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的儿子造反 李治为何捡了个便宜做太子?

李世民的儿子造反 李治为何捡了个便宜做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24 更新时间:2024/1/13 9:50:45

李治,李世民的第九子,武则天的第二任老公。从小善良仁厚性情温和,喜欢读书。儿子李弘是孝敬皇帝,李显是唐中宗,李旦是唐睿宗。

父亲、儿子都是皇帝。他的光环都他的精英父母的光环遮住了。

贞观末诸子争储事件中,一直默默无闻不起眼的李治为什么却捡了个大元宝做了太子?

李世民晚年,他的精英儿子们又在重复当年他和李建成李元吉之间争储的故事。

当年,李世民三兄弟之争,是从开始的小打小闹,经历了漫长的争斗,一步步到最后走向玄武门,才发生了喋血事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李世民的儿子们比他们那个时代可厉害多了。

当时李世民的14个儿子,具备争储君能力和资格的只有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而且他们三兄弟都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的儿子齐王李祐在齐州公开造反,李世民一怒之下派李绩前去剿杀。李祐被赐死,在审理李祐案时,竟然牵出了李承乾谋反案。

当时,在京城,李承乾和李泰为了太子之位争得如火如荼,现在远在外地的儿子又造反,李世民的儿子们比当年李世民兄弟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个狼子野心。

李世民心痛如焚,哭着下诏和李祐断绝父子关系。

一代英主,被自己的儿子折腾得肝肠寸断。或许,他也会意识到,儿子们造反这事,是一报还一报。

当初李世民三兄弟怎样无情地践踏过李渊的心,现在他的儿子们都一点一点还回来了。

对于李承乾的案子,李世民下诏成立了专案组,当时由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岑文本等当朝高官负责审理,根据《贞观律》,李承乾犯的是谋反罪,按律当诛。

已经是太子的李承乾却做出谋反的事,这是有多心急?李世民的心碎得一片一片的。

可是在对待亲生儿子的案子上,李世民又希望能保全他的性命,当他把问题踢给群臣时,来济说了句:您上不失做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

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一场宫廷政变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李世民的嫡子中,只有晋王李治了。当时李治只有15岁,生性怯弱,仁孝善良。

长孙皇后去世后,他一直由李世民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当时,李唐的政治格局面对翻盘的危险。

当年,他和李建成、李元吉逼得李渊走投无路,现在被自己的儿子逼得心惊胆战又肝肠寸断。他怕再发生“玄武门之变”。当时,若立李泰,那么李治和李承乾都得死,若立李治,却可以保体李承乾和李泰。

有一天下朝,李世民当着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禇遂良、李世绩等几个元老重臣的面说:自己有一个亲弟弟,三个亲儿子现在他们合起伙来背叛他,他真的活不下去了。然后自投于床,大哭。

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李世民却说他想立李治为太子。问大家的意见如何。长孙无忌是亲舅舅,第一个表态力挺,他也一直是太子党一派的铁杆支持者。有人评说,长孙无忌为了操控朝政,才尽力力挺懦弱的李治做太子。

李世民拉过李治说:你舅舅答应你做太子了。站在一边的李治惶然不知所措。李世民拉过李治让他拜长孙无忌。

这样,在皇权争斗中,一直不造边的小九,却坐收渔翁之利,白白捡了个大便宜,荣登太子之位。

而李泰却被拒之门外,被降为东莱郡王。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李世民诏令天下,正式立李治为太子,并大赦天下。

都说李治心无城府只是个善良的孩子,连李泰恐吓他,都是在李世民的再三询问才说出来。

历史上也根本没有留下他在哥哥们激烈的争斗中,有过任何经营过的痕迹。

从他和武则天开创“永徽之治”看来,李治绝不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并不象电视上演的那样懦弱,而是秉承李世民“贞观之治”的遗风,把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条。

只是他有一个天可汗的皇帝父亲,又有一个能干的皇帝老婆,他们的光环遮盖住了他。才使得他显得默默无闻。但大唐在他的手上,又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虽然他也拱手把江山给了武则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泾原兵变:朱泚粉墨登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兵变

    踌躇满志立新政大历十四年(779)五月,李适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德宗。德宗亲眼目睹国家由盛到衰的过程,即位之初就誓言要图强复兴,再造一个比开元盛世还要伟大的时代。为早日实现宏愿,德宗果断地实施制度革新,不但拒绝收取各地的岁贡,遣散了皇家梨园的演员和乐手300多人,还把后宫几百个宫女一并放回家,就是他过

