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分平卢,藩镇割据完结

三分平卢,藩镇割据完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47 更新时间:2023/12/11 5:35:42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流传千古的唐诗,并不如诗中所言乃是贞妇才子的浪漫情感表达;相反,这是一个男人用以婉拒另一个男人的好意赏识而作。题中的主人公,便是中唐后期平卢节度使师道。这首诗的来由是这样的,当时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十分欣赏诗人张籍的才华,想将其纳入自己门下作为幕僚。但李师道虽有识人之才,却未见得懂得诗人的抱负和情感。张籍是一位不折不扣要拥护“统一”的“亲皇派”,他也十分痛恨当时分裂格局的局面,岂肯投入军阀头子的门下?但他虽然看不上李师道,但一想到李师道毕竟在朝廷也挂有官职,自己应当委婉一些为好。于是他便借助一位节妇的口吻,描写其断然拒绝了某一个第三者的勾引,告诉他自己已经结了婚,丈夫是朝廷的近卫军,自己要与他同生死共命运。在诗中“她”承认对方的一番美意,表示已经心领,但无奈彼此有缘无份,只因自己早已有了归宿,请对方不要再来干扰。而张籍便是以此表达自己不二的决心。

李师道原本是高丽人。他的父亲李正己、兄长李师古,都曾相继为淄青节度使。后来师古死后,作为嫡亲弟弟的李师道便于元和元年十月继任郓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平卢军及淄青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当时的节度使还是棣李审,李师道虽是副大使。但实际上棣王只是名义上的将领,真正掌权的却是副节度使李师道。在这平卢前后40年的历史上,其实这一块地区已经成为他李师道内庭的一块领土,他们父、兄、弟三人踞有平、卢、淄、青一代首领,可称是今天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地区一个独立的大军阀。在他父兄的年代里,他们一家的“小王”地位还算是比较安稳的,皇帝虽然不喜欢他们的存在,却因为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听之任之。然而到宪宗上台,李师道却渐渐觉察出了一些不一般的东西。特别当宪宗在那些太监的拥护下相继收归了几个小的藩镇以后,李师道更是每日为此担惊受怕。在经过了魏博节度使的归顺、河北三镇的降伏以后,他李师道也知道,自己的也会有一些改变了,只是时间上的早晚和方式也许不同,区别仅此而已。

所以,当朝廷一步步的开始削藩计划时,李师道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趁现在自己还有一些主动权,他开始竭力争取自己的一些利益。于是,这是这一年朝廷对淮西用兵时,他采取的两面派政治,表面上他极力支持朝廷的出兵,但实际上他一直在暗地支持吴元济的抵抗,渴望胜利了能分一杯羹。他首先派人暗中潜入河阴漕院杀伤官兵十余人,钱帛30余万缗匹,谷3万余斛,就这么一把火,基本把江、淮一带集中在这里的租赋都烧毁了。也是他,策划了一出当时震惊朝政的谋杀案。在堂堂的天子脚下,他李师道竟然勇猛地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重臣宰相武元衡诛杀在大街。不久,他又派人潜入东都,本打算在洛阳焚烧宫阙以恐吓朝廷,但最终因为事情败露而未果。但即使是这些行动,也已经让朝廷有震慑。但是,实际上,无论是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还是一直暗地力挺他的李师道等人,都没有得逞。最终吴元济败死,而朝廷的下一步目标,无疑便是平卢节度使。如今的这个朝廷确实有了一些气势,而这个皇帝,更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帝王。

吴元济败死之后,李师道开始了事到临头的恐惧。他自己心里也明白,现在跟朝廷交战是十分不明智的。朝廷这几次的战争都十分顺利,士气大增。而目前自己的这块领地已经是孤家寡人了,现在的情况甚至连淮西的境况都不如,毕竟当时淮西还有平卢等地方的暗地支持。所以,开始李师道是个绝对的顺民,他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将自己的长子送入宫中为人质,并自动献出沂、密、海三州。看到李师道的乖巧,其实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个解脱,毕竟宪宗刚刚结束了一场战斗。而自从宪宗登基以来,其实战斗没有真正停止过。所以,当时看到李师道有主动归顺的意思,宪宗欣然允许。这一年正月,宪宗派左常侍李逊去郓州宣旨并慰功。但当朝使到郓州后,李师道却又反悔,大陈兵迎接。李逊只好班师回朝回朝奏明宪宗说,这个李师道顽愚反复,我们恐须用兵。本想期待一个精彩完美的削藩结局,却未料被这个小藩镇给耍了,宪宗大怒,决意兴兵讨伐他。

