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三国,真的叫,魏国,蜀国,吴国吗?

历史上的三国,真的叫,魏国,蜀国,吴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83 更新时间:2024/1/6 20:35:29

历史上的三国,真的叫,魏国,蜀国,吴国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提起风云激荡的三国,我们都知道那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峥嵘历史。

也都耳熟能详是魏、蜀、吴三方相掐。

因此三国就是魏蜀吴三国,貌似没有什么异议。

然而真实的历史还真不是这样。

公元220年,曹操的次子曹丕,做了一件他老爹做梦都想做的事情,给大汉王朝正式画上了句号,踢开了汉帝刘协,新立国号“魏”。人们为了和之后的北魏做区分,称之为“曹魏”。

所以三国中的魏是没有问题的。

公元229年,南国的孙权耐不住寂寞,也称了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因此三国中的吴也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就出在立国最为坎坷的刘备集团。

刘备画像

就在曹丕称帝的次年,公元221年,一心恢复汉室的刘备集团,看到汉朝灭亡,赶快在蜀地高举汉朝的大旗,因此毫无疑问的以“汉”为号,显示其政权的正统性,直到公元263年蜀汉亡于阿斗之手。刘备集团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口号,也在221年之后一直以“汉”为号。

从来没有以“蜀”为号的情况。

“蜀汉”之称是因为要区别之前的东汉、西汉。和东吴与曹魏的称法相似,表示一种区别。

因此三国应该是魏、汉、吴才对,众多的三国题材影视剧中,大大的蜀字大旗,不仅要把历史学家气出内伤,更要把刘皇叔气的拍棺材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将错就错的情况呢?

这要追溯到三国这段历史的正史记载者——陈寿,他在《三国志》中,以《蜀书》的名称记载蜀汉之史事。而三国其他两国的史事,则分别归于《魏书》与《吴书》。

就从这里开始,魏、蜀、吴的称呼开始出现并流传开来。

《三国志》之蜀书示例

这个错误并非陈寿之疏忽。

陈寿虽然是刘禅的臣子,但是蜀汉亡后,陈寿就成了继承曹魏的司马氏晋朝的臣下,按照修史之才传统,陈寿在纂修《三国志》之时就须以三国中的曹魏为正统,否则就等于间接否定了司马家政权的合法性。如果陈寿坚持记蜀为汉,不但《三国志》这部正史要遭毁弃,陈寿的人头也会不保。

“蜀”这一错误称号借助正史的权威,传之四海,再加上一些三国类小说和影视作品,甚至非专业历史地图的影响,更是将这一错误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真正的三国应该是魏、汉、吴三国。

大汉朝在公元220年经过禅让后,作为大统一的王朝成为历史。今天的人,把自公元220年到280年3月(经过司马炎篡魏代替的晋)灭吴的60年作为三国争霸时代。我们常说魏蜀吴三国。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历史上并不存在所谓魏国、蜀国、吴国,至少不存在魏国、蜀国。我们一个一个来看:1、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这里我们要看到几个很关键的字眼,首先是禅让、其次是取代,也就是说按照古代王朝更替的说法,汉是土德,魏木德,木生于土,魏代替汉,天命从大汉的土转移到大魏的木。另外,因为,魏代替汉是通过一连串“合法”的程序和手续——禅让完成,大统一的大汉王朝成为了大魏朝,从政治遗产的角度来说,大魏包括魏自身掌握的北方固有领土,还包括暂时没有收复或者说完成“平叛”的刘姓后人的占据的以四川为主体的“蜀汉”和偏居东南的“东吴”,也正基于此,虽然在东汉末年自从黄巾大混乱后东汉王朝对地方已经失去的掌控力,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谁谁上表封谁谁,大汉经过禅让完成历史任务后,魏也没放弃。这个可以看下《三国时期“遥领州”制度探析》。所以为魏的政治表述中他们是在完成统一的大魏朝。2、蜀。可以说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段历史中出来没有存在一个政权叫“蜀”。我们看历史表示“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我们要明白一点,刘备之所以在汉末群雄中崛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有个政治基础——汉室宗亲,刘备一直是以刘氏皇族自居,就像当年的光武帝刘秀一样,他们都打的也是兴复汉室的旗号,也是借此起家,所以刘备的政权只能延续“汉”的称号。对于刘备的政治军事集团而言,这是他们的政治生命线和法理存在的依据,收复汉朝各地恢复汉室是他们的战略目标和终极目标……另外,同样刘备的政治军事集团在政治意义上,他们的领域除了已经实际控制的在相当长时间里把魏的实际占据四川为主体的“蜀汉”还包括北方的魏和东南的吴。在相当长时间里,刘备政治军事集团把遥领发挥的极致,像雍州和凉州,蜀汉政权就分别遥领,如姜维就遥领凉州刺史。《三国时期“遥领州”制度探析》、《蜀汉北伐战略与凉州刺史设置》中都有表示并阐述了政治依据、军事原因。3、吴。吴在三个政权中的表述是最尴尬的,即没有禅让的政治遗产,也没有皇室宗亲的加冕,所以在政治表述上就是没有表述,跟着你们玩,阻止魏、蜀汉任何一方的统一行动、保持力量三方的均衡,保存东南已有地盘——也就说我们也不想干,我只想保留江东“父兄”的基业——割据。但是他们也在玩遥领,更多的性质是配合蜀汉和占便宜——反正闲着是闲着,你要我就还给你好了。换而言之,吴想统一天下没什么先机。总而言之,吴可以是吴国。