  • 揭秘玄武门真相:李世民穷途末路孤掷一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穷途末路

    历史上真实的李渊并非通行历史读本中所说是什么“昏庸无能”,“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人物,当武德初年刘文静和李世民相邀结,与李渊的第一号心腹裴寂闹对立时,李渊就坚决除掉刘文静,以维护其威严。但自己的儿子看来究竟比外人可靠,因此仍旧因循传统习气,让李世民担负运营山东的重担,同时叫元吉当李世民的

  • 【唐朝?噶?论弓仁】捍卫雪域高原的大唐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唐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论弓仁出身于吐蕃噶氏家族(位于今山南穷结县)。他的祖父噶·东赞辅佐吐蕃英主松赞干布,名垂千史。他的父亲论钦陵则继噶·东赞之后,成为吐蕃炙手可热、专统兵马的大论。论弓仁所处的时代,后荒马乱,狼烟四起,征战抢掠无时不有,促使其从小专心习武,熟娴刀箭弓

  • 李世民荒唐事 与弟媳杨珪媚生子后过继给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弟媳

    红潮导语:杀孽太重的唐太宗,为了补偿心理上欠兄弟的情债,在长孙皇后的支持下,同意了将李明过继到齐王李元吉名下,而且还另立一子为已故太子李建成的继承人,使两位兄弟有了名不符实的后代,这样既安抚了人心,又不至于引来仇杀,实为两全之策。杨珪媚是齐王李元吉的妃子,她原本是长安市内一个红得发紫的歌舞妓,容貌妩

  • 唐朝最无辜的两位大臣,一个被冤死,另一个被君王猜忌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两位

    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个李君羡,因为唐太宗时期流传一本书叫《秘记》,里边有“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而李君羡则被唐太宗稀里糊涂的当成了那个会“代有天下”的“女主武氏”成了替死鬼。当然,我们后来都知道这个人是武则天,所以李君羡是替武则天被冤杀的——后来武则天亲自为其平反,后世导演编剧还拍了部戏叫《至尊

  • 此皇上被丢入粪坑,装傻充愣36年,继位后秒变正常人成了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装傻充愣

    自古以来,在历史上的帝位之战绝大部分全是激烈的。新朝替代旧朝,创建新的君王血系世系,因此要随着恐怖的残杀,乃至父子俩决裂,弟兄相残。在中国在历史上,总有那么一名最擅于掩藏,最有心计的皇上,他以便挽救生命,装傻充愣近36年,最后变成新一代明君。李怡(后改名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虽然为唐宪宗

  • 为什么李世民不惜背负骂名也要娶弟媳杨氏?真就是色欲熏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弟媳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庙号叫太宗的皇帝很多都是非正常继位。比较着名的像宋朝的宋太宗赵光义,以弑兄的巨大嫌疑成功继位,还有明朝的太宗皇帝朱棣,也是从自己亲侄子手里夺权篡位成功的。跟上面这二位相比,唐太宗李世民的名气似乎更大,因为他的登基之路更加血腥。不仅杀掉自己的哥哥李建成、

  • 史上并不存在的几个大将,以后不要再跟别人说了否则闹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几个

    自古以来,我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英雄人物,不管是哪个朝代,都出现过很多英雄豪杰!但是由于后人的传说,使得很多人对历史和虚构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所以很多文学作品记载了一些英雄人物,其实他们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都是文学作品虚构出来的。历史上不存在的4大名将,别把虚构当历史了,小心被别人笑话。1、杨宗保,看

  • 太平公主不太平:想做武则天第二与大肆包养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平

    太平公主影子皇帝当年,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最像自己,所以对太平公主的宠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人。由此人们也不难想象,为何武则天把那么多子女或杀或禁,却独独让太平公主陪伴左右。其实,那时太平公主的血管里就流淌着极不安分的血液,和野心勃勃觊觎皇位的梦想,只是慑于武则天的威严而不敢流露。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扶上帝位

  • 1个有腋臭的胖女人,为什么让他百般宠爱?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腋臭

    我们都知道,李隆基尽管有许多嫔妃,但他会十分爱着的1个嫔妃,毫无疑问,就是说人们杨贵妃杨玉环。传说故事杨玉环是1个较为肥胖的女人,而且也有腋臭,为何李隆基还如此宠爱她呢?说到缘故,只有说民俗的传说故事并非彻底精确,那么真实的杨玉环也是如何的,为什么能让李隆基如此宠爱呢?我觉得原因很简单。缘故一: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