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吐蕃

6、吐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29 更新时间:2024/1/15 12:00:38

吐蕃是藏族先民建立的古代国,唐朝崛起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汉魏时期羌民族各部的活动区域,吐蕃民族是古代羌族与当地人民相融合,繁衍发展而来。

朗日论赞于公元619年继位,此时唐朝刚刚建立。朗日论赞积极从唐朝输入医学和天文历算,对发展吐蕃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他对外用兵,兼并强邻,军事上的胜利使吐蕃领土不断扩大,为其子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奠定了基础。

松赞干布少年登基,13岁时便当了吐蕃部落的赞普,赞普的意思是“雄强丈夫”。他年少有为,在几个得力的大臣的帮助下,先平息内乱,逐步兼并了邻近诸部落,完成了统一吐蕃的大业。松赞干布认为逻些地处红岩山和药王山之间,形势十分险要,平原地带水草丰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便于公元633年把都城由琼巴达则迁到逻些(今拉萨市)。在逻些营建宫室、修筑道路,使之成为吐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注重发展经济,制定法律,统一官制兵制,划分军政区域,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为了巩固政权和发展生产的迫切需要,他派出使者到天竺和西域学习,并参照天竺和西域诸国文字,创造了吐蕃文。为了统治和镇压人民,松赞干布制定了残酷的法律,重者砍头、剥皮,轻者剜眼、剁足,残酷地奴役着吐蕃人民。在他执政期间,结束了西藏地区的分裂局面,使吐蕃的疆域扩展到北至叶谷浑,南至泥婆罗(今尼泊尔)、天竺(今印度),东与唐朝相邻,开拓了吐蕃疆域。松赞干布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吐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于公元634年赴唐求婚,建立和发展了藏汉友好关系,对促进西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松赞干布以后,吐蕃与唐朝展开了激烈的军事斗争,于龙朔三年(663)灭唐朝属国吐谷浑,占据今青海地区,不久侵入西域和剑南,又于天宝十载(751)降服立国于洱海(今云南洱海湖)地区的南诏。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迅速沦陷,唐朝急调河西、陇右一带兵马参与平叛,吐蕃趁河湟一带兵力空虚之机出兵占据了陇右、河西之地,拥有了与唐朝进行军事斗争的战略优势,并于代宗广德元年(763)一度攻陷长安,切断了西域诸国与内地的直接联系。之后,吐蕃不断地攻打沙陀、回鹘诸部落,西域诸国相继落入吐蕃之手。北庭、安西两都护府在失去了同中原地区的直接联系之后,经过近30年的孤军奋战,在贞元三年(787)被吐蕃占领。8世纪下半叶,是吐蕃疆域辽阔、国力鼎盛时期。

唐蕃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往来,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和中宗时期的金城公主入藏之时,不仅带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经史书籍、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等,同时还带去多种工匠在吐蕃传授酿酒、制碾硙、造纸技术。吐蕃通过互市,购买唐朝的茶叶、丝绸等生活用品。在长期的交往中,许多汉人进入吐蕃,吐蕃的贵族子弟也来到中原地区学习汉族文化,内地的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相继传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长庆三年(823)在拉萨建立的唐蕃会盟碑,至今仍然屹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是汉藏友好团结的重要见证。

佛教在吐蕃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之始,就比较注重利用佛教思想来巩固统治,所以佛教在西藏得到较快的传播。可黎可足赞普在位时期,重用僧人,在吐蕃各地兴建寺庙,甚至规定每户一人出家为僧,七户平民供养一个僧人,佛教得到大力的扶植,僧人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大,这引起吐蕃贵族大臣们的不满。开成三年(838)可黎可足被反佛派大臣用绳子缢杀。达磨赞普继位以后,以灭佛教为名排除异己,对佛教势力进行大规模的镇压,激起佛教徒及民众的极大愤慨,又被佛教徒暗箭射死。之后,吐蕃贵族分为不同的派系,王妃立其内侄乞离胡为赞普,另一派大臣又拥立王室之属俄松为赞普。双方争权夺利,使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吐蕃陷于分裂状态。

由于吐蕃贵族之间的连年混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生产,加上连年灾荒,吐蕃各地连续发生大规模的平民和奴隶起义。乾符四年(877),吐蕃贵族虽然将起义镇压下去,但吐蕃王朝也全面崩溃了。从此,青藏高原陷入内战和分裂的局面,贵族割据、土王林立,并一直延续了400多年。

标签: 吐蕃

更多文章

  • “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开元

    盛世的大唐,曾两度出现过明治的王朝,继唐初的“贞观之治”后,在中期又出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关于唐朝的开元盛世图景,平民诗人杜甫曾经写下诗作《忆昔》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

  • 奇怪!唐朝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墓碑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墓碑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与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也正是因为他的直言进谏,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效仿他向君主进谏,这种传统美德一直被保留到了现代,对别人说实话,给出真诚的建议。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做人其实是很累的。身边没

  • 金城公主的故事——赤德祖丹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城

    金城公主赤德祖丹王后赤德祖丹唐神龙元年(705),继位为吐蕃赞普,垂帘听政的赤德祖丹祖母派大臣悉薰热入唐,献上礼物,为赞普赤德祖丹请求娶唐金城公主。为了边境的安宁,唐中宗李显将雍工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嫁给赞普赤德祖丹。赤德祖丹景龙二年(709),派人前往长安迎接金城公主,中宗李显在苑内球场设宴招待。唐

  • 大唐大一统的历史惯性:大一统基因在朝代兴替中自然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唐

    大唐大一统的历史惯性在继续。大唐大一统的基因如人体以及所有动物的基因一样,在经历时间、历史、兴亡替代的激烈变化中自然淘汰和选择。长达279年的唐代历史再一次证明,基于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国的大一统是牢不可破的。唐太宗李世民缔造的大唐盛世,基于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大一统帝国,在他的儿子高宗李治时

  • 唐朝黄巢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

    战争概述:唐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蜂拥而起。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黄巢发动农民起义,黄巢带领他的农民起义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洛阳,建立大齐政权。最后在沙佗人李克用、叛将朱温和其他藩镇势力的联合打击下灭亡。黄巢之乱长达十年,近八百万人死于这场战乱,直接导致了唐帝国的崩盘,给后世带来了

  • 此女先后克死养父母和五位老公 最后跟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养父母

    一个女人的吸引力会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在看到这个女人之前,我想大多数人都给予肯定的回答。但是当大家认识了这个女人之后,应该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了。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氏。萧皇后出身皇家,她的父亲是南北朝时期梁国的皇帝萧岿,萧皇后生于二月,但是当时江南的风俗把二月出生

  • 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砸他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死后

    先前唐太宗已经同意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魏征是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后,他又被李

  • 唐代时期儒家仁政带来民族大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儒家

    盛唐时期长安西市街景汉代形成的大汉儒家文化,在唐代渐趋成熟。成熟的儒家文化对中国大一统的巩固,无疑是功在千秋,荫及后世。唐太宗李世民缔造了贞观盛世,同时也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在记录他与大臣政事对话的《贞观政要》一书中,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种&l

  • 【唐朝?鱼玄机】一代才女,诗名盛播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安

    鱼玄机,晚唐女诗人,长安(今西安)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咸通初(860)嫁于李亿为妾,被弃。咸通七年(866)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其生平不见正史,传记资料散见于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等书。其诗作见于《全唐诗》,

  • 五代十国历史常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割据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疆土后梁最小,后唐最大。除后梁一个短暂时期以及后唐以洛阳为都城外,后梁大部分时期和其他三代都以开封为都城。五代为期54年,有八姓称帝(后梁、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