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如此看重魏征可为何还要砸掉他的墓碑?

李世民如此看重魏征可为何还要砸掉他的墓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28 更新时间:2024/1/10 14:44:12

我们知道魏征李世民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李世民我们知道,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很有谋略,开创了贞观之治,算是一位非常有功绩的皇帝。而魏征呢,算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贞观之治的盛世离不开魏征的贡献,魏征在历史地位非常高,算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历史民和魏征在历史上是一对着名的君臣CP。魏征经常不顾李世民的面子,直言进谏,据统计魏征给李世民进谏高达200多次,李世民大都是欣然接受。

而且二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李世民作为帝王经常放下架子向魏征虚心请教,魏征也是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辅佐李世民。

我们从魏征去世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当时是有多么看重魏征。公元643年,魏征病逝。李世民当时是废朝五天,而且追授其为司空。这在古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皇帝能为大臣废朝五天,放眼哪个朝代都是很少见的。

可是,李世民对魏征的态度后来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李世民不但亲手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还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征大儿子的婚约。

很多读者会很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李世民如此疯狂?这还得从魏征推荐的人入手。当时魏征生前曾推荐了两个所谓的治世能臣,一个名叫杜正伦,另外一个叫侯君集。魏征推荐的二人都后来犯了罪,杜正伦被诬告结党营私,最终贬谪后惨死,而侯君集更是因为谋反被斩首。

可见,魏征推荐的二人很不争气,这让李世民非常生气,他认为魏征之前所做的事情存在结党营私,而且魏征的很多事情让李世民看不惯,魏征曾经故意为了博取名声把自己上书给李世民的信件让记载历史的史官看,这确实存在作秀的嫌疑。

总之,加上很多种原因,让李世民愤怒到了极点,最终爆发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当然就算是这样,魏征也是为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贞观之治是离不开魏征的。这对君臣情谊还是很可惜,实在是令人唏嘘。

标签: 他的

更多文章

  • 刘晏简介:智谋超群的治国圣手刘晏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智谋

    第一节太子正字,小小神童刘晏(公元716780年),字士安,唐曹州南华(今河南东明县东南)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功绩卓着的经济谋略家。刘晏生于开元盛世,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年方八岁,适值玄宗到泰山举行祭天地大典,他写了一篇歌颂唐皇文治武功的《东封书》,特地从家乡曹州南华,赶到玄宗行宫,献上颂文。玄

  • 明君身后总存在的悲剧:李世民的诸子相争贻害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子

    太宗皇帝在位20多年后病死,他死之后是高宗李治继位。这个高宗真的很高,血压高,经常头晕目眩,他的高血压是让他爸给吓的,这个惊吓的过程有具体的来龙去脉。当时太宗的五儿子李佑,和太宗那个倒霉弟弟李元吉一样被封齐王,所以也不知道是他找倒霉还是倒霉找的他,有一天(贞观十七年)李佑就伙同一帮古惑仔造反了,反自

  • 隋唐时期的儒学:儒学的重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儒学

    隋朝的统治者对于儒学的态度是支持的,隋文帝杨坚感到儒学可以利用于统治,于是不仅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以恢复和重建社会秩序,而且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这确实为儒学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机会。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虽然隋朝的皇帝尊重儒学,但是他们对于佛教更感兴趣些,从骨子里相信&ldqu

  • 这个人造反后被抓,临死前竟然想给儿子找个奶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奶妈

    入夜,我回到几千年前的那个时代,做了一场关乎良将,关乎君臣的美梦。大唐,我在梦中看到了它。它雍容华贵,风情万种,在灰暗的历史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我也见到了它的开创者——李世民,那位贤明的出色君王,这时的他还年轻,刚刚成为君王,正与自己的将领们计划着开疆拓土,扩大自己的版图。在他的朝堂上,我见到了这场

  • 纳谏非李世民专利:宋徽宗从谏如流为何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从谏如流

    宋徽宗善于“纳谏”,堪称“从谏如流”。不过,他纳的既不是保家卫国之谏,也不是国计民生之谏,而是谶纬学和风水术。据宋代朱弁《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年(1102年),中书舍人范致虚看到京城以屠狗为业者甚众,觉得事关重大,该提个建议。他向宋徽宗上书说:“十二宫神(生肖),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

  • 李克用父子历史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907年初,朱全忠宣布建立梁朝,自己当了皇帝,觉得“全忠”这个名是已故唐朝皇帝起的,现在再用感到耻辱,用原来名“朱温”又与“猪瘟”谐音,于是重新取了名字:朱晃。李克用听说朱温建立梁朝当了皇帝,改名朱晃,那心情是又恨、又气、又

  • 【唐朝·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浪漫诗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

    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一说生于四川江油青莲乡),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rdq

  • 不好歌功颂德的好皇帝竟然是他?唐太宗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歌功颂德

    古代帝王喜好歌功颂德。吹嘘自己的文治武功。而有一位帝王却是例外。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史称贞观之治。堪称盛世。他竟然不好歌功颂德。秘书长虞世南写成《圣德论》一文,对李世民大捧特吹。李看后:你的论调太高。我不能跟古代帝王相比。你只看到开始,我能不能能善始善终呢。如能,

  • 秦琼为何成了世人尊敬的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了

    《隋唐演义》、《兴唐传》、《说唐全传》等隋唐英雄系列历史演义小说深得大众之喜爱,成为众人闲暇之余消磨时光必看之书籍。在这诸多英雄当中,有一位英雄十分受人待见,他不仅在书籍之中深受众英雄之钦佩、喜爱,而且在书籍之外深受读者之喜爱,那么此人是谁呢?此人非是别人,乃秦琼也。在历史上确有此人,乃唐朝之名将,

  • 王仙芝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王仙芝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将

    王仙芝(?~878)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原以贩卖私盐为业。僖宗乾符二年(875)初,因连年饥凶,仙芝与尚让、尚让兄尚君长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聚众起义,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传檄诸道,指斥唐朝“(官)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这是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