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7、薛仁贵

7、薛仁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83 更新时间:2024/1/13 0:13:52

薛仁贵(614~683),名礼,以字行,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唐朝大将。

薛仁贵出身农民,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亲征高丽,张士贵为征辽将领之一,薛仁贵应募到张士贵的队伍中。唐军来到安市城,唐将刘君昂被高丽军围困,形势非常危急,薛仁贵单骑往救,跃马直前,击斩敌将,悬敌头于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

唐朝大军围困安市城,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派大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兵15万来援,依山扎营,唐太宗派兵布阵以待。双方会战,薛仁贵要立奇功,为了使人在万众之中认出自己,他故意与其他唐军的衣服颜色不一样,身穿白衣,手挺长戟,腰挂强弓,高声大呼,当先冲入敌阵,“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唐军乘势大举冲杀,很快将敌人击溃。唐太宗在高岭之上遥遥望见一个白衣唐兵勇不可挡,战后太宗派人询问,知是薛仁贵,特别召见了他,赏赐他2匹马、40匹绢,超拜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都尉。后来唐军久攻安市城不下,太宗诏令班师。回军后,唐太宗对薛仁贵说:“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不久,薛仁贵升为右领军卫郎将,在宫城北门值班。

薛仁贵多次参加了对高丽的战争,虽然没有做过主帅,但是每次都表现出了过人的勇敢和智慧,总章元年(668)二月,侍御史贾言忠出使高丽前线后回朝,高宗让他评论一下在辽东的诸将,贾言忠首先就提到薛仁贵,说他“勇冠三军”。可见薛仁贵在当时已是唐朝君臣公认的猛将,他在民间逐渐知名也是可以想见的。

薛仁贵不光参加征辽战役,也参加了征西的战事。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十月,铁勒九姓中的回纥、同罗和仆固等部犯边,高宗以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刘审礼、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副总管,率军讨伐铁勒。临行前,高宗从内库取出一些皇家收藏的上好铁甲,让薛仁贵试射,高宗说:“古时候擅长射箭的人有能射穿七层铁甲的,你先试射五层。”薛仁贵张弓搭箭,一箭洞穿了五层铁甲,高宗大惊,让人重新取更坚固的铠甲赐给他。铁勒听说唐兵来到,合兵十几万迎战,又选出几十个骁勇的士兵到唐军阵前挑战,薛仁贵连发三箭,射死三人,铁勒大惊,非逃即降。薛仁贵又追至漠北,擒获铁勒三个首领,铁勒从此衰落下去。军中将士意气风发,吟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

大名垂宇宙

薛仁贵一生东征西讨,英勇善战,特别是白衣征辽东和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在当时就已经流传,他为唐朝的边疆安宁一直拼杀到去世,应当得到后人的敬仰。在唐朝的名将中,除了李靖,可能就属薛仁贵名气大,后世广为流传薛家将的故事,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薛仁贵的确勇猛,他在世时已有定论,所以关于他的故事就比较多;二是薛仁贵出身农民,后来升为大将,战功卓着,这一点更容易引起下层民众的共鸣,而宋朝以后的说书人主要就是讲给百姓听,因此薛仁贵的名气越来越大。

在宋末元初,就有平话《薛仁贵征辽事略》。元代有张国宾的杂剧《薛仁贵衣锦还乡》和无名氏的《摩利支飞刀对箭》。明代则有无名氏的杂剧《贤达妇龙门隐秀》和无名氏的传奇《薛仁贵跨海征东白袍记》。清代有铁笛道人的传奇《定天山》和无名氏的演义小说《薛仁贵征东》。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是如何看待三国司马懿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是一个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智者恃谋而立身,勇者恃力而行道”,能够脱颖而出、名垂青史的,非魏国的司马懿莫属。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三国纷争的历史大概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也许还会再演绎数十年;如果没有他,大晋王朝顺应民心的统一大业,也不可能那么

