惜千百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和汉代“天人合一”、“神人合一”说相反,诸葛亮声称:“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诸葛亮集文集》卷二〈阴符经序〉,十分强调人的作用。诸葛亮非常重视“多见多闻”,以为“多见为智,多闻为神”。为了求得对事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他要求做到“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同书卷三〈便宜十六策视听〉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求全面地观察问题。他曾感到法正的思想有片面性,在〈致法正书〉中,指出法正“知其一,未知其二”。〈蜀志诸葛亮传〉他认为“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便宜十六篆思虑,“视微知几,听细之大”〈便宜十六策视听〉,高下、前后、隐显、大小两方面是有关连的,都要留意,决不可只顾一方面,决不可以为是细微的东西,轻易忽略过去。

在〈便宜十六策治乱篇〉中,他说到要使政治由乱到治,应当“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身,后理人。”之所以分先后,是因为“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但绝不能只顾先,不顾后。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诸葛亮以丞相身分,自校簿书。评论者往往说这是诸葛亮的“事务主义”的表现。下这种评论,表明未深究诸葛亮的思想。殊不知诸葛亮极端重视兼顾事物的两个方面,大事像“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他抓得很紧;小事,像自校簿书,他也不忽略。他知道大小之间是相通的,治实不能忽视小事。关于自校簿书,丞相府主簿杨J曾用“坐而论道谓之三公”、“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等话劝过他《蜀志杨戏传》注引〈襄阳记〉。但在他看来,这些是治名不治实。丞相府的簿书能反映国家各个方面的情况,诸葛亮要治理好蜀国,怎能不翻?

在治实上,诸葛亮还有一个可贵的地方,他懂得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毕竟有限,提出了“集众思,广忠益”集思广益的思想。集思广益是诸葛亮的一句带有民主性的名言。他说他在隆中,初交崔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徐元直,“勤见诲”。并且用了“处兹不惑”的话,称赞徐庶元直做到了集思广益《蜀志董何传》在益州,他把“集众思,广忠益”当作丞相参署的办事方针。他要求做到“听察采纳众下之言,旨笆?俊!供z〈便宜十六策视听〉他称赞董和参署七年,对他“每言必尽”,“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称赞胡济对他“数有谏止”。他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错。人们还曾称道他“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蜀志诸葛亮传》附〈董厥传〉注引《汉晋春秋》他是古代一个少有的懂得“集众思”的好处,具有民主精神的人。集思广益的目的,正是为了求实,治实。从他所说的在隆中、在益州都力求做到集思广益,可知他的求实、治实精神是一贯的。

这就可以解开早在隆中的时候,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为什么那样准确之谜了。他在隆中所以能熟知北方曹操、江东孙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的情况,所以能预见到“鼎足之势”可以争取实现,所以能提出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一系列制胜方针与政策,是因为他始终一贯地“治实不治名”,研究问题,分析问题,集思广益。

标签: 神机妙算

更多文章

  • 东吴马忠:解决刘备手下两位五虎将的三国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吴

    东吴马忠:解决刘备手下两位五虎将的三国小人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马忠的出场被安排在一次重要的伏击战中,当时关羽已经兵退麦城,只剩三百余人,粮食也没了,真可以说是穷途末路。然而此时的关公依然武艺卓绝,在右臂少力的情况下,仍可以战平徐晃。困兽而斗的效果自然不好,因此,吕蒙才需要设下伏兵:“可令朱

  • 研究发现:历史上刘关张并未桃园三结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桃园

    研究发现:历史上刘关张并未桃园三结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追踪《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的故事是这样叙述的:话说,玄德与张飞在村店中饮酒,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

  • 谁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人结局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使曹操事业成功的关键策略,其意义不下于诸葛亮在“隆中对”时为刘备提出的战略设想。那么,给曹操提出这个重要建议的人是谁呢?按曹操谋士的智商与名气,许多《三国演义》读者可能会想到荀、郭嘉、程昱、荀攸等人。但他们都不是。出这主意的,是陈留人毛d。不过,毛d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奉

  • 在三国演义中扮演老实人的鲁肃,在历史上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老实人

    在三国演义中扮演老实人的鲁肃,在历史上是怎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看三国演义里鲁肃实在是个老实人,老实到简直有点窝囊的地步,实在看不出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做东吴的都督,实际上的军事二把手?那么真实的鲁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鲁肃是安徽临淮人,他是个遗腹子,一出生就没了爸爸,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好在

  • 甘宁主要事迹:择主而从全交重义,冲隘折关壮气毅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事迹

    甘宁(生卒不详),时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他以作战悍猛著称,深受爱惜;但性情精猛好杀,实非良将所为。一、择主而从全交重义甘宁年轻时勇武有力,喜欢交游行侠。他常常聚合一伙放荡不羁的年轻人,自任首领,为所欲为。后来,甘宁不再任性胡来,他读了一些书,想有所作为,便率领八百多人去依附刘

  • 三国英雄的克隆与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英

    关于主旋律英雄形象的塑造,连模仿得最为成功的秦琼尚且如此,其他的也就不必浪费口舌了。以张飞为模版的粗人造型——这是为了满足放松的需要用兵讲究“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读书也是如此。如果满纸的任意道德说教,或者刻不容缓的吊胃口,无疑会使人很累。所以为了放松,像张飞这样的莽汉就诞生了。史书中的张飞本来是没

  • 揭秘:诸葛亮往东吴为周瑜吊丧是多情还是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往东

    揭秘:诸葛亮往东吴为周瑜吊丧是多情还是无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伤心,看来,人们说的都错啦。而东吴新任都督鲁肃,和孔明关系一向和善,看到孔明悲伤,心想:“孔明自是多情

  • 貂蝉为何最后与刘备合葬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

    貂蝉为何最后与刘备合葬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貂蝉是我国流传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与西施、王昭君以及杨玉环共称为四大美女。但她又与众不同,作为唯一一个没有正史记载的美女,他的身世以及死因就变得极为私密,让很多人都成为研究三国的成员之一。由于正史中对貂蝉没有记载,所以大家都是在三国演义中才对貂蝉有

  • 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解析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的人

    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解析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瑜,表字是公瑾,我国古代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是吴国的重要大臣。他武艺高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音律上颇有造诣,因而有人说“曲有误,周郎顾”。不仅如此,他还是个俊美无俦的翩翩才子,而且他的妻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小乔

  • 张飞战斗力有多逆天?他替蜀汉五虎将正名,打爆诸葛亮忌惮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蜀汉

    张飞的形象,千百年来可谓是众说纷纭,泾渭分明,给后人留下一个无解的谜。张飞的性格特色在不同场景中有不一样的表述,如在史书里被记载为「勇而暴」,在戏剧中被描绘为「威而莽」,在文学内被塑造为「勇而莽」。不管是勇、暴、威还是莽在张飞的一生中都有所体现。然张飞「勇而莽」的形象最是深入人心。为此中国老百姓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