其实,李师道的决策也有他自己的一番道理。自己目前所占据的藩镇,正是因为自己在这块领地上有绝对的权力而舍不得丢弃。当如果自己主动降服朝廷的话,这也便意味着自己土皇帝的身份至此结束了。现在战与和的区别并不大,但是,如果主动出战的话,毕竟还是有得胜的机会。谁也不能肯定他李师道就一定会败,朝廷一定会战胜自己。所以,当唐宪宗的宣慰大队到来的时候,李师道采取的是陈兵威慑的态度。这一场战争必不可免的开始了。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五月,相继被任命为义成节度的忠武节度使李光颜、棣州刺史的河阳都知兵马使曹华为、横海节度副使开始出征李师道。六月,宪宗又任命乌重胤领怀州刺史,让其坐镇河阳。七月,宪宗命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五道兵马共同率领各自部将集中出兵,历数李师道罪状。此时,当年在淮西之役中便已表明归顺的宣武节度使韩弘看到朝廷这次大兵举进,十分恐惧,九月便自动率部包围曹州,攻伐李师道。本年十一月,朝廷又任命河阳节度使乌重胤为横海节度使,领3000精兵赴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带领魏博将士在郓州城外40里处筑垒,以此威震叛军。从上可看,宪宗这次讨伐李师道的军队已经大大强大了许多。这么多年的努力毕竟还有对本国内部尚存的各个大大小小的藩镇有一些威慑力的。更何况,宪宗目前的政策是,优抚主动归顺的;而对于强硬抵抗的,则采取强悍的剿灭政策。而正式宪宗这一相对聪明人道的策略,为朝廷的战争争取到了很多藩镇的支持。而对于李师道的这场出征,据朝廷目前的力量,应该是没有任何悬念的。此外,在强硬的军事进攻之间,宪宗还采取优恤俘虏政策。十二月,魏博、义成军将俘获的李师道部将多人送京。对于这些将领的处置,宪宗采取的是不但不加诛杀,却将他们交付行营效劳。对于其中想要回家的士兵,则发给盘费释放回家。这一招事实上十分有效,不但这些士兵至此对朝廷感恩戴德,而且这些传到了李师道兵营中更是反响强烈。目前,李师道的兵营之中本来对于大兵压境的局面有些惶恐不安,但听到朝廷的优恤政策后更是无心继续作战。

标签: 藩镇

更多文章

  • 关于夜壶引发的事件,雍正差点就要拿来泡茶喝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

    夜壶的古代名字叫虎子,它的发明者传说是飞将军李广,李广深夜行军,路遇特别像是老虎的一块石头,他一箭射去,箭入坚石,李广为了纪念此事,便取石一块,刻成了夜壶,取意为“胜”虎之意。故事毕竟是故事,根据考古学的最新证明,虎子在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不管是皇宫大内,还是草舍民宅,不管是天子王侯,还是黎民百姓

  • 古代寺院养了那么多僧人,他们的生活来源从哪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他们的

    在古代当一个和尚可是不容易的,起码在唐代就要有“证件”才行,这个证件就是“度牒”。如果那么多人去当和尚了,谁来种田养活国家?皇家自然要控制僧尼的数量,只有有了度牒这个证件的人才能享受朝廷给予的优待。即使这样一个大的寺院少说也有几百个僧人,这些人都不事生产,那么他们靠什么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古

  • 黄巢起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巢起义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从小便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当别人还在无奈地感慨生活的不公时,黄巢想到的并不是屈服,不是慨叹。相反,他认为,自己是有一番作为的,只要通过努力,定能过上完美生活。对于自己的能力,黄巢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反正不管怎

  • 唐朝重大事件: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史之乱

    开天盛世的唐朝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唐玄宗对此并无认识,依然贪图安逸,沉湎酒色,宠信权奸,以至乐极生悲。唐朝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盛世危局一步步逼近,最终在公元755年爆发了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天宝后期各种矛盾激化的产物。政治上奢侈腐化,宰相任用非人。经开元与天宝初期的盛世升平,晚年的

  • 关系混乱!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有没有碰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在史学界,有脏唐乱宋的说法。什么意思呢?这两个朝代,男女关系是比较混乱的。比如说玄武门政变后,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杀死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还霸占了三弟的媳妇杨氏。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但实际上李隆基霸占的是自己的儿媳。这让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有学者专家是这么解释得,李氏这一皇族

  • 《西游记》中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让唐僧去取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游记

    《西游记》的主线,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唐三藏带着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从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看过电视剧的都知道,其实是李世民先提出来的去取经,并且千金买了禅杖、袈裟,送给唐僧,让唐僧无法拒绝。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李世民一定要去取经呢?话说太宗死了以后呢,通过魏征生前的打点,找到了判官

  • 李世民力排众议不杀此人 从此大唐多了一位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唐

    历史上要有作为的皇帝有很多,但是对于开国名将好的却真的没有几个,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一样了,靠着自己的信任,他收服了许多的名将,虽然他们出身都不好,但是仍然是无条件信任,所以说,唐太宗时期也是名将最多的时候,今天的这个人就是因为李世民信任他,然后他也多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这个人就是尉迟恭。尉迟恭是

  • 武则天选太子:两难的继嗣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继嗣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帝家也是如此,身为皇帝一怕不能善终,二怕不能善后,不能善终是唯恐有子孙作乱,身造横死,不能善后则是担心后续无人或所托非人,以至于断送了大好江山。男皇帝是如此,女皇帝在这个基础上更多了一层忧虑,我到底算哪家人?从开国的高祖李渊起,唐朝皇统下的男性皇帝有20位,而圣神皇帝武则

  • 【唐朝·玄奘法师】西游天竺,法相大宗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法相

    玄奘(602~664),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唐代高僧,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师之生年,一说为隋代开皇二十年(600)。其兄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号长捷。师自幼从兄诵习经典,亦娴儒道百家典籍。大业八年(612),

  • 历史专家:其实李世民爱徐贤妃竟胜过武媚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徐婕妤才是李世民的“菜”?因嫉妒武媚娘受李世民宠爱,徐慧暗暗了断与媚娘的姐妹情,正式迈入极尽手段背地里陷害媚娘的道路。这位曾经温婉善良的徐姐姐彻底变身阴险蛇蝎女,让不少观众恨得牙痒痒,于是就出现追剧观众连连刷屏为武媚娘着急、鸣不平的局面,“媚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徐慧一直在背后那么忙?”“李世民,徐