  • 公主竟爱上了和尚?李世民的女儿究竟有多大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了

    有一种说法叫“烂汉脏唐”,说的就是汉唐两代皇室的私生活比较乱,有不少今天听起来是限制级,需要打码的宫闱故事。今日去汉唐已远,只可于史籍中循迹,窥其端倪。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贞观之治”一直被古今史学家所颂扬,是古代传统成功国家治理的典型样本。但是,太宗皇帝治国平天下是圣君,治家却无方。治家

  • 黄巢的历史事迹、影响与评价——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起义军

    【点击英雄】黄巢(?-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举进士不第,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878年继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攻长安建立农民政权,【事迹微缩】唐乾符二年(875),与黄邺、黄揆等兄弟8人率众响应王仙芝起义,流动作战于中原。三年,阻止王仙芝降唐,

  • 唐太宗也很烦他,能他唐太宗骂的狗血淋头,还安然无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宗

    古往今来,但凡敢于谏言者是很需要一些勇气的。比干谏言,商纣王没听进去,结果搞出了个比干挖心;屈原谏言,楚怀王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结果屈原憋屈的不行一下子就投了江。为数不多能有个好下场的还真得说是魏征,因为无论魏征怎么吹毛求疵,唐太宗总是从善如流,从来都没给他小鞋穿。皇帝也是人,七情六欲在所难免。时间一

  • 魏博结盟,不战而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战而胜

    宪宗在位期间大刀阔斧的藩镇收归行动,还是有一定的成就的。在他登基之初的7年时间的成德战事,虽与宪宗的期望有些出入,但毕竟为已经几近日薄西山的大唐王朝挣回了一些面子。也许是天佑福人,抑或是天道酬勤。宪宗元和七年(812)九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病死。依照这几年各个藩镇不需言明的“规矩&rdq

  • 唐高宗李治临终懊很不该立武则天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临终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真是多事之秋,皇后武则天在封神·泰山之后,又硬劝唐高宗李治封中岳。李治在赴中岳途中,蓑落到病魔作祟,头痛得厉害,眼前一片昏黑、艿痛病折磨李治二十几年,到这时真的病入膏肓了。侍医秦鸣鹤遭二“须在头部用针,微微出血,可望痊愈。”不知是武则天有

  • 唐朝太过悲壮的一战,连白发老人都上了战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上了

    我们国家历史上有很多着名的战争被世人传颂,可是其中有些战争一样伟大,但是却不被世人熟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场唐朝最悲壮的战争。战争总是要有伤亡的,这一点而言,没有哪一场战争是能够摆脱的宿命了。而要说到最悲壮的战争的话,大家心中都是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拿古代的战争去看。像南宋灭亡的崖山之战,最后无数的将

  • 唐代推行两税法后钱都花到哪些地方了,为什么依旧没有钱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税法

    赋税制度是我国古代宏观调控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与体制的运转,更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样来看,赋税制度的演变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国家要强大,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不可能全部从国库提取,所以只能用赋税的形式强制征收,说到税法,就不得不提起唐朝的

  • 唐高宗李治帝王档案与高宗乾陵选址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宗

    帝王档案李治:650年-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9子,性情柔弱温和。李世民病逝后即位,在位34年,宽仁厚友,平定高丽,拓展疆域,唐以高宗时疆土最大。高宗柔弱多病,为一代守成之君。病死后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梁山)。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庙号高宗。高宗乾陵选址之谜关于乾陵的选址,

  • 她是李世民的掌上明珠 最后竟死于家庭暴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掌上明珠

    唐太宗一生有很多子女,却唯独对长孙皇后的子女宠爱有加,新城公主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幼女,八岁时封为衡山郡公主,打破了名山大川不得作为封号的法规。《唐六典》中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而且册封之后便有了实封,并且又増赋。而唐朝公主一般到出嫁时才能拿到汤沐邑,可见衡山公主与其他公主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