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晋南北朝的手工业概述

魏晋南北朝的手工业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38 更新时间:2024/1/27 8:56:38

西晋瓷塑吏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比较动荡的一个时代,社会环境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战乱并不是随处发生,战乱也有平息的时候,比如北方战乱,南方不一定战乱,手工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来已有的生产力水平,还是在前发展的。

魏晋南北朝的钢铁冶铸造技术,获得了显的发展。在地域分布上,随着人民的南移,以扬州为中心,形成了南方冶炼工业,同时还扩散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在具体技术上,就是“百炼钢”冶炼法的推广和“灌钢”冶炼法的发明。

由熟铁炼成钢铁,依靠的就是不断地锻打,愈经锻打就愈坚韧,这种“百炼钢”在魏晋南北朝得到了大力推广,因为战争的需要,兵器上大量使用百炼钢。“灌钢”的出现则是冶炼技术又一大进步,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少费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炼出品质较的钢。“灌钢”的具体方法是将生铁的铁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这样,不仅能产生强烈的氧作用,较快地除去残渣,而且能使碳份较快地渗入,炼成品质较好的钢,这种冶炼法自从在东汉末西晋初发明后,在南北朝时期,已在南方普遍使用。“灌钢”冶炼法的推广,使钢的生产率提高,从而使钢能较为普遍地用于农具和手工工具的制造,为隋唐的社会生产率提高创造条件。

制瓷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确立体系。南方以青瓷为,它的基础来自于“缥瓷”,“缥瓷”产于晋代,所谓的“缥”指的是瓷器的釉色,由于釉中含有硅的成分,因此烧制后,面呈现出青白色,称为“缥”。南方的瓷器造型比价秀气,胎体较薄,釉面的颗粒结构较细。北方的瓷器以白瓷为主,它的特点是造型比较新颖,粗犷雄伟,胎体厚重,釉面结构粗糙,釉层薄,玻璃性强。中国的陶瓷业南北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之间互促进,互相影响。魏晋南北朝的瓷器制造在瓷土的选择上比起前代来要精细,原料的粉碎和淘洗也细致,所以杂质少,产生了良好的胶质,烧结后结构密致,胎体空隙,釉层不起泡。为了使瓷器更加精美,魏晋南北朝的手工业者还在瓷器上加上了各种装饰,如图案、花草、动物、人物、建筑、彩绘等等,还能加上多种呈色金属元素丰富釉面,发明了“釉中挂彩”的技术。

魏晋南北朝的纺织业,主要还是丝织业,从分布地区看,最发达的是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在北方丝织业保持优势的同时,南方由于北人的到来,改变了原来的衣着方式,使罗纨等优美的丝织品盛行,于是推动了南方丝织业的发展,如江州的豫章是以出产绢布而着名,荆州扬州也是江南丝织品重要产地。与北方相比,南方的丝织业要相对落后一些,不过南方的麻布技术还是比较发达的,江南的许多地方,向中央政府上贡时,仍是麻布。

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产生的组织以手工业为主体。曹魏时,为了供给皇室及官府的消费,恢复了宫廷作坊,为了保证官手工业的原料,不仅金银铜铁等矿产由国家控制,而且国家还要控制其他物资。西晋的官手工业组织,有少府和卫尉两个部门,它们掌管了绝大部分手工业,它们还拥有许多工匠。南朝的中央政府在官手工业管理上,设置了许多机构,凡矿冶、兵器、金银、纺织、印染等大部分掌握在官府手中,这种管理还深入地方,在“州”的行政级别上也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北朝也设有各种官吏管理官手工业。

在官手工业的体制下,工匠社会地位是不高的,工匠的来源,有世代为工匠的,也有招募来的,还有大量的是犯罪而被罚充当工匠的,工匠不仅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其身份低于平民,而且婚配也受到限制,北魏时,手工业者被称为“杂户”、“伎作户”,身份极其低微。

不过从魏晋南北朝的手工业发展看,对于工匠的人身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放松,南朝开始了“轮番上役”的制度,使工匠能获得一定的时间,为自己进行生产,从而提高了劳动积极性,这种制度被北朝所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轮番上役”的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进一步解放工匠,于是一些工匠开始在城市中聚居,以便为官府所雇佣。这些也直地推动了民间手工业的技术提高和活力的增加。