标签: 魏国

更多文章

  • 郭女王是谁 三国乱世佳人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乱世佳人

    郭女王是谁三国乱世佳人有着什么样的经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郭女王是真正的女王,她是的妻子,大家都知道是魏国的皇帝,那么郭女王自然是皇后,史称文德皇后郭氏(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字女王,安平广宗(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人。东汉末年南郡太守郭永的女儿,曹魏开国皇帝曹丕的皇后。为

  • 诸葛亮多次北伐失败,当真是打不过司马懿吗?只是因他不想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因他

    诸葛亮多次北伐失败,当真是打不过司马懿吗?只是因他不想赢诸葛亮被誉为卧龙,三国时期有传言称得卧龙者得天下。诸葛亮在二十七岁之时,被刘备三顾茅庐的举动所打动,决定出山为刘备出谋划策。诸葛亮的努力没有白费,呕心沥血的为刘备打下的江山,建立了蜀国。刘备一生都要匡扶汉室江山,再现汉室的荣耀,可是汉朝已经气数

  • 东吴为什么要丑化刘备?刘备为何会得罪孙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东吴为什么要丑化刘备?刘备为何会得罪孙权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从来不是单方面所能记述的,其材料来源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例如三国史,既有来自胜利者方面的资料,即魏国的资料,也有来自蜀国和吴国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说互相补充,也可以说互相矛盾,例如刘备,魏国方面的记载,还算不赖,蜀国方面就更不

  • 三国名将邓艾是谁的心腹?邓艾口吃被司马昭取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

    三国名将邓艾是谁的心腹?邓艾口吃被司马昭取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邓艾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他深谙兵法,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政治主张对于魏国的强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惜,他居功自傲,失去品节,又遭小人陷害,最终惨遭杀害。邓艾画像邓艾出身寒苦,从小就生活艰难。但是他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

  • 曹操:雄霸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雄霸

    曹操:雄霸北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的崛起,得益于汉末社会复杂的社会形势。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为曹操的崛起提供了一方展示能力的舞台。同时,曹操的成功也并非一帆风顺。曹操起兵伊始,就处于汉末诸侯纷争的主要战场——中原地区,周围强敌环伺,稍有不慎就将遭受灭顶之灾。但是,曹操不但屹立不倒,

  • 三国谜案:刘备为何安排张飞去耒阳调查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耒阳

    三国谜案:刘备为何安排张飞去耒阳调查庞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演义五十七回,庞统来拜见刘备,可是刘备却因为庞统长得比较丑,“心中亦不悦”,和孙权一样,刘备也是个看重仪表的领导。然后,刘备远远的把庞统发配到耒阳县担任县令,可是,庞统在耒阳县一百来天,整天喝酒,不理公事。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大怒

  • 三国那些武力堪比吕布却鲜为人知的隐藏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鲜为人知

    三国那些武力堪比吕布却鲜为人知的隐藏高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有三绝,一呢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勇绝吕布,各个人物都深入人心。而《三国演义》里那一场场精彩的猛将PK,也让无数后人不为之热血沸腾,关于三国猛将的武力值排名,也一直让后人争论不休,俗话便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

  • 三国名人之魏国大臣政治家毛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国

    毛(?-216),字孝先,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家。官至东曹掾。历史传记魏尚书仆射。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语太祖天下大计,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太祖为司空丞相,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毛典选举。其所举用,皆

  • 卖官鬻爵,宦官掌权自断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卖官鬻爵

    与外戚相比,宦官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政坛上更为腐朽的力量。但汉代皇帝之所以宠信宦官,也是由复杂的原因造成的。事实上,宦官的崛起是东汉皇帝与外戚贵族权力斗争的产物。东汉宦官干涉朝政开始于郑众。窦宪专权,和帝利用宦官郑众掌握的禁军力量,消灭了窦氏势力,成功地夺回了政权。郑众虽为阉人,但为人甚有气度,才谋兼

  • 曹操给荀空盒子真正含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盒子

    曹操给荀空盒子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荀喝了曹操的毒酒,中毒身亡。关于荀的死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曹操因为给了荀一个空盒子,荀看见后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让他自裁,于是自杀身亡。荀画像荀是曹操的谋士之一,而且曹操对荀很是重视,还将一位女儿嫁给了荀的儿子。一次曹操准备去讨伐孙权,荀也随军跟随。荀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