标签: 手工业

更多文章

  • 第八节 辅政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臣

    当一个政权存在强大外患的时候,往往是这个政权最团结的时候,也是真正能够任人唯贤的时候。险恶的外部环境,恰恰是司马懿这样的才智之士发展事业的黄金阶段。所以,尽管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头号劲敌,但诸葛亮却不是司马懿的头号劲敌,司马懿真正的劲敌是曹操。论政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牢牢把握着道德和法律优势;论军事

  • 荀灌突围救城:成千古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佳话

    在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军中,一些有政治野心的地主官僚和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趁机起兵反晋,扩张自己的势力。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荆州一带有个叫杜曾的小官僚,利用流民起义的力量,攻城夺地,发展自己的势力。杜曾曾在西晋朝廷任过参军、县令等职。他起初跟随一个名叫胡亢的人,在竟陵(今湖北枣阳东)起兵。后

  • 司马绍怎么死的?晋明帝司马绍简介与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

    帝王档案司马绍:公元323年-公元325年在位,司马睿长子,聪明睿智,富有韬略,元帝死后即位,在位3年,礼贤下士,有勇有识,平定叛臣,使晋王朝得以延续。英年早逝,终年27岁,葬于武平陵。谥号明帝,庙号肃宗。张扬天子死因之谜明帝司马绍是个很有主见和个性的人。比方,在帝王之家,看重的不是什么血缘关系,而

  • 这位皇帝死的太窝囊,因酒后一句戏言,妃子竟用被子杀死一代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句

    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过去,本来一个人离世就是一件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事情了,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离世,就有点不一样了。对于他们的离世,难免会死的不明不白的,尤其是在古代,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底。在历史上有一个皇帝竟然是被自己女人害死的,这可是死的有点……据说是因为

  • 东晋名将祖逖的一生:闻鸡起舞避乱江淮,略定河南忧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忧愤

    祖逖(266~321),东晋名将。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他力主北伐,击楫中流,为实现统一作了积极的努力,他的爱国精神至今为人传颂。一、闻鸡起舞避乱江淮祖逖家是北方大姓,祖上世代担任两千石的高官。父亲祖武,曾任上谷太守。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祖逖兄弟六人,兄长祖该、祖纳等都开朗爽直而有才

  •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在线阅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晋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第一章王濬,三分天下自他终第二章为刘备做嫁裳的刘表第三章欧洲最景仰的中国医生第四章三国时期中国人口锐减解密第五章东吴特殊的坞堡部曲军制第六章『八王』其实可以很和谐第七章东晋早期的『北伐双璧』第八章东晋桓温,『奸臣』的英雄人生第九章刘裕,贵族中国的叛逆者第十章北魏

  • 晋朝皇帝不满足后宫佳丽,恋上一女童,最终“宠溺”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朝

    坚信大伙儿都十分羡慕嫉妒古时候的皇上,皇上古时候的那时候都是遭受了大伙儿的争夺。假如变成了皇上得话就有着了任何,1个国家里边要是有的事儿自身能够获得,此外后宫里边也有许多的嫔妃,用餐的那时候都和一般的皇室是不同的,一餐饭必须上千道的菜,在大伙儿的眼中见到皇上的衣食住行是实在太的光鲜。但是成为了皇帝以

  • 太后称制,垂帘听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垂帘听政

    ■初进深宫,女子非凡冯太后的出身很不平凡。她的祖父冯宏是北燕最后一位皇帝,北燕被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亡后,冯宏跑到高丽后被高丽国王落井下石杀掉。她的父亲冯朗归附魏国后曾被封为西域郡公,当过秦州和雍州刺史,后因牵连案件被杀。当冯太后还是小姑娘时,就被送入宫中。她的姑姑当时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亲自抚育冯

  • 最残忍的帝王:反人类暴君石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暴君

    东晋时期,五胡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十六国,也出现了不少暴君,石虎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石虎不仅杀光了叔叔石勒的后人,还让中原几十万汉人死于非命,连石虎的儿子和孙子也死于他自己的屠刀之下。石虎的残忍可以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征战四方石虎(295~349),字季龙,羯族

  • 西晋王朝的“白痴皇帝”是谁?司马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

    晋武帝的儿子,太子司马衷是一个白痴。朝廷里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太子,但又不敢开口。晋武帝也有些犹豫,他想试试儿子到底傻到什么程度。于是,他派人给太子送去一道公文,要太子处理。太子妃贾妃很聪明,见到这道文书,请来太子的老师替太子做答。那个老师很有学问,写出的卷子,引经据典,讲得头头是道。贾妃看了